2022年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备课教案
《2022年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备课教案(1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1节数一数教材第23页的内容。1通过数数的活动,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位”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重点:通过数数、拨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难点: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建立数感。课件(书中十万块小正方体的图片、扩展的大数资料、教材第3页的第3、4题)、计数器、小正方体。向学生呈现一组数据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故宫占地面积约
2、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提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数据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教师提问: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没学过的,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设计意图: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因此,当学生学习大数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的感知程度。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组数
3、据进行交流,从而引出大数的学习。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分析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一)数一数,认识“十万”1教师出示:书中十万块小正方体的图。请同学们猜一猜、数一数,图中有多少块小正方体?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再和同桌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学生们发现的方法:先一千一千地数,数出一万块。再一万一万地数,数出十万块。(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数的过程: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行大正方体是多少块?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
4、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3在学生充分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教师提问:()个一万是十万。设计意图:“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本活动创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直观的“个(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拨一拨,感受十进制关系1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我们用计数器做一个“拨一拨”的游戏。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拨出10003,然后再一个一个地拨,拨出10010。3再请同学们自己拨出49000,然后一千一千地拨,拨出53000(学生先独立拨数,再在全班汇报拨数的过程)。4同桌合作。(1)99996一个一个地拨
5、,拨出100000。(2)70000一万一万地拨,拨出100000。5汇报拨数的过程。6你在拨数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1)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3)10个一万是十万。设计意图: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万”的活动,是通过学生的操作,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进位制是计数法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是几个有限数字之所以能表示所有数的奥妙所在。(三)感受十万的大小,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1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课件出示图片)(1)在400米的跑道上绕25圈是一万米。(2)一个班大约有40名学生,2500个这样的班级大约有十万名学生。学生
6、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收获。2同学们课前还收集了生活中有关“万”和“十万”的数据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教师也可以出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课件展示)构成一个人体需要500万亿个细胞;一天有24小时即1440分钟即86400秒;一年有365天有8760小时即525600分钟即31536000秒;中国的土地面积约960万(9600000)平方公里;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度是6397公里;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是青海湖,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中国最快的列车是上海磁悬浮列车,速度是每小时430公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是181340000平方公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面
7、积是44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是17075870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高度是8844.43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长度是6671公里;世界上最深的湖是贝加尔湖,最深点是1680米;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有1300000000多。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大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将“一万”“十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来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补充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本单元学习更大的计数单位做好铺垫,还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1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教师重点强调计数单位
8、。2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边数边拨,然后汇报。教师在学生遇到“满十进一”的问题时追问“该怎么办呢?为什么要进位?”等。3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体会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大小不同。4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让学生明确,10个100张纸是1000张纸,10个1000张纸是10000张纸,所以10000是100的100倍,也就是100厘米。100厘米是1米,也就是一万张纸的高度。那么十万张纸就是10个一万张纸,也就是10米高。找一找生活中什么物品有十万张纸那么高,也就是找一找10米高的物品,可以留作家庭作业,下节课交流。同学们,我们通过“数
9、一数”“拨一拨”等活动认识了“十万”这个计数单位,同时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同学们回去继续收集更大数的资料,以便我们下节课交流,进而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帮助学生建立大数的数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容易流于形式。本节课我进行了几方面有价值的探索。1课前,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与思考的空间,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在课前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寻找有关万以上数的情境和信息,包括数10000粒大米或黄豆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这样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又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初步的体验和思考。2课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与大数有关的现实情境,这些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感受大数的机会。学生能
10、从中感受到一万和几万有多少,进而形成对大数的具体感知,从而体验到大数的特征。当提到大数时,学生在头脑中就不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数字,而是和丰富的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3丰富的现实情境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大数就在自己身边,进一步体会到大数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观察和体验大数,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且有话可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随之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教材第45页的内容。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11、,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3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以内的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重点:认识“百万、千万、亿、十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难点:通过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四位一级的规律。课件、计数器、阅读材料。投影出示资料(课件):1我国的土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可容纳10万名观众。3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是每分钟约47万米。4我国大约有14亿人口。指名读后,提问:看到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师:这些资料中的数据都很大,以前我们没有
12、学过,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大数的数感是一个难题,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寻找有关万以上数的情境和信息。在阅读和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大数的应用和实际意义。通过交流感受,学生产生了对大数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一)启发诱导,感受大数1认识百万、千万。教师引导,昨天我们认识了十万这个计数单位,那么10个十万是多少呢?(一百万)请同学们借助计数器拨一拨。10个一百万又是多少呢?(一千万)有没有更大的计数单位呢?2数一数,认识“亿”。(1)过渡:接下来,我们还是利用计数器来认识大数吧。出示
13、计数器,回忆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一千万一千万地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师动手操作)师:同学们先来看,老师在这儿拨下一个珠子,表示多少?(一千万)你是怎么知道的?再拨下九个珠子是多少?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亿”。3感受“一亿”。师:我们已经数到了“亿”,“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信息,让大家来感受一下“一亿”。(1)课件出示“小朋友数数,如果每秒钟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那么从一数到一亿需用三年零两个多月!”(2)如果一亿人手拉手(人与人间隔1米),那么可以围绕地球两圈半。(3)一亿张打印纸的厚度达到1万
14、米,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师:大家感觉一亿怎么样?说一说。4认识十亿、百亿、千亿。师: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往往要遇到比亿更大的数,例如:截止到2016年,我国人口大约有14亿,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同学们还会接着往下数这些大数吗?(1)一亿一亿地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亿”。(师生共同操作计数器)(2)十亿十亿地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亿”。(生独立操作)(3)按照这样的数法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边拨边数,从一百亿一直数到一千亿,再互相说一说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汇报: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认识计数单位“百亿”“千亿”。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迁移、拨一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
15、明确大数的意义。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传授其知识点,显然学生对枯燥的数不感兴趣,因而,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模型和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又能使新旧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认识计数单位。师:到目前为止,我们认识了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边说边板书,并在千亿后面写上省略号),你们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课件出示“计数单位”的概念,学生读)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在千亿的后面写上了省略号?2游戏:数数。(开火车)一个一个地数,从96数到103;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一亿一亿地数,从六亿数到十
16、亿;十亿十亿地数,从三十亿数到一百亿;一百亿一百亿地数,从五百亿数到九百亿;一千亿一千亿地数,从五千亿数到九千亿。过渡:通过数数的游戏,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些计数单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3认识数位。课件出示: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按顺序读一读)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数位。(课件出示:“数位”的概念,学生读)“个”这个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读)师:刚才我们说的这些计数单位和数位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有空缺的数位顺
17、序表)现在你能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吗?(每人一张有空缺的数位顺序表,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统一核对)找学生上台汇报,统一意见后,学生读数位顺序表。4独立分级。师:这么多的数位!中国的数学家为了读写方便给它们分了级,我们能不能也试着给它们分级,并取个名字?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教师小结: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也是分了三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或多少个一,所以叫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万,所以叫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亿,所以叫亿级。(上述分级的过程利用课件展示出来)5十进制计数法。师: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数位
18、顺序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出“十进制计数法”,并用课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师:谁能举例说说哪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与探索中,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而使用计数器,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同时,它又是很好地建立数位观念的学具,为学生学习读写更大的数埋下伏笔。1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2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3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3题。根据提示写出大数,巩固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位值概念。(教师注意提示:如果中间的某一位上没有数字怎么办呢?)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4同桌游戏
19、:一个人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另一个人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同桌再用这种形式交替出题说一说。教师巡视,如果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把这个数写在上题的表格里,再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和同桌说一说它的组成。(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1师:这节课要结束了,你最想说什么?2大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收集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国家人口数超过了1亿,并把收集的数据正确地写出来。认识更大的数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满十进一四位一级为了更好地体现以生活为主线的新课
20、程理念,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在教学活动一开始,便设计了情境导入,出示了一组生活中比较大的数的相关资料。课上让学生谈谈看到这些资料的感受,激起了学生学习大数的欲望。在新授环节中,我加强学生对大数的意义的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出示的资料,让学生对大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有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意义,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大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表、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这时,“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第3节人口普查教材第67页的内容。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
21、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3感受大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重点:掌握大数的读、写法,能正确读、写大数。难点: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写法。课件(教材中人口普查的图片和数据、教材第7页的第1、2、3题)。1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清楚地知道我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在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多媒体出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3师:你能读出图中北京、安徽和香港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实际人数吗?试一试,同桌互相读一读。师:你
22、能读出哪个地方的人口数?请你读一读。师:会读的同学能不能把你们的小窍门教给大家?设计意图: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但是人口普查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数据却是学生平时很少能接触到的,教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来展开学习,能够让学生增长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读写大数的意义。接着读一读数据,进行交流,考查一下学生对于大数掌握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去学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大数的读法1课件出示教材中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学习大数的读法。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北京市有19612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师大 四年级 数学 备课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