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3886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内环境 (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组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 2.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是体内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如图所示)。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2)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

2、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也不是细胞内液,不属于体液。 5.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类型,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6.人体主要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 (2)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淋巴液和组织液; (3)绝大多数体细胞组织液; (4)血细胞血浆; (5)淋巴细胞淋巴液和血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3、。 3.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 4.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 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 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5.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 6.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引起的。 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

4、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2.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X1-1-2 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三要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1)内容: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如氧气、葡萄糖等的含量;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平衡,如渗透压、pH、温度等。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3)基础: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结构基础是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 3.内

5、环境稳态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4.内环境稳态的性质: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5.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1)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2)内因: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 6.稳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绝对稳定,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 7.运动员剧烈运动时, 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乳酸可与血液中的 NaHCO3发生反应, 生成乳酸钠、水和 CO2,CO2经呼吸系统排出,血浆 pH 保持相对稳定。 8.酸性物质与缓冲对中的弱酸的强碱盐(HCO3、HPO42等)反应,碱性物质与缓冲对中的弱酸(H2CO3、H2PO4等)反应。 9.Na、K与渗透压

6、的关系 (1)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2)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 1.稳态失调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2.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稳态与疾病: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一定会发生疾病;但发生疾病,内环境稳态不一定遭到破坏,比如植物人的稳态是正常的。 4.内环境稳态绝对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理化性质在

7、允许的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内因和外因的干扰下会发生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如发烧、脱水、高血糖等。 X1-2-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2.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3.交感神经: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 4.副交感神经: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

8、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等。 5.自主神经系统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6.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扩张,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等。紧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7.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收缩,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

9、,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8.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结果: 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在少数情况下是相同的,如两者对唾液腺分泌的作用就是相同的。在整体上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密切配合,支配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3.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X1-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10、,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条件 (1)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构成反射。 (2)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包括适宜的强度和适宜的时间等)。 (3)具有神经中枢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如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叶子合拢以及草履虫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5.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反射弧结构完

11、整是进行反射活动的前提。 6.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7.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经反射弧传至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也可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相应感觉中枢,形成相应感觉。 8.反射反应感觉 (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 (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 (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可不产生反应。

12、9.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 效应器包括两种,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另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 10.缩手反射发生时,先缩手,再感觉到疼痛。因为兴奋传至缩手反射的效应器比传至大脑皮层所经过的突触少。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1)概念: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 (2)实例: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 2.条件反射 (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 (2)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3)消退 原因: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

13、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4)意义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3.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 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X1-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

14、经冲动。 2.在完成反射活动时,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产生,因此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3.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即膜内的 K浓度比膜外高,Na浓度比膜外低。 4.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兴奋传导的特点为双向传导。 5.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形成与 K、Na的运输 (1)静息电位 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特点:膜内主要是 K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膜外主要是 Na和 Cl。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K顺浓度梯度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最终形成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在形成静息电位的过程中,K的外流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

15、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 在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大量 Na从细胞外顺浓度梯度流入细胞内,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形成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在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中,Na的内流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 6.若刺激离体神经纤维的一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若刺激离体神经纤维的中部,产生的兴奋可以向两端双向传导。 7.兴奋的传导方向总是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8.静息状态虽然由 K大量外流产生和维持,但此时 K浓度膜内仍然高于膜外。导致膜两侧电位外正内负的原因是外侧阳离子(包含 Na、 K等)多, 而不是

16、K浓度膜外比膜内高。 同理, 动作电位状态时,Na浓度膜外仍然高于膜内。 9.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不同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10.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的本质是一种 K平衡电位,其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内外 K浓度差呈正相关; (2)当膜外 K浓度适当升高(仍低于膜内 K浓度)时,膜内外 K浓度差变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 (3)静息电位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外 K浓度呈负相关,与膜外 Na浓度无关。 2.动作电位 (1)动作电

17、位的本质是一种 Na平衡电位,其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内外 Na浓度差呈正相关; (2)当膜外 Na浓度适当降低(仍高于膜内 Na浓度)时,膜内外 Na浓度差变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反之,动作电位峰值变大; (3)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与膜外 Na浓度呈正相关,与膜外 K浓度无关。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特点 (1)特点:单向传递。 (2)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变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是小分子化合物。 4.神经递质以扩散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不需消耗能量。 5.神经递质有兴

18、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能兴奋;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酯酶不能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处于兴奋状态。 7.有关神经递质的 6 点总结 (1)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2)传递途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受体: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4)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打开突触后膜上的相应的离子通道,发生离子流动,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5)类型: 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

19、、 谷氨酸等, 引起兴奋的机理为该类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增强突触后膜对 Na的通透性,使 Na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即引起下一神经元发生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如甘氨酸、-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抑制的机理为该类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增强突触后膜对 Cl的通透性,使 Cl进入细胞内,强化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从而使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 (6)去向: 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 会很快被相应的酶降解, 或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 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8.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发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结果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 9.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之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

20、 10.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吸毒者吸入的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而阻断多巴胺的回收, 引起吸毒者突触后膜持续受到刺激,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长期吸食可卡因的人,其体内多巴胺受体持续受到高浓度多巴胺的刺激,导致多巴胺受体数目减少,进而使突触变得不敏感,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吸毒者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 X1-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

21、级调节 1.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大脑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脊髓是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 (2)脑中相应高级中枢发出的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3.脊髓控制的运动受大脑的调控。 4.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部是正的。 5.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大小取决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 6.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小脑和脊髓等共同调控。 7.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点 (1)大脑皮层运动区与躯体呈现对侧、倒置的关系。但是与头部的关系是对侧和正立的,并非对侧、倒置的关系,如眼的位置在上

22、,口的位置在下。 (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8.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大脑皮层是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所有的感觉(触、听、视等)均在大脑皮层形成。 (2)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同时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地控制一些反射行为,如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3)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排

23、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1)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2)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3)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完全,也不受意识控制。 2.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1)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 (2)脑干中含有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等。 (3)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过程。 (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X1-2-5 人脑的高级功能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语言功能一、语言功能 1.大脑

24、的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W 区被破坏,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4.S 区被破坏,不会讲话。 5.H 区被破坏,能听见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 6.V 区被破坏,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二、学习、记忆和情绪二、学习、记忆和情绪 1.学习和记忆的机理 (1)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3)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

25、的建立有关。 2.情绪是指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3.抗抑郁药可能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降解或抑制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而发挥作用。 X1-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一、激素的发现一、激素的发现 1.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 概念: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 实例: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2)内分泌腺 概念: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 实例:甲状腺、肾上腺等。 2.激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激

26、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3.促胰液素是在稀盐酸的刺激下,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4.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最终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5.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6.激素不一定都由内分泌腺产生, 有的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 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

27、的抗利尿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处的分泌细胞产生。 7.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几点说明 (1)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两个实验都遵循科学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 (3)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随血液循环到达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4)沃泰默在实验中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反射弧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故实验证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控制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错过了一次发现激素调节的机会。 (5)研究表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8.斯他林和贝利斯要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

28、混合研磨,目的是彻底破坏神经结构,排除神经调节的作用,并使盐酸对小肠黏膜造成刺激。 二、激素研究的实例二、激素研究的实例 1.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2.研究动物某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常用方法: 摘除法和移植法。 摘除所研究的内分泌腺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的特异性症状将已摘除的腺体重新移植回去或注射摘除腺体的提取物观察相关症状是否恢复,由此判断该内分泌腺的功能。 3.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

29、,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 4.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一种消化液, 含有多种消化酶。 其中的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可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胰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5.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 (1)“加法原理” :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2)“减法原理” :如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功能,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 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

30、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 功能:这些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 (2)垂体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功能:促激素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等。 (3)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等。 功能: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 (4)肾上腺 分泌: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后者可分泌肾上腺素。 功能:醛固酮、皮质醇可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肾上腺素可提高机

31、体的应激能力。 (5)胰腺 分泌: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功能:两种激素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6)卵巢 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功能:具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7)睾丸 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 功能:具有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2.内分泌系统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 3.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多肽的激素, 不能使用饲喂法进行研究, 因为该类激素会被人和动物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和肽酶水解而失效;但可以采用注射法。氨基酸衍生

32、物类和固醇类激素则既可以使用注射法又可以使用饲喂法进行研究。 4.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少生长激素引起的。 5.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的注意事项 (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随机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2)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蒸馏水。 (3)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4)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

33、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X1-3-2 激素调节的过程激素调节的过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靠体液的调节。 (3)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3.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可以。 4.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升高(降低)时直接刺激胰岛B(A)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升高);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降低(升高)时刺激下

34、丘脑有关神经细胞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 A 细胞(胰岛 B 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含量升高(降低)。 5.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 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 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岛素。 6.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是组织细胞。 7.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1)血糖浓度高浓度。 (2)神经调节下丘脑某个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控制。 (3)胰高血糖素的促进作用。 8.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1)血糖浓度低浓度。 (2)神经调节下丘脑某个区域通过交感神经控制。 (3)胰岛素的抑制作用。 9.型糖尿病 胰岛 B 细胞受损

35、,胰岛素分泌不足。 型糖尿病 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 10.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1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分析 (1)血糖最主要的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血糖的主要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2)血糖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血糖可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可再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而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为乳酸,不能直接转化为血糖。 (4)由血糖转化的某些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最多有 13 种。 12.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除胰高

36、血糖素外,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但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1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 14.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类物质,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分级调节 1.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2.分级调节 (1)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2)分级调节系统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 (3)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

37、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4.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5.由于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饮食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致使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使 TRH 和 TSH 的分泌增加,进而引起代偿性的甲状腺肿大。 6.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若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 (2)在“促激素释放激

38、素促激素激素”中,若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 7.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适用场景的判断 (1)分级调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都存在。神经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位于脊髓等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体液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调控路径; (2)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中都存在着反馈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判断:如果由反射弧中的结构参与调节,往往涉

39、及神经调节。当在效应器中涉及一些内分泌腺时, 要注意: 如果只是在神经系统作用下腺体分泌相关激素, 此时只有神经调节;如果此腺体分泌的激素继续发挥作用,此时是神经体液调节。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往往只适用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调节,称为“网络机制” 。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的。 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1)激素的作用方式,犹如信使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 (2)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40、 4.微量和高效。 5.激素会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 但只对靶器官和靶细胞起作用, 因为只有靶器官和靶细胞上才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6.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7.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以及绝大多数氨基酸衍生物类的激素,到达靶细胞后,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复杂机制,将某种未活化的酶激活,继而引起这种激素的生理效应。 8.类固醇类激素是脂溶性的小分子,经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后,可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与染色质上的一种酸性蛋白质相互作用,促

41、使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某种蛋白质(酶),进而引起这种激素的生理效应。 9.虽然大多数激素都能随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它们只对其特定的靶细胞起作用。 10.只有某种激素的靶细胞才具有该激素的受体,非靶细胞没有该激素的受体; 11.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机体几乎所有细胞,但不能因此说甲状腺激素没有特异性。 12.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的方式一般均为胞吐,可以提高其释放速度,便于其更快地发挥调节作用。 13.激素既不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结构,又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还不能起催化作用,仅仅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 X1-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神

42、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 (3)其他化学物质:组胺、某些气体分子(如 NO、CO 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 CO2)。 (4)范围 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 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3.血液中 CO2增多,高浓度的 CO2随体液运输,可有效刺激呼吸中枢

43、,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大,从而加快对 CO2的清除,此过程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4.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5.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二、体温调节二、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2.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条件下,人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3.体温上升期:产热量散热量;体温稳定期:产热量散热量;体温下降期:产热量散热量。 4.体温调节的过程 (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2)温度感受器:热觉感受器和冷觉感

44、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 (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4)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关于体温调节的四点理解 (1)人体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热少,散热也少。 (2)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3)体温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为“温度的变化”而不是“冷” “热”本身。 (4)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仍等于散热。 6.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45、 7.参与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二者在增加产热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8.温度感受器分布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产生冷、热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9.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 (1)外界温度低时,机体散热多,产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散热少,产热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 (2)只有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Na的来源和去路: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

46、肠吸收,主要经肾脏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水盐平衡的意义: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由垂体释放的。 5.Na主要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关,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 6.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的神经调节途径: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7.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的神经体液调节途径: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

47、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8.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9.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其功能概括为调节、感受、分泌、传导四大功能。 10.血糖调节: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肾上腺,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11.体温调节: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可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 12.水盐平衡调节:下丘脑中具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通过该中枢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 13.内分泌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

48、通过垂体来调节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2)感受: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3)分泌: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4)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14.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15.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储存于垂体后叶中,最终由垂体后叶释放。 16.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17.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18.水盐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49、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19.抗利尿激素是在下丘脑中部分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中合成后,经由垂体释放。 20.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 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 21.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X1-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抗原: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大多是蛋白质。 2.抗原呈递细胞(APC):B 细胞

50、、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定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实例: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4.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5.淋巴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同构成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6.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大多数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7.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