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387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共小题,共 40.040.0 分)分) 1.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B. 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D. 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已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 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图像,量出其倾角,由公式

2、 = tan求出加速度 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图像,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 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3.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不同 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 4. 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0、1、2、3为相邻的计数点,1、2、3点

3、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2和3,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则在计数点2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计算式为 ( ) A. 1 B. 22 C. 33 D. 3;12 5.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 在每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 0.02 B. 计数点的的速度可表示为=22 C. 纸带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2;12 D. 打点过程中应先释放纸带再打开电源 6. 如图所示,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4、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段,、两点为计数点, 中间点迹为实际点迹, 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 则、 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 A. 0.01 B. 0.02 C. 0.05 D. 0.10 7.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图象描述,在如图所示的 和 图象中,分别给出了、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对应的图象1、2、3、4.则关于这四个运动,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 A. 、一定在1时刻相遇 B. 、一定在3时刻相遇 C. 、运动方向相同,、运动方向相同 D. 、运动方向相反,、运动方向相反 8.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 图如图所示其中3= 31,2= 21,2= 31,由图象

5、可知( ) A. 火箭在2 3时间内向下运动 B. 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32 C. 火箭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1 D. 火箭上升阶段平均速度大小为22 9. 一质点 = 0时刻从原点开始沿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4时,质点在 = 1处 B. 第3内和第4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 第3内和第4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 D. 02内和04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10. 如图所示, 物体从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途经, , 三点, 其中= 4 , = 6 。若物体通过和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A

6、. 98 B. 89 C. 94 D. 49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6 6 小题,共小题,共 24.024.0 分)分) 1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 5 +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内的位移是6 B. 前2内的平均速度是6/ C. 任意相邻的1内位移差都是1 D. 任意1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1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2.5时间经过、两根电线杆,已知、间的距离为50 ,车经过杆时的速度为25 /,则 ( ) A. 车从出发点到杆所用时间为6.25 B. 车的加速度为10/2 C.

7、经过杆时速度为20 / D. 从出发点到杆的距离是28.125 13. 图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小实验,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正上方捏住一把直尺,甲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距离较小(约3),乙同学突然放开尺子,甲同学尽快用手指去夹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测的是甲同学的反应时间 B. 测的是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C. 实验原理是=122 D. 实验原理是= 14. 某物体以30/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10/2,前5内物体的( ) A. 路程为65 B. 位移大小为25 C. 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 D. 平均速度大小为5/ 15. 物体做初速度0= 2/的加速度恒定的变速

8、直线运动,在5秒初的速度大小是10/,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 A. 1.6/2 B. 2.0/2 C. 2.4/2 D. 3.0/2 16.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1和2, 位移中点速度为3, 时间中点速度为4,全程平均速度为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经过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1:22 B. 经过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12:222 C. 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3 4= 5 答案解析 【答案】【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解析】 1. 【分析】

9、 该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二者反向则为减速运动,其正负值是人为规定的。当初速度不为零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不是正比关系。 【解答】 A.根据 = 可知,不变,可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 变化,故A正确; B.若规定初速度为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负值;若规定初速度的反方向为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正值,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公

10、式 = 0+ 可知,当0 0,与不成正比,故C错误; D.对于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若加速度不变,也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根据纸带处理数计算加速度的大小问题。掌握实验原理与数据处理可解决此题。 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解出其斜率即是小车的加速度。在实验中处理数据的方法较多,而图象法往往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解题方法。 【解答】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误差较小,故C正确,A错误;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图象,当纵坐标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

11、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 = 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 D.方法也具有方法相同的缺点,1=2;1、2=3;2 .5=6;5,然后算出平均值,求平均值时, =6;15,只用了6和1两组数据,偶然误差较大,故D错误。 故选C。 3. 【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与规律,了解与之相关的物理学史问题。 【解答】 .当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根据=122可知,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故C错误; 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抽象思

12、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4. 解:根据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得: 2=132=3;12。 故选:。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解计数点2的速度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知识。 据题意每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 0.1;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知计数点的的速度; 由位移差公式 =

13、2知纸带的加速度;打点过程中应先打开电源再释放纸带。 【解答】 A.因每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 0.1,故A错误; B.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知计数点的的速度可表示为=22,故B正确; C.由位移差公式 = 2,知纸带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2;1);12=2;212,故C错误; D.打点过程中应先打开电源再释放纸带,故D错误。 6. 解: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由图可知,两点间有5个间隔,故AB间的时间间隔为 = 5 = 5

14、0.02 = 0.1;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明确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与电流频率的关系,从而确定打点周期,再根据中间点数确定时间间隔。 本题考查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掌握,要注意明确打点周期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 7. 【分析】 根据 及 图象的性质可判断两图象所表示的运动性质,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分别判断各项是否正确 对于运动学图象应注意明确图象的性质,抓住两种图象的区别是关键,要记住运动学图象只有两个方向,故只能描述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解答】 A、 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根据图象可知,在1时刻,、相遇,故A正

15、确; B、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可知,3时刻、速度相等,但是不能说明就相遇,故B错误; 、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根据图象可知,速度相反,、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都为正,方向相同,故CD错误 故选:。 8. 解:、在2 3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为正值,说明火箭在上升,故A错误 B、在0 3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一直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在上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大小等于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由数学知识得: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11+1:221+1221,又因为 2= 31,3= 31,解得:=4923.故B错误 C、由图看出,在2 3时间内图线的斜率最大,则火箭的加速度最

16、大,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1.故C正确 D、火箭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49233=492,故D错误 故选: 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根据速度图象读出速度的正负,分析火箭的运动方向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数学知识求出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求出最大的加速度大小 本题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来分析其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 9. A.根据 “面积” 表示位移, 知0 4内质点的位移等于0 2的位移, 为 =12 (1 + 2) 2 = 3, = 0时质点位于原点处,则 = 4时,质点在 =

17、3处,故A错误; B.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的斜率一定,则知第3内和第4内,质点加速度相同,其方向相同,故B正确; C.第3内质点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对质点做负功,第4内速度增大,合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知第3内和第4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不同,故C错误; D.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 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则知0 2和0 4内,质点的位移相同,但所用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0. 【分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相等的时间为,求出点的速度,从而得出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

18、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间的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答】 设物体通过、所用时间分别为,则点的速度为:=2=5, 根据 = 2得: =2=;2=22, 则有:= =522 =3,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2=(3)242=94,故选项C正确 11. 解:、将 = 1代入公式,得位移 = (5 1 + 12) = 6,故A正确; B、将 = 2代入公式,得2内的位移:2= (5 2 + 22) = 14, 前2 内的平均速度是:2=22=142/ = 7/ .故B错误;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

19、 0 +122,可得质点的初速度0= 5/,加速度 = 2/2 任意相邻的1 内位移差都是: = 2= 2 12= 2 .故C错误 D、任意1内的速度增量 = = 2 1/ = 2/,故D正确 故选: 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 0 +122,即可求得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增量根据 = 求解 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 0 +122、推论 = 等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应用 12.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 2 解之得 = 15/ 车的加速度 = =25 152.5= 4/2 A.车从出发点到杆所用时间为=254= 6.25,故A正确; B.其加速

20、度为4/2,故B错误; C.经过杆时速度为= 15/,故C错误; D.出发点到杆的距离: =22=15224= 28.125,故D正确。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性质和规律,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即可。 13. .该实验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一个同学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另一同学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读出直尺下落的高度,由=12t2求出时间,即反应时间,由于图中上方的手是释放直尺者的,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所以测的是甲同学的反应时间,故A正确,B错误; .由=12t2知,受测者的反应时间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即实验原理为=12t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1、。 14. 【分析】 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一定要灵活应用公式,如位移可直接利用位移公式求解;另外要正确理解公式,如平均速度一定要用位移除以时间;速度变化量可以用 = 求得。 竖直上抛运动看作是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明确运动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各物理量。 【解答】 由 = 可得,物体的速度减为零需要的时间 =0=3010 = 3,故5时物体正在下落; A.路程应等于向上的高度与后2内下落的高度之和,由2= 2可得,=22= 45,后2下落的高度 =122= 20,故总路程 = (45 + 20) = 65;故A正确; B.位移= 0 122= 25,位移在抛

22、出点的上方,故B正确; C.速度的改变量 = = 50/,方向向下,故C错误; D.平均速度 =255= 5/,故D正确。 故选ABD。 15. 【分析】 已知初速度大小为2/,时间为4,及末速度大小为10/,而末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 =求解加速度。 本题关键要抓住加速度和速度的矢量性,考虑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由加速度定义式求解,注意不能漏解。 【解答】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即有:0= 2/,到5秒初时经过的时间为: = 4;若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5初的速度为: = 10/,加速度为: =10;24/2= 2.0/2;若末速度

23、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有: = 10/,加速度为: =;10;24/2= 3/2,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16. 【分析】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知道位移中点速度公式2= 02:2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中点速度大于时间中点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速度的表达式,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比较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瞬时速度的大小。 【解答】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速度为:3= 12:222, 时间中点速度为:4=1:22, 平均速度为:5=1:22, 不论匀加速直线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3 4= 5, 因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为匀加速直线1 2,故BD正确,AC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物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