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332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20 分)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拔剑四顾心茫然。 ( 行路难(其一) ) (2) ,到乡翻似烂柯人。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3)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 (4) ,边秋一雁声。 ( 月夜忆舍弟 ) (5) ,万古惟留楚客悲。 ( 长沙过贾谊宅 ) (6)因思杜陵梦, 。 ( 商山早行 ) (7)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岳阳楼记 ) (8) ,天与云与山与水,

2、上下一白。 ( 湖心亭看雪 ) (9) 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 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2修改病句,请在线上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充足的论据,切忌不要无中生有,随意编造。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 (A.厄 B.噩)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甲甲(A.铮铮作响 B.窸窣作响)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A.y B.g) ,那是你的大福气。

3、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乙乙(A.踌躇满志 B.形销骨立) 。如果想重温祥和, , 。 , , , 。 (1)为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A.厄 B.噩) (A.y B.g)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 (A.铮铮作响 B.窸窣作响) 乙 (A.踌躇满志 B.形销骨立) (3)下列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一束圣洁的阳光 销毁你的精神垃圾 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 从天窗洒入 洒扫庭院 就得净手焚香 A B C D 二、阅读(二、阅读(7070 分)分) 阅读下面一首

4、诗,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被贬原因,“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路八千”可见被贬之远。 B颔联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却无辜获罪,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效力。 C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凄凉。 D全诗读来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说说。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

5、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乙】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

6、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孟子 尽心上 ) (注释)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游:游说。嚣嚣:自得无欲的样子。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求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 吾语子游 士穷不失义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B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C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D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7、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9两文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什么样的思想情怀?两文在表现思想情怀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熟悉的声音 何佳 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 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每天从窗外传来社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喇叭声,上午和下午,由远及近地响起来,又逐渐远去。还有哨声,是紧邻小区的消防队发出来的,每天早上 6 点多钟响起,7点多的时候还要再响一次,高亢嘹亮。应对疫情以来,每当听到这些按时响起的声音,就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心,让我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我渴望着更多声音。向每

8、一缕吹进窗内的风儿问好,下雨的时候,与窗前的每一滴雨交谈。我家二楼和顶楼种了花草和蔬菜。常有很多鸟儿光临,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也听得如痴如醉。有些菜起苔开花了,菜花招来不少蜜蜂,它们嗡嗡地鸣唱着采蜜。菜地里培育了南瓜、冬瓜、丝瓜,还种了四季豆和豇豆。一场春雨后,果蔬纷纷发芽。刚冒出土的小小芽孢,像举起的小拳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柑橘树、葡萄树上缀满小果子,像一串串小铃铛。花盆里的花也长得很好,月季花、绣球花的花枝上,有很多花蕾,有的已经打开,有的还在苞里。小小的、翠绿的、粉红的,一嘟噜一嘟噜的花蕾,仿佛在交谈。 宅家两个多月后,我第一次上街。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

9、奔涌而来: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挑橘子卖的果农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路边小摊上铁铲在锅里翻动油炸三角粑的声音也有相互打气鼓劲的声音:“生意清冷只是暂时的,大家稳起、雄起!” “大家都稳起、雄起!” 最喧闹的是高笋塘广场。 茶馆老板吆喝:“东边客西边客,东西南北四方客,请进店里把脚歇” 卖汤圆的吆喝:“盯倒起看倒起醪糟汤圆炒米糖开水烫背呀” 这些热闹的、有人气的、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我如饥似渴地倾听着这些久违而亲切的声音,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天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春意越来越浓,好消息也渐渐多起来。我在网上购置了一些果树苗,趁一个下雨天,与两个弟弟相约回老家栽果树。 出城时还

10、是小雨,路上渐渐下大了,这是立春之后下得比较大的一场春雨,对庄稼来说,这是一场喜雨。到了老家,正是午饭时间,远远近近的乡村房舍飘起了袅袅炊烟。在大兄弟家闲置的厨房 里,自己动手做起饭菜来。伴随着屋后泉水涌出的咕咕声,屋下燕儿的呢喃声,一桌饭菜很快做好。那满满一桌土生土长的新鲜菜蔬,仿佛让人听到乡村深处生机勃勃的声音,一时食欲大增。 正是麦苗青、青菜花黄的季节。午饭后我上田野里走一走,一边采摘野菜,一边聆听声音。水从一丘一丘的田坎翻出来,又一丘一丘往下流。流动的声音急促而不可阻挡。河开、地开、眉开,清朗之气上升,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澎湃的力量。 地气升涌,心气复元。

11、大地变得松软又湿润,水塘里的水一波波地往上鼓涌,鲜活而润泽。顶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农人,手拿锄头在培护田坎。干裂的田坎,趁着春雨要培护瓷实。大水牛正在水田里打滚。老牛大概知道,大地生机盎然,盼望多日的鲜嫩将来到嘴边。有农人在修理犁头和锄头,为春播作准备, 吱吱嘎嘎的声音格外动人。 正是下种的好季节, 大地的脉管里仿佛也传出躁动和嚣响声,源源不断地涌现能量。 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它们恰似青山起春雷,又如天公重抖擞。我心爱的土地正在生机勃发! (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05 月 02 日 08 版,有删改) 10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中多处运用了描写声音的拟声词,让读者有身临其

12、境之感。 B第段单句成段,作用是突出强调了大伙儿相互打气鼓劲的声音。 C第段中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有拉长语调的作用。 D全文内容旁征博引,语言幽默又不失历史厚重感。 11根据下面的句子,联系全文进行仿句。 宅在家里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亲切和安心; 第一次上街时, ; ; 。 12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 赏析第段划线句“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奔涌而来”中加点词“奔涌”。 赏析第段画线句“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澎湃的力量。” 13本文所记录的“熟悉的声音”,大部分是来自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可最后一段为何说它们“恰似青山起春雷,又如天公重抖擞”呢?请结合文章内

13、容,谈谈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14在你的生活里一定也有某一种“熟悉的声音”,让你感到安心,平静,亦或是欣喜,激动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简要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 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14、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涵养静心功夫, 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 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

15、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 ,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 ,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

16、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5下面对文中“静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静气是心绪不受浮世所扰,在喧闹中保持静默不说话的习惯。 B静气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定性,宁静专一的心态。 C静气是临事

17、不惧,处变不惊,气定神闲的从容不迫的气度。 D静气是一种“淡泊”的心态,是心无杂念,淡泊浮名,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修养与境界。 16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7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于 2020 年 9 月 1 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书画类藏品对保管的温度、光线、湿度、气流等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它们不会经常展出,也不会展出很长时间。所以故宫的书画馆不像珍宝馆、钟表馆那样,有常年稳定的展品供游客观赏。书画展都不是常设展,这类展览百年

18、难遇,所以叫“特展”。 材料二: 导览示意图 材料三: 展览分四个单元 材料四:展厅分布图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 年国庆期间,人们可前往故宫参观苏轼书画特展。 B苏轼书画作品均为珍品,故不像其他书画可常年展览。 C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设在文华殿,该殿呈“工”字形。 D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分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不同主题。 19根据材料二的导览示意图,告知游客该如何沿虚线指示方向,到达书画展展厅所在地“文华殿”。 20某书法爱好者欲一睹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拓本)的风采,你会引导他前往展厅 A、B、C、D 哪个区域?请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给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名著阅读。 21 水浒

19、传有很多与“义”有关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水浒传里“义” 人物 “义”的具体表现 典型事件 武松 有恩必报 鲁达 见义勇为 兄弟义气 私放晁天王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上面语段的话出自小说中的哪一个人物?请联系作品说一说他卖刀的原因。 三、写作(三、写作(60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空气流动形成风,河水流动孕育生命,情谊流动连接成爱,志趣流动化为社会风尚。生活流动起来,就会呈现许多可能许多面貌 请以“流动流动”为话题,自拟题目作

20、文。 要求:自拟题目,扣题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代替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1 【答案】(1)停杯投箸不能食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千里共婵娟 (4)戍鼓断人行 (5)三年谪宦此栖迟 (6)凫雁满回塘 (7)宠辱偕忘 (8)雾凇沆砀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箸、赋、婵、戍、谪、栖、凫、宠、偕、凇、沆、砀”等字词

21、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怀旧空吟闻笛赋;千里共婵娟;戍鼓断人行;三年谪宦此栖迟 ;凫雁满回塘;宠辱偕忘;雾凇沆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 【答案】语义重复,应将“不要”或者“切忌”删去; 【知识点】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切忌不要无中生有”意思是要无中生有,这个事实不符,可将“不要”或者“切忌”删去。 故答案为: 语义重

22、复,应将“不要”或者“切忌”删去;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的病因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修改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3 【答案】(1)A;A (2)A;B (3)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近义词;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 (1)A 困厄( ) : 艰难困苦。 游弋(y ) :军舰巡逻海面

23、,侦伺敌船。 (2)甲:A 铮铮作响 : 撞击金属所发出的声音很响亮。 B.窸窣作响: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指发出零碎细小的声音。 结合语境分析, 这里形容“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发出的声音, 故应选用“铮铮作响”。 乙:A.踌躇满志 : 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满意足。 B.形销骨立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结合“精神悲戚压抑”语境分析可知应选用“形销骨立”。 (3)第句“净手焚香”表示虔诚,是做其它一切的基础,故应放在第一位,故排除 AD。“让一束圣洁的阳”“从天窗洒入”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故最后两句是。故排除 C。 故答案为: (1)A;A (2)A;B (3)B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字形和

24、字音的识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查字典,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的拼读和书写。 (2)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此题答题的关键是理解句意和词义,通过辨析这几个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我们就很容易做出选择。 (3)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能力。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答案】4B 5诗人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

25、马也踟蹰不前。 这两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英雄失路的悲慨,既有诗人对亲人(国都)的深深眷恋,也体现出他被贬后前途迷茫的悲伤愁苦之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解析】【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内容、内容、语言、手法、主题、感情等方面。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4B 颔联的意思是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因此

26、,“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效力”的理解不正确。 故答案为:B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颈联意为,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 儿不肯前行。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表面写“马不前”,其实也是在写“人不前”,表现出作者对漫漫前途的迷茫。本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

27、失路,于此可知矣! 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诗人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这两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英雄失路的悲慨,既有诗人对亲人(国都)的深深眷恋,也体现出他被贬后前途迷茫的悲伤愁苦之情。 【答案】6探求;因为;告诉;不得志 7D 8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9体现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甲文借景抒怀,乙文借人物对话表现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 (1

28、)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根据虚词进行断句;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

29、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文章的表现手法有:象征、侧面描写、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

30、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参考译文】 【甲】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 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31、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2、 【乙】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 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 “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孟子说: “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德立身在世。不得志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6这几句话的意思分别是: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士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据

33、此可知这几个加点词语的意思分别是:探求;因为;告诉;不得志。故答案为:探求;因为;告诉;不得志。 7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士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根据句意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应为: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 故答案为:D 8关键词:微,如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泽:恩泽。加:施给。 故答案为: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9 【甲】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

34、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 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乙】文主要通过孟子和宋勾践的对话来展开,当宋勾践问孟子如何才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孟 子的观点是:“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德立身在世。不得志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35、 体现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甲文借景抒怀,乙文借人物对话表现 。 【答案】10D 11 回老家煮饭时, “我”听见熟悉的声音, 它们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和喜悦; 在老家的田野上散步时, “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感到澎湃的力量、生机盎然;在家的二楼和顶楼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如痴如醉,听到生命的力量 12“奔涌”一词的本义是指快速的大量的冒出。文中指被疫情困住两个月后,第一次上街的“我”一下子听到了“大量的”, 来自四面八方众多的熟悉的声音。 这个词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我”听到这个这些声音的欣喜,愉悦。例一:本句用了拟人(或者 夸张)的修辞手法,赋予大地人的行为,形象

36、生动地写出了疫情过后,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此时春回大地,处处散发万物复苏的生命气息,表达了我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之情。 例二:“粗粗地”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呼吸的深和呼吸量的大,本句中这个词表现了大地在严冬过后复苏的景象,形象生动写出了自然界的生命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喜爱与赞美。 13示例:这些声音在疫情期间曾经消失过,又重新出现,它们承载着人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这些声音代表了生命的力量,代表自然界和社会勃勃的生机;代表着经历困难后的重新开始,带给人们美好与希望。所以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这些熟悉的声音,代表了新的开始,新的生命。 14例一:让我感到安心的熟悉的声音。是妈妈踩着高跟鞋回家的“哒哒”声

37、。小时候爸爸妈妈下班很晚,我一个人在家感觉孤单害怕,每当听到熟悉的哒哒声,就代表妈妈回来了,让我感到十分安心。 例二:让我感到平静而安心的声音是写作业时笔接触到纸张的“沙沙”声。这个声音让我知道自己在努力学习,在为将来奋斗,让我知道我没有浪费时间,因此这个声音让我平静安心。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文章结构方式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解读文本的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然后抓住文本的重要词句、具体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品味分析;最后对照题目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来辨析、判断、选择即可。

38、(2)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本题在赏析词句时,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 (4)本题考查赏析散文句子内涵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不要只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还应立足于相关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语境,联系文章主题,进行研读和探究。 (5)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回

39、答时一定要联系文本,感点要明确,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当。同时还要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10D.“全文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离默又不失历史厚重感”有误。本文中并没有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算不上“旁征博引”。 “历史厚重感”更是无从谈起。 “语言幽默”也不恰当“麻雀叽叽咭喳吵个不停”“一咖噜一嘟噜的花蕾”“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屋 后泉水涌出的咕咕声,屋下燕儿的呢喃声”等可知,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且富有生活气息、有情味,表现力强,故选 D。 故答案为:D 11结合第段“我家二楼和顶楼种了花草和蔬菜,常有很多鸟儿光临,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也听得如痴如醉。像举

40、起的小拳 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可得出:在家的二楼和顶楼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如痴如醉,听到生命的力量。结合第段“我第一次上街。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奔涌”“这些热闹的,有人与的,熟果的声音又回来了可得出:第一次上街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感到高兴和热闹;第 11 段“那满满一桌土生土长的新鲜菜蔬,仿佛让人听到乡村深处生机勃勃的声音,一时食欲大增”可得出回老家煮饭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和喜悦;第 12 段“午饭后我上田野里走一走,一边釆摘野菜,一边聆听声音。清朗之气上升,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 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

41、澎湃的力量。 可得出: 在老家的田野上散步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感到澎湃的力量,生机盎然。 故答案为:回老家煮饭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和喜悦 在老家的田野上散步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感到澎湃的力量、生机盎然 在家的二楼和顶楼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它们让人如痴如醉,听到生命的力量 12奔涌,意思是急速地涌出。结合文中第段内容“宅家两个多月后,我第一次上街”可知,这里指因疫情宅家两个月后,“我第一次上街,听到久违的“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挑橘子卖的果农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表现出“我”听到这些熟悉声音的惊喜,愉悦与亲切。 第

42、段画横线的句子“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赋予大地人的行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在经历疫情之后, 似乎吐出一口油气又重新焕发生机充满力量的状态, “听见澎湃的力量”表达了我对生命力量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奔涌”一词的本义是指快速的大量的冒出。文中指被疫情困住两个月后,第一次上街的“我”一下子听到了“大量的”,来自四面八方众多的熟悉的声音。这个词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我”听到这个这些声音的欣喜,愉悦。例一:本句用了拟人(或者 夸张)的修辞手法,赋予大地人的行为,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疫情过后,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此时春回大地,处处散发万物复苏的生命气息,表达了我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43、之情。 例二: “粗粗地”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呼吸的深和呼吸量的大, 本句中这个词表现了大地在严冬过后复苏的景象,形象生动写出了自然界的生命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喜爱与赞美。 13本文前文描述“我”在疫情防控向好的解封日子里,这些声音都消失了,令人渴望再次听到,生活恢复。后来我再次倾听到各种热悉的声音,从中感受到时代的生机勃发,重新体验到生活的温情和岁月的静好。说它们“恰似青山起春雷,又如无公重抖撒”是因为从那熟悉的、慢慢苏醒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勃勃生机与希望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大地春回、经济复苏、生活正常化,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果,这些声音,代表了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故答案为

44、: 示例:这些声音在疫情期间曾经消失过,又重新出现,它们承载着人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这些声音代表了生命的力量,代表自然界和社会勃勃的生机;代表着经历困难后的重新开始,带给人们美好与希望。所以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这些熟悉的声音,代表了新的开始,新的生命。 14描述出某一种让你感到安心、平静、亦或是欣喜、激动的“熟悉的声音”即可。如:从我有记忆以来,总有熟悉的声音就在我耳边“吹来刮去”。每天都是相同的话,“早饭吃了没“写作业怎么总是粗心大意!“在学校听不听话?”“宝贝, 该睡觉了,不然就看书。”这虽然只是普通的几句话,但声音里却蕴含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我百听不厌! 故答案为: 例一:让我感到安心的熟

45、悉的声音。是妈妈踩着高跟鞋回家的“哒哒”声。小时候爸爸妈妈下班很晚,我一个人在家感觉孤单害怕,每当听到熟悉的哒哒声,就代表妈妈回来了,让我感到十分安心。 例二: 让我感到平静而安心的声音是写作业时笔接触到纸张的“沙沙”声。 这个声音让我知道自己在努力学习,在为将来奋斗,让我知道我没有浪费时间,因此这个声音让我平静安心。 【答案】15A 16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出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方读书的例子,具体清晰地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自律”的观点。 17涵养静气应严格自律,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应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让内心豁达沉稳,看淡得失;应通过读书荡涤浮躁之气,寻得“此心安处”;

46、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2)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 论点,使论证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3)

47、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技巧: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15A “在喧闹中保持静默不说话的习惯” 理解不正确。根据第段“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可知“静”指的是内心的宁静,“保持静默不说话的习惯”并不能代表内心的宁静。 故答案为:A 16结合语境分析,第段作者首先提出观点: 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然后列举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

48、方读书的例子进行证明。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出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方读书的例子,具体清晰地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自律”的观点。 17文章第段最后一句提出问题,第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和论证,从中筛选出这三段的关键句: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

49、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然后概括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 涵养静气应严格自律,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应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让内心豁达沉稳,看淡得失;应通过读书荡涤浮躁之气,寻得“此心安处”。 【答案】18B 19示例:从午门进入,沿东北方向(或向右前方)行至协和门,穿过协和门, (继续沿东北方向前行)即可到达文华殿。 20示例:应引导其前往展厅 C 区,因为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展示的是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展现的是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该书法爱好者欲寻找的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拓本)是苏轼的书法作

50、品,与第三单元的主题与内容相符。 【知识点】图表信息;语言简明;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 ,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仔细观察图片,全面准确捕捉信息。表达注意事项: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注意在表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数学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