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昆明的雨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230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昆明的雨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6课:昆明的雨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6课:昆明的雨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第 16 课 昆明的雨汪 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本文选自汪曾 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汪曾祺是性情中人,他的趣味是中国传统的文人趣味,他一心志在泉林,关注草木,体现的是宁静淡远的情趣。他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在昆明生活七年,对昆明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对昆明有着很深的情结。本文正是作者选取昆明雨季最有特色的事物,也是最能触动他思绪的事物写成的,表达了

2、作者四十年后对昆明的雨的怀念。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 人动情的。 1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解析】1.雨的特点二:明亮。【段析】叙述雨的特点二:明亮。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2【解析】2.介绍昆明的仙人

3、掌。昆明菌子极多。 3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4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5菌中之王是鸡 ,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 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 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 :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 ,他跳下去把鸡 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

4、明鸡 随处可见。6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7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8 【解析】 3.总领全段。4.介绍牛肝菌的特点。5.介绍青头菌的特点。6.介绍鸡 菌的特点。7.介绍干巴菌的特点。8.介绍鸡油菌的特点。【段析】介绍了昆明各类菌子

5、的特点及做法。行云流水,逸然散淡,文白如话,运笔如舌,散散淡淡,从从容容,这是汪曾祺语言的基调或底色。汪曾祺是主张散淡为主的。他说:“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这种“散”,不仅见诸结构,而且见诸语言的散淡,透着一种洞察事故的旷达与从容。汪曾祺是一位兼有多种艺术修养的作家,在创作小说和曲词之余,他还擅长丹青。他说过:“我的调色碟里没有颜色,只有墨,从褐黑焦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他的语言亦如其画。统观汪曾祺作品,无论是富于诗情的,还是偏于记人的,其语言 都有一个总的特色:平远简淡,行云流水。他把感情深藏于笔墨之间,铺叙平淡,却无不趣远情深,浑成意境。汪曾祺作为一种美的

6、和谐体,最生动地体现着老作家古雅超俗的美学趣味, 鲜明地映照着他那平淡质朴的艺术人格和胸襟气象。吟赏炊烟炊烟是乡村的符号,我这 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很少有机会细品它。而在最近的一次搬迁中,我来到了城郊定居,得以吟赏炊烟。那炊烟和青天、夕阳一起,组成了打动人心的乡村意境。在我的想象空间里,炊烟是一个村落的气息,一个村落的召唤,一个村落的灵魂。炊烟应该与季节无关,它仅与乡村相伴。但当我近距离地感受炊烟时,却发现它竟和季节有关。春天的炊烟,有的是青青的野菜芳香,而秋天的炊烟,安静,轻盈,古老,却多了一份金黄的浓烈,冬天的炊烟,更多了家的暖意。时代确实发生了变革,炊烟和老牛一起,正慢慢成为了一个似乎陈旧

7、的故事。 许多农家的灶火暗了下去,灶洞里没有了红色的热闹,显得冰凉而孤独。每天傍晚,我漫步乡间,眼 睛里掠过了碧绿的田野,掠过了低矮的乡村老屋,掠过了放学的欢快的孩子,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偶尔一个低矮的乡村老屋上升起一 缕长长的炊烟,想象着放学的儿童望见自家屋上的炊烟,也就望见了厨房里的母亲,望见了从田间回来的父亲。炊烟,是乡村原始古朴的风景,它因家而诞生,因家而美丽。我带着诗意的心情去欣赏炊烟:低矮的房舍是炊烟的老家,寥廓的天空是炊烟的归宿,绿树灌丛是炊烟的衣衫,小河流水是炊烟绵长的思念。炊烟、村落、绿树、小溪,就是这样一些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古朴悠远的乡村风景画。我们可以在梦里追忆烟雨江南轻

8、盈如水的柔美,还有朦胧炊烟下放歌的纤纤女子的柔媚;我们心灵的画布上重见旷野村落炊烟的飘逸,还有袅袅炊烟下村姑灿烂羞涩的笑脸。因为炊烟,我想起了外婆。童年的每个假期,我都去乡下,看男人的锄头和扁担把粮食从地里挑到了家里,女人的菜刀和锅铲把粮食变成了食物。炊烟日复一日地升起,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乡村,外婆用一种最质朴的生命方式,送给了我们平淡而温暖的假期生活。袅袅的炊烟,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是一道古朴的风景,是一段如诗的岁月。它曲线优美的身姿勾起的不仅是对它的回忆,更是对乡村的依恋。而今,炊烟在从乡村慢慢淡去,甚至那些晚 归的男女,都是刚从城里打工归来。他们的家中,尚有老人为他们燃起炊烟,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炊烟将会消失。炊烟是乡村最后的 牧歌,而我却像一个乡村长不大的孩子,常常在暮烟四起时寻找它、欣赏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