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230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蔡年迟、蒲海洋,人民海军报记者。两人合作写的刊登于 2012 年 11 月 25 日人民海军报的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第 23 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本文选自 2012 年 11 月 25 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岛搭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 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

2、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 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读者认为,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于一体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稿的报纸 100 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在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评 选中,稿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

3、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 的高风险难题。本文抓住歼 -15 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稿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通讯概念 一种新闻体裁,比喻详细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消息等,但其时效性不及消息。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严格的 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种类 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

4、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及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飞 行 塔 台 内 的 广 播 响 了 : “歼 -15飞 机 552号 已 于 起 飞 , 预 计 临 空 ! ”1【解析】1.描写重点集中到飞行塔台,简短明确的指令表现出飞机着舰的紧张氛围,也体现了塔台的指挥有条不紊。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2【解析】2.指挥员的从容动作和现场人员的紧张形成对比。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 跳动,都在揪着人心。“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

5、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3【解析】3.写辽宁舰官兵精准操作航母的情况,他们为舰载机飞行员操纵飞机着舰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 4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 15 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解析】4.先写声音,“低吼”表现出舰载机的威武雄壮。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5【 解析】5. “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密切跟踪”表现出塔台工作人员工作的辛苦与指挥的专注。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飞行员:

6、“请示下降高度!”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飞行员:“明白!”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 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 15 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6【解析】6.用比喻的修辞表现舰载机的优美姿态,从侧面表现飞 行员驾驶技术的娴熟高超。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 时 08 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

7、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 ,滑行 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7【解析】7.细致表现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一事件核心,突出其惊心动魄的特点。【段析】写飞行塔台指挥舰载机飞行及着舰紧张而稳妥的全过程。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8【解析】8 .“V”象征着胜利,拦阻索构成“V ”形这一细节含蓄地映衬出人们对于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喜悦之情。“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9许多

8、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解析】9.写掌声、笑容,表现出人们由紧张到放松后的激动喜悦之情。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10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 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解析】10.用某大国上将的话,侧面表现我国舰载机着舰成功的不易,从而表现这一成功的意义重大。【段析】写记者在着舰成功后看到的激动人心的场景以及背景回顾。1.厚重的价值感。新闻稿 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

9、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文章第三、四段将新闻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读者会想:首次着舰能不能成功?首次着舰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有了这样的品读胃口,反映出了作品的吸引力所在。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2.清晰的层次感。新闻通讯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性。本文叙事完整,铺排有序。记叙紧紧围绕着检查甲板、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降落等程序展开,条理清晰,毫无杂乱之感。3.强烈的美觉感。本文集动态美、

10、情感美、语言美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感染力。文中很多动态的描写,呈现出活跃热闹的现场状态,产生了一种视觉的冲击,如开头 对海天环境的全景式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出一种美学意境。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家国情怀使文章更厚重。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阅读震撼力。“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辛阳 何勇 白天亮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11 月 25 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外奔波 17 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

11、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 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 月 18 日 晴 初登“辽宁舰”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 月 18 日早晨 7 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 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 8 天里的日程安排。褚晓文比罗阳早登上“辽宁舰”几日,情况要比罗阳熟悉一些。他曾嘱咐罗阳,上了“辽宁舰”,最好先认认门,这里太大了。13 时 30 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

12、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舱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 的 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11 月 19 日至 21 日 晴 基建日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 15 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检”。“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罗阳依旧停不下来。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

13、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他在为下次随 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每天晚上 6 时,航空例会和晚餐后,罗阳和褚晓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褚晓文说,罗阳能走上10 到 12 圈,“他在思考,思考着歼- 15 以及沈飞和中国航空 的未来”。11 月 23 日、24 日 晴 海试日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歼- 15 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 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罗阳看待歼- 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然而,每次起 飞降落,罗阳都要

14、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这些要点。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舰载机歼- 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歼- 15 海试,不 能失误,更不能失败。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他充满了热爱、期 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的巨大压力,”孟军说,“作为歼- 15 的研发制造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 15 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

15、了任何一批次 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 20 米。”兴奋。激动得忘了病痛。11 月 24 日,“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由 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11 月 25 日 阴霾 返航日成功,离舰,鲜花。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辛苦了。”舰载机歼- 15 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起来。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选自 2012 年 12 月 12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