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280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一一、单选题、单选题(共共 15 小题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和 KMnO4溶液退色且常作食品的漂白剂 B 活性炭、胶体、H2O2、O3等都有漂白性 C 次氯酸盐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漂白性 D Na2O2也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 SO2相似 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一定有 NH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Ca2 3.已知 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为 Fe,B为 FeO B CD溶液的颜色变化:浅绿色棕黄色 C 的离子方程式:FeFe3=2Fe2 D 的离子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4.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5.除去一氧化氮中混入的少量二氧化氮,应将该混合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 A 碳酸钠溶液 B 碳酸氢钠溶液 C 蒸馏水 D 浓硫酸 6.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

3、物,能使硫氰化钾溶液变为血红色的是( ) A 盐酸 B 氯气 C 硫酸铜溶液 D 稀硫酸 7.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 A Ba(OH)2 B Ba(NO3)2 C Na2S D BaCl2 8.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 Fe3和 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 Fe3和未反应的 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23 B 32 C 12 D 11 9.同温同压下,在 3 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NO 和 NO2,NO2和O2,NO 和 N2。现将 3 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体积分别为 V1、

4、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10.绿色植物是空气的天然 “净化器”,研究发现,1 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 160 kg SO2,下列物质在实验室中不能用于吸收 SO2的是( ) A AlCl3溶液 B Na2S溶液 C NaOH溶液 D KMnO4溶液 11.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 ) A 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乳白色 B 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不变浑浊 C 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变乳白色 D 第一份不变浑浊;第

5、二份不变浑浊 12.能证明硫酸为强酸的实验事实是( ) A 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 能与磷酸钙反应生成磷酸 C 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 能与食盐固体共热产生气体氯化氢 13.将 19.5 g 锌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水及气体,当锌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 11.2 L NO、NO2混合气(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 1.2 mol B 1.1 mol C 0.9 mol D 0.8 mol 1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 硫酸铁 B 碳酸钠 C 硝酸钾 D 硫酸亚铁 15.我

6、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 二氧化碳、氯化氢、酸雨 B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 C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 D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气、粉尘 二二、实验题、实验题(共共 3 小题小题) 16.SO2与 CO2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若将 CO2持续不断地通入 Ba(OH)2溶液,有关实验现象为 _。 若将 SO2持续不断地通入 Ba(OH)2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2)在 BaCl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再通入下列四种气体: ACl2BNH3CNO2DH2S 均会产生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通入四种气体时产生的

7、沉淀分别是 A_,B. _,C._, D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和 D产生沉淀的原因 A_; D_。 若将 SO2通入 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 NO2气体,产生沉淀,原因是_。 1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的制取的实验探究。 (1)若用装置制取 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测定生成的 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 (2)若用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收集装置应选择_(填装置序号)。 18.某兴趣小组用图示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8、(1)写出实验室制 NH3的化学方程式_,还可以用_(填试剂名称)制备NH3,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加热玻璃管 2 一段时间后,挤压 1 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 2 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 4 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 3 应装入_,若取消 3,在 4 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 5 替换装置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 X 为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共共 3 小题小题) 19.将盛有 14 mL由二氧化氮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

9、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 4 mL气体(相同状况下测定),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0.将 7.68 g铜与 5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4.48 L气体。 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L,NO2的体积为_L; (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mol; (3)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1。 21.在标准状况下,用以下气体做喷泉实验,请根据情况,填写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烧瓶中溶质不能扩散出来)。 (1)用 HCl气体做喷泉实验,喷泉结束后,水充满烧瓶,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2)用 NH3做喷泉实验时,喷泉结束后,

10、水充满烧瓶,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3)用 NO2做喷泉实验时,喷泉结束后,水充至烧瓶的处,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4)用 NO2和 O2按 41体积比混合,喷泉结束后,水充满烧瓶,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四四、填空题、填空题(共共 3 小题小题) 22.实验小组研究二价铁的还原性,设计如下实验。 (1)实 验 所 用 的 FeSO4溶 液 由 Fe2(SO4)3溶 液 和 足 量 铁 粉 反 应 制 得,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_。 (2)实验中沉淀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关于实验中白色沉淀的组成,小组同学展开研究。 已知 Fe(HCO3)2在水中不存在

11、。对沉淀组成作出如下假设,请补充完整。 假设 a:依据 NaHCO3溶液显_性,推测白色沉淀可能为 Fe(OH)2; 假设 b:白色沉淀可能为_。 研究白色沉淀组成的实验如下: i.取少量白色沉淀,充分洗涤,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ii.向所得溶液中滴入 KSCN试剂,溶液几乎不变红; iii.向 ii溶液中再滴入少量 H2O2,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由此说明,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_(填离子)。 研究过程中发现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红褐色。则该沉淀比实验中所得的 Fe(OH)2_(填“难”或“易”)被空气氧化。 (4)对比实验,研究酸碱性对二价铁还原性的影响,设计实

12、验,如图,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5)根据以上实验,为避免二价铁被空气氧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 23.汽车尾气主要含有 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汽车尾气中的 CO 来自于_,NO 来自于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至少填两种)。 (2)NOx能形成酸雨,写出 NO2转化为 HNO3的化学方程式:_。 (3)汽车尾气中的 CO、NOx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 NO被 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 24.如图是有关氮的循环示意图: (1)过程中通过_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

13、。 (2)请写出中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请写出中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 (4)过程中的亚硝酸盐有毒,工业上若直接排放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已知 NaNO2遇到还原性较强的 NH等被还原为 N2,在废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 NaNO2无害化排放的是_。 aH2O2 bNH4Cl cKNO3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 SO2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是因为其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所致,且 SO2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漂白,A 错误;活性炭、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H2O2、O3、Na2O2等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色素物质,B 正确,D 错误;次氯酸盐溶液一般显碱性,吸收空气中

14、的 CO2即能反应生成 HClO,具有漂白性,C错误。 2.【答案】C 【解析】A 项,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不一定有 CO,也可能是 HCO 、SO或 HSO ;B项,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不一定有 SO,也可能含有 Ag;D 项,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 Ca2,也可能含有 Ba2等。 3.【答案】B 【解析】由“红褐色固体”可知 F 是 Fe(OH)3,从而得出 A 为 Fe,“黑色晶体”B 为 Fe3O4,继而推出 C 为FeCl2,D为 FeCl3,E为 Fe(OH)2。的离子方

15、程式为 Fe2Fe3=3Fe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 4.【答案】D 【解析】A项,该溶液中可能含 Ag;B项,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HSO ;C项,该气体可能是 Cl2、O3等;D 项,SO2通入 Na2CO3溶液中,生成二氧化碳,其中含有二氧化硫,通入足量的酸性 KMnO4溶液时,二氧化硫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剩余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酸性 H2SO3H2CO3。 5.【答案】C 【解析】二氧化氮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若混合气体通过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时,硝酸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混合气体通过蒸

16、馏水时,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且不引入杂质。二氧化氮与浓硫酸不反应。 6.【答案】B 【解析】铁与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铁与盐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金属单质, 亚铁盐不能使硫氰化钾溶液变为血红色;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铁,能使硫氰化钾溶液变为血红色。 7.【答案】D 【解析】A 项,SO2是酸性氧化物,少量 SO2能与过量 Ba(OH)2溶液反应生成 BaSO3沉淀;B 项,SO2与H2O 反应生成 H2SO3,H2SO3能被 NO 氧化为 H2SO4,与 Ba(NO3)2反应生成 BaSO4沉淀;C项,SO2将 S2氧化为 S 沉淀;D 项,SO2与

17、 H2O 反应生成 H2SO3,H2SO3比盐酸酸性弱,不能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8.【答案】A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 Fe3物质的量分别是为 x,未参加反应的 Fe3物质的量为 y,由反应方程式 2FeCl3Fe=3FeCl2可知,生成的 Fe2的物质的量,即未参加反应的 Fe3物质的量 y,xyx23。 9.【答案】D 【解析】可假设试管体积均为 2V,每种气体的体积均为 V;当倒置于水槽中时:中有反应:3NO2H2O=2HNO3NO,则剩余气体的体积 V1V;中有反应:4NO2O22H2O=4HNO3,则剩余 O2的体积 V2V;中气体与水不反应,故试管中气体体积 V32V。

18、综上所述,V3V1V2。 10.【答案】A 【解析】SO2具有氧化性,能与 Na2S 溶液反应而被吸收;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够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而被吸收;SO2具有还原性,能与 KMnO4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11.【答案】B 【解析】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 NO2和 CO2的混合气体,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剩余气体(CO2)导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乳白色浑浊;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再与石灰水反应,CO2不能与石灰水反应,故不变浑浊。 12.【答案】B 【解析】浓硫酸与固体食盐加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利用的是浓硫酸的不挥发性(高沸

19、点),并不说明它是强酸。因磷酸是中强酸,硫酸能与磷酸盐反应制出磷酸,证明硫酸的酸性比磷酸强(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13.【答案】B 【解析】锌和浓硝酸反应生成 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则生成 NO,n(NO2)n(NO)0.5 mol,即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n(Zn)0.3 mol,则生成的 nZn(NO3)20.3 mol,可知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20.6 mo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0.6 mol1.1 mol。 14.【答案】C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硝酸钾后,可形成稀硝酸,与铜发生如下反应: 3Cu8H2NO

20、 =3Cu22NO4H2O,铜粉质量减少并有气体逸出。 硫酸铁能与铜粉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铜粉质量减少但无气体逸出。 15.【答案】B 【解析】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是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及烟尘。 16.【答案】 (1)先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SO2Ba(OH)2=BaSO3H2O SO2BaSO3H2O=Ba(HSO3)2 (2)BaSO4 BaSO3 BaSO4 S SO2Cl22H2O=SO2Cl4H、SOBa2=BaSO4(或 SO2Cl22H2OBa2=BaSO4 2Cl4H) 2H2SSO2=3S2H2O(或 2H2SH2SO3=3S3H2O)

21、 NO2与 H2O反应生成的 HNO3把 SO2氧化成 SO,生成 BaSO4沉淀 【解析】 (1)CO2和 SO2为酸性氧化物,与 Ba(OH)2反应分别生成 BaCO3和 H2O,BaSO3和 H2O,继续通过量的 CO2和 SO2,则分别生成 Ba(HCO3)2和 Ba(HSO3)2。 (2)Cl2与 SO2在 BaCl2水溶液中发生反应为 SO2Cl22H2O=SO2Cl4H、SOBa2=BaSO4;NH3与 SO2在 BaCl2水溶液中发生反应为 2NH3H2OSO2=(NH4)2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 ; NO2与水反应生成的 HNO3将 SO

22、2氧化生成 H2SO4,与 BaCl2反应生成 BaSO4沉淀;H2S与 SO2发生反应 2H2SSO2=3S2H2O。 17.【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不与 NH3反应,也不溶解 NH3 (2)CaO(若 NaOH或碱石灰) 浓氨水 【解析】(1)装置适用于固固加热制取气体,制取 NH3的试剂是 NH4Cl和 Ca(OH)2,若测定 NH3的体积,必须用排液体法,而 NH3极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所用的液体不与 NH3反应,也不能溶解 NH3。(2)装置是固液反应且不需加热,制取 NH3时,可用浓氨水和 CaO(或 NaOH、碱石灰)反应。 18

23、.【答案】(1)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浓氨水和 NaOH 固体(或生石灰或碱石灰等)4NH35O24NO6H2O (2)放热 (3) 浓 H2SO4生成的 NO与 O2反应生成 NO2,NO2与水反应生成 HNO3,NH3与 HNO3反应生成了 NH4NO3 (4)1 NH4Cl 与 HCl反应生成氧气。 【解析】(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用浓氨水与 NaOH 固体或生石灰或碱石灰等混合可以迅速制备少量氨气,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氧气反应被氧化为

24、NO,反应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 (2) 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即可说明该反应放热; (3) NO2易与水反应,如不干燥,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而观察不到颜色,NO2与水反应生成 HNO3,NH3与 HNO3反应生成了 NH4NO3,可观察到白烟生成; (4)装置 1 能提供氨气和氧气,装置 5 也能提供氨气和氧气,但装置 5 中应加入氯化铵和过氧化钠,可生成氨气和氧气,反应为:NH4ClHClNH3,2HClNa2O2=2NaClO2H2O。 19.【答案】二氧化氮 8 mL,氧气 6 mL或者二氧化氮 13.6 mL,氧气 0.4 mL 【解析】可将有关的反应 4NO2

25、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整合为 4NO2O22H2O=4HNO3,若试管中氧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按体积比 14 混合,则恰好反应全部溶解,液体充满试管。根据题意剩余 4 mL气体,可能氧气过量或者二氧化氮过量,剩余一氧化氮气体。 若为氧气,则参加反应的气体(O2和 NO2)为 14 mL4 mL10 mL,根据 4NO2O22H2O=4HNO3可知,二氧化氮的体积为 10 mL8 mL,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 10 mL8 mL2 mL,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2 mL4 mL6 mL,原混合气体中 NO2为 8 mL,氧气为 6 mL。二氧化氮过量,剩余一氧化

26、氮气体,根 据 3NO2H2O=2HNO3NO, 相 当 于 过 量 二 氧 化 氮 为 34 mL12 mL, 反 应 4NO2O22H2O=4HNO3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 14 mL12 mL2 mL,则反应消耗的氧气为 2 mL0.4 mL,消耗的二氧化氮为 2 mL0.4 mL1.6 mL,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体积为 12 mL1.6 mL13.6 mL,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为 13.6 mL,氧气为 0.4 mL。 20.【答案】0.448 4.032 (2)0.2 (3)8.8 【解析】n(Cu)0.12 mol,n(NO)n(NO2)0.2 mol。 (1)解法一:设 n(NO2

27、)xmol, 则 n(NO)(0.2x) mol, Cu2NO2 3Cu 2NO mol xmol (0.2x) mol (0.2x) 得(0.2x)0.12,解得 x0.18 mol, 则 V(NO2)0.18 mol22.4 Lmol14.032 L, V(NO)(0.20.18) mol22.4 Lmol10.448 L。 解法二: 由得失电子守恒得:n(NO2)3n(NO)0.24 mol,又因 n(NO2)n(NO)0.2 mol,解得 n(NO2)0.18 mol, n(NO)0.02 mol,即 V(NO2)4.032 L,V(NO)0.448 L。 (2)HNO3被还原生成 N

28、O和 NO2,故被还原的 n(HNO3)n(NO2)n(NO)0.2 mol。 (3)参加反应的 HNO3为 n(HNO3)2n(Cu)n(NO)n(NO2)20.12 mol0.2 mol0.44 mol,则c(HNO3)8.8 molL1。 21.【答案】(1)0.045 molL1 (2)0.045 molL1 (3)0.045 molL1 (4)0.036 molL1 【解析】(1)由于 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最终所得溶液的体积和原 HCl 气体的体积相等,即相当于 VL 溶液中溶解了 VL HCl 气体,故 HC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设烧瓶体积为 V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9、VmolL10.045 molL1。 (2)由于 NH3也极易溶于水,最终所得溶液的体积和原 NH3的体积是相等的。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molL1,约为 0.045 molL1。 (3)由反应方程式 3NO2H2O=2HNO3NO知,NO2气体有被氧化成 HNO3,喷泉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 的体积亦为原 NO2气体体积的,故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约为 0.045 molL1。 (4)由反应方程式 4NO2O22H2O=4HNO3知,NO2与 HNO3的物质的量相等,NO2的体积占混合气体总体积的,即相当于 1 L溶液中溶有的 HNO3为mol,约为 0.036 mol,其 c

30、(HNO3)0.036 molL1。 22.【答案】(1)2Fe3+Fe3Fe2+ (2)4Fe(OH)2+2H2O+O24Fe(OH)3 (3)碱 FeCO3 Fe2+和 C 难 (4)滴加 H2SO4溶液 (5)控制溶液为酸性环境,使二价铁以碳酸盐的形式沉淀 【解析】(1)Fe2(SO4)3与 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 (2)实验中的沉淀为 Fe(OH)2,其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3)NaHCO3为小苏打,溶液显碱性,故可推测沉淀可能为 Fe(OH)2;另一种猜测是生成了 FeCO3沉淀。 由于溶于 H2S

31、O4后产生无色气泡,滴入 KSCN 溶液不变红,加入 H2O2后变红,则证明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Fe2+和 C。 由于白色沉淀久置变红褐色,故该沉淀难被空气氧化。 (4)由于实验、均为碱性条件下的实验,故实验应为酸性条件下的实验,故实验方案为加入稀硫酸。 (5)根据实验、及对应的实验现象可知,酸性条件下 Fe2+不易被氧化,故采取的措施为控制溶液为酸性环境,使 Fe2+以碳酸盐的形式沉淀。 23.【答案】(1)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N2与 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 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2)3NO2H2O=2HNO3NO(3)2CO2NON22CO2

32、 【解析】(1)汽车汽缸内不断进行着汽油的燃烧反应,当空气不足时,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 CO;当空气过量时,N2和 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NO;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3)CO、NOx反应后生成的无毒气体为 CO2和 N2。 24.【答案】(1)豆科作物的根瘤菌 (2)N23H22NH3 (3)N2O22NO (4)a、c 【解析】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可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根据题给信息知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可被铵根离子等还原性物质还原,氯化铵属于铵盐,可使亚硝酸钠无害化处理。而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硝酸钾无还原性,不能使亚硝酸钠无害化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鲁科版(2019)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