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2770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分) 亲爱的九年级学子们,亲爱的九年级学子们,“双减双减”政策落地,同学们的作业量减少。学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政策落地,同学们的作业量减少。学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市大围山景区风景如画,十分妖娆:春来百花鲜妍;莺燕呢喃;夏似娉(pn)婷少女,摇曳

2、多姿;秋无阴晦凄清,荒凉萧索;冬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他虽出身名门望族,宅子富丽堂皇,左右都是恭维之人,但他总是杉杉有礼,谦虚谨慎。从不讲阔绰的排场,也不自吹自擂(l i) ,恣睢而行。 C. 张老师是一个敬业乐群又很有涵养的人。对待班级工作总是恪(k )尽职守。他常对我们说,少年应该英姿勃发,不能矫揉做作;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不能三心二意。 D. 杜华往旁边瞥(pi)了一眼,原来是个衣衫褴褛的人在一旁强聒不舍。见杜华依然无动于衷,这个人便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起来。 2. 王明写下一段话表达对“双减”政策的感受,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初三开学后,整个年级学习氛围浓厚

3、,当“双减”政策和初三节奏碰撞在一起,自我学习能力更加重要,同学们上课特别专注,_。下课后围在一起争论题目,他们的探究精神让我_。同学们两年_的努力,让我领悟到,其实“双减”政策下,虽然减去过多的作业,但多出来的时间,更要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多找老师面批,多找同学讨论,凡事不能_。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握好初三的节奏。 A. 心无旁骛 自惭形秽 持之以恒 随心所欲 B. 置之不理 不足为据 行之有效 随机应变 C. 置之不理 自惭形秽 行之有效 随机应变 D. 心无旁骛 不足为据 持之以恒 随心所欲 3. 张同学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写下了一篇随笔,这些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汉语自上古时

4、期出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人们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B. 通过学古典诗词,使我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之母。 C.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速度。 D.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展现了民族的个性和灵魂。 4. 下面是李同学找到的关于“读书”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记忆,二是书籍。 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显然,是以后者为主,把脑海里的记忆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

5、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这种能读能写的好本领。 后一代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A. B. C. D. 5. 刘同学用心地对文化文学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应用,下列归纳或应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 卖油翁的作者都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B. 雨果,英国作家,19 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C.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更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 小林趁教师节给老师们送上了祝福卡片,并对老师说:“感谢老师的垂爱,小小卡片,请您笑纳!” 6.

6、古诗文名句填空。 贬谪流放是中国许多古代文人不可避免的经历,面对仕海沉浮,文人们抒写了高尚的品格情操:做人切勿患得患失, 而应旷达乐观, 就像范仲淹在 岳阳楼记 所说的那样“_,_”,保持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刘禹锡虽心绪难平,仍以景物自喻“_,_”,传递自己内心的豁达乐观与昂扬向上。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7. 综合运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了弘扬“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班级准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一次班会活动。 (1) 【搜集素材】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这些素材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 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

7、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 B. 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C. 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D. 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2) 【诠释含义】阅读以下材料,说说自强不息的含义 【材料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 【材料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3) 【采访人物】阅读新闻,作为学校小记者,请你围绕“自强不息”主题设计采访问题。 9 月 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华为人孟晚舟女士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 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

8、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在加拿大的 1028天的软禁期间,她努力自学 5、6门功课。她的一言一行受到监控,每次出来,脚上明晃晃的电子脚铐很扎眼,但她依然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面露微笑,没有半分胆怯。在她闲庭信步的从容中,我们看到民族气节的担当和胸怀,完美诠释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精神。 如果你要电话采访孟晚舟女士,请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采访问题一:_。 采访问题二:_。 二、阅读与鉴赏(共二、阅读与鉴赏(共 44 分)分) (一) (共(一) (共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

9、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迢(ti o)递:遥远样子。三巴:今四川省东部地区。汉末益州牧刘璋设“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故有“三巴”之说。羁(j)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僮(t ng)仆:未成年的仆人。 8. 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三巴路”言地域艰险;“万里身”表路途遥远。 B. 颈联写诗人因长期客居,与亲人情感疏远,与僮仆日渐亲近的情感转变,“僮仆亲”直接表现诗人孤独的处境与生活的困窘。 C. 尾联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

10、人不堪忍受异乡漂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D.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情韵幽绝,感人至深。 9. 请赏析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二) (共(二) (共 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弇弇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

11、及鷇,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鸟说 (戴名世) 【注释】弇弇(gun) :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盏:灯。掬:捧。鷇(k u) :初生的小鸟儿。奚:为什么。非所:不应该呆的地方。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0. 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含义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运用课内迁移法, 由 醉翁亭记 “饮少辄醉”的“辄”解释为“就”, 可以推断“辄息于屋上”的“辄”也可以解释为“就”。 B. 在古代“去”有两种释义:离开;距离,由此可以推出本文

12、中“去地不五六尺”“去”与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都是距离的意思。 C. “下瞰而鸣”的“而”,在文中表修饰,与醉翁亭记中的“杂然而前陈者”的“而”用法相同。 D. 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如“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的“巢”字与湖心亭看雪中“是金陵人,客此”的“客”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与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B.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C.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D.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雏且出矣

13、,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 13. 请找出本文能揭示主旨关键性句子。读完此文你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阐述。 (三)非文学类作品阅读(三)非文学类作品阅读(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谈多问的好处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和家长在学习方面往往都很重视考试的分数,很多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却从不问孩子“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很多孩子自身在学习上也不好问。“学贵多问”是中国老祖宗留下的治学格言,是中国人的治学之道,但现在也被人遗忘了,所以有必要再重新谈谈学习上多问的好处。 多问可以弥补学习中的不足。 【甲】_。其实

14、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必须经过一个阶梯,只有不断学习、提问,不停地复习、请教,才能使知识更为巩固。由是观之,无论学习新知识,还是复习旧知识,多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只有经常提出问题,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知道,才能有目的地一一突破,全面地掌握知识,弥补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多问可以扩大知识面。清代散文家刘开在问说中提到:“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记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一个个小小的问题像一块块砖,只有不断地提问,知识才能不断地累积,最后才能建成大厦。如果你不了解马拉多纳,问了以后你就知

15、道他是世界球星;如果你不知道卡拉扬,问了以后你就知道他是著名的指挥家;如果你不清楚雨果,问了以后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伟大的文学家只有这样多问,知识面才能扩大,使你有可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即使是聊天,也能从容不迫地侃侃而谈。 多问还可以使人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拿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来讲吧!一日,牛顿坐在树下,树上的苹果掉了下来, 他提出一个奇妙的问题: 苹果为何不朝左?不朝右?也不向天上飞?偏偏竖直向下掉呢?结果他进行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试想一想,如果没有牛顿的这一问,人类在物理学方面可还是很落后的。又如【乙】_。由此可见,多问可以使你有所进步,有所创造。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

16、,只有多问,才能使自己更出类拔萃。那么我们如何来问?向谁问?要想真正弄明白一个问题,或者是想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要谦虚去问,要执着去问。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苦志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本来不懂诗的香菱,为吟出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吟月好诗。 “学贵多问”,要学会从师而问,拜能者为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除了向长者、向行业前辈、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外,还要学会不耻下问。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几十年间,向许多比自己地位低下但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

17、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 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 撰写了传世的 本草纲目 。 自古以来, 凡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人给我们的治学格言很多,现在不少学生总是将问题隐藏在心里, 久而久之, 问题就如尘土一样堆积, 而你要做到的往往是学会去“问”。 在“问”当中清扫尘土,解决难题,理清思路。只有多问,才可以弥补你在学习中的不足;只有多问才能长知识长才干;只有多问,才能有所创新发明,推动社会前进。所以,今日的中国青年,尤其要提倡多问,把“学贵多问”作为学习上的座右铭岂不是很好? (选文有改动)

18、 14. 下面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学贵多问”这一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选文第段只运用了道理论证证明了多问可以扩大知识面这一分论点。 C. 选文段为递进式的结构,可以调换顺序。 D. 选文第段总结全文,进一步证明了学习贵在多问,并号召大家把“学贵多问”作为学习的座右铭。 15. 下面填入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 宋濂成年后,经常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专门向有名望的前辈球就虚心学习,不畏艰苦,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绍兴供电公司员工高林发现现有的脱气换油搬运不

19、便,精度低等诸多问题后,主动向师傅及有经验的工人请教,经过合理改进,最终成功研制了高压互感器自动脱气换油补油机,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A. B. C. D. 16. 请分析第六段的论证思路。 (四)文学作品阅读(四)文学作品阅读(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聊出来的温暖时光 下班了,他不急着走。因为他只要一回家,本来明亮的心情一下就阴郁起来,如同湛蓝的天空飘来了乌云。 这个时候,妻子应该早就做好了晚饭,等着他回家。家的感觉原本很好,妻子贤惠能干,默默承担了全部家务,还烧得一手好菜。结婚以后,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后来妻子变得越来越唠叨,好像总有数落不完的事。而他呢,是公司的业

20、务骨干,上班的压力大,常常筋疲力尽,人仿佛被掏空了。回到家,就想清静一下。偏偏不!从进门开始,妻子就开始念唠叨经,听得他心烦。于是,只要想到回家,他就条件反射似的烦躁。 起风了,这哪里像春天的风,燥热。他挪着步,与急匆匆的人群是如此不协调,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 缓缓推开家门。 菜香一下子飘了过来, 心里有了一丝温馨。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饭菜都快凉了。 ”妻子的责问驱散了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点温情。落桌吃饭,都是他爱吃的菜,也许是饿了,他吃得飞快。妻子帮他夹了菜,念叨就开始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哪还有食欲啊!急急扒了几口干饭,他连忙逃离,去书房喝茶。 没有了听众,念叨戛然而止。只是,厨房洗碗的

21、动静比原来要大得多,妻子用这种方式发泄对丈夫的不满。以往这种情况,他至少敷衍几句,尽管心不在焉,她也知足。像今天这种举动,还是头一遭。 日子就这样无聊地被打发。时间长了,妻子心态发生了变化,脾气变得暴躁,他拿了东西未能放回原处,或者夹菜把菜掉在餐桌上,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动肝火。 家里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冷战。上班一如既往的忙碌,回家面对的是妻子冰凉的面孔。这样的日子如何过得下去?心里有事,脸上有相,他的苦恼明明白白地挂在脸上。一位好友找到他,咖啡屋的一角,他蜷缩在座位上。咖啡氤氲,也不能抚平他那躁动的情绪。他诉说着家里的一切,责怪妻子的不理解,自己这样打拼还不是为家里好?说到激动处,长吁短叹

22、。 朋友是个聪明的人,男人之间的谈话会少去许多委婉,劝说也干净利落:“你试着主动和嫂子多说说话,生活中的苦恼有时是自己找的。”面对挚友的劝说,他半信半疑。 下班了,他明显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刚进门,尽管很疲惫,但换上了笑脸,大声地说:“老婆,我回来了!”正在厨房做饭的妻子探出头来,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忙手中的活。以往,他会懒懒地躺在沙发上放松自己,任妻子去忙。这回,他放下包,凑到妻子身旁,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妻子白了他一眼;“你会干什么?”但还是随手丢给他一把香菜:“去择干净。”他边择菜边跟妻子念叨开来,谈到公司里的许多新鲜事,又讲到自己喜欢吃妻子炒的菜。妻子一边忙不停炒菜,一边不时回应着。

23、今夜的灯光似乎变得柔和起来。餐桌上比平时多了一道他最爱吃的小炒肉。妻子破例地为他斟满一杯酒。刚要拒绝,妻子十分坚持:“上班压力大,少喝点解解乏。”他慢慢地吃,边吃边聊,一改往日的风卷残云。那顿饭,让他找回了久违的温馨。吃完饭,他刚伸手收拾碗筷,被妻子一把拦住:“女人的事,你去看电视吧。”一会儿,又为他送来一杯热茶。厨房里,传出妻子久违的歌声。 自此后,他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哪怕有天大的委屈,也不把烦恼带回家。生活的激情就这样被重新点燃,仅仅只是因为那主动的交流。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或许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足可温暖彼此的心,照亮幸福的路。 (摘自瑞文网 ,有改动) 17. 根

24、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相关情节 “他”的心理或表现 下班回家,从进门开始 妻子开始唠叨 下班回家,缓缓推开家门 逃离 一位好友找到他 挚友干净利落地劝说 下班了,他加快回家步伐 温馨 18.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 他挪着步,与急匆匆的人群是如此不协调,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缓缓推开家门。 19. 请说说文章标题“聊出来的温暖时光”的含义。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的理解或感悟。 【链接材料】 材料一:进入初二以来,学习科目增加、生物地理将要会考,小熙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回到家妈妈还会唠叨个不停,这让小熙很烦躁,索性把门关起来并反锁,拒绝和妈妈交

25、流。这一举动惹得妈妈很生气,妈妈觉得小熙越来越不听话,而小熙觉得妈妈太不理解他,家庭处在低气压状态中。 材料二:小勇同学本学期由外校转到本校就读,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有诸多不适应。但小勇主动与班上同学交流,积极向老师请教,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跟上了这里的教学进度。刚开始的不适应感没有了,小勇越来越喜欢新班级温暖的生活。 (五)名著阅读(共(五)名著阅读(共 6 分)分) 20. 下面对艾青诗选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堰河我保姆选自艾青诗选 ,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该诗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 艾青在 20 世

26、纪 30 年代所创作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了简洁明快的特点。如这一时期的北方 光的赞歌 黎明的通知 。 C. 在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一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D.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如写于 1940年的短诗刈草的孩子 。 21. 阅读从水浒传中节选的两个片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

27、,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 【片段二】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担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鲁智深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片段一】中的“鲁提辖”与【片段二】中“鲁智深”都是指鲁达,为什么在前后情节中他的称谓发生了变化? 三、表达与写作(共三、表达与写作(共 56 分)分) 22.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本学期各年级每周都制作了作业登记表,严格把关作业质量与用时。此项举措引来了不同的看法: 学生甲

28、说:这样太好了,减轻我们作业负担,晚自习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自由地安排预习,查漏补缺。 学生乙说:这样不好,作业减少,并且都在学校写完了,现在回到家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 家长甲说:深得人心,减轻我们的担忧。孩子们能条理清晰地完成作业,不用加班加点写到十二点熬夜了。孩子在完成作业后有时间尽情做自己醉心的事情。 家长乙说:孩子作业量减少,回家无事可干,一回家就抱着手机刷抖音。成绩怎么搞得好啊。 教师甲说:学校严格把关作业质量与用时,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量做到少而精,作业形式多样化,使孩子们乐于完成。 教师乙说:作业量减少,减轻了老师负担。改作业心情舒畅很多,同学们认真答题,字迹工整,正确

29、率有了很大提高。 对于年级组推行的这一举措,你是否赞同?请写一段文字表明你的态度,并选取你需要的材料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1)观点明确; (2)理由充分,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2)150-200字之间。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你对以上文字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

30、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和套作;字数不少于 600 字。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分) 亲爱的九年级学子们, “双减”政策落地,同学们的作业量减少。学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亲爱的九年级学子们, “双减”政策落地,同学们的作业量减少。学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市大围山

31、景区风景如画,十分妖娆:春来百花鲜妍;莺燕呢喃;夏似娉(pn)婷少女,摇曳多姿;秋无阴晦凄清,荒凉萧索;冬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他虽出身名门望族,宅子富丽堂皇,左右都是恭维之人,但他总是杉杉有礼,谦虚谨慎。从不讲阔绰的排场,也不自吹自擂(l i) ,恣睢而行。 C. 张老师是一个敬业乐群又很有涵养的人。对待班级工作总是恪(k )尽职守。他常对我们说,少年应该英姿勃发,不能矫揉做作;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不能三心二意。 D. 杜华往旁边瞥(pi)了一眼,原来是个衣衫褴褛的人在一旁强聒不舍。见杜华依然无动于衷,这个人便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起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娉婷(

32、pn)png; B杉杉有礼彬彬有礼; D瞥(pi)pi; 故选 C。 2. 王明写下一段话表达对“双减”政策的感受,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初三开学后,整个年级学习氛围浓厚,当“双减”政策和初三节奏碰撞在一起,自我学习能力更加重要,同学们上课特别专注,_。下课后围在一起争论题目,他们的探究精神让我_。同学们两年_的努力,让我领悟到,其实“双减”政策下,虽然减去过多的作业,但多出来的时间,更要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多找老师面批,多找同学讨论,凡事不能_。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握好初三的节奏。 A. 心无旁骛 自惭形秽 持之以恒 随心所欲 B. 置之不理 不足为据 行之有效 随机应变

33、 C. 置之不理 自惭形秽 行之有效 随机应变 D. 心无旁骛 不足为据 持之以恒 随心所欲 【答案】A 【解析】 【详解】处: 心无旁骛: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在此形容同学们上课特别专注,心思集中,应使用“心无旁骛” 。 处: 自惭形秽:原义是因在相貌方面不如他人而感到惭愧,泛指惭愧。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 在此形容同学们下课后争论题目,探究精神使自己惭愧,应使用“自惭形秽” 。 处: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在此形容坚持了两年,应使用“持之以

34、恒” 。 处: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形容临事能妥善变通处置。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此形容做事不能完全随着自己的心意,应使用“随心所欲” ; 故选 A。 3. 张同学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写下了一篇随笔,这些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汉语自上古时期出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人们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B. 通过学古典诗词,使我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之母。 C.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速度。 D.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展现了民族的个性和灵魂。 【答

35、案】D 【解析】 详解】A.“最多”与“之一”矛盾,去掉“之一” ;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 C.搭配不当。改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提高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速度; 故选 D。 4. 下面是李同学找到的关于“读书”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记忆,二是书籍。 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显然,是以后者为主,把脑海里的记忆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这种能读能写的好本领。 后一代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

36、扬前人的智慧。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本语段围绕“读书”展开;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中心论点;句紧承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 好事 呢?” ; 接下来句点明保存智慧的手段 “记忆” “书籍” ; 句强调主要的手段 “后者 (书籍) ” ,句强调书籍的意义;最后句收束全文;故排为:; 故选 D。 5. 刘同学用心地对文化文学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应用,下列归纳或应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 卖油翁作

37、者都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B. 雨果,英国作家,19 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C.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更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 D. 小林趁教师节给老师们送上了祝福卡片,并对老师说: “感谢老师的垂爱,小小卡片,请您笑纳! ” 【答案】B 【解析】 【详解】B.雨果是法国作家;而非英国作家; 故选 B。 6. 古诗文名句填空。 贬谪流放是中国许多古代文人不可避免的经历,面对仕海沉浮,文人们抒写了高尚的品格情操:做人切勿患得患失, 而应旷达乐观, 就像范仲淹

38、在 岳阳楼记 所说的那样 “_,_” ,保持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刘禹锡虽心绪难平,仍以景物自喻“_, _” , 传递自己内心的豁达乐观与昂扬向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答案】 .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畔、帆。 7. 综合运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为了弘扬“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班级准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一次班会活动。 (1) 【搜集素材】在撰写“自强

39、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这些素材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 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 B. 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C. 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D. 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2) 【诠释含义】阅读以下材料,说说自强不息含义 【材料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 【材料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3) 【采访人物】阅读新闻,作为学校小记者,请你围绕“自强不息”主题设计采访问题。

40、9 月 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华为人孟晚舟女士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 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在加拿大的 1028天的软禁期间,她努力自学 5、6门功课。她的一言一行受到监控,每次出来,脚上明晃晃的电子脚铐很扎眼,但她依然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面露微笑,没有半分胆怯。在她闲庭信步的从容中,我们看到民族气节的担当和胸怀,完美诠释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精神。 如果你要电话采访孟晚舟女士,请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采访问题一:_。 采访问题二:_。 【答案】 (1)C (2)不怕磨难,坚韧顽强;自信乐观,坚定信念。 (3) . 围绕“自强不息”

41、的内涵来提问即可。如:孟晚舟女士,您好,请问您这三年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 请问您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及主题分析。 C.诗词名句句意: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故选 C。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分析。 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进行分析概括。 【材料一】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意: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材料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句意:它经

42、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自强不息应是:追求理想百折不挠,面对困难自信乐观,坚韧不拔,为实现人生追求全力以赴。据此回答。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 作答时,要结合“自强不息”的内涵来提问,语言表达得体。 示例:孟晚舟女士,您好!请问你在加拿大被软禁期间,有过放弃的念头吗? 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一路坚强,并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 二、阅读与鉴赏(共二、阅读与鉴赏(共 44 分)分) (一) (共(一) (共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

43、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迢(ti 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今四川省东部地区。汉末益州牧刘璋设“巴郡” “巴东” “巴西”三郡,故有“三巴”之说。羁(j)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僮(t ng)仆:未成年的仆人。 8. 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 “三巴路”言地域艰险; “万里身”表路途遥远。 B. 颈联写诗人因长期客居,与亲人情感疏远,与僮仆日渐亲近的情感转变, “僮仆亲”直接表现诗人孤独的处境与生活的困窘。 C. 尾联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

44、”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漂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D.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情韵幽绝,感人至深。 9. 请赏析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 【答案】8. B 9. 参考示例一: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运用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的手法,描写了旅居凄凉的环境,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示例二:上句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羁旅在外纷乱、凄凉的心情;下句“孤烛”照孤客,直接揭示诗人内心的孤苦。运用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了旅居凄凉的环境,烘托诗

45、人除夕之夜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8 题详解】 B.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写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烘托作者之“独” ,侧面表现诗人孤独的处境与生活的困窘; “直接表现”分析有误;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意思是: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 “乱山” “残雪夜”点明客居的凄凉孤寂的环境,联系诗题“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可知,此时正值除夕,诗人远离家乡,诗人寓情于景,表现除夕之夜的孤寂,诗人内心满含对家乡的思念; “孤”既是形容“烛”又是诗人心情的写

46、照,直接接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夜,诗人客居在外,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 (共(二) (共 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弇弇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

47、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鸟说 (戴名世) 【注释】弇弇(gun) :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盏:灯。掬:捧。鷇(k u) :初生的小鸟儿。奚:为什么。非所:不应该呆的地方。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0. 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含义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运用课内迁移法,由醉翁亭记 “饮少辄醉”的“辄”解释为“就” ,可以推断“辄息于屋上”的“辄”也可以解释为“就” 。 B. 在古代“去”有两种释义:离开;距离,由此可以推出本文中“去地不五六尺”的“去”与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都是距离的意思。

48、 C. “下瞰而鸣”的“而” ,在文中表修饰,与醉翁亭记中的“杂然而前陈者”的“而”用法相同。 D. 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如“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的“巢”字与湖心亭看雪中“是金陵人,客此”的“客”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与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B.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C.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D.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 13. 请找出本文能揭示主旨的关键性句子。

49、读完此文你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阐述。 【答案】10. B 11. D 12.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就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出去捕食。 13. (1)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2)启示:要选择好的环境来生存、发展(或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恶势力、君子当远祸等均可) 。分析略。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B. 理解有误。结合释义推断,本文中“去地不五六尺”的“去”是距离的意思, 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是离开的意思。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小撼之小鸣大撼

50、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分析, “小撼之小鸣” “大撼之即大鸣”中有标志性词语“之” ,是连接主谓语的助词,中间不可中断,故在“鸣”后断句; “手下”是主谓短语,故在“下”后断句; “鸣乃已”是主谓短语,中间不可中断;再结合句意“轻摇鸟巢它轻叫,重摇鸟巢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才停”可断句为: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中注意重点字词“且(将要) 、覆(盖) 、往(去) ”要理解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