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148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南京市秦淮区五校联考 2021-2022 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一(30 分)分)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语句。(3 分) 君子之交淡如水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情感 出处 诗句 大好河山,豪情壮志 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_,若出其里。 外出闯荡,思念友人 (2)_峨眉山月歌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寄语大雁,家书传情 王湾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3)_。 故人重逢,感慨良多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4)_。 惜花思乡, (5)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应傍战场开

2、。 芦笛声声,乡愁绵绵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_,_。 日暮时分,乡愁渐浓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_,_。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在“楼上”这个词中,“上”是名词,但是在“上课”这个词中,“上”是动词。 B“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温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写想象之事,以儿童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4请阅读小语同学的日记,根据要求答题。(6 分) 酝酿了两个多月的初中校园生活终于开始啦! 早上看到网课视频里

3、曾见过的班主任, 我声音特别 li o 亮地喊了一声“闻老师早”,把同桌吓了一跳。要说我这同桌,第一天就向我展示了他天文地理各方面的渊 b知识,让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问他为什么能懂这么多,他说是因为喜欢,这就是孔子说的“_ _”吧!当然,我也认识了其他同学,他们各有才能,怪不得孔子还说“_,_ _”,以后我可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酝酿( ) li o 亮( ) 渊 b ( ) (2)文段中填写的孔子语录为:(3 分) _ _,_ 5小语平日对古诗文很感兴趣,表达意思爱用文言词句。但是,他的表述常常不得体。这段自我介绍就有不得体之处,请根据示

4、例找出并改正。(3 分) 我自小热爱写作,取得了一定的造诣。希望能和有写作爱好的同学一起练习,相互交流彼此的拙作,共同提高大家的能力;如果有同学想提高写作水平,我也一定不吝赐教。 示例:不吝赐教可改为愿意和大家一起研讨。 (1)“造诣”可改为“_” (2)“_”可改为“_” 班级围绕朝花夕拾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班级围绕朝花夕拾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6同学们打算把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编成话剧,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人物对话的素材,请你帮忙选出人物姓名。(2 分) A长妈妈 B衍太太 C父亲 D范爱农 相关对话 人物姓名 “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

5、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陈莲河 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_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藤野先生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电报?” _ 7小文要扮演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请你结合选段内容帮她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2 分)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过了十多天, 或者一个月罢, 我还记得, 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

6、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_ _ 8扮演寿镜吾老先生的小语与编剧产生了分歧。 小语:舞台上我表演读书时,演学生的不用表演人声鼎沸地读书,只需要表演偷偷玩耍就行了!这不是能更好地表现寿镜吾老先生对学生的温和与宽容吗? 编剧:那可不行,你再看看原文。_(2 分) 小语:好吧!没想到,改编也有这么多讲究。 【原文】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7、。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二(二(40 分)分) (一)古诗词阅读。(一)古诗词阅读。(5 分)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首句以“_”“_”起笔,写景兼点时令,渲染了凄凉的氛围。(2 分) 10下列诗句中的“月”没有被赋予思念之愁的是( )(3 分) A我

8、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1 分)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 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

9、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对曰: 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注释】元方、季方是陈太丘的两个儿子。著萆(b ):放竹萆。萆,同“箅”,蒸饭器具,使米不漏至锅底水中。馏:蒸饭。糜:粥。易夺:改正补充。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去后乃至( ) (2)俱委而窃听( ) (3)尔颇有所识不( ) (4)对曰( ) 1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 分) 二 子 俱 说 更 相 易 夺 言 无 遗 失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0、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_ 14【甲】文用“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_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侧面表现了元方的“方正”。【乙】文从陈太丘两个儿子的角度看,对元方、季方的描写是_,表现了他们的好学;从陈太丘的角度看,对元方、季方的描写,如“乃俱窃听,炊忘著萆”是侧面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与宾客的_。(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7 题。(题。(10 分)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

11、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 看着窗外的树叶 唰唰啦啦 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

12、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

13、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有同学看完文章后,认为题目可以改为看花,你认为呢?请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4 分) _ _ 16看似不起眼的词语,有时却蕴含了深深的情感。请品味下面这句话,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2 分)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_ _ 17同样写母亲,本文和【链接材料】都提到了“花”,请分别分析这些“花”在文中的作用。(4 分) 【

14、链接材料】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 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 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 沉闷而潮湿, 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 有颜色、 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节选自莫言母亲) _ 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 18-21 题。(题。(14 分)分) 冬景 贾平凹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灰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 若续若断, 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 或者嘴唇不再软和, 不能再吹下去, 便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咕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

16、,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下,不动也不响,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 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 立即化成水珠, 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作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 全都涂着霜, 很容易抓起来。 扫叶人手已经僵硬, 偶尔被树枝碰了, 就伸着手指在嘴边, 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最安静的,是天

17、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

18、里就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只眼睛。他们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一声枪响,四野一个重重的惊悸,阴崖上的冰锥震掉了几个,哗啦啦地在沟底碎了,一只金黄色的狐狸倒在雪地里,殷红的血溅出一个扇形。冬天的狐皮质量好,正是村里年轻人捕猎的时候。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接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抬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他觉得有些超尘,想起

19、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脱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作诗。他说。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看绿。 绿在哪儿?绿在树枝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 一群小鸟栖在树枝上, 一动也不动, 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还看到什么吗? 太阳,太阳的红光。 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 多红; 太阳的光看不见了, 却晒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了:你这么喜欢冬天?!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哪里!

20、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子啊!是的,是在做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不是孕育着春天吗?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 (有删改) 18文中先后描写了三幅冬景,生动展现了北方山村在茫茫白雪中的情致。请仿照示例给另外两幅画面命名。(2 分) 示例:画面一:郊外闲冬图 画面二:_ 画面三:_ 19小语和小文都很喜欢这篇文章,便一起朗读起来。读到“你这么喜欢冬天?!”这句话时,两人将重音放在了“你”上,并且在“你”后进行了停顿,但是总觉得读得不对劲,请你帮帮他

21、们,给出更合适的包含停连与重音的朗读方案。(3 分) _ _ 20读完文章,小语和小文又一起赏析了贾平凹传神的语言。(7 分) 小语:“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明明是冷的感觉,却用了(1)_的修辞手法,把冷跟热的感觉相比,将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1 分) 小文:还有这句,“奶奶,电线肿了。”这里的“肿”用得可真妙。(2)_ _ _(3 分) 小语:贾平凹很喜欢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如(3)_,一动一静,相映成趣。(1 分) 小文:是的,很多作家都喜欢。春中就有这样的例子:(4)_。(1 分)这些作家还喜欢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贾平凹在本文中就借冬日里物的状态、人的活动和感

22、受,如(5)_展现了冬的寒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1 分) 小语:看来想把景物描写好,这几个方法缺一不可啊! 21贾平凹的散文往往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表达深邃的哲思。文章最后一段的“奇景”之说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思?(2 分) _ _ 三(三(30 分)分) 22根据要求写作文。 开学两个月,为了让班级同学更深入地相互了解,班主任决定召开“我和我的新同学”主题班会,每个人都要发言。请以“夸夸我的新同学夸夸我的新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 550 字。不得出现作者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答案】君子之交淡如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的掌握,注意书写

23、正确、规范与工整,字形居中,有起行顿收的笔锋,正楷字不要连笔,尽可能美观。 2【答案】(1)星汉灿烂(2)李白(3)归雁洛阳边(4)落花时节又逢君(5)期盼和平(6)遥怜故园菊(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课内要求必背古诗文的背诵熟练程度及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注意,达到背诵熟练的同时也要着重记忆一些易写错的字,如“星汉”“雁”等。平时除了要注重对于古文的背诵、理解与积累,也要注意对诗歌大意和情感的掌握。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修辞手法以及文学常识的判断。文学常部分注意熟记课下注释,语法相关知识注意结合相关示例记忆理解。

24、本题考查所有知识点均在学而思秋季课程进行了详细讲解。 儒家 “四书” 分别是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儒家“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4【答案】(1)ning 嘹博(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针对这类必考题型,除了课上练习,学生平时要进行分类积累和复习。遵循“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普通”的原则来高效记忆。(2)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课内要求必背古诗文的背诵熟练程度及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注意,达到背诵熟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诗歌大意和情感的掌握,学会结合语境灵活运用古诗文。 5【答案】(1)成绩(2)拙作;心得体会/写作经验/练习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谦

25、敬辞的运用,根据课上讲解的“谦己敬人”的使用原则,“造诣”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很高,用来表示自己的写作取得了一定的造诣,不合适,可以改为“成绩”。“拙作”谦称自己的作品,用来称别人的作品不礼貌,结合语境可以改为“相互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写作经验/练习作品”。 6【答案】B D 【解析】本题考查对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重点情节和人物的掌握。应填衍太太,衍太太是琐记中的人物,典型事件是冬天怂恿孩子吃冰。“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电报?”这句话是范爱农在东京听到自己老师徐锡麟在国内被杀害时说出的愤懑之语。 这些内容在学而思暑假名著精讲课以及日常打卡中都反复练习过。

26、7 【答案】长妈妈是一个粗俗好事、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喜爱“切切察擦”,说长道短,还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长妈妈也是一位善良、疼爱孩子的好保姆,为小鲁迅买来心爱的山海经。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分析。注意题干要求,需要结合选段内容进行分析;分值为 2分,最好分点作答。这些内容在学而思暑假名著精讲课以及日常打卡中都反复练习过。 8【答案】寿镜吾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仅有温和与宽容哦,他也是有戒尺和罚跪的规矩的。所以,我建议你扮演的寿镜吾老师一开始也会瞪眼大声命令学生一起读书, 学生刚开始也是放开喉咙读得人声鼎沸, 不过后来觉得内容没意思,学生的读书声便慢慢低了下去。我们改编名著人

27、物,还是要遵照原文,不能脱离文本,随意改编哦,你觉得呢?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口语交际。注意结合选段分析小语同学表述的不合理之处,并说出正确的人物演绎方式,注意表达语气的委婉,避免呵斥与指责。 9【答案】杨花;子规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此类题目在学而思暑期课程第五讲中讲解过。学生需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首句的意思为 “杨花落尽, 杜鹃鸟生生哀啼” , 杨花落尽点明了暮春时节, 子规鸟又叫思归、 催归,鸣声有如“不如归去”,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A

28、 项中诗人把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代替自己陪伴友人,传达出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情以及担忧;B 项诗句大意为“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D 项诗句大意为“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体现出作者羁旅之思;C 项的诗 句大意“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是作者对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并无思念之愁。 11【答案】(1)才 (2)舍弃 (3)你们 (4)回答 【

29、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虽然是课内外对比阅读,但本题中出现的所有字词在学而思暑期课程及老学员阶段性评估中都有讲解。考生平时要加强积累整理和记忆复习,尤其是文言字词的不同含义,可借助组词、联系成语、结合上下文等方法进行合理推测。 12【答案】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首先要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上下文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二人一块儿叙说,互相改正补充,复述的内容一点都没有遗漏。故断句为“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13【答案】既然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干饭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

30、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 宾语需要补全; 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不要写错别字。 这里需要注意 “如此” “但” “糜”“何必”的翻译。 14【答案】惭愧后悔,知错能改;“俱委而窃听”;论议内容的精妙,学识的高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基于文意来作答。从“惭”“下”“引”三个动词来分析,可知友人感到惭愧后下车去拉元方,体现出友人知错能改的态度和行为。从元方、季方“俱委而窃听”得出兄弟两个主动去听谈话内容,是好学的体现。从陈太丘的角度来看,对元方、季方的侧面描写,反映了陈太丘与宾客论议内容的精妙,富有哲理,展现出他们学识的高深。 15【答案】示例一:不可以。秋天的怀念中的“秋

31、天”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象征了作者经受了命运打击后生命走向成熟, 领悟到母爱的伟大; “怀念”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 而以 看花 为题点出主要事件,母亲想要带我看花这一件事,不能够体现“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示例二:可以。看花为题点明了本篇文章的中心事件,作者三次看花。“看花”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且 “看花” 是作者转变心态积极面对新生活的象征, 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所以可以改为 看花 。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作用题。标题的主要作用,一般有揭示文章主要情感或主旨,介绍文章主要人物,点明文章的主要事件,作为文章故事线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等。在分析时应该从上述角度对两

32、个题目进行逐一分析,说明理由作答即可。 16【答案】“绝”义为完全没有,“竟”义为出乎意料,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病情严重至去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惊诧与后悔,流露出“我”懊悔、愧疚、悲伤、痛苦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赏析题。这类题目分三步进行作答,首先点明加点字词的本义,接着分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最后点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7【答案】在本文中,“花”象征着生命和对生活的热情希望,作者双腿瘫痪后,母亲养的花都死了,暗示了母亲因照顾作者而无暇顾及养花,也暗示着作者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而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邀请作者去看花,暗示了母亲依然保留着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母亲希望作者积极地面对生活,表现

33、出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 在链接材料中, “白花” 象征着纯洁善良的品质, 母亲在白花盛开的梨树下劳作, 表现了母亲吃苦耐劳,朴素勤恳的品质,也为下文写母亲在坚信劳作时哼歌做铺垫,表明了母亲对生活充满信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象作用的分析能力。在学而思暑期课程学过意象的概念,意象是文中包含了情感的物象或者景象,意象一般会象征着某种品质或精神,在文中具有展现人物形象,为情节做铺垫,凸显主旨等作用,需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18【答案】画面二:农村喜雪图;画面三:雪中对话图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行文思路题,在暑假第三讲学习过。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观察已知项,可以发现需要填空的部分为 5 个字短语

34、,结构为 XXXX 图,且前 2 个字表示的是地点。第二步定位文段,在原文中找到“郊外闲冬图”概况的是第 1-4 自然段的内容。剩余文段划分成 2 个层次,第 6-11 自然段为一个部分,写的是村里各类人对大雪的不同方面的喜爱;第 12-25 自然段为一个部分,写的是雪地里两个人聊天对话的情景。第三步概括,这一步需要根据已经给出的内容总结填写上的字数以及格式要求,根据第一步观察的规律,画面二可 以概括为“农村喜雪图”,画面三可以概括为“雪中对话图”。 19【答案】朗读方案:你这么/喜欢冬天?!(“么”字后停顿,“这么”两字重读,“喜欢冬天”连读并且语调上扬。) 理由:这句话是想表达对“雪柱”喜

35、欢冬天的惊奇与不可思议,想要强调的是对方喜欢冬天的程度,所以“这么”重读,在其后进行短暂停顿。又因为句末是问号感叹号,所以“喜欢冬天”要连读并且语调上扬,读出一种不可置信又惊叹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朗读重音与停连的把握,朗读停顿主要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出于人的生理上的换气停顿,一是为了符合结构上或语意表达上的需要;重音则是为了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者短语以重读形式加以强调。 20【答案】(1)比喻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电线人格化,生动形象得写出了电线被雪覆盖后变粗的形态,也写出了孩子的童真童趣,表达了小孩对大雪到来的喜爱与惊奇。 (3)“狗的叫声与

36、封冻的小鱼”/“毛驴的奔跑与主人的不动不响” (4)傍晚时候,乡下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和雨里静默着的房屋,同样是一动一静。 (5)被动固在河里的小船、冰封的鱼/扫叶人僵硬的手,碰到树枝原地吸溜打转。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写景的多种方法,第(1)(2)题考到修辞手法赏析,在秋季第二讲学习过。此类题目按照“点析评”的思路来回答。首先点出句子使用的手法并解释,第二步使用效果词分析对象的特点、人物的心理等,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来评述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品质,文章的道理。这题的易错点是既要分析电线的特点,也要分析孩子的特点。第(3)(4)题考到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在暑假第 5 讲学习观沧海时讲到,难度不高,

37、只需要找到对应句子即可。第(5)题考到侧面描写,在秋季第 4 讲学习到,也是属于只需要能识别手法即可,没有考到赏析。 21【答案】冬天庄严而又静穆,它不是生命的衰落或停止,而是在积蓄力量,孕育新生。作者眼中的冬景美不胜收,让人热爱。心灵的热爱,思考的力量,感悟的魅力使得人在这样的冬景中成为奇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思考 “奇景” 寄寓了哪些情思, 首先从文章最后两人的对话来看,鸟“是一树会唱的绿叶”、“太阳难道会封冻吗”、冬天“是分号”、“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以及 “不是孕育著春天吗” 等语句都体现出 “冬天庄严而又静穆, 它不是生命的衰

38、落或停止,而是在积蓄力量,孕育新生”的情思。再者跳出对话内容之外观察对话的这两个人,他们在寒冷的冬天观察冬天,思考冬天,感悟冬天,这样的热爱与思考的力量也使得他们成为冬天的奇景。 22【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550 字的命题作文,且文体要求为记叙文,文体不对或字数不够都会被扣分。接着分析写作思路, “夸夸我的新同学”这样一个题目,包含了“同学”这一对象,而“夸夸”是文章的主旨,即所写文章必须表达对于同学某些性格或品质的赞颂。写作时需要结合具体事例来塑造同学的人物形象,但也必须简要交代“我”与同学相识这一过程,否则就不符合“我和我的新同学”这一主题。写作时应该注意详略得当,通过至少一件事的详写和两件事的略写,塑造新同学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