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138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424 分)分) 1. 默写古诗文。 (1)春冬之时,则_,_。 (郦道元三峡 ) (2)山随平野尽,_。 (李白渡荆门送别 ) (3)_,_。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亭中有奇树 ) (4)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_, _。 _?_。 (崔颢黄鹤楼 ) (5)_,行止依林阻。 (曹植梁甫行 ) (6)_,水中藻、荇交横,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d zh n( )

2、,不起丝毫作用。 (2)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 cu n gi( )历史教材。 (3)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w xio x( )了。 (4)这个物理学家 h y n yu s ( )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3. 下面语境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房子已经修好,今日便搬回去了。在寒舍叨扰这几日,实在过意不去。我这里有两张声入人心音乐会的门票,赠予您和夫人,还请笑纳。”听他这样说,张南赶忙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A. 寒舍 B. 叨扰 C. 笑纳 D. 不足挂齿 4. 阅读下面一段话,其中有语病

3、一项是( ) A. 近年来, 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 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早、 进展快、 程度深的趋势。 B. 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C.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方面要努力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D. 我们要从多层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5.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 送别之情 B. 思归

4、之心 C. 喜悦之意 D. 愤怒之思 (2)请你用正楷字体另写一句有相同情思的诗句。 二、阅读(二、阅读(4646 分)分) (一) (一) (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古来共谈( ) (2)五色交辉( ) (3)四时俱备( ) (4)晓雾将歇( ) 7. 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5、】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 【注释】 :文:同“纹”,纹彩、花纹。揭跣(xin) :拎起衣服,赤着脚。排:推。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触激:撞击。翠羽:翡翠鸟的羽毛。龙鳞之石:像龙鳞一样的石头。荫:遮盖。践履:踪迹。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揭跣而往/人不知而不愠 B. 触激之音/春冬之时 C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

6、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门可罗雀 9. 请用“/”给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水 平 布 其 上 流 若 织 文 响 若 操 琴。 10. 请根据【甲】 【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 【甲】文作者写景精妙,所描绘的景物极富生命力,你能从文章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2) 【甲】 【乙】两个语段作者在写景后都流露出得意之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者“得意”的原因。 (二) (二)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 樊云 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

7、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

8、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1. 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其特点是: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感应过程;放大细节。 B. 新闻特写分类: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新闻特写的选材是截取“

9、局部”,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 C.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部分来记叙吕伟在第 9 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 10 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 D. 文本第 2-4 自然段细致刻画吕伟的起跳、入水、腾空等三个动作,使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12. 按要求品析语句。 (1)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2)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 13. 最后一段对印度观众的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 (三) (三) (1717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困境

10、中的突围 钟南山的留学生涯 熊育群 漫长的“吭当、吭当”声,连绵如时钟似的,火车从日出走到了日落,又从日落走到了日出。钟南山除了学习英语就是看窗外的景色。这是一趟国际班列,横穿欧亚大陆。从青砖黑瓦的四合院到红屋顶的乡村别墅,从大槐树、白桦树到雪松、梧桐和枫树林,一路的景色变化无穷。大自然的瑰丽风景让他激动的心难以平静。 1979 年,钟南山获得了赴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留学两年的机会。 钟南山说,他一生之中压力最大的时期不是非典,而是在英国留学时所面对的困境:“他们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也有自己的医学,他们看你,就像看刚从丛林走出来的原始部落一样。有一个从巴西来的医生,因为受不了这种蔑视,气得跑回

11、国了。巴西的医学并不落后,但在他们眼里就跟原始社会一样。” “我不能回去,我回去没办法交待。我是我的祖国派来的,原定好在这里学习两年,结果面还没见,人家就写了一张条,要我 8 个月走人。这对一个第一次走出国门人生地不熟的人来说,压力有多大,你难以想象!” 1980 年 1 月 6 日,苏格兰天寒地冻,雪花夹带着冷雨在天地间飘,这里似乎比伦敦阴冷多了。钟南山在雨雪中一路向北,走进了弗兰里教授的办公室。 弗兰里坐在办公桌前,身子微微发福,圆脸大眼。他缓缓抬起头,往前一瞥,目光猛地朝钟南山压了过来,以拒人千里之外的口吻说:“你想来干什么?” 钟南山恭敬又谦和地说:“我是来搞呼吸系统研究的。” 弗兰里

12、不冷不热地说:“你先看看实验室,参加查看病房,一个月后再考虑该做些什么吧。” 千难万难终于到了学习的地方,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几分钟就打发了!钟南山跟教授道别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血往上涌,心里有一股难言的抑郁,一直向着脑门冲来,让他身子一紧一紧,呼吸都急迫了。 这一夜,钟南山失眠了。 有一次在胸科查房,钟南山遇到了一位患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病人,英国医生已对他用了一周的利尿剂,但病人的水肿并未消,生命处于垂危中。 许多医生主张继续增加利尿剂量。 钟南山认真看了病人的病史, 又运用中医辨证的观点观察了舌象,发现病人舌面干燥、无苔、深红,他判断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他提出改用酸性利尿剂治疗,

13、以促进酸碱平衡,达到逐步消肿的目的。 弗兰里这时陷入了深思,在他眼里这是个很有信心与执着的中国人,他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了。他指示给病人做血液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了,病人的确是代谢性碱中毒。弗兰里毫不迟疑地说:“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这一件事让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医生。瑟特罗教授友好地对钟南山说:“看来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真有点研究啊!” 仅有这些对钟南山是远远不够的。他不仅仅要证明中国人的能力,还要争取留下来多学习一点别人的医术。 为了整理实验数据,3 个多月,钟南山每天都工作 16 个小时以上。他每个月只有 6 英镑的生活费,为维持基本生活,他不能坐车,只能从住地走路去医院,甚至

14、为了省下理发的钱,他自己学起了理发。他常常穿着一套洗得褪色的西装和一套泛黄的白大褂,头发蓬松杂乱,他的眼里只有工作。 他终于完成了研究的课题。而且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实验观察,又找到了新的研究工作。 爱丁堡的寒冬早已经过去了。春天缓缓到来, 万物开始复苏,来自北海的风带来了大地花草的芬芳。海湾的气息夹带了一股咖啡和牛奶的香。 钟南山感到了这个春天这座城市美好的气息, 他终于可以用平静、柔和的目光来打量四周的世界了。 (选自美文(上半月) 2020 年 06 期,有删改) 14. 请概括钟南山遇到了什么“困境”,又是如何一步步“突围”的。 15. 为什么文章写钟南山处理病人的情节用了多个段落,写他研

15、究课题却非常简略? 16.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环境的变化,这样写有何作用? 17. 有人评价道:“钟南山和鲁迅在海外留学时看似做出了不同选择,但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选择。”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选自鲁迅 呐喊自序 ) 三、作文(三、作文(5050 分)分) 18. 你留意过窗外

16、的景物了吗?也许是老家的,也许是新家的;也许是自家熟悉却有时忽略了的,也许是别的地方刹那一瞥触动了自己的。窗外的景物可以是“窗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到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全局展现。看到这些景物,你也许像陶弘景一样油然生情;也许像吴均一样豁然开朗;也许像苏轼一样陷入沉思 请以窗外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书写工整,观察细致,语言流畅,有思想内涵,篇幅 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 四、附加题(四、附加题(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

17、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之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当时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这个地名有“西方平安”的意思。西安府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京向西南坐两

18、天两夜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这个终点站。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那条宽阔的浊流从西藏边缘往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北面进入内蒙古的绥远省,然后曲曲折折地向东流行许多英里,又折而向南,穿过长城而构成陕西、山西两省的分界线。 当时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这个区域同中国诞生

19、地的最初疆界差不多相符,真可谓历史的巧合。数千年前,中国人当初就是在这一带形成统一的民族的。 19.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中写道:“冒险、 探索、发现、 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 的评价( ) A 五四运动 B. 红军长征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20. 联系原著,谈谈斯诺是带着哪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前往“红色中国”的。 (至少三个) 21. 结合选文和作品的其他内容,

20、说说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424 分)分) 1. 默写古诗文。 (1)春冬之时,则_,_。 (郦道元三峡 ) (2)山随平野尽,_。 (李白渡荆门送别 ) (3)_,_。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亭中有奇树 ) (4)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_, _。 _?_。 (崔颢黄鹤楼 ) (5)_,行止依林阻。 (曹植梁甫行 ) (6)_,水中藻、荇交横,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答案】 . 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江入大荒流

21、. 馨香盈怀袖 . 路远莫致之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妻子象禽兽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湍、馨、盈、历历、萋萋、暮、禽。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d zh n( ) ,不起丝毫作用。 (2)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 cu n gi( )历史教材。 (3)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w xio x( )了。 (4)这个物理学家 h y n yu s ( )地回答:“我不知道你

22、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答案】 . 督战 . 篡改 . 杳无消息 . 和颜悦色 【解析】 【详解】d zhn督战:监督指挥士兵作战。 cun gi篡改:用作假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yo w xio x杳无消息:没有一点儿音信。 h y n yu s 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3. 下面语境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房子已经修好,今日便搬回去了。在寒舍叨扰这几日,实在过意不去。我这里有两张声入人心音乐会的门票,赠予您和夫人,还请笑纳。”听他这样说,张南赶忙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A. 寒舍 B. 叨扰 C. 笑纳 D. 不

23、足挂齿 【答案】B 【解析】 【详解】B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这里应用“贵府”。故选 B。 4. 阅读下面一段话,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 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 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早、 进展快、 程度深的趋势。 B. 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C.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方面要努力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D. 我们要从多层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答案】C 【解析】 【详解】C

24、语序不当,应将“合理治疗”与“正确诊断”互换位置。故选 C。 5.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 送别之情 B. 思归之心 C. 喜悦之意 D. 愤怒之思 (2)请你用正楷字体另写一句有相同情思的诗句。 【答案】 (1)B (2)示例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示例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结合末句“孤客最先闻”分析。句中的“孤客”指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也点明了诗人羁旅在外的处境。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

25、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就是他对于归期期盼,对于家乡的思念。所以本诗作者流露的是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考查名句积累。选择一句表达思乡之情诗句,书写正确即可。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阅读(二、阅读(4646 分)分) (一) (一) (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

26、书 )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古来共谈( ) (2)五色交辉( ) (3)四时俱备( ) (4)晓雾将歇( ) 7. 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 【注释】 :文:同“纹”,纹彩、花纹。揭跣(xin) :拎起衣服,赤着脚。排:推。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触激

27、:撞击。翠羽:翡翠鸟的羽毛。龙鳞之石:像龙鳞一样的石头。荫:遮盖。践履:踪迹。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揭跣而往/人不知而不愠 B. 触激之音/春冬之时 C.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门可罗雀 9. 请用“/”给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水 平 布 其 上 流 若 织 文 响 若 操 琴。 10. 请根据【甲】 【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 【甲】文作者写景精妙,所描绘的景物极富生命力,你能从文章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2) 【甲】 【乙】两个语段作者在写景后都流露出得意之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者“得意”的

28、原因。 【答案】6. . 谈论 . 辉映 . 季节 . 消散 7. (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8. B 9.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10. (1)示例一:“五色交辉”“青林翠竹”色彩鲜明,绚烂多彩,让人感到勃发的生命力;示例二:“猿鸟乱鸣”“沉鳞竞跃”静中有动,为画面增添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举出一例即可) (2)选文【甲】 :作者认为,自康乐公(谢灵运)之后,唯独自己能从山川美景中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故自豪、得意。选文【乙】 :作者发现了隐于奇石佳树之间水纹美丽、水声动听的石

29、渠,而古人和后之来者都尚未发现此美景,故洋洋自得。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谈,谈论。 (2)句意: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辉,辉映。 (3)句意:四个季节都有。时,季节。 (4)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歇,消散。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欲,将要;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相; (2)自,从;未复,再也没有;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8 题详解】 A.表修饰

30、,不译表转折,却; B.助词,的助词,的; C.名词,快乐以为乐; D.动词,排列动词,张网捕捉; 故选 B。 【9 题详解】 考查断句。 句意: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水平布其上”的主语是“水”,“流若织文”的主语是“流”,“响若操琴”的主语是“响”。 故断句为: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10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个“入”字,显现出高峰直耸,插入云霄的形态,富有动感。一个“见”字,表现了水流的清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自然色彩的斑斓,“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2)

31、根据甲文中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知,作者认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而自己就如同先贤一样,能从自然界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愉悦,传达出作者的自豪与得意之情。根据乙文中的“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可知,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作者认为,以前没有人能找到这个快乐的所在,以后也不见得会有人找到这一美景。自然流露出作者的自豪与得意之感。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

32、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水在上面流动,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的流水,激撞的水声,皆在椅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到石涧的日子,与石渠相同。 (二) (二)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33、完成下面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 樊云 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34、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1. 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其特

35、点是: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感应过程;放大细节。 B. 新闻特写的分类: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新闻特写的选材是截取“局部”,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 C.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部分来记叙吕伟在第 9 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 10 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 D. 文本第 2-4 自然段细致刻画吕伟的起跳、入水、腾空等三个动作,使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12. 按要求品析语句。 (1)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2)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36、。 (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 13. 最后一段对印度观众的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案】11. D 12. (1)“飞”字既写出跳水运动员跳水时动作的疾速、轻快、优雅、舒展,又照应了下文有关跳水动作的内容。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13. 不多余。这是侧面描写,用印度观众对选手们的赞叹,突出了跳水选手们高超的技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D“起跳、入水、腾空”顺序有误。应为:起跳、腾空、入水。故选 D。 【12 题详解】 考查语句赏析。

37、(1)飞:在空中飘浮游动。用“飞”来形容吕伟起跳冲向空中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身姿的轻盈、迅疾、舒展、优美。正是因为她飞向了空中,所以才会有了后文腾空、入水的动作,所以这个词语又照应了下文有关跳水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吕伟的赞美。 (2)“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把吕伟在空中转体比作旋风,把她的运作比作流星,这是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吕伟的动作完成的非常迅疾而完美。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她的赞叹。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侧面描写的作用的理解能力。解题时,可先概括语段内容,再分析它与文章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突出人物的感情。需明确,“侧面描

38、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形象鲜明突出。阅读文本可知,最后一段引用印度观众的话,属于侧面描写,用“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烘托出中国跳水选手们水平之高,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与爱国热情。 (三) (三) (1717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困境中的突围 钟南山的留学生涯 熊育群 漫长的“吭当、吭当”声,连绵如时钟似的,火车从日出走到了日落,又从日落走到了日出。钟南山除了学习英语就是看窗外的景色。这是一趟国际班列,横穿欧亚大陆。从青砖黑瓦的四合院到红屋顶的乡村别墅,从大槐树、白桦树到雪松、梧桐和枫树林,一路的景色变

39、化无穷。大自然的瑰丽风景让他激动的心难以平静。 1979 年,钟南山获得了赴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留学两年的机会。 钟南山说,他一生之中压力最大的时期不是非典,而是在英国留学时所面对的困境:“他们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也有自己的医学,他们看你,就像看刚从丛林走出来的原始部落一样。有一个从巴西来的医生,因为受不了这种蔑视,气得跑回国了。巴西的医学并不落后,但在他们眼里就跟原始社会一样。” “我不能回去,我回去没办法交待。我是我的祖国派来的,原定好在这里学习两年,结果面还没见,人家就写了一张条,要我 8 个月走人。这对一个第一次走出国门人生地不熟的人来说,压力有多大,你难以想象!” 1980 年 1

40、月 6 日,苏格兰天寒地冻,雪花夹带着冷雨在天地间飘,这里似乎比伦敦阴冷多了。钟南山在雨雪中一路向北,走进了弗兰里教授的办公室。 弗兰里坐在办公桌前,身子微微发福,圆脸大眼。他缓缓抬起头,往前一瞥,目光猛地朝钟南山压了过来,以拒人千里之外的口吻说:“你想来干什么?” 钟南山恭敬又谦和地说:“我是来搞呼吸系统研究的。” 弗兰里不冷不热地说:“你先看看实验室,参加查看病房,一个月后再考虑该做些什么吧。” 千难万难终于到了学习的地方,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几分钟就打发了!钟南山跟教授道别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血往上涌,心里有一股难言的抑郁,一直向着脑门冲来,让他身子一紧一紧,呼吸都急迫了。 这一

41、夜,钟南山失眠了。 有一次在胸科查房,钟南山遇到了一位患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病人,英国医生已对他用了一周的利尿剂,但病人的水肿并未消,生命处于垂危中。 许多医生主张继续增加利尿剂量。 钟南山认真看了病人的病史, 又运用中医辨证的观点观察了舌象,发现病人舌面干燥、无苔、深红,他判断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他提出改用酸性利尿剂治疗,以促进酸碱平衡,达到逐步消肿的目的。 弗兰里这时陷入了深思,在他眼里这是个很有信心与执着的中国人,他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了。他指示给病人做血液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了,病人的确是代谢性碱中毒。弗兰里毫不迟疑地说:“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这一件事让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中

42、国医生。瑟特罗教授友好地对钟南山说:“看来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真有点研究啊!” 仅有这些对钟南山是远远不够的。他不仅仅要证明中国人的能力,还要争取留下来多学习一点别人的医术。 为了整理实验数据,3 个多月,钟南山每天都工作 16 个小时以上。他每个月只有 6 英镑的生活费,为维持基本生活,他不能坐车,只能从住地走路去医院,甚至为了省下理发的钱,他自己学起了理发。他常常穿着一套洗得褪色的西装和一套泛黄的白大褂,头发蓬松杂乱,他的眼里只有工作。 他终于完成了研究的课题。而且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实验观察,又找到了新的研究工作。 爱丁堡的寒冬早已经过去了。 春天缓缓到来, 万物开始复苏, 来自北海的风带来了

43、大地花草的芬芳。海湾的气息夹带了一股咖啡和牛奶的香。 钟南山感到了这个春天这座城市美好的气息, 他终于可以用平静、柔和的目光来打量四周的世界了。 (选自美文(上半月) 2020 年 06 期,有删改) 14. 请概括钟南山遇到了什么“困境”,又是如何一步步“突围”的。 15. 为什么文章写钟南山处理病人的情节用了多个段落,写他研究课题却非常简略? 16.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环境的变化,这样写有何作用? 17. 有人评价道:“钟南山和鲁迅在海外留学时看似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选择。”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

44、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选自鲁迅 呐喊自序 ) 【答案】14. 钟南山初到英国遭遇偏见和歧视,英国医生不受欢迎且不愿给他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钟南山挽救垂危病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改变了英国医生对他的看法;他靠勤奋的工作赢得了留下来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的机会。 15. 文章用了多个段落描写钟南山处理病人,他通过挽救垂危病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改变了英国医生对

45、他的看法,实现了“困境中的突围”,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所以详写。他研究课题与主旨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16. 第段写景物描写突出天气的恶劣, 也暗示钟南山在苏格兰的处境的艰难。 第段写环境的温馨美好,暗示钟南山的“冬天”已经过去。 景物描写突出了环境的变化, 表明钟南山成功实现了“困境中的突围”。 17. 钟南山初到英国遭遇偏见和歧视选择坚持留下来,鲁迅在海外留学时弃医从文,他们作出了不同选择,但他们的选择都是为了国家,都表出强烈的爱国精神。 【解析】 【14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段中的“他一生之中压力最大的时期不是非典,而是在英国留学时所面对的困境”“他们不了解中国,不

46、了解中国也有自己的医学,他们看你,就像看刚从丛林走出来的原始部落一样”可得:钟南山初到英国遭遇偏见和歧视。根据第段中的“原定好在这里学习两年,结果面还没见,人家就写了一张条,要我 8 个月走人”可得:英国医生不受欢迎且不愿给他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 根据第段中的“他提出改用酸性利尿剂治疗, 以促进酸碱平衡, 达到逐步消肿的目的”和第段中的“弗兰里毫不迟疑地说: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可得:钟南山挽救垂危病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改变了英国医生对他的看法。根据第段中的“为了整理实验数据,3 个多月,钟南山每天都工作 16 个小时以上。他每个月只有 6 英镑的生活费,为维持基本生

47、活,他不能坐车,只能从住地走路去医院,甚至为了省下理发的钱,他自己学起了理发”和第段中的“他终于完成了研究的课题。而且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实验观察,又找到了新的研究工作”可得:他靠勤奋的工作赢得了留下来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的机会。 【15 题详解】 考查分析文章的详略。文章第段到第段详细介绍了钟南山用自己的学识挽救一个患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病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是有一定研究的,最终征服了傲慢的英国人。 这是他在英国学习, 身处困境时的抗争, 最终成功“突围”, 紧扣题目“困境中的突围”,体现了钟南山先生强烈的自强不息与爱国热情,突出了文章中心。所以这一部分要详

48、写,他研究课题与主旨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16 题详解】 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第段写天气的阴冷,联系他初到英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别人对他的嘲讽可知,此处描写天气的恶劣,暗示了钟南山在苏格兰处境的艰难。末段画线句写天气到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温馨与美好。联系后句“钟南山感到了这个春天这座城市美好的气息,他终于可以用平静、柔和的目光来打量四周的世界了”可知,此时钟南山已经靠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困境。此处对于环境变化的描写,说明他已经成功做到了“困境中的突围”。 【17 题详解】 考查比较阅读。联系第段中的“我不能回去,我回去没办法交待。我是我的祖国派来的”可知,钟南山初到苏格兰,受到了歧视与嘲讽,但

49、他选择坚持下来,因为自己“是我的祖国派来的”,他留下来,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经过了匿名信事件来看电影事件,他意识到医学只能改变体格,却改变不了精神。要想改变精神,首推文艺。他的选择同样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积贫积弱的祖国。钟南山与鲁迅,一个选择留下来,一个选择弃医从文,虽然选择不同,但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抒情是相同的,也就是“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选择”。 三、作文(三、作文(5050 分)分) 18. 你留意过窗外的景物了吗?也许是老家的,也许是新家的;也许是自家熟悉却有时忽略了的,也许是别的地方刹那一瞥触动了自己的。窗外的景物可以是“窗框”内的风景,也可以

50、将视野扩大到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全局展现。看到这些景物,你也许像陶弘景一样油然生情;也许像吴均一样豁然开朗;也许像苏轼一样陷入沉思 请以窗外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书写工整,观察细致,语言流畅,有思想内涵,篇幅 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姓名。 【答案】窗外的风景 窗外,盛夏的阳光放肆的洒满整个世界,花草无力的耷拉着脑袋,似火的骄阳仿佛要将他们身体里的水分全部蒸干,街边的狗舌头伸的老长,不住的呼哧呼哧的大喘。翻滚的热浪好像要将一切熔化,热的人一动也不想动,使人禁不住想起骆驼祥子里老北京闷热的夏天,原来,沿海的夏日也会热得让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