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118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每题(每题 2 2.5.5 分,总分分,总分 5 50 0 分)分)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C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D距日距离较远 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微生物的存在水资源充足光照

2、、温度适宜适宜的大气环境 A B C D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 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4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太阳直接辐射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下图是“济宁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

3、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济宁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是(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 D冬季冰雪反射率高 6济宁 4、5 月份的太阳直接辐射高于 6、7 月份,原因是( ) A4、5 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4、5 月份降水较少 C4、5 月份白昼最长 D4、5 月份多沙尘天气 近年来,“燕子石”成为奇石市场的新成员。其实,“燕子石”并非是燕子的化石,而是三叶虫的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A温暖海水里 B寒冷海水里 C温带陆地上 D热带陆地上 8下列事件与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 ) A蓝藻大爆发

4、 B蕨类植物繁盛 C无脊椎动物繁盛 D脊椎动物繁盛 2020 年 4 月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在开普勒历史数据中发现了一颗隐藏的类地行星(Kepler-1649c),它距离地球约 300 光年,接受的光照约为地球的 75%,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完成下列小题。 9行星(Kepler-1649c)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0依据材料信息推测,行星(Kepler-1649c)( ) A运行的轨道环境不安全 B可能存在固态和液态水 C公转轨道半径一定大于日地距离 D具有适合生物呼吸和生存的氧气 下图示意光伏板与日光温室结合的两种模式(高度相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1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B地形平坦,方便建设 C科技发达,设备较先进 D人口稠密,土地有限 12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 ) A光伏发电量更高 B温室的间距更大 C农作物受影响小 D建设总成本更高 13农光互补模式使得( ) A光伏发电成本提高 B农民经济效益提高 C室内光照强度提高 D土地分散程度提高 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

6、图中东北部 1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1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2018 年 5 月 9 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A土星 B金星 C火星 D海王星 18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 B轨道近圆 C轨道共面 D安全稳定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

7、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 500 亿颗,其中大约有 5 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20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总分(总分 5 50 0 分)分) 21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表为“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8、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每空 2 分) 下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440 金星 0.723 0.856 6050 地球 1.00 1.00 6378 火星 1.52 0.15 3395 木星 5.20 1316.00 71400 土星 9.50 745.00 6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750 (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级,其中比太阳所在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_(填写乙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 。 (2)图中丙代表的天体

9、是_,与其距离最近的行星是_. (3)描述丙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特点_. (4)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横线上,完成下图。 _;_;_;_。 a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d日地距离适中 22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1) 简述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4分) (2)我国东部 35N 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小。简析其原因。 (4 分) (3)我国 30N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

10、较低。试解释其原因。 (4 分) 2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分,每空 2 分) (1)图中 A 表示_波,B 表示_波。 (2)D 表示_界面,该面以上 C 代表_。 (3)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消失,地震波 B 的速度也突然_,该处称为_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和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

11、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C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D距日距离较远 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微生物的存在水资源充足

12、光照、温度适宜适宜的大气环境 A B C D 【答案】1C 2A 【分析】1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所以 A 错误。火星存在稀薄的大气,白天到达火星地面较多,且受天气的影响不大,所以日温度很难两极分化,所以 B 错误。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所以 C 正确。火星和地球一样,同属于类地行星,所以 D 错误。故选 C。 2火星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相同: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足够的液态水,所以 A 正确,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足够的液态水。 冰岛是欧洲第二

13、大岛,全岛 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4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3B 4D 【解析】3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 100km 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

14、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为,熔岩主要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 符合题意;地壳位于岩石圈上部,温度条件很难产生熔岩,排除 A;下地幔、地核位于地下很深处,其物质很难上升至地表,不是向地表传递热量的熔岩主要分布区域,排除 CD。故选 B。 4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熔岩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分界面,A 错误;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 错误,D 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

15、错误。故选 D。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 、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 ;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太阳直接辐射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下图是“济宁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济宁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是(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 D冬季冰

16、雪反射率高 6济宁 4、5 月份的太阳直接辐射高于 6、7 月份,原因是( ) A4、5 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4、5 月份降水较少 C4、5 月份白昼最长 D4、5 月份多沙尘天气 【答案】5A 6B 【分析】5由材料可知,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读图可知,该地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主要原因是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A 正确;济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B 错误;济宁位于中纬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C 错误;冬季降水少,地表积雪覆盖少,冰雪反射率影响小,D 错误。故选 A。 6济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4、5 月份降水较少,晴天多,6、7 月份降

17、水多,云层削弱作用强,B 正确;4、5 月份太阳高度较小,夏至日最大,A 错误;4、5 月份白昼逐渐变长,但夏至最长,C 错误;沙尘天气会削弱太阳辐射,不会造成 4、5 月份的太阳直接辐射高于 6、7 月份,D 错误。故选 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近年来,“燕子石”成为奇石市场的新成员。其实,“燕子石”并非是燕子的化石,而是三叶虫的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A温暖海水里 B寒冷海水里 C温带陆地上 D热带陆地上 8下列事件与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 ) A蓝藻大爆发 B蕨类植物繁盛 C无脊椎动物繁盛 D脊椎动物繁盛 【答案】7A 8C 【解析】

18、7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当时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因此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温暖的海洋。故 A 正确,B、C、D 错误。 8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为古生代早期,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到了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但海洋仍是无脊椎动物的世界。故 C 正确。蓝藻大爆发应在前寒武纪的元古宙;蕨类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是古生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故 A、B、D 错误。 2020 年 4 月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在开普勒历史数据中发现了

19、一颗隐藏的类地行星(Kepler-1649c),它距离地球约 300 光年,接受的光照约为地球的 75%,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完成下列小题。 9行星(Kepler-1649c)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0依据材料信息推测,行星(Kepler-1649c)( ) A运行的轨道环境不安全 B可能存在固态和液态水 C公转轨道半径一定大于日地距离 D具有适合生物呼吸和生存的氧气 【答案】9C 10B 【解析】9从材料可知,类地行星(Kepler-1649c)距离地球约 300 光年,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但位于银河系的范围,C 正确,故选 C。 10依据材料可知,“有望供生

20、命繁衍生息”,是类地行星,说明这颗类地行星运行轨道是安全的,A 错误。是类地行星,因接受的光照为地球 75%,可能有固态和液态水,B 正确。接受的光照为地球 75%,公转轨道半径有可能大于日地距离,C 错误。无法判断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和生存的氧气,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天体系统,根据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寻找答案。 下图示意光伏板与日光温室结合的两种模式(高度相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B地形平坦,方便建设 C科技发达,设备较先进 D人口稠密,土地有限 12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 ) A

21、光伏发电量更高 B温室的间距更大 C农作物受影响小 D建设总成本更高 13农光互补模式使得( ) A光伏发电成本提高 B农民经济效益提高 C室内光照强度提高 D土地分散程度提高 【答案】11D 12C 13B 【分析】11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用地成本高,而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发电成本,因此这种方式最适宜在人口稠密,土地有限,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D 正确。山东、江苏、广东等地也不是我国太阳能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与地形、设备的先进程度关系不大,故排除 ABC,故本题选 D。 12模式乙比模式甲的光伏板面积更小,故发电量应该更低,A 错误;模式甲每列的光伏板

22、数量较多,为了使其获得充足的光照,温室之间的距离会更大一些,B 错误;但对于温室内的农作物来说,光照削弱的少,农作物受影响小,C 正确;同时乙建设成本也更低,D 错误。故本题选 C。 13光伏发电因土地利用率更高,降低了用地成本,故发电成本降低,A 错误;农民可在原有的农产品收入的基础上,获得发电的利润,B 正确;光伏发电板铺设在温室外层,必然会使温室内的光照强度降低,C错误;光伏发电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农光互补模式会促进土地的集中利用,D 错误。故选 B。 【点睛】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将光伏发电和日光温室有机结合,温室顶部光伏电板发电量并入电网,有利于统一调度,可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农民将温

23、室顶光伏电板多余电量对外输出,可增加收入;温室顶部的光伏电板,减少占地,促进土地的集中利用,又可以降低农民用电成本。 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1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答案】14D 15B 【解析】14首先根据图中省界轮廓判断图中所示省份。根据图中数值分析,湖北省东南部数值为负数,所以

24、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北部地区数值为正值,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正相关,而安徽省南部地区数值为负数,所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负相关,正负数值差不多刚好一半;图中数值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大,图中西北部数值的绝对值较大,相关性较大,而在图中中部地区数值接近0,相关性最小;图中东北部有高数值中心,所以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故选 D。 1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同时耀斑爆发强度增加,容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B 正确,D 错误;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与太阳活动没有直接关系,C 错误;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相关度不同,有些地方是正相

25、关,有些地方是负相关,A 错误。故选 B。 1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图中纵波传播速度低于横波,不符合地震波传播特征,B 错误;石油为液态矿产,横波不能在其中传播,因此如果地下储有石油,在一定深度横波传播速度应骤降为 0,图中横波在一定深度波速度骤降为 0,因此海底储有石油的可能性大,A 正确;图和图中横波随深度加深而传播

26、速度增加,表明海底储有石油的可能性小,C、D 错误。故选 A。 2018 年 5 月 9 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A土星 B金星 C火星 D海王星 18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 B轨道近圆 C轨道共面 D安全稳定 【答案】17B 18C 【解析】17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即出现冲日现象的行星是地外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金星,是地内行星,B 对。木星、火星、海王星可能出现,是地外行星,A、C、

27、D 错。 18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共面,即太阳、地球、木星等位于同一轨道平面上,C 对。方向相同、轨道近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是指的行星的共同特征,不包括太阳,A、B、D 错。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 500 亿颗,其中大约有 5 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20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

28、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19B 20D 【解析】19“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 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 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 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 项说法正确。 综合分析,B 项说法符合题意。 20

29、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 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 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 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 项正确。 综合分析,D 项正确。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 21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表为“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440 金星 0.723 0.856 6050 地球 1.00 1.00

30、 6378 火星 1.52 0.15 3395 木星 5.20 1316.00 71400 土星 9.50 745.00 6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750 (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级,其中比太阳所在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_(填写乙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 。 (2)图中丙代表的天体是_,与其距离最近的行星是_. (3)描述丙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特点_. (4)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横线上,完成下图。 _;_;_;_。 a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31、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d日地距离适中 【答案】 四 河外星系 地球 金星 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中,位于金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b d a c 【分析】本大题以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天体系统及层次、太阳系中的行星及分布、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共有总星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四级天体系统。其中比太阳所在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2)图中显示,丙天体旁边有月亮环绕,因此丙代表的天体是地球,根据太阳系中行星分布特征及表中信息判

32、断,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丙为地球,根据表格中距太阳远近判断,地球是在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中,位于金星和木星之间,从距太阳的远近来看成,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4)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图中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判断,图中表示地球的宇宙环境条件之一,应为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即 b;图中表示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特点之一,导致具有适宜的温度,因此应为日地距离适中,即 d;图中表示由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引起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应为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即 a;图中表示由体积和质量适中导致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应为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即

33、c。 22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2)我国东部 35N 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小。简析其原因。 (3)我国 30N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较低。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1)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 (2)我国东部 35N 以南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世界同纬度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 (3)我国 30N 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

34、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地区大;但由于我国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分析】本题以我国与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从图中可以读出,全球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主要从降水、云量等方面分析。我国东部 35N 以南地区,大部分为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降水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而世界同纬度地区,多受副热带

35、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 (3) 我国 30N 西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太阳辐射总量大;但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同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气温较低。 【点睛】 2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A 表示_波,B 表示_波。 (2)D 表示_界面,该面以上 C 代表_。 (3)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消失,地震波 B 的速度也突然_,该处称

36、为_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和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 横 纵 莫霍 地壳 下降 古登堡 固态 液态 A D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为材料,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等相关知识。 【详解】 (1)A 波波速较小,B 波波速较大,且

37、 A 波在 2900km 深度突然消失,因此 A 为横波,B 为纵波。 (2)横波和纵波经过 D 界面波速显著加快,因此 D 为莫霍界面,位于地下平均深度 33 千米,C 为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故 C 为地壳。 (3)在 2 900 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可确定 F 面为古登堡界面。由于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出 F 面以上物质为固体,F 面以下外核部分 G 物质状态为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 F 面以下 G 物质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 F 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4)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故 A 正确;地球内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故 B 不符合题意;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故 C 不符合题意;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横波波速较小,纵波波速较大,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面,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湘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