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087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2 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试卷 一、书写(一、书写(5 5 分)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梳理与探究(二、梳理与探究(1919 分)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在括号内选一个恰当的字填入。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ji n_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发展不是消耗自然资源的“ji _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贫守青山的“缘木求

2、鱼”,让黑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环境 y n_育“摇钱树”、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才能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变得更为名_(A.符;B。副)其实。 (选自工人日报夏浩然) 2.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下面是小溪以“古人山水田园的情怀”为专题整理的诗文材料,请在划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并在甲处写上恰当的评点。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评点 出处 言志 _,一览众山小。 豪情万丈登高峰 杜甫望岳 _,若出其里。 凌云壮志伴海来 曹操观沧海 明心 采菊东篱下,_。 不期而遇 陶渊明饮酒(其五) 涧户寂无人,_。 万事随

3、缘 王维辛夷坞 寄情 _,万里送行舟。 你我皆有不舍 李白渡荆门送别 _,_。 我心另有所属 欧阳修醉翁亭记 悟道 _,_。 豁然开朗 陆游游山西村 政入万山围子里,_。 无惧艰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_,江春入旧年。 【甲】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亭台楼阁若生色,最是对联点睛来”。请你为下面三个地方选出相应的对联。 朱自清故居( ) 文天祥祠( ) 池上楼( ) A.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 B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 C踪留潭影绿,帘卷海棠红。 三、阅读与鉴赏(三、阅读与鉴赏(5858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9 9 分)分) 4

4、.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儒林外史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B. 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 C. 周进皓首穷经,迷信经典,靠教私塾谋生。他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却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D. 牛布衣是心系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浦郎的诗稿,盗用了牛浦郎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 (2)一部儒林外史没有宏大叙事的主题,只有“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的关切;这里

5、没有唐诗宋词的深远灵动之意境,唯独多了令人难忘的细节刻画,让 A_(人名)“剪灯芯”与 B_(人名)“使银箸”成为至死不忘“功名蹭蹬”的写照。这不是指摘“功名利禄”的不可取,而是在叩问功名利禄中的士人该如何清醒地审视自我。 (2 分) 5. 小语发现读过的一些名著中都涉及“女性出走”的情节,她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帮她从简爱和沈琼枝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分析所选人物出走的缘由及其体现的性格特点。 (4 分) A.简爱简爱 B.儒林外史沈琼枝 (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717 分)分) 好记性的人好记性的人 【瑞士】彼得比克塞尔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他把

6、时间都消磨在车站上,整天观察火车如何进站、出站。他总是呆呆地注视车厢,注意车头牵引力的大小和车轮的尺寸,对乘务员,对车站的站长,他都羡慕不已。铁路,这是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唯一事物。 他能识别每一列火车,知道它从何处开来,又驶向何方,他清楚每一列火车的编号,知道它挂不挂餐车,带不带邮车。他能随口报出买一张到弗拉乌恩法尔特,到奥尔登,到尼特比普或任何一个小站的车票的票价。 他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行车,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读书,不看报,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没有时间。他在车站上度日。只有五月或十月,列车运行时刻表变换的时候,才有几个星期不见他露面。 在此期间,他在家中将

7、新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从第一页审阅到最后一页,每发现一个变更之处,心中都有说不尽的高兴。然后,他把新的运行时刻表滚瓜烂熟地背将出来。 偶尔也会有旅客向他打听某趟火车的开车时刻,这下,他满脸熠熠生辉。而向他打听开车时刻的人便无法脱身,非得误车不可。他不但告诉别人开车时间,还如数家珍地说出该趟车的车次,车厢的号码,有可能中转的站名,抵离各站的时刻。倘若有谁在他炫耀完他的真才实学之前置他于不顾抽身而去,他就会火冒三丈,口出不逊,他会冲着离去的背影乱喊:“您对铁路旅行一窍不通!” 他自己却从未乘过一次火车。 “坐不坐火车无关紧要。”只有记性不好的人才乘火车,假如有个好记性,就可以像他一样记住各列火车的抵离

8、时间,大可不必为了消磨时间去乘坐火车了。 我试图开导开导他,对他说:“有些人喜爱旅行,喜欢坐火车,他们向车窗外张望,看看都经过什么地方” 可是他勃然变色,以为我在取笑他。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喏,他位将经过路特巴赫,经过德汀根、万恩、尼特比普、云希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还有海根多夫。” “也许他们得坐火车赶到什么地方去呢。”“不对!”他说道,“差不多所有的人总要坐火车回来的,有些人甚至早晨乘车去,晚上又乘车回,他们的记性差到这种程度。” 他开始在车站上诟骂旅客,“你们这些白痴!你们完全丧失了记忆!”有时他大声喊道:“你们会经过海根多夫!”如果乘客一笑置之,他就上前把人家从

9、车厢踏脚板上往下拖,一面恳求人家听听他的忠告。“我会把一切都说给你们听!你们在十四点二十七分经过海根多夫,这一点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列车时刻表上什么都有”有时甚至发展到打人的地步,“谁不听我的,让他尝尝拳头的味道!” 这一来站长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明确地向他提出警告: 假如再这样行为不端,就禁止他到站上来。他被唬住了。不来车站,那他就无法活下去。他一句话也不说,整天坐在长凳上,看着火车开进开出,不时耳语般地背诵着一些数字。他的目光尾随着进站的旅客,觉得怎么也无法理解他们。 故事似乎应到此为止。 可是,多年以后,这个车站新开设了一个问事处。问事处身穿制服的职员对铁路方面的任何问题都能回答。那位好记

10、性的人不相信这一点,他每天都到问事处去,提出极复杂的问题,来考考那位职员。 他问道:“夏季每星期日十六时二十四分到达吕伯克的那列火车的号码是多少?”那位职员查阅了一本小册子,给了他答案。不管他问什么,那职员都很快回答了他。 于是,这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光。 有一回他问那职员:“车站的台阶一共多少级?”那职员回答道:“这我可不知道。”他高兴得一蹦老高,在车站上边跑边叫:“他不知道这个!他不知道这个!”他跑到车站前的台阶旁,数清了台阶的级数,把数字牢牢地印在他的记忆里。此刻,在他的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 打这以后,再也不见他在车站露面了。 他在城里数台

11、阶,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把数字记得牢牢的。现在,他记住了世界上任何书本上都没有的数据。 把全城每家每户的数据都记住了以后, 他来到火车站售票处买了一张车票, 生平第一次登上了火车。他要到另一个城市,直至数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台阶。他想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无论哪个职员也无法从书上查到的事情。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选 6. 根据小说内容,补全“好记性的人”的情绪变化图。 (4 分) 7. 好记性的人“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甚至滚瓜烂熟,但是第(17)段又说“在他的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矛盾?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4 分) 8. 优秀的小说精于刻画人物形象。综合

12、下列两段文字,参考提示,分析“好记性的人”的形象。 (4 分) (1)他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行车,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读书,不看报,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没有时间。他在车站上度日。 (提示:加点字突出了“好记性的人”怎样的生活?) (2)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喏,他位将经过路特巴赫,经过德汀根、万恩、尼特比普、云希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还有海根多夫。” (提示:如何看待“好记性的人”一一细数这些地名的行为?) 9. 小说用喜剧的形式讲述了“好记性的人”的故事。联系链接材料,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作品喜剧形式背后隐含的深意。 (5 分) 【链接材料】

13、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百度百科 【解析】 (三)(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515 分)分) 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工作流程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工作流程 一、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新冠病毒抗原(以下简称抗原)自测适用于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其中,居家隔离、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应当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下进行抗原自测。 (二)自测须知。抗原检测一般用于急性感染期,即疑似人群出现症状 7 天之内的样本检测。疑似人群抗原

14、阳性及阴性结果均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选用的抗原检测试剂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二、抗原自测操作流程 (一)抗原自测前准备。 1.洗手。使用流动清水或手部消毒液清洗双手。 2.了解检测流程。仔细阅读抗原自测试剂配套说明书及抗原自测相关注意事项。 3.试剂准备。检查抗原自测试剂是否在保质期内,检查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内容物是否有缺失或破损。如试剂过期或试剂内容物缺失、破损应及时更换检测试剂。 4.确认检测对环境温湿度要求。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一般要求在 14-30常温条件下,避免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

15、导致检测结果异常。抗原检测卡拆除包装后置于平坦、清洁处。 (二)样本采集。 1.年龄 14 岁以上的, 可自行进行鼻腔拭子采样。 自检者先用卫生纸擤去鼻涕。 小心拆开鼻拭子外包装,避免手部接触拭子头。随后头部微仰,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 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1-1.5 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 4 圈(停留时间不少于 15 秒) ,随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2.年龄 2-14 岁自检者应由其他成人代为采样。采样时,先用卫生纸擤去鼻涕,随后头部微仰。采样人员小心拆开鼻拭子外包装,手部避免接触拭子头,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

16、缓深入 1 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 4 圈(停留时间不少于 15 秒) ,随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三)抗原检测。 1.根据试剂说明书,将采集样本后的鼻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 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 5 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2.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将拭子头液体挤干后,将拭子弃去。采样管盖盖后,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 3.根据试剂说明书,等待一定时间后进行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

17、示条带。 无效结果:“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T”处是否显示条带。结果无效,需重新取试纸条重测。 (四)废弃物处理。 1.隔离观察人员。检测结果不论阴性还是阳性,所有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参照医疗废物或按程序处理。 2.社区居民。检测结果阴性的,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检测结果阳性的,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读懂材料内容】 10.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3 分) A. 阳性结果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以便于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 B. 因为

18、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会导致检测结果异常,所以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一般应当在 14-30常温条件下进行。 C. 新冠病毒抗原(以下简称抗原)自测不适用于 2-14 周岁的检测对象。 D. “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但“T”处未显示条带。结果无效,需重新取试纸条重测。 制作视频宣传】制作视频宣传】 11. 为了让大家更好更及时了解新冠抗原检测流程,小路和小乔准备将其制作成短视频,推送给大家。请你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9 分) 梳理内容确定主题 编辑文案场景流程 开始洗手展示产品阅读说明书检查产品 取出鼻拭子 抗原检测 结束 视频拍摄镜头选择 拍摄过程为了把要点和关键要素交待清楚,要使用大量

19、的( ) A.远景镜头 B.全景镜头 C.特写镜头 后期制作添加字幕 按照说明书的文字进行添加并校对时,小路和小乔因为某些词句发生了争执。 (1)短视频确定的主题是:_(1 分) (2)拍摄的场景流程是_(4 分) (3)拍摄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_镜头。 (1 分) (4)在短视频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最后一个流程里小路把其中的一行字幕添加为下面的一段话,他觉得没有问题,小乔认为不够严谨。请问你赞成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 分) 检测对象为社区人员,检测结果阴性,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检测结果阳性的,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处理。 【解决实际问题

20、】【解决实际问题】 12. 小路妈妈刚从疫情低风险地区回来,在家隔离,社区建议她在家自己进行抗原检测,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不愿意进行自我检测。请你结合材料中抗原检测的特点,帮助小路劝说他妈妈进行抗原检测。 (3分) (四)(四)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1717 分)分)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元祐元年,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送提笔抒怀。陶陶:和乐、无忧无虑貌。 【甲】 板桥幼时殊

21、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成易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 由卑及高, 由迩达远, 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研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 【注释】殊:特别。寝陋:丑陋。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畅:酣畅。匕箸:调羹和筷子。 【乙】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

22、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谐弟此时惟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节选自曾国藩与诸弟书 ) 【注释】骤几:很快成功。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3. 请根据提示的方法,解释词语第(2)题填序号。 (4 分) (1)读书善记(参考成语法:骁勇善战)_ (2)或当食忘匕箸(查找字典法:有的人;有时;或许( 古代汉语字典 )_ (3)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课内迁移法:惟闻女叹息)_ (4)如河伯之观海(句式推测法

23、:无丝竹之乱耳)_ 14. 下面对行香子述怀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词开篇描绘了恬美的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B. 本词上阕表达了人生虚无感。人生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白马、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 C. 本词下阕作者悟出人生认识。“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写实,写出作者放下名利浮云,归隐田园的惬意生活。 D. 本词音韵和谐,尤其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两段排比,语言畅达,极有韵律。 15. 从郑板桥和曾国藩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

24、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 A、B、C、D 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学习经验(选取原文的话填写)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A_ 循序渐进 甲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B_ 乙文: C_(反面事例) 见识广博 乙文: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D_ 16. “也”、“平”是文言句末常见的语气助词,品读文中画线句,请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任选一句进行朗读设计,并说说你的理由。 A.如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B.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7. 不同于曾国藩的积极入世,小语在行香子中读到了苏轼消极避世的情感,请联系阅读经验,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表达与交流

25、(四、表达与交流(6868 分)分) 18.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如何对待“家长作业”?请结合下述材料,写一段 150 字左右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家长作业”你怎么看? “家长作业”引起热议,具体指:为了引导和督促孩子在家学习,学校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如签名、出试卷、改作业,亲子手抄报,每日监督背诵并打卡等,初衷是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既帮助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又担负起监督责任。 下面就是“家长作业”进行的采访: 【采访 1】 受访家长:小学一年级孩子母亲杨女士 家长作业: 一学期老师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两次手抄报, 一般会在周末花三到四小时做这项作业,“比较麻烦,要家长自己设计,还

26、要涂色”。 家长意见:不建议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也不支持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她说,这些作业加重了家长负担, 而且很多情况下家长过于包办, 完全取代孩子来完成作业, 最后成了“考家长而不是考孩子”。 【采访 2】 受访家长:小学三年级孩子母亲刘女士 家长作业:需要家长参与的主要是语文和英语的听写作业,频率约每周一两次。 家长意见:家长有义务教导自己的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全推给老师,自己对孩子都不上心,还能指望什么呢?” 【采访 3】 受访教师: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 教师意见: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并不是简单地陪孩子完成作业。 19. 阅读下面图片内容,按要求完成写作。 202

27、22022 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试卷 一、书写(一、书写(5 5 分)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梳理与探究(二、梳理与探究(1919 分)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在括号内选一个恰当的字填入。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ji n_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发展不是消耗自然资源的“ji _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贫守青山的“缘木求鱼”,

28、让黑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环境 y n_育“摇钱树”、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才能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变得更为名_(A.符;B。副)其实。 (选自工人日报夏浩然) 【答案】 践 竭 孕 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践行”意思是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注意“践”字是“足”字旁;“竭泽而渔”意思是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竭”的意思是“尽”,正确的字形是“竭”;“孕育”本指怀胎生育

29、,这里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注意“孕”的字形; “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或称谓与实际一致, “副”是“符合”的意思, 故选 B。 2.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下面是小溪以“古人山水田园的情怀”为专题整理的诗文材料,请在划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并在甲处写上恰当的评点。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评点 出处 言志 _,一览众山小。 豪情万丈登高峰 杜甫望岳 _,若出其里。 凌云壮志伴海来 曹操观沧海 明心 采菊东篱下,_。 不期而遇 陶渊明饮酒(其五) 涧户寂无人,_。 万事随缘 王维辛夷坞 寄情 _,万里送行舟。 你我皆有不舍 李白渡荆门送别 _,_。 我心另有所属 欧阳修

30、醉翁亭记 悟道 _,_。 豁然开朗 陆游游山西村 政入万山围子里,_。 无惧艰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_,江春入旧年。 【甲】_ 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 .会当凌绝顶 星汉灿烂 悠然见南山 纷纷开且落 仍怜故乡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山放出一山拦 . 海日生残夜 【甲】新旧更替 【解析】-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原句即可,注意“凌绝顶、星汉、山重水复、柳、残”等字的书写。 【甲】题,此句意为: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

31、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入”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新旧更替的自然理趣。 3. “亭台楼阁若生色,最是对联点睛来”。请你为下面三个地方选出相应的对联。 朱自清故居( ) 文天祥祠( ) 池上楼( ) A.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 B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 C踪留潭影绿,帘卷海棠红。 【答案】C A B 【解析】A.“柴市”是文天祥就义之地,“瓯江”流经温州入海,文天祥奉命赴元军兵营谈判被拘,伺机逃脱曾经海路“至于永嘉”可知,此联为文天祥祠的对联; B由“池塘”可知,此联为池上楼的

32、对联; C朱自清的散文绿曾写到过梅雨潭,由“潭影绿”可知,此联为朱自清故居的对联。 据此填空即可。 三、阅读与鉴赏(三、阅读与鉴赏(5858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9 9 分)分) 4.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儒林外史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B. 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 C. 周进皓首穷经,迷信经典,靠教私塾谋生。他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却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

33、命稻草。 D. 牛布衣是心系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浦郎的诗稿,盗用了牛浦郎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 【答案】D 【解析】D.牛浦郎心系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不是牛布衣;是牛浦郞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故选 D。 (2)一部儒林外史没有宏大叙事的主题,只有“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的关切;这里没有唐诗宋词的深远灵动之意境,唯独多了令人难忘的细节刻画,让 A_(人名)“剪灯芯”与 B_(人名)“使银箸”成为至死不忘“功名蹭蹬”的写照。这不是指摘“功名利禄”的不可取,而是在叩问功名利禄中的士人该如何清醒地审视自我。 (2 分) 【答案】A 严监生 B 范进 【解析】

34、本题考查儒林外史相关内容考查。 A儒林外史第六回有如下的情节: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严监生因为剪灯芯的故事而让他成为著名的吝啬鬼形容而广为流传。 B儒林外史第四回有这样的情节: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著。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

35、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若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范进不用所谓象征奢靡的银箸和象牙筷子,按说也不应吃荤菜,可是文中却写到“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可见他心口不一,虚伪之极。纵观全书,他热衷功名,几十年皓首穷经,只为了考取功名;他猥琐、卑微,没有中举时,在胡屠户面前唯唯诺诺,大气钚敢出;中举后变得庸俗虚伪,比如对周进嘱咐要照顾的荀玫特别用心。总之,他是一个人格被扭曲的腐儒的形象。 5. 小语发现读过的一些名著中都涉及“女性出走”的

36、情节,她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帮她从简爱和沈琼枝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分析所选人物出走的缘由及其体现的性格特点。 (4 分) A.简爱简爱 B.儒林外史沈琼枝 【答案】示例一:简爱的两次“出走”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当了两年教师后,由于不满一成不变的生活,于是她登广告求职,应聘为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离开了洛伍德学校。简爱的这次出走表现了她向往自由, 勇于突破, 独立自主的形象特点。 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已经有一个合法的妻子后, 不愿委曲求全,于是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简爱的这次出走表现了她自尊自爱,清醒理智的特点; 示例二:沈琼枝的“出走”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在得知自己被骗婚作小妾而不是正室后,从盐商

37、宋为富家里出逃,独自一人到南京卖文为生。沈琼枝的出走表现了她敢于反抗,自尊自爱,精明干练的形象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探究。 根据简爱的小说内容可知,简爱主要有两次出走经历:第一次是从洛伍德学校出走。在劳沃德学校,劳沃德学校校规严厉,简爱在劳沃德学校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好友海伦得肺病去世,谭波儿结婚离开,刺激了简爱。她渴望闯进一个“变化多端的天地”,随后找到家庭教师的工作得以离开。第二次是从桑菲尔德庄园出走。当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受阻并得知罗切斯特有个疯妻子时,简爱的情感世界在一瞬间坍塌,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于是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简爱从洛伍德学校出走,反映了她向往自由

38、,勇于突破,独立自主的形象特点;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出走,反映了她自尊自爱、清醒理智的特点。 在儒林外史中,沈琼枝从盐商宋为富家里出走的具体内容是:沈琼枝听见,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说道:“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来,当做娶妾的一般光景?”打了一个包袱,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据此可知,沈琼枝的出走是因为她不愿意自己被骗婚作小妾,这反映了她独立自主、敢于反抗、自尊自爱、精明干练的特点。 (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717 分)分) 好记性的

39、人好记性的人 【瑞士】彼得比克塞尔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他把时间都消磨在车站上,整天观察火车如何进站、出站。他总是呆呆地注视车厢,注意车头牵引力的大小和车轮的尺寸,对乘务员,对车站的站长,他都羡慕不已。铁路,这是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唯一事物。 他能识别每一列火车,知道它从何处开来,又驶向何方,他清楚每一列火车的编号,知道它挂不挂餐车,带不带邮车。他能随口报出买一张到弗拉乌恩法尔特,到奥尔登,到尼特比普或任何一个小站的车票的票价。 他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行车,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读书,不看报,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没有时间。他在车站上度日。

40、只有五月或十月,列车运行时刻表变换的时候,才有几个星期不见他露面。 在此期间,他在家中将新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从第一页审阅到最后一页,每发现一个变更之处,心中都有说不尽的高兴。然后,他把新的运行时刻表滚瓜烂熟地背将出来。 偶尔也会有旅客向他打听某趟火车的开车时刻,这下,他满脸熠熠生辉。而向他打听开车时刻的人便无法脱身,非得误车不可。他不但告诉别人开车时间,还如数家珍地说出该趟车的车次,车厢的号码,有可能中转的站名,抵离各站的时刻。倘若有谁在他炫耀完他的真才实学之前置他于不顾抽身而去,他就会火冒三丈,口出不逊,他会冲着离去的背影乱喊:“您对铁路旅行一窍不通!” 他自己却从未乘过一次火车。 “坐不坐火

41、车无关紧要。”只有记性不好的人才乘火车,假如有个好记性,就可以像他一样记住各列火车的抵离时间,大可不必为了消磨时间去乘坐火车了。 我试图开导开导他,对他说:“有些人喜爱旅行,喜欢坐火车,他们向车窗外张望,看看都经过什么地方” 可是他勃然变色,以为我在取笑他。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喏,他位将经过路特巴赫,经过德汀根、万恩、尼特比普、云希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还有海根多夫。” “也许他们得坐火车赶到什么地方去呢。”“不对!”他说道,“差不多所有的人总要坐火车回来的,有些人甚至早晨乘车去,晚上又乘车回,他们的记性差到这种程度。” 他开始在车站上诟骂旅客,“你们这些白痴!你们完全

42、丧失了记忆!”有时他大声喊道:“你们会经过海根多夫!”如果乘客一笑置之,他就上前把人家从车厢踏脚板上往下拖,一面恳求人家听听他的忠告。“我会把一切都说给你们听!你们在十四点二十七分经过海根多夫,这一点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列车时刻表上什么都有”有时甚至发展到打人的地步,“谁不听我的,让他尝尝拳头的味道!” 这一来站长没有其他办法了, 只好明确地向他提出警告: 假如再这样行为不端, 就禁止他到站上来。他被唬住了。不来车站,那他就无法活下去。他一句话也不说,整天坐在长凳上,看着火车开进开出,不时耳语般地背诵着一些数字。他的目光尾随着进站的旅客,觉得怎么也无法理解他们。 故事似乎应到此为止。 可是,多年

43、以后,这个车站新开设了一个问事处。问事处身穿制服的职员对铁路方面的任何问题都能回答。那位好记性的人不相信这一点,他每天都到问事处去,提出极复杂的问题,来考考那位职员。 他问道:“夏季每星期日十六时二十四分到达吕伯克的那列火车的号码是多少?”那位职员查阅了一本小册子,给了他答案。不管他问什么,那职员都很快回答了他。 于是,这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光。 有一回他问那职员:“车站的台阶一共多少级?”那职员回答道:“这我可不知道。”他高兴得一蹦老高,在车站上边跑边叫:“他不知道这个!他不知道这个!”他跑到车站前的台阶旁,数清了台阶的级数,把数字牢牢地印在他的记忆里。此刻,在

44、他的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 打这以后,再也不见他在车站露面了。 他在城里数台阶,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把数字记得牢牢的。现在,他记住了世界上任何书本上都没有的数据。 把全城每家每户的数据都记住了以后, 他来到火车站售票处买了一张车票, 生平第一次登上了火车。他要到另一个城市,直至数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台阶。他想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无论哪个职员也无法从书上查到的事情。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选 6. 根据小说内容,补全“好记性的人”的情绪变化图。 (4 分) 7. 好记性的人“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甚至滚瓜烂熟,但是第(17)段又说“在他的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这样的

45、情节安排是否矛盾?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4 分) 8. 优秀的小说精于刻画人物形象。综合下列两段文字,参考提示,分析“好记性的人”的形象。 (4 分) (1)他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行车,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读书,不看报,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没有时间。他在车站上度日。 (提示:加点字突出了“好记性的人”怎样的生活?) (2)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喏,他位将经过路特巴赫,经过德汀根、万恩、尼特比普、云希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还有海根多夫。” (提示:如何看待“好记性的人”一一细数这些地名的行为?) 9. 小说用喜剧的形式讲述了“好记性的人”的故

46、事。联系链接材料,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作品喜剧形式背后隐含的深意。 (5 分) 【链接材料】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百度百科 【答案】6. (1)解答旅客的问路/记背新的火车时刻表(2)A.被站长警告/B.问事处职员能回答旅客和他的问题(3)数台阶/数尽世界上所有台阶的级数 7. 示例:不矛盾。好记性的人熟背列车时刻表,觉得自己比别人所知道的更多,可以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好记性”。当他发现问事处职员能够回答所有关于列车的事情,自己“好记性”的价值不复存在时,偶然发现数台阶数

47、可以让他重新炫耀(问倒问事处职员) ,他找到了自己新的优越感,关于列车的记忆已经没有用处,所以他的记忆自然就全部清空了。 8. 示例:第一句中“不”“没有”的反复出现(或否定词、夸张、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好记性人”热衷于记与火车有关的事情,以致于生活单调而重复;第二句中他一一细数地名,告诉旅客坐火车没有必要,体现他关心的是列车表上的地名而非现实的地点,让他的乐此不疲显得荒诞,凸显出他的荒唐与可笑。 9. 示例:小说以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好记性的人”痴迷于火车时刻等以致于生活十分单调的形象,而他痴迷的仅仅是他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是别人所不知道的事,甚至想要以自己对“好记性”的看法改变他人,塑造了一个

48、性格有缺陷且执拗的人物形象。而从故事情节安排来看,第段说“故事似乎应到此为止。”但故事并未止于此,而是把好记性人的固有爱好打破,让他转而改数台阶,出人意料的转折把好记性人对无意义的坚持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章通过夸张的手法和情节的突转, 揭示了“好记性的人”忙忙碌碌一生,错把无意义的事当作唯一存在价值的荒诞,唤醒人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示例:“好记性的人”错把无意义的事当作存在的价值,忽视了人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唤醒人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解析】 【6 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第一空:从第段“铁路,这是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唯一事物”“他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

49、”“在此期间,他在家中将新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从第一页审阅到最后一页,每发现一个变更之处,心中都有说不尽的高兴。然后,他把新的运行时刻表滚瓜烂熟地背将出来”、第段“偶尔也会有旅客向他打听某趟火车的开车时刻,这下,他满脸熠熠生辉”可知,“好记性的人”最高兴的事是:解答旅客的问路/记背新的火车时刻表; 第二空:从第段“这一来站长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明确地向他提出警告:假如再这样行为不端,就禁止他到站上来。他被唬住了。不来车站,那他就无法活下去”可知,“好记性的人”最糟心的事是:被站长警告;再联系第段“可是,多年以后,这个车站新开设了一个问事处。问事处身穿制服的职员对铁路方面的任何问题都能回答。那位好记

50、性的人不相信这一点,他每天都到问事处去,提出极复杂的问题,来考考那位职员”、第段“于是,这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光”可知,问事处职员能回答旅客和他的问题也是他感到最糟心的事。 第三空:从第段“把全城每家每户的数据都记住了以后,他来到火车站售票处买了一张车票,生平第一次登上了火车。他要到另一个城市,直至数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台阶”可知,“好记性的人”最后新的爱好是:数台阶、数尽世界上所有台阶的级数。 【7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第段“有旅客向他打听某趟火车的开车时刻,这下,他满脸熠熠生辉。而向他打听开车时刻的人便无法脱身,非得误车不可。他不但告诉别人开车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