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865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顺义区北京市顺义区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7 7 小题,共小题,共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有很多捣衣诗。人们读这些捣衣诗,常感到疑惑:古人何以都在夜间捣衣,所捣之衣究为何物,如何捣?八十年代,学界首次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捣衣不是洗衣,即把衣服浸湿放在石上, 用木棒棰来捶打。 但有人说捣衣是捣帛缝制寒衣, 有人说捣衣是捶打浆洗过的衣服,有人说捣衣是脱胶处理等等,最后没有结论,仍是个悬案。后来又有人认为捣衣实际就是捣软麻布以制冬衣,然而大量

2、的捣衣诗明明写着捣的是帛、练、纨、素(不包括棉)等丝织品,因而这个说法,仍值得商榷。 捣衣, 文选注曰: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乐府诗集注曰:益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可见捣衣即捣帛或捣素,是裁制寒衣之前的一道工序。那么,帛在制衣前为何要捣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纤维,即茧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丝胶在缫丝时可以除去一部分,但仍会有一部分黏附在丝素上,这使得生丝或坯绸显得粗糙、僵硬,需要进一步涑丝帛方能变软。也就是说生丝要用微温的水浸泡,帛则安放在楝木灰中浸泡,利用水温和楝木灰中的碱加速化学处理,进一步

3、使丝和帛上的丝胶溶解。浸泡后的丝帛,需用木杵在砧上反复捶捣,一是使丝帛上的丝胶易于随浆水析出,二是与现代制丝工艺中的掼经(又名别丝光)作用相似,可使生丝和坯绸更加白净柔软而有光泽。丝、帛经捶捣后还要洗净,所以捣衣多于河滨和庭院里进行。制衣用的有些丝织品,有的还经过了染色。因染料中酸的化学作用和曝晒,晒干后的丝织物又变得粗糙而多皱褶,因而在裁剪、缝制前必须捶捣,使它柔软平整。这就是帛在制衣前要捣的原因。 明代学者杨慎在他的丹铅录中曾说字林 :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由此可知,古代捣衣是两个女子合作的一种劳动。 我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妇女日兴夜

4、寐操持家务,白天少有闲暇,纺绩、缝纫多在夜晚。 汉书食货志云: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她们每日夜间三三两两相伴劳作,不仅多得十五个劳动日,而且还节省了燎火之费。这成了古代一种民俗。 (取材于文史知识 ) 1. 下列对“捣衣”的理解,合乎本文作者认识的一项是( ) A. 浣洗衣服的方法。 B. 丝帛的脱胶与软化。 C. 裁制寒衣的工序。 D. 捣软麻布以制冬衣。 2. 下面捣衣图 ,不能印证下列文献记载的一项是( ) A. 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 B. 直舂曰“捣”。 C. 两女子对立。 D. 执一杵如

5、舂米然。 3. “材料一”结尾引用了 汉书食货志 中的一段话, 对这段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说明捣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 B. 说明捣衣是妇女合作的一种劳动。 C. 说明捣衣是类似舂米的一种劳动。 D. 说明捣衣在夜间集体进行的原因。 4. 根据本文所给信息,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妇女在夜间捣衣是因为需要两人合作才能进行。 B. 丝帛捶捣后还要浣净,所以捣衣地点多在河滨庭院。 C. 捣衣与丝帛浸沤后脱胶有关,也与染色后捣软有关。 D. 捣衣的方法是:将丝帛放在砧上,用木杵反复捶捣。 【材料二】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

6、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这便是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所说的捣衣,其目的只是把衣服锤松软平整,只须在家里进行,也不必去河边,且一般在夜晚进行。这是由于旧时生活贫困,即使是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就要尽量节省。而捣衣一活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轮廓就可以进行,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这就是古代妇女选在月夜下捣衣的根本原因。 5. 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都认“衣”不包括棉织品。 B. 都认为“捣衣”由妇女完成。 C. 对夜间“捣衣”的认识相近。

7、D. 对“捣衣”作用的认识相同。 6. “材料一”第一段叙述对“捣衣”认识,有一句所指正是“材料二”的观点。请摘写出这一句。 7. 写出“材料一”所引文献中与“材料二”划线句相对应的一句。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6 6 小题,小题,2222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

8、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乃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 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取材于范晔后汉书董宣传 ) 注解湖阳公主: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苍头:奴仆的通称。主:公主的

9、简称,指湖阳公主。小黄门: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后泛指宦官。文叔: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8.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 辟:征召 B. 乃驻车叩马 驻车:停下自己的车 C. 大言数主之失 数:一件件地计算 D. 流血被面 被:覆盖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言数主之失 因格杀之 B. 愿乞一言而死 而纵奴杀良人 C. 乃威不能行一令乎 死乃知之 D. 将何以理天下乎 葬以大夫礼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因出身高贵,最后做到北海相。 B. 因匿主家 于是

10、被主人藏在家里 C. 愿乞一言而死 希望您为我说句公道话再死 D 因敕强项令出 于是封他为“强项(脖子)令”让他出宫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12. 董宣是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怎样的品行?这种品性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阅读论语乡党第 9 章,回答下面小题。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3. 文言文中, “不”常常通“否”, 因此, 本章划线部分可以有多种断句, 其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伤人乎/不问马 B. 伤人乎不/问马 C. 伤人/乎不/问马 D. 伤人乎/不/问马 14

11、. 这一章,体现出孔子什么思想?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7 7 小题,共小题,共 3131 分。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水口行舟 朱熹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 【注释】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 1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 B. 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 C. 绝句对联语的对仗

12、不作要求。 D. 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 16. 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 “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 “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 “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17. 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 B. “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 C. “一棹”意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 D. 结尾“鹈鴂

13、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 18. 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 B. 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 C. 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 D. 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 19. 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20.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羁鸟恋旧林,_。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无边落木萧萧下,_。 (杜甫登高 ) 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_,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

14、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_。 (李白将进酒 ) 那天上课,老师读错了一个字音,一同学举手纠正,大家都觉得老师一定很尴尬,没想到老师反应真快,当即化用荀子劝学中的话,说:真是“_”!接着又用韩愈师说中的话说,“_,_”,既肯定了学生,又摆脱了窘境。 21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红楼梦中人物与其在大观园中住所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熙凤稻香村 B. 薛宝钗蘅芜苑 C. 林黛玉潇湘馆 D. 贾宝玉怡红院 (2)按要求解释红楼梦中的内容。 “青埂峰”中“青埂”与“_”谐音。 “绛珠仙草”对应现实故事中的_。 “神瑛侍者”对应现实故事中的_。 “警

15、幻仙子”对应现实故事中的_。 四、本大题共四、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1717 分。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古古 道道 秋秋 风风 秋天多雾,也多风。豫西的山原高低起伏,沟壑遍野,为风提供了辗转腾挪的条件。风从那些沟壑里一点点踅起,到高处集中,形成队伍便在原上横冲直撞,带动起所有能带动的东西一起狂欢。收割后的细碎的庄稼和树叶漫天飞舞。有些沙土打在脸上,麻梭梭的疼。风带动不起那些树枝电线,它们便无休地纠缠着,发出尖利的嘶鸣。 一条河在原上出现,这是一道裂谷。河水经流了许多岁月,现在变得细小舒缓,有些地方已经干涸了。旋着的叶子,旋到这里忽而栽下,会同浑黄的野草顺着河谷跑。 再往

16、前走,便见到了凌厉而险峻的古道。这是一片猛然凸起的山峡,由于时间的久远,无法理解古道为何不设在我们来时的山原地带。山石是那么坚硬,能够感觉那是一种硬性的穿越,两边狭窄之处,必是经过了人力的凿斫。不规整的峡谷间,出现了深深的车辙,那是铁轮碾压的痕迹,并不是归顺地统一在一处,最深的车辙两边,仍有辙印交错,说明通过时的紧张与慌乱。这么多,这么深的印记,令人惊心。 四周全是茅草,有的能够叫上名字,更多的叫不出名字。长长的白芦,随着风乱摇,如群舞的小妖。也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乱草,这条古道,早就找到了。我们找了一位不远的当地人做向导。说不远,也有一定距离了。那是石壕村来的,对,就是杜甫写石壕吏的石壕村。

17、从村子到这里的路上,还都是大片的黄土地。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麦种已经播进了土地的内部,再一场秋雨扫过,它们就会钻出地面,将大地绣满莹莹的锦缎。有的地块,还有人在忙碌,不知道忙些什么,农家不会让地荒掉,他们总是在忙着。田地四周有树,高高低低。纷乱浓密的地方,就是村庄。在豫西这片地方,你会惊奇地发现,顺着山原排下来,竟然有那么多的柿子树。从地坑院出来,与地面齐平的屋顶上已经有人在晒柿子,从高空往下看,会以为是晾晒的一块块红被子。田野里的柿子树,雾气缠绕其间,越是靠近,越能看到一串串小灯笼似的红柿子。早晨的太阳,顺着山原升起,光线一层层打在上面,那些树就一层层地绚烂。

18、这些田地和山村,不知接纳了多少漫漫古道的旅人。 秋风吹拂,荒草摇动。古道从黄河与小秦岭之间逶迤而出,一直朝向了西部更为深远的山谷。这段古道就是崤函古道,过去苍莽四百里,连接着洛阳与长安。唐太宗曾有诗: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崤就是崤山,秦岭末端的绝险之地。 秦晋崤之战写到的主战场,离此不远。秦人袭郑不成,从这条古道返回进入崤山,遭受了不义之师的灭顶之灾。函是函谷关,就在前面。这么一想,眼前立时旌旗猎猎,车轮滚滚,人吼马啸,风烟弥漫。如此,骑牛的老子,是从这里衣袂飘飘走向函谷关的吗?满腹经纶的老子,走了一路,或许是看破了,悟透了,所以经过这里,在函谷关一气写下了道德经 ,那是另一条闪现着风、阳光

19、与高山的古道。想必,秦始皇东巡的车辇,一次次隆隆驶过这个山峡,可以想见坐在车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没有一种信心十足的理由,谁也不会冒如此风险和艰难去长途跋涉。还有诗人杜甫,在一个纷乱的年月,暮投石壕村,经历了有吏夜捉人的事件,也是穿过这条古道,磕磕绊绊,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 多少人物、多少朝代过去,只剩下了累累痕迹。 有人在那些草里忙着采集、照相,欢闹着,追逐着,他们或许很少看到这么荒凉的地方,这么原始的所在。也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 晨阳的淡黄光线里,起伏的原上渐渐托出一个人影,走得近了,看清是一个女孩,手里拉着箱子。而后又有一辆农用车慢慢爬上来,车上依旧是年

20、轻人。一定是农忙之后,出外打工的农家孩子。 太阳越升越高,雾气全消,眼前一片辽阔。攀上古道边上的山峰,看见了越来越多的群山。头发和衣衫掀动,心襟也被风吹荡起来。 (取材于王剑冰同题散文) 22. 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涸:“涸”,读 k。 B. 凿斫:“斫”,读 zhu ,砍。 C. 衣袂:衣袖。“袂”,读 m i。 D. 车辇:“辇”,读 nin,车。 23. 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段,渲染了苍茫萧瑟的环境特点,为古道的出场作了有力的烘托。 B. 第段是一个过渡段,由眼前所见之景转入对渺远历史的思索,结构谨严。 C. 第段作者引用了唐

21、太宗的诗句,吊古伤今,使文章平添了几分沉重之感。 D. 作者感慨人物、朝代被时间冲洗成陈迹,饱含着对历史与生命价值的思索。 24. 第段中说“那是另一条闪现着风、阳光与高山的古道”,根据你积累的文化常识,简述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5. 有人认为应删掉文中的第段,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五、写作(五、写作(6060 分)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6. 学生会悦读刊物准备出一期“名著阅读推介”专刊,请你从自己读过的呐喊 平凡的世界 红岩 老人与海中选择一本,以“一句话”推介的形式,介绍这本著作,吸引大家阅读;再写出推介理由。要求:结

22、合作品,理由充分,语言流畅。150 字左右。 27. 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出行,还不能像过去一样完全自由,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律。你同学的父母想让他寒假期间一起去外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去还是不去?他有点儿疑惑,发微信,求你给他拿个主意。请你回一条微信,提出你的看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150 字左右。 28. 冬季的雪后,常给人带来别样的感受。请以“雪后”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感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小诗不超过 15 行,抒情文字 150 字左右。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9. 根据材料,

23、完成作文。 运动场上,接力赛这项运动,最关键的是传递好接力棒;生活中,也有无数的接力棒需要我们交接、传递。其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请以“接力棒”的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 30. 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我们平时总要接触书,阅读、欣赏,从中获得教益。其实,生活也是一本书,给我们很多东西。围绕着书,一定会有很多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故事。 请以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 北京市顺义区北京市顺义区 20212021- -20222022 学

24、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7 7 小题,共小题,共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有很多捣衣诗。人们读这些捣衣诗,常感到疑惑:古人何以都在夜间捣衣,所捣之衣究为何物,如何捣?八十年代,学界首次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捣衣不是洗衣,即把衣服浸湿放在石上, 用木棒棰来捶打。 但有人说捣衣是捣帛缝制寒衣, 有人说捣衣是捶打浆洗过的衣服,有人说捣衣是脱胶处理等等,最后没有结论,仍是个悬案。后来又有人认为捣衣实际就是捣软麻布以制冬衣,然而大量的捣衣诗明明写着捣的是帛、练、纨、素(不包括棉)等丝织品,因而这个说

25、法,仍值得商榷。 捣衣, 文选注曰: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乐府诗集注曰:益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可见捣衣即捣帛或捣素,是裁制寒衣之前的一道工序。那么,帛在制衣前为何要捣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纤维,即茧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丝胶在缫丝时可以除去一部分,但仍会有一部分黏附在丝素上,这使得生丝或坯绸显得粗糙、僵硬,需要进一步涑丝帛方能变软。也就是说生丝要用微温的水浸泡,帛则安放在楝木灰中浸泡,利用水温和楝木灰中的碱加速化学处理,进一步使丝和帛上的丝胶溶解。浸泡后的丝帛,需用木杵在砧上反复捶捣,一是使丝

26、帛上的丝胶易于随浆水析出,二是与现代制丝工艺中的掼经(又名别丝光)作用相似,可使生丝和坯绸更加白净柔软而有光泽。丝、帛经捶捣后还要洗净,所以捣衣多于河滨和庭院里进行。制衣用的有些丝织品,有的还经过了染色。因染料中酸的化学作用和曝晒,晒干后的丝织物又变得粗糙而多皱褶,因而在裁剪、缝制前必须捶捣,使它柔软平整。这就是帛在制衣前要捣的原因。 明代学者杨慎在他的丹铅录中曾说字林 :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由此可知,古代捣衣是两个女子合作的一种劳动。 我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妇女日兴夜寐操持家务,白天少有闲暇,纺绩、缝纫多在夜晚。 汉书食货志云:春令民

27、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她们每日夜间三三两两相伴劳作,不仅多得十五个劳动日,而且还节省了燎火之费。这成了古代一种民俗。 (取材于文史知识 ) 1. 下列对“捣衣”的理解,合乎本文作者认识的一项是( ) A. 浣洗衣服的方法。 B. 丝帛的脱胶与软化。 C. 裁制寒衣的工序。 D. 捣软麻布以制冬衣。 2. 下面捣衣图 ,不能印证下列文献记载的一项是( ) A. 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 B. 直舂曰“捣”。 C. 两女子对立。 D. 执一杵如舂米然。 3. “材料一”结尾引用了 汉书食货志 中的一段话, 对这

28、段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说明捣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 B. 说明捣衣是妇女合作的一种劳动。 C. 说明捣衣是类似舂米的一种劳动。 D. 说明捣衣在夜间集体进行的原因。 4. 根据本文所给信息,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妇女在夜间捣衣是因为需要两人合作才能进行。 B. 丝帛捶捣后还要浣净,所以捣衣地点多在河滨庭院。 C. 捣衣与丝帛浸沤后脱胶有关,也与染色后捣软有关。 D. 捣衣的方法是:将丝帛放在砧上,用木杵反复捶捣。 【材料二】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

29、品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这便是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所说的捣衣,其目的只是把衣服锤松软平整,只须在家里进行,也不必去河边,且一般在夜晚进行。这是由于旧时生活贫困,即使是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就要尽量节省。而捣衣一活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轮廓就可以进行,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这就是古代妇女选在月夜下捣衣的根本原因。 5. 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都认为“衣”不包括棉织品。 B. 都认为“捣衣”由妇女完成。 C. 对夜间“捣衣”的认识相近。 D. 对“捣衣”作用的认识相同。 6. “材料一”第一段叙述对“捣

30、衣”认识,有一句所指正是“材料二”的观点。请摘写出这一句。 7. 写出“材料一”所引文献中与“材料二”划线句相对应的一句。 【答案】1. B 2. A 3. D 4. A 5. D 6. 捣衣实际就是捣软麻布以制冬衣 7. 省费燎火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顺文章的思路。第一自然段主要是提出人们对于“捣衣”的种种误解,第二自然段才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说“帛在制衣前为何要捣呢?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需要进一步涑丝帛方能变软。进一步使丝和帛上的丝胶溶解。”由此可知,作者认为“捣衣”是丝帛的脱胶与软化。 故选 B。 【2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对捣衣图有介绍:明代学者杨慎在他的丹铅录中曾说“字林 :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由此可知,古代捣衣是两个女子合作的一种劳动。 由此可知,这捣衣图能够印证 BCD三项记载,因为这三项记载都是本段文字里的内容。 A.“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是说捣帛裁衣要寄给远方的人,这在捣衣图上没有体现,所以无法印证。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结尾引用汉书食货志中的话,是为了证明其前面的观点“妇女日兴夜寐操持家务,白天少有闲暇

32、,纺绩、缝纫多在夜晚”,并且段尾也有总结“她们每日夜间三三两两相伴劳作,不仅多得十五个劳动日,而且还节省了燎火之费。这成了古代一种民俗”。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需要两人合作才能进行”错。原文说“我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妇女日兴夜寐操持家务,白天少有闲暇,纺绩、缝纫多在夜晚”,由此可知,古代妇女在夜间捣衣是因为“白天少有闲暇”,而非因为“需要两人合作才能进行”。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相同”错。材料一说“可见捣衣即捣帛或捣素,是裁制寒衣之前的一道工序”,由此

33、可知,材料一认为“捣衣”的作用是方便“裁制寒衣”。材料二说“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由此可知,材料二认为“捣衣”的作用是使衣物“柔软平整”,从而方便穿着。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二的观点是“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纤维太硬, 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材料一的“捣衣实际就是捣软麻布以制冬衣”正好与之相契合。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材料二划线句的意思是因为旧时生活贫苦,所以人们尽量节省各项费用,但是点灯的油也

34、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人们一般也是能省就尽量节省。材料一中的词语“省费燎火”正好与之相对应。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6 6 小题,小题,2222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

35、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乃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 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取材于范晔后汉书董宣传 ) 注解湖阳公主: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苍头:奴仆的通称。主:公主的简称,指湖阳公主。小黄门: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后泛指宦官。文叔: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8

36、.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 辟:征召 B. 乃驻车叩马 驻车:停下自己的车 C. 大言数主之失 数:一件件地计算 D. 流血被面 被:覆盖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言数主之失 因格杀之 B. 愿乞一言而死 而纵奴杀良人 C. 乃威不能行一令乎 死乃知之 D. 将何以理天下乎 葬以大夫礼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因出身高贵,最后做到北海相。 B. 因匿主家 于是被主人藏在家里 C. 愿乞一言而死 希望您为我说句公道话再死 D. 因敕强项令出 于是封他为“强

37、项(脖子)令”让他出宫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12. 董宣是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怎样的品行?这种品性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答案】8. B 9. D 10. D 11. 文叔是百姓时,逃犯、死囚都敢藏起来,官吏不敢到您家里追查。赐给董宣三十万钱,董宣都分给了手下官吏。 12. 董宣不畏豪强,敢于坚守原则,宁死不屈。示例:当今,社会情况复杂,诱惑时时都有,我们更要像董宣一样,敢于坚持原则,不阿附权势,不随波逐流。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

38、句意:于是就拦住(公主的)车马。“驻车”,驻,停留,使动,指拦住(公主所乘)车。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助词,的。/代词,他。 B“而”,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但、却。 C“乃”,副词,竟然/副词,才。 D“以”,均为介词,用。 故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因出身高贵”理解错误。“举高第”意为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次第。 B“主人”理解错误“因匿主家”意为于是藏在公主家。 C“乞一言”理解错误。“愿乞一言而死”意为希望自己能说句话然后再死。 D理解正确。 故选 D。 【11

3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白衣”,百姓;“亡”,逃犯;“死”,死囚;“至”,到。 “钱三十万”,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三十万钱”;“悉”,全、都;“以班诸吏”,省略句,正常语序为“以(之)班诸吏”,把钱分发给手下官吏;“班”,赏赐,分发。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依据原文“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可知,但董

40、宣杀了公主的奴仆时,公主向皇帝告状,皇帝非常生气,准备用鞭子打死他,董宣就晓之以理,并请求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流血覆盖全脸。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由此可以看出董宣“不畏豪强,坚守原则,宁死不屈”的高贵品格。 这种高贵的品格给我以这样的启发:面对社会上种种复杂的情况,面对种种的诱惑,我们要像董宣一样,敢于坚持原则,不屈从权贵,不阿附权势,不随波逐流。 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科举考试被录取,官至北海相,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

41、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一件件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 召来董宣, 要用鞭子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 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 皇帝说: 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流血覆盖全脸。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

42、。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 于是封他为强项(脖子)令让他出宫。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 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的官,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阅读论语乡党第 9 章,回答下面小题。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43、 13. 文言文中, “不”常常通“否”, 因此, 本章划线部分可以有多种断句, 其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伤人乎/不问马 B. 伤人乎不/问马 C. 伤人/乎不/问马 D. 伤人乎/不/问马 14. 这一章,体现出孔子什么思想? 【答案】13. C 14. 人本思想(仁爱) ;仁,以人为本;重视人,不重视物;首先重视人,然后才是物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C.“乎”为语气词,一般放在句尾,有时放在句中,不能放在句首。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孔子知道马厩遭到了火灾,回来之后马上问人不问马,可以看出孔

44、子重视人,不重视物,十分关心下面的人。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体现了人本思想。 参考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7 7 小题,共小题,共 3131 分。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水口行舟 朱熹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 【注释】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 1

45、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 B. 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 C. 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 D. 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 16. 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 “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 “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 “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17. 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46、. “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 B. “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 C. “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 D. 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 18. 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 B. 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 C. 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 D. 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 19. 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答案】15. D 16. C 17. C

47、 18. D 19. 其一可以算宋诗。作者景中寓理,借一夜“风雨”之后“青山绿水”“依旧多”的风景特点,体现任何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住事物的发展的哲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扼杀,可谓以思理见胜。 其二可以算唐诗。作者寓情于景,陶醉于江水两岸青山的郁郁青青的风景,无声的流水,借杜鹃的鸣叫,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可谓以情韵见长。 【解析】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种题型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和阅读时要了解和和准确掌握在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的名字、称号、籍贯、时代、经历、作品及主要成就等。D 项表述错误,绝句,一首四句,没有六句的。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

48、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通读诗歌,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主旨情感,再根据问题组织答案。C 项,“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理解错误,诗中写诗人能坦然面对风雨,醒来就忙忙地卷篷要看个究竟,看到的是两岸景色原来和昨天一样,依然满目是青山绿树。故选 C。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词句含义、把握诗歌情感态度、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回答本题,应该先在诗歌中分别找到各个选项的对应诗句,然后采用比对的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C项,“喻处境危险”分析错误,“烟波一棹知何

49、许”中“一棹”指一叶扁舟,引发读者思考:在这个烟波浩渺的江面,这样一只小船要漂向何处?从而表达了淡淡的思乡之情。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比较两首诗在内容、主旨、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D 项,“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分析错误。第一首诗,从诗人对风雨的坦然及对青山绿树经历风雨而依旧的赞叹,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面对现实,坚定信念。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第二首诗,诗人描写了

50、江水两岸青山的郁郁青青的风景,无声的流水,借杜鹃的鸣叫,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分析可知,并不是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故选 D。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 ,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 、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根据钱钟书的诗论,我们可以看出, 其一可以算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