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卷 一、积累(一、积累(1919 分)分) 1. 阅读下列诗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世界在踌(ch )之心的琴弦上跑过去,奏出忧(y )的乐声。 (2)使生如夏花之(xu n)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3)安静些吧,我的心,这些大树都是(q )祷者呀。 2. 阅读小瓯的阅读笔记,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出处 名句 阅读感受 李白行路难 (其一) _,_ 借山川堵塞象征人生之路的艰难险阻,表达了愤懑之意。 杜甫月夜忆舍弟 _,_。 借身处乱世家书难寄, 表达对兄弟的牵挂与忧虑。 韩愈左迁
2、至蓝关示侄孙湘 _,_。 直接表白自己的志向, 表达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温庭筠商山早行 _,_。 用名词展示各种画面, 突显旅人“早行之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 以自然景物自喻, 展现淡看世事示乒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_。 借自然现象类比兄弟之间的聚散遭遇,表达了豁达胸襟。 反思:正如欧阳修所说“_”,诗人在古诗文名句中写景、叙事,看似写景、叙事,实为表达强烈的情感,在鉴赏古诗文名句时,应透过景与事,走进诗人的心灵。 3. 下列古诗文名句,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一项是( )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
3、白行路难 (其一) B.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C.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 ) 二、阅读(二、阅读(5656 分)分) (一)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 (7 7 分)分) 4. 学习小组开展“英雄上梁山”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根据小说内容,选出下面三个人物上梁山的直接原因。 徐宁( )董平( )吴用( ) A.躲避追捕 B.战败归降 C.中计受骗 (2)你要参加“逼上梁山”主题发言,会选择下面哪个人物?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述理由。 A.宋
4、江 B.林冲 C.李逵 (二)文学作品阅读。 (二)文学作品阅读。 (1818 分)分) 大猩猩 刘心武 街角新开了个精品店。敞开的门面里花花绿绿,银光闪闪。风吹过,挂在沿街柜台上的风铃发出阵阵叮咚的响声。 其实那店里卖的东西也并非都那么精。比如,就有一只比五岁的儿童还粗壮的玩具大猩猩,被当作商店的招幌, 天天挂在外面。 那大猩猩用褐色的粗呢料缝制而成,眼睛鼻子嘴巴脚爪镶着些黑色的人造革,造型略有夸张而颇滑稽。 奶奶总带着妮妮路过那个精品店,妮妮的眼珠子总往店里头转,奶奶却总没带她进那店里去过。妮妮四岁多了。妮妮懂事,妮妮知道自己为什么进不成托儿所而只好到奶奶这儿来跟奶奶过。妮妮的爸爸妈妈都是
5、普通的办事员,所以爸爸妈妈工资少而没法子赞助托儿所一匹摇马,所以爸爸妈妈就把她送到奶奶这儿来了。奶奶其实比幼儿园的阿姨还会讲故事,还能教妮妮用碎布头、纸盒子、塑料瓶自己制作好多玩具。妮妮相信奶奶的话,那家精品店不是小孩子和老头老太太去买东西的地方。可路过那家精品店时妮妮总望着那只大猩猩,回到家她就要奶奶给她讲大猩猩的故事。奶奶就编了好多故事讲给她听。包饺子的时候就讲大猩猩贪吃饺子肚子痛住医院的故事,哄妮妮睡觉的时候就讲大猩猩光贪玩不睡觉结果掉进井里的故事末了妮妮总问:“大猩猩不疼吗?”奶奶就总说大猩猩不贪吃不贪玩不会疼。可妮妮在表情上总不大相信。 有一天奶奶突然宣布:“妮妮,奶奶能给你买玩具了
6、,你想买个什么呢?”原来奶奶的退休金每月增加了五块,而且补发了半年的,所以那个月就多出了三十五块来,奶奶愿意都用来给妮妮买玩具。 本来说是到百货公司去买,可是路过那个街角时,妮妮像粘在了那儿,拎扯不动了。奶奶想了想,就带她去那店里了。 店里有位描眉的小姐,她见奶奶牵着妮妮进来了,忙满脸堆笑地招呼:“买点好玩儿的吗?我们这儿有好多的玩偶哩!有刚进的蓝精灵,还有椰菜娃娃” 奶奶就问妮妮:“你喜欢哪一样呢?” 妮妮望望蓝精灵,望望椰菜娃娃,望望沙皮狗和绿鳄鱼,最后却不再在店里望,而是跑到店门外,望着那个大猩猩。 描眉的小姐笑吟吟地跟着妮妮和奶奶,对奶奶说:“原来小妹妹喜欢这个大猩猩,这大猩猩反正也挂
7、旧了,我就贱卖了吧原价二百,我一百二就卖买吗?买我就把它放下来” 妮妮不等奶奶表态便跳着脚拍手嚷:“放下来,放下来!快点儿放下来!” 奶奶慌了:“别呀别呀”奶奶兜里只有四十块钱,只打算花三十五块钱买玩具,一百二!奶奶想也不敢想! 奶奶牵着妮妮硬把她往回家的路上拉。妮妮不甘心,还拼命扭回头去望那大猩猩。 描眉小姐站在大猩猩身旁撇嘴。 妮妮大哭。奶奶急了,绷着脸问:“那大猩猩有什么好?那么贵!你干吗非要那大猩猩?” 妮妮抽抽噎噎地说,说得好认真,说得好吃力。奶奶忽然听明白了。 妮妮是说,那大猩猩的两只胳膊,总那么给捆起来,吊着,大猩猩一定很疼很疼,大猩猩哪天才能不吊着,给放下来呢?咱们买下它,让它
8、跟咱们回家吧! 奶奶听明白了以后,就蹲下来,一把搂住了妮妮,搂得紧紧的,用自己起皱的脸,紧贴着妮妮湿漉漉的小脸蛋。 奶奶带妮妮回到家,用大钥匙打开柜子,用小钥匙打开柜里抽屉,用双手取出个旧的手提包,打开它,从里头取出个手绢包,打开手绢包,从里面数出了好多张大票子 然后奶奶又带着妮妮到了那街角的精品店,用一百二十块钱买下了那个大猩猩,妮妮简直抱不住它,说实在的,奶奶抱着也吃力。 奶奶对收了钱还在吃惊的描眉小姐说:“以后,任凭什么样的玩偶,只要是模仿动物的,你就别再把它们捆着吊着,别让它们痛苦!” 描眉小姐开始有点莫名其妙,心想我要不捆着吊着那大猩猩你还舍不得买它哩!可当那一老一小互相帮助着抱走大
9、猩猩以后,她一边抠着指甲上的蔻丹,一边也浮出个淡淡的念头:是呀,捆着吊着,究竟不好看,怎么以前就没感觉出来呢? 5. 关于妮妮买大猩猩,小说多处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小说人物】 6. 小说中的画线句细写奶奶取钱的过程,有何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7. 你怎么评价奶奶给妮妮买大猩猩行为?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小说主题】 8. 小说结尾细写描眉小姐的想法,有何用意?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1212 分)分) 谈诗(节选) 钱穆 最近偶然看红楼梦 ,有一段话,现
10、在拿来做我讲这问题的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诗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
11、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 高雅的人则不然, 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摩诘诗极富禅味。 禅宗常讲“无我、 无住、 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扑扑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
12、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扑扑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 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含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 好
13、让读者自己去领略。 若是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于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含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 9. 林黛玉认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不好。根据作者的论述,说说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好?请简要概括。
14、 10. 根据内容,理清作者思路,补全本文的论述过程。 首先,引用林黛玉论诗,引出谈诗话题; ; 。 11. 下面这句为什么能成为名句?运用作者观点,简要品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四)古诗阅读。 (四)古诗阅读。 (4 4 分)分) 12. 学习小组在探究诗歌见梅的情感时,发生了争议。小瓯认为是“喜悦”,小越认为是“惋惜”。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见梅 宋何应龙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五)文言文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1515 分)分)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
15、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
16、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湖指西湖。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沮洳(jr) 低湿的地带。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贾似道南宋奸相。 13. 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文言词语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部分义项 意思(填序号) 已舍艇 放弃,不要。施舍,布施。除去,离开。 (1)_ 盖亭适踞湖山之中 适合,适宜。顺从,满足。恰好。 (2)_ 并湖行二里
17、许 处所,地方。表示约数。句末语气词。 (3)_ 作记以游之明日 兴起。创作。为,成为。 (4)_ 14.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望 明 月 上 东 南 最 高 峰 与 波 溶 漾 湖 碧 天 青 万 象 澄 澈 15. 月夜的孤山有怎样的特点?简要概述。 16. 看到贾似道后乐园成为废址,“我”与学士相与慨叹久之。根据原文,简述“慨叹”的原因。 三、写作(三、写作(7070 分)分) 17.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央视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的 2020 年开学第一课 ,邀请了钟南山、张伯礼、陈薇、张文宏、吴尊友等作为嘉宾。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则微评论,阐述自己的
18、见解。 要求: 观点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正确书写汉字, 准确使用标点, 规范运用语言; 150 字左右;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8. 阅读下面漫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 (2)不少于 600 字。 (3)不得套写、抄袭。 (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建议】 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并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 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卷 一、积累(一、积累(1919 分)分) 1. 阅读下列诗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世界在
19、踌(ch )之心的琴弦上跑过去,奏出忧(y )的乐声。 (2)使生如夏花之(xu n)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3)安静些吧,我的心,这些大树都是(q )祷者呀。 【答案】 (1)躇 郁 (2)绚 (3)祈 【解析】 【分析】 【详解】 (1)踌躇,读音 ch u ch ,意思是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也做思量、考虑的意思。 忧郁,读音 yu y,忧伤,愁闷。 (2)绚烂,读音 xu n l n,指浓烈繁华,绚丽多彩。注意“绚”与“询”的区别。 (3)祈祷,读音 q do,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2. 阅读小瓯的阅读笔记,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出处 名句 阅读感
20、受 李白行路难 (其一) _,_。 借山川堵塞象征人生之路的艰难险阻,表达了愤懑之意。 杜甫月夜忆舍弟 _,_。 借身处乱世家书难寄,表达对兄弟的牵挂与忧虑。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_,_。 直接表白自己的志向,表达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温庭筠商山早行 _,_。 用名词展示各种画面,突显旅人“早行之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 以自然景物自喻,展现淡看世事示乒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_。 借自然现象类比兄弟之间的聚散遭遇,表达了豁达胸襟。 反思:正如欧阳修所说“_”,诗人在古诗文名句中写景、叙事,看似写景、叙事,实为表达强烈的情感,在
21、鉴赏古诗文名句时,应透过景与事,走进诗人的心灵。 【答案】 .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寄书长不达 . 况乃未休兵 .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月有阴晴圆缺 .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易错字为“塞、弊、衰、茅、畔、醉”。 3. 下列古诗文名句,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一项是( )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其一) B.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C.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
22、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 )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虽身处逆境,但是对实现理想充满信心的豪迈和洒脱;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日行千里的志向,英雄虽然年迈,但仍胸怀壮志;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C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帝为何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未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3、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故选 C。 二、阅读(二、阅读(5656 分)分) (一)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 (7 7 分)分) 4. 学习小组开展“英雄上梁山”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根据小说内容,选出下面三个人物上梁山的直接原因。 徐宁( )董平( )吴用( ) A.躲避追捕 B.战败归降 C.中计受骗 (2)你要参加“逼上梁山”主题发言,会选择下面哪个人物?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述理由。 A.宋
24、江 B.林冲 C.李逵 【答案】 (1)C B A (2)示例:林冲,林冲一心一意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封妻荫子,即使明知受高俅陷害,刺配沧州,仍然不愿意听从鲁智深的建议杀了官差,希望刑满之后,安稳度日。但高俅派陆谦火烧草料场,不给他活路,最终他不得不手刃陆谦,雪夜上梁山。林冲矛盾曲折的心路历程,能立体展现英雄末路的悲情遭遇,最能体现“逼上梁山”的主题,因此我选林冲。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双鞭呼延灼征讨梁山时,汤隆提出用钩镰枪可破连环甲马,并推荐徐宁,令时迁盗取徐宁家传之宝“雁翎圈金甲”诱其上山。 最终,梁山军使用钩镰枪,配以挠钩,果然击败呼延灼,大破连环马。
25、所以徐宁上山的直接原因是“中计受骗”,故选 C。 宋江率军前往东平府,驻军于四十里外的安山镇,派人前去下书,打算先礼后兵。郁保四与王定六前去劝降,结果惹怒了董平。董平追杀过来并杀进宋江军中,结果被绊马索绊倒坐骑,被扈三娘、孙二娘活捉。宋江亲解其缚,以礼相待,董平便归顺宋江。所以董平上山的直接原因是“战败归降”,故选 B。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事情败露之后,受到官府的追捕。吴用等人且战且退,最后来在了梁山。所以吴用上山的直接原因是“躲避追捕”,故选 A。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名著内容的语言表达。 写作的主题是“逼上梁山”,也就是结合名著内容,谈谈这些人物受到了怎样的迫害而不得不上
26、梁山。 示例:宋江:宋江与梁山的关联,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威胁宋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后来宋江又在浔阳江酒楼醉题反诗,梁山一伙劫了江州法场,救了宋江,宋江无路可走,只得上了梁山。宋江自始至终都想搏个“封妻荫子”,并不想反叛,却被逼迫的不得不成了反叛,上了梁山。 示例:林冲: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家有恩爱的妻子,又有着很好的前途。但受高俅迫害,先是“误入白虎节堂”被判发配,又在野猪林险些丢了性命,来在牢城营还想着服刑等待释放。不想又被陷害,火烧了大军草料场,至此方才血刃仇家,上了梁山。像林冲这样一个安善良民,就这样被逼上了梁山。 示例:李逵: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是沂州沂水
27、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杀死了不少人。因此,被逼上了梁山。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被逼上了梁山。 (二)文学作品阅读。 (二)文学作品阅读。 (1818 分)分) 大猩猩 刘心武 街角新开了个精品店。敞开的门面里花花绿绿,银光闪闪。风吹过,挂在沿街柜台上的风铃发出阵阵叮咚的响声。 其实那店里卖的东西也并非都那么精。比如,就有一只比五岁的儿童还粗壮的玩具大猩猩,被当作商店的招幌, 天天挂在外面。 那大猩猩用褐色的粗呢料缝制而成,眼睛鼻子嘴巴脚爪镶着些黑色的人造革,造型略有夸张而颇滑稽。 奶奶总
28、带着妮妮路过那个精品店,妮妮的眼珠子总往店里头转,奶奶却总没带她进那店里去过。妮妮四岁多了。妮妮懂事,妮妮知道自己为什么进不成托儿所而只好到奶奶这儿来跟奶奶过。妮妮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办事员,所以爸爸妈妈工资少而没法子赞助托儿所一匹摇马,所以爸爸妈妈就把她送到奶奶这儿来了。奶奶其实比幼儿园的阿姨还会讲故事,还能教妮妮用碎布头、纸盒子、塑料瓶自己制作好多玩具。妮妮相信奶奶的话,那家精品店不是小孩子和老头老太太去买东西的地方。可路过那家精品店时妮妮总望着那只大猩猩,回到家她就要奶奶给她讲大猩猩的故事。奶奶就编了好多故事讲给她听。包饺子的时候就讲大猩猩贪吃饺子肚子痛住医院的故事,哄妮妮睡觉的时候就讲
29、大猩猩光贪玩不睡觉结果掉进井里的故事末了妮妮总问:“大猩猩不疼吗?”奶奶就总说大猩猩不贪吃不贪玩不会疼。可妮妮在表情上总不大相信。 有一天奶奶突然宣布:“妮妮,奶奶能给你买玩具了,你想买个什么呢?”原来奶奶的退休金每月增加了五块,而且补发了半年的,所以那个月就多出了三十五块来,奶奶愿意都用来给妮妮买玩具。 本来说是到百货公司去买,可是路过那个街角时,妮妮像粘在了那儿,拎扯不动了。奶奶想了想,就带她去那店里了。 店里有位描眉的小姐,她见奶奶牵着妮妮进来了,忙满脸堆笑地招呼:“买点好玩儿的吗?我们这儿有好多的玩偶哩!有刚进的蓝精灵,还有椰菜娃娃” 奶奶就问妮妮:“你喜欢哪一样呢?” 妮妮望望蓝精灵
30、,望望椰菜娃娃,望望沙皮狗和绿鳄鱼,最后却不再在店里望,而是跑到店门外,望着那个大猩猩。 描眉的小姐笑吟吟地跟着妮妮和奶奶,对奶奶说:“原来小妹妹喜欢这个大猩猩,这大猩猩反正也挂旧了,我就贱卖了吧原价二百,我一百二就卖买吗?买我就把它放下来” 妮妮不等奶奶表态便跳着脚拍手嚷:“放下来,放下来!快点儿放下来!” 奶奶慌了:“别呀别呀”奶奶兜里只有四十块钱,只打算花三十五块钱买玩具,一百二!奶奶想也不敢想! 奶奶牵着妮妮硬把她往回家的路上拉。妮妮不甘心,还拼命扭回头去望那大猩猩。 描眉小姐站在大猩猩身旁撇嘴。 妮妮大哭。奶奶急了,绷着脸问:“那大猩猩有什么好?那么贵!你干吗非要那大猩猩?” 妮妮抽
31、抽噎噎地说,说得好认真,说得好吃力。奶奶忽然听明白了。 妮妮是说,那大猩猩的两只胳膊,总那么给捆起来,吊着,大猩猩一定很疼很疼,大猩猩哪天才能不吊着,给放下来呢?咱们买下它,让它跟咱们回家吧! 奶奶听明白了以后,就蹲下来,一把搂住了妮妮,搂得紧紧的,用自己起皱的脸,紧贴着妮妮湿漉漉的小脸蛋。 奶奶带妮妮回到家,用大钥匙打开柜子,用小钥匙打开柜里抽屉,用双手取出个旧的手提包,打开它,从里头取出个手绢包,打开手绢包,从里面数出了好多张大票子 然后奶奶又带着妮妮到了那街角的精品店,用一百二十块钱买下了那个大猩猩,妮妮简直抱不住它,说实在的,奶奶抱着也吃力。 奶奶对收了钱还在吃惊的描眉小姐说:“以后,
32、任凭什么样的玩偶,只要是模仿动物的,你就别再把它们捆着吊着,别让它们痛苦!” 描眉小姐开始有点莫名其妙,心想我要不捆着吊着那大猩猩你还舍不得买它哩!可当那一老一小互相帮助着抱走大猩猩以后,她一边抠着指甲上的蔻丹,一边也浮出个淡淡的念头:是呀,捆着吊着,究竟不好看,怎么以前就没感觉出来呢? 5. 关于妮妮买大猩猩,小说多处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小说人物】 6. 小说中画线句细写奶奶取钱的过程,有何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7. 你怎么评价奶奶给妮妮买大猩猩的行为?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小
33、说主题】 8. 小说结尾细写描眉小姐的想法,有何用意? 【答案】5. 示例:伏笔:路过那家精品店时妮妮总望着那只大猩猩。回到家她就要奶奶给她讲大猩猩的故事。作用:写出妮妮对被吊着的大猩猩的同情与牵挂,突出妮妮的童真与善良,也照应下文妮妮要求奶奶买大猩猩的情节。 6. 画线句详细描写了奶奶取钱的过程,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包裹,写出了奶奶把钱藏得非常隐秘,对钱非常珍视, 这与奶奶愿意花一百二十块钱给妮妮买大猩猩的行为形成对比, 突出奶奶对妮妮童心的保护与关爱。 7. 示例一:我认为奶奶这种行为不可取,奶奶的退休金不多,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一百二十块钱对奶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虽然妮妮的童心需要呵
34、护,但奶奶收入微薄,会力不从心。妮妮已经四岁多了,跟她说明大猩猩玩偶的道理,她应该可以理解,这样也能让她早点明白生活的不易,体谅奶奶,有利于她的成长。 示例二:我认为奶奶这种行为值得称赞。奶奶的退休金虽然不多,一百二十块钱对她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但与金钱相比,妮妮的童心更重要,奶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妮妮营造一个美好的童年。这种行为值得称赞。 8. 示例:妮妮怜惜大猩猩的遭遇,奶奶为了保护妮妮的童真与善良,用一百二十块钱买下了大猩猩,构建了一个纯真祥和的世界。 而时尚的描眉小姐却为卖出捆着吊着的大猩猩而高兴, 她始终不理解妮妮的感受,生活早已让她丢失了那份善良与纯真。结尾细写描眉小姐的想法,意在与
35、妮妮的行为形成比较,呼吁人们珍视纯真与善良,引发读者反思。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伏笔及其作用的理解。伏笔包括第 3 段中的“奶奶总带着妮妮路过那个精品店,妮妮的眼珠子总往店里头转”, “可路过那家精品店时妮妮总望着那只大猩猩, 回到家她就要奶奶给她讲大猩猩的故事”,以及第 5 段中的“本来说是到百货公司去买,可是路过那个街角时,妮妮像粘在了那儿,拎扯不动了”。伏笔的作用:在内容上,妮妮总望着大猩猩、想着大猩猩,写出了妮妮对被吊着的大猩猩的同情与牵挂,突出妮妮的童真与善良;在结构上,妮妮对大猩猩的牵挂,照应下文妮妮要求奶奶买大猩猩的情节,为下文做铺垫。 【6 题详解】
36、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用大钥匙打开柜子,用小钥匙打开柜里抽屉,用双手取出个旧的手提包,打开它,从里头取出个手绢包,打开手绢包,从里面数出了好多张大票子”,这句话描写奶奶取钱的细节动作,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奶奶把钱藏得非常隐秘,对钱非常珍视,体现出奶奶的细心谨慎和拮据节俭;然而这么节俭的奶奶,在听到妮妮要买大猩猩的理由后却毅然拿出钱为妮妮买回大猩猩,这一对比表现出奶奶的善良、坚定与对妮妮深深的爱,突出奶奶对妮妮童心的保护与关爱,让主题更丰富。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表明态度,再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认为奶奶的行为不可取:文章第 3 段提到“妮妮的爸爸妈妈都是普
37、通的办事员,所以爸爸妈妈工资少而没法子赞助托儿所一匹摇马”,以及文章第 4 段提到的“原来奶奶的退休金每月增加了五块,而且补发了半年的,所以那个月就多出了三十五块来”, 说明奶奶的退休金不多, 家里也不富裕且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从全文看来,妮妮是个善良懂事的小朋友,跟她说明大猩猩玩偶的道理,她应该可以理解,这样也能让她早点明白生活的不易,体谅奶奶,有利于她的成长。 赞同奶奶的行为:文章 17 段写到“奶奶听明白了以后,就蹲下来,一把搂住了妮妮,搂得紧紧的,用自己起皱的脸,紧贴着妮妮湿漉漉的小脸蛋”,奶奶是听了妮妮的理由之后才决定买下大猩猩,这并不是无理的溺爱和纵容,而是对妮妮童心的一种保护,奶
38、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妮妮营造一个美好的童年,用行动告诉妮妮真善美的价值高于金钱,这种行为值得称赞。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从妮妮和描眉小姐的行为比较中,归纳作者的用意。妮妮怜惜大猩猩的遭遇,奶奶为了保护妮妮的童真与善良,用一百二十块钱买下了大猩猩,她们身上有着真善美的人性光辉;描眉小姐金钱至上的唯利思想突出,为卖出捆着吊着的大猩猩而高兴,她不理解妮妮的感受,是社会上缺乏善心和关爱的典型。结尾细写描眉小姐的想法,与妮妮和奶奶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对比,从反面强化了小说呼唤美好纯真的心灵和人性的立意,引发读者反思。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1212 分)分
39、) 谈诗(节选) 钱穆 最近偶然看红楼梦 ,有一段话,现在拿来做我讲这问题的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诗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
40、,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 高雅的人则不然, 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摩诘诗极富禅味。 禅宗常讲“无我、 无住、 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扑扑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
41、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扑扑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 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含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
42、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 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 若是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于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含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 9. 林黛玉认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不
43、好。根据作者的论述,说说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好?请简要概括。 10. 根据内容,理清作者思路,补全本文的论述过程。 首先,引用林黛玉论诗,引出谈诗话题; ; 。 11. 下面这句为什么能成为名句?运用作者的观点,简要品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答案】9. 陆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诗背后似乎没有东西,诗中没有丰富含义,也没有特殊的意境与情趣,不能引发读者的体悟。 (意思相近即可) 10. 接着对陆放翁与王维的诗句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义;最后得出结论:能让读者有设身处地之体悟是作诗的很高境界。 11. 这句写了枯萎的藤,千
44、年的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荒凉的古道,飒飒的西风,体弱无力的瘦马,这几种景物已经让读者感受到满目凄凉,而小桥、流水、人家却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那么温馨,不禁又勾起读者无穷的想象。这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者读了这句,会在心里感悟出句中所含的意义,能获得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因此,这句能传诵千年。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根据第段内容“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诗背后没有人。”“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可知,陆放翁这两句诗背后没有特定的人,便没有特
45、殊的意境与情趣,也还是俗。又根据第段作者写摩诘诗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 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 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 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可知,陆放翁这两句诗背后似乎没有东西,不能让读者“欣赏”,不能引发读者的感悟,因此说这两句诗不好。 2.本题考查论述过程的把握。文章第段引用红楼梦中林黛玉论诗的情节,引出陆放翁的两句诗,第段结尾“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来为下文做铺垫。接着,便借由陆放翁的两句诗引起论述,第段写陆放翁的诗没有特殊的意境与情趣,第段具体分析了摩诘的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用摩诘诗和陆放翁的诗作对比, 写出摩诘诗是活的动的, 第段内容“正因他所
46、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写明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正含义。故第段至第段的思路为:通过陆放翁与王维的诗句分析比较,来论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义。最后,第段起总结性的作用,写明“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可知此处得出结论:要让读者有设身处地的感悟,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 3.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注意题干要求运用作者的观点,由第段和第段内容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要让读者有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根据第段“若是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
47、,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可知,诗中的含义要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而不必写出来。据此赏析即可。 本句描述了众多密集的意象:枯萎的枝藤,千年的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废弃的古道,萧瑟的秋风,瘦弱的老马,描绘了静谧凄凉的景象。作者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感悟,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使读者设身处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孤苦惆怅,真正做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因此可以成为名句。 (四)古诗阅读。 (四)古诗阅读。 (4 4 分)分) 12. 学习小组在探究诗歌见梅的情感时,发生了争议。小瓯认为是“喜悦”,小越认为是“惋惜”
48、。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见梅 宋何应龙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答案】这首诗的情感,既有喜悦,又有惋惜。诗人初见空谷梅花,如见绝世佳人,尽显诗人的意外与惊喜;但如此娇美、清香的梅花却被冰霜包围,被寒风劲吹,生在寂寞苦寒之地而无人欣赏,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怜惜之意。 【解析】 【分析】 【详解】诗歌前两句写诗人在空旷寂寥的环境中发现梅花,把它看作从天而降的美人,从文中“忽惊”一词和把梅花比作“佳人”可以看出诗人初见空谷梅花时的意外与惊喜;后两句略含愁怨,最后一句“尽是冰霜”突出梅花生长环境的寂寞苦寒,流露出诗人对梅花无人欣赏的怜惜,点明题
49、旨,借梅言志,倾述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展的情怀,流露出欲争春而不得的悲凉之情。据此可知这首诗歌的情感,既有喜悦,又有惋惜。 【点睛】参考译文: 白云绕着山冈,溪水绕着山村,忽然惊喜,空谷中有位佳人。天寒日暮,微风吹去芳香,到处都是冰霜,无处寻春。 (五)文言文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1515 分)分)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
50、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湖指西湖。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湖孤山。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