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8023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

2、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 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 唐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唐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

3、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 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 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虽然虚构的价值逐渐显现,但随着小说的发展,虚构一个故事并非现代小说的首要功能了,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

4、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现代小说家不再好好地讲故事,而更喜欢“耍弄起花招”。其实,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

5、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 材料二: 我们即使一眼就看出了小说与故事的区别,还是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故事是小说的前身;小说无法彻底摆脱故事, 必须依赖故事。 故事是“小说这种非常复杂肌体中的最高要素”。 尽管英国小说家福斯特 (18791970)从内心希望小说的“最高要素不是故事,而是别的什么东西是悦耳的旋律,或是对真理的领悟”,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小说还得老老实实地将故事作为自己的基本面。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现代派小说对故事的深恶痛绝与坚决唾弃,无非是对故事的更大胆的切割与肢解。而它一旦真的让人完全看不到故事时,也就不会再被人看成是

6、小说了。故事是小说的本性之一本性难改,改了也就不是小说了。 小说离不开故事,而只要有故事,就一定会有小说。小说是那些杰出的叙事家在对故事有了深刻领悟之后的大胆而奇特的改写。故事随时都可能被一个强有力的叙事家演变成小说。故事与小说的这种关系是无法解除的,是一种生死之恋。小说虽然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步有了自己的一套做法,甚至有了较完善的理论,但由于它本就是故事的演进,因此,故事总要包含于其中。现代派在发现摆脱故事实属徒劳之举之后,反而出现了回归故事的倾向。小说又有了新的风气:不再去贬低故事以及故事性,而较有高度地重新解释故事与故事性的意义:为什么说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会同样创造很高的美学价值呢? (摘编自

7、小说门 ) 材料三: 小说一上路,就是与虚构结伴而行的,因为小说起源于神话甚至是更早的巫术。但是,小说在打天下的时候却对“虚构”讳莫如深,当时的小说家一刻也不能放开的心思就是,如何创造真实感。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早期小说中的一个现象:作者总扮演一个“在场者”和“目击者”的角色。慢慢地,在小说漫长的发展史中,虚构的价值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虚构的功用之一是:弥补现实。现实是远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甚至是千疮百孔的。对于那么多的缺憾,我们一直未能找到补救的办法。而小说的出现,却使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当初出现,就是带了这种弥补现实的天任的。这么多年来,它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做着这种弥

8、补的工作,这也成了它存在的理由。 虚构的功用之二是:逃避现实。现实的不完善,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于是,我们开始了想像想像一个完善的世界。小说带领我们背弃现实,而逃避到它所构造的世界之中。 当然,虚构的功用远不止以上所说的这两种。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早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摘编自小说门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对游历见闻的再加工。 B. 在落后的过去,一名水手在伦敦所讲述的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属于传统故事的范畴,而非小说。 C.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的角

9、度阐述了“小说与故事的区别”这一共同的话题。 D. 区别于早期小说,现代小说已经完全摒弃了作者扮演着在场者和目击者角色的创作手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进行艺术加工,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 材料一提到的荷马史诗 一千零一夜 唐吉诃德等古典小说深受早期小说影响,和传统故事具有某些共同的要素。 C. 福斯特认为,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应该低于故事背后的美学价值。由此可以判断,他创作的小说在情节上非常简单。 D. 材料三中早期小说致力于创造真实感的观点与材料一中早期小说常以经历作为主

10、线组织故事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虚构“逃避现实”功用一项是( ) A. 小说成了焦灼心灵的港湾和荒漠中的绿洲。一位美国女士在看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后说,她愿意像娜塔莎一样生活在充满欢乐的罗斯托夫家。 B. 自有小说以来,我们数不清有多少灵魂曾在它所构造的世界里纵情歌唱。 红楼梦构建的大观园就是曹雪芹心中的那个世外桃源。 C. 小说成了突然降至监狱中间那块放风的广场上空营救的直升机,深陷牢笼的无辜者终于得以逃离而进入了自由世界。 D. 与哲学和诗都不一样,小说擅长的就是描绘“实状”,这个实状完全可能是虚拟的,但它所形成的世界却是与我们的世界紧密相连。 4.

11、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小说家对小说中故事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作课写作课 津子围 教室还算宽敞明亮,只是显得旧一些,如同掉了漆的木盒子,还有就是隔音不好,隔壁教室脚踏琴的踏板声和琴音断断续续钻了过来。 顾老师用手指梳了梳搭在头顶稀疏的长发,挺胸走上讲台,信心十足的样子微笑着。这是一个阴雨天,学员竟比平日还齐整,环顾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的写作课增添了新鲜血液,她就是顾老师五指并拢指向了后排的角

12、落。学员们转身、转头,齐刷刷地看过来。“小迪!” 顾老师咳了一口痰,包在手纸里,继续充满热情地说,小迪今年才 27 岁,是我们写作课开课以来年龄最小的一位,大家要呵护好这颗天才的幼苗。今天,小迪将给我们分享她的小说构思,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小迪!” 小迪有些忸怩的走到台前,先是谦虚客气了几句,接着就讲她虚构的小说,她想写的小说叫阴魂不散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得了一种怪病住进医院,各种检查都很正常,可她还是头痛欲裂,医生找不到病因,也无法为这个病命名。奇怪的是,一周之后女孩逐渐自愈,同时她突然有了特异功能,可以支配自己的意识钻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体里。于是,女孩开始随心所欲地周游

13、世界了。她游荡的灵魂先是钻入她崇拜的男明星女友身体,尽情地享受着偶像的甜言蜜语。曾经在幼儿园工作的王老师说,哎呦,太浪漫了。顾老师说:“学员谈构思时最好不要打断。”小迪接着说,女孩享受了偶像的“爱情”之后,她又想到了金钱,她选择一位财富排行榜上的民营企业家,开始随心所欲地大把大把花钱,花到企业家身边的人都目瞪口呆。“花了多少钱呢?”银行保安岗位上退休的李大爷问。顾老师说:“具体数目不重要我不是说过了吗,谈构思时最好不要打断。”小迪接着说,女孩的胃口越来越大,她突然想过一下权利瘾,于是进入一个高官的身体里,主持会议,教训下属,批土地、批项目当过出租车司机的张师傅大声喊:“好,这个过瘾!”顾老师正

14、要阻止,发现下面议论纷纷,三三两两地讨论起来小迪没想到自己的构思竟能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她胸部起伏,脸有些涨红。 参加写作课之前,小迪一直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局工作,她从未想过自己得病的问题。一次单位例行体检,发现她身体隐秘的器官不太正常,深入检查之后,确诊是卵巢出了问题,就是人们常说的,得了不好的病,医生的判断是,小迪活不过六个月。小迪在短时间里走过了意外、惊恐和绝望的心路历程。病休期间,她脸色苍白,神情恍惚,漫无目的地游走,鬼使神差地走进一个童年熟悉的大院,看到了宣传栏里关于写作课的通告。 小迪继续讲她的构思,她说女孩经历了人间的高峰体验之后,她开始觉得美色、金钱和权力都不过尔尔,她的境界

15、慢慢升华,于是,她再进入到富翁的身体里不再是挥霍而是做慈善,将大笔钱用在该帮助的人身上。再成为高官时,她维护正义、主持公道、遵守法纪。最后女孩钻到父亲的身体里,从母亲的角度理解母亲,钻进母亲的身体里,以父亲的角度理解父亲。原本误解、隔阂的老两口儿开始相互检讨,表达爱意小迪讲到这儿, 教室里传来了哭声, 张师傅一边哭还一边用多年握方向盘的有力大手拍打桌子。悲痛瘟疫一般在房间里交叉感染,哭声连成了一片。 顾老师也哭了,他大声问,大家说小迪是不是天才?是天才!大家喊着,绝对的天才!顾老师过来紧紧地握着小迪的手说,谢谢你小迪,你是写作班的骄傲,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希望你多给我们写好作品,用你创造的精神财

16、富去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拜托了,小迪!小迪十分感动,也泪流满面。 散场了,保安经验丰富的李大爷和洋溢着幼儿般天真的王老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李大爷说,小迪讲的故事你都听懂了吗?王老师说当然了,你听不懂说明你笨。李大爷说别吹了,我不信你全能听懂。王老师说听懂多少不重要,要我说啊,今天非常有意义,大家都理解顾老师好心肠,都配合得挺好。李大爷说,其实大家也都挺善良的。王老师说就是就是。李大爷突然嘘了一声,翘脚向走廊里瞄了瞄。王老师说,干嘛呢,神经兮兮的。李大爷说,小声点,隔墙有耳,尤其不能让小迪听见。 小迪真的相信自己具有写作的天赋,每天都在不停地写啊写啊半年后,医院催促小迪去复查。结果出人意料,

17、“不好的病”居然不见了,不知道是传说中的人体自愈,还是本来就是诊断有误。小迪虽然在医院工作,那也不敢保证医院就没有误诊的时候。 七年过去了,小迪还在不停地写啊写啊,她并没有写出成就,也没有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不过,她没有放弃。 (选自小小说选刊 )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来已经对人生绝望小迪参加了写作课学习写作,表现她对自身命运的不屈。 B. 从写作课上学员们的过度热情来看,顾老师可能已经将小迪的情况介绍给大家。 C. 小说插入小迪参加写作课前得病的事,使得小说中很多情节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D. 第段暗示出小迪的病情是医院的诊断有误,所以“不好的病”才会不

18、见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的环境描写,具有一定的隐喻作用,破旧的教室恰如小迪千疮百孔的心境,宽敞明亮则寓意她心中的希望。 B. 小说中提到学员们阴雨天“竟比平日还齐整”,一个“竟”字,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 顾老师不太帅的外表和有点粗俗的吐痰行为,与人物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对表现人物的人性美起到衬托作用。 D. 小迪构思的故事,运用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隐含着作者对社会病灶的批判与思考,其写法与促织有异曲同工之妙。 8. 在小迪讲自己虚构的故事过程中,小说为什么要加入其他学员的反应? 9. 小说在叙述写作班帮助小迪战胜病魔的故

19、事同时,又插入小迪讲述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 (太宗)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言路无雍。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及还,语帝曰:“我幸西都,惟得一张齐贤耳!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尔为相也。”至是,齐贤亦在选中,有司误置下第,帝览之,故一榜尽赐进士及第。又诏礼部阅其十五举以上及诸科

20、,并赐出身。帝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六年九月,左拾遗田锡上封事,言军国要机一,朝廷大体四,帝优诏褒答。端拱元年五月,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籍置其中,以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邪无自入。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至每与同官观书阁下,帝必遣使赐宴。内侍侯莫陈利用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按其罪,请诛之。帝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乃命诛之。淳化二年,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

21、以天数对。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徽也。”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B. 二

22、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C. 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D. 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宋代时,中乡试称及第出身。 B. 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露,谓之“上封事”。 C. 中堂,原指正中的厅堂,正室;在明清时代,也称内阁大学士

23、为中堂。文中指前者。 D. 万乘,古代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国之大小以兵车多少来衡量,万乘为大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大宋长治久安, 太宗求贤若渴,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众举子中广选人才, 希望能发现几个治国能臣。 B. 太宗喜欢读书,并非为了猎奇,而是为了从书籍中借鉴历史得失,学习治国方略,维护大宋统治。 C. 王沔的弟弟贪污受贿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寇准当着二府大臣的面指出太宗的这个错误,太宗接受寇准的进言,并加以改正。 D. 太宗曾下诏群臣,要求他们当面提出建议,使得言路畅通;对于大臣们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建言,他也能做到尽量接纳。 13.

2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 (2)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 14. 圣君之所以为圣,因其能超越常人之情。请结合太宗之事简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衡阳:地名,今属湖南

25、。青枫江:地名,位于长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点明本诗是首送别诗,是诗人为同时送别遭贬而迁、分贬两地的两位朋友而作。 B. 开篇一个“嗟”字表现诗人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伤感之情。 C. 颔联上句实写李少府来到峡中情形,下句用“鸿雁传书”典故虚写王少府,虚实结合。 D. 尾联收束全诗,照应首联,总写临别时对友人的宽解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 16. 叶燮在原诗中,指责此诗颔、颈两联连用巫峡、衡阳、青枫江、白帝城四个地名太多。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

26、6 6 分)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离骚兼具诗经“_”和“_”的“风雅”精神。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中运用比兴手法揭示现实社会门阀制度不合理性的句子是“_,_”。 (3) 古往今来, 多少人哀叹人生的短暂, 即使一贯乐观的苏轼也在 赤壁赋 中发出“_”的感叹;而张若虚却在春江花月夜中别开生面地吟出“_”一句,来感慨人类的绵延久长。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一)语言文字运用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

27、委婉柔丽、 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江南古镇并不是 的,只不过她们有美的最大公约数。她们有位于水边、乐于安闲、暗藏华丽的共同认识,所以每一次和每一处到达都会给人心安。就像文物各美其美,但包浆的意境是一样的。作为风景的老街在烟雨江南的氛围中楚楚动人,但又似乎少了鱼米之乡哺育古往今来的证据。水光是一篇文章的意境,可即便是 地翻阅,心里到底也想看看光阴的内存。正想着,脚步就打开了富庶之地的历史册页。光阴的大门在一处农机博物馆门口开始独立成章的表达和铺陈。沿街往前走,时而见到天空,时而又是廊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虚实相生。赶紧加快了脚步继续往历史的深处走去,把以后也会成为古典的当下抛

28、在了车水马龙的身后。 所有的繁华都会被离开,游人的抵达也是为了离开。但不必担心这人间会有任何冷漠,时光其实就一直这样 地流淌。 慢慢走过或者停顿下来, 在茶社中喝一杯江南的水, 温润的茶叶重新在沸水中绽放,就像一次又一次地打开这古镇的光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挥洒自如 千篇一律 走马观花 随遇而安 B. 行云流水 千人一面 浮光掠影 安之若素 C. 行云流水 千篇一律 浮光掠影 安之若素 D. 挥洒自如 千人一面 走马观花 随遇而安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慢慢走过或者停顿下来,在茶社中喝一杯江南的水,

29、温润的茶叶重新在沸水中绽放,就像这古镇的光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 B. 慢慢走过或者停顿下来,在茶社中喝一杯江南的水,温润的茶叶在沸水中重新绽放,就像这古镇的光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 C. 慢慢走过或者停顿下来,在茶社中喝一杯江南的水,温润的茶叶重新在沸水中绽放,就像这古镇的光阴一次又一次地打开。 D. 慢慢走过或者停顿下来,在茶社中喝一杯江南的水,温润的茶叶在沸水中重新绽放,就像这古镇的光阴一次又一次地打开。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运动会降低基础代谢水平,因此降低了运动带来的燃脂效

30、果。这种现象在肥胖者和老年人中最为显著,其中对肥胖者的影响最大。换句话说,与不胖的人相比, 。 运动增加了能耗但机体会从其他方面补偿总能耗的增加的所谓的“运动补偿效应”可能就是造成运动效果个体差异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 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生活状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运动反而变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一种可能是由于运动增加了食欲导致吃的更多;另一种可能是运动减少了人体其他方面的能量支出,比如静息代谢,以降低运动的能量成本。 运动减肥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肥胖者来说,减肥难度更大,这和补偿机制的差异性有关。胖的人可能更容易储存脂肪, 。这对肥胖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扎心”的结论。这意味着,肥胖的人想

31、要通过运动来减肥可能比瘦人更难;相反,尽管瘦人的减肥意愿低,可他们的补偿效应却少得多。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短句。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四、整本书阅读(四、整本书阅读(5 5 分)分) (本题共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5 5 分分) 22. 红楼梦第十三回的回末诗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请你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找出一位可持家的裙钗,并简要陈述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字数不超过 100 字。 五、写作(五、写作(6060 分)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

32、写作。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可以说,这是习近平主席的“奋斗幸福观”。对于千千万万普通人,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作为平凡的劳动者,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就能收获人生的幸福。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

33、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 ,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

34、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 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 唐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唐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

35、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 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 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虽然虚构的价值逐渐显现,但随着小说的发展,虚构一个故事并非现代小说的首要功能了,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

36、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现代小说家不再好好地讲故事,而更喜欢“耍弄起花招” 。其实,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 材料二: 我们即使一眼就看出了小说与故事的区别,还是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故事

37、是小说的前身;小说无法彻底摆脱故事, 必须依赖故事。 故事是 “小说这种非常复杂肌体中的最高要素” 。 尽管英国小说家福斯特 (18791970)从内心希望小说的“最高要素不是故事,而是别的什么东西是悦耳的旋律,或是对真理的领悟” ,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小说还得老老实实地将故事作为自己的基本面。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现代派小说对故事的深恶痛绝与坚决唾弃,无非是对故事的更大胆的切割与肢解。而它一旦真的让人完全看不到故事时,也就不会再被人看成是小说了。故事是小说的本性之一本性难改,改了也就不是小说了。 小说离不开故事,而只要有故事,就一定会有小说。小说是那些杰出的叙事家在对故事有了深

38、刻领悟之后的大胆而奇特的改写。故事随时都可能被一个强有力的叙事家演变成小说。故事与小说的这种关系是无法解除的,是一种生死之恋。小说虽然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步有了自己的一套做法,甚至有了较完善的理论,但由于它本就是故事的演进,因此,故事总要包含于其中。现代派在发现摆脱故事实属徒劳之举之后,反而出现了回归故事的倾向。小说又有了新的风气:不再去贬低故事以及故事性,而较有高度地重新解释故事与故事性的意义:为什么说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会同样创造很高的美学价值呢? (摘编自小说门 ) 材料三: 小说一上路,就是与虚构结伴而行的,因为小说起源于神话甚至是更早的巫术。但是,小说在打天下的时候却对“虚构”讳莫如深,当时

39、的小说家一刻也不能放开的心思就是,如何创造真实感。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早期小说中的一个现象:作者总扮演一个“在场者”和“目击者”的角色。慢慢地,在小说漫长的发展史中,虚构的价值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虚构的功用之一是:弥补现实。现实是远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甚至是千疮百孔的。对于那么多的缺憾,我们一直未能找到补救的办法。而小说的出现,却使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当初出现,就是带了这种弥补现实的天任的。这么多年来,它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做着这种弥补的工作,这也成了它存在的理由。 虚构的功用之二是:逃避现实。现实的不完善,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于是,我们开始了想像想像一个完善的世界。小说带

40、领我们背弃现实,而逃避到它所构造的世界之中。 当然,虚构的功用远不止以上所说的这两种。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早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摘编自小说门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对游历见闻的再加工。 B. 在落后的过去,一名水手在伦敦所讲述的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属于传统故事的范畴,而非小说。 C.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的角度阐述了“小说与故事的区别”这一共同的话题。 D. 区别于早期小说,现代小说已经完全摒弃了作者扮演着在场者和目击者角色的创作手段。 2. 根据

41、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进行艺术加工,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 材料一提到的荷马史诗 一千零一夜 唐吉诃德等古典小说深受早期小说影响,和传统故事具有某些共同的要素。 C. 福斯特认为,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应该低于故事背后的美学价值。由此可以判断,他创作的小说在情节上非常简单。 D. 材料三中早期小说致力于创造真实感的观点与材料一中早期小说常以经历作为主线组织故事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虚构“逃避现实”功用的一项是( ) A. 小说成了焦灼心灵的港湾和荒漠中的

42、绿洲。一位美国女士在看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后说,她愿意像娜塔莎一样生活在充满欢乐的罗斯托夫家。 B. 自有小说以来,我们数不清有多少灵魂曾在它所构造的世界里纵情歌唱。 红楼梦构建的大观园就是曹雪芹心中的那个世外桃源。 C. 小说成了突然降至监狱中间那块放风的广场上空营救的直升机,深陷牢笼的无辜者终于得以逃离而进入了自由世界。 D. 与哲学和诗都不一样,小说擅长的就是描绘“实状” ,这个实状完全可能是虚拟的,但它所形成的世界却是与我们的世界紧密相连。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小说家对小说中故事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 B 2. C 3. D

43、 4. 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行文,开门见山提出“故事不等于小说”的观点,然后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两个发展时期中故事的小说中的地位。 5. 古典小说将故事作为小说的最高要素,追求故事性;现代小说试图摆脱传统的故事模式,追求复杂多变的讲述方式,有的流派甚至试图完全摆脱故事;发展至今,出现回归故事的倾向,故事与背后的价值并重。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本质区别在于”错。结合原文“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可见“口耳相传” “对游历见闻的再加工”只是故事与小说流传形式上的差异,它

44、们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C “阐述了分别从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的角度 小说与故事的区别这一共同的话题”错。材料一是阐述了小说从古典到现代的演进, “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虽然虚构的价值逐渐显现,但随着小说的发展,虚构一个故事并非现代小说的首要功能了” ,可见材料一并不是但从古典小说角度讲述,也涉及到现代小说,且主要是论述小说演进中的变化, 并非单单是 “小说与故事的区别” ; 而材料二并不是讲述 “小说与故事的区别” ,而是强调“小说离不开故事” 。 D “现代小说已经完全摒弃了”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

45、慢慢地,在小说漫长的发展史中,虚构的价值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当并未说“现代小说已经完全摒弃了作者扮演着在场者和目击者角色的创作手段” 。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 “由此可以判断,他创作的小说在情节上非常简单”错。原文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18791970)从内心希望小说的最高要素不是故事,而是别的什么东西是悦耳的旋律,或是对真理的领悟 ,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 ,可见福斯特的小说也离不开故事情节,也不能就此反推他创作的小说在情节上非常简单。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逃

46、避现实”一词。ABC都有这个功能,而 D 项强调“实状” ,与这个功能背道而驰。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开头即说“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 然后介绍“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虽然虚构的价值逐渐显现,但随着小说的发展,虚构一个故事并非现代小说的首要功能了” ,这是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两个发展时期中故事的小说中的地位。 可见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

47、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第二段说“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第三段说“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可见古典小说将故事作为小说的最高要素,追求故事性; 材料一最后一段说“但随着小说的发展,虚构一个故事并非现代小说的首要功能了,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

48、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材料二第一段说 “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现代派小说对故事的深恶痛绝与坚决唾弃, 无非是对故事的更大胆的切割与肢解” ,可见现代小说试图摆脱传统的故事模式,追求复杂多变的讲述方式,有的流派甚至试图完全摆脱故事。 材料二第二段说“现代派在发现摆脱故事实属徒劳之举之后,反而出现了回归故事的倾向。小说又有了新的风气:不再去贬低故事以及故事性,而较有高度地重新解释故事与故事性的意义” ,可见发展至今,出现回归故事的倾向,故事与背后的价值并重。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作

49、课写作课 津子围 教室还算宽敞明亮,只是显得旧一些,如同掉了漆的木盒子,还有就是隔音不好,隔壁教室脚踏琴的踏板声和琴音断断续续钻了过来。 顾老师用手指梳了梳搭在头顶稀疏的长发,挺胸走上讲台,信心十足的样子微笑着。这是一个阴雨天,学员竟比平日还齐整,环顾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的写作课增添了新鲜血液,她就是顾老师五指并拢指向了后排的角落。学员们转身、转头,齐刷刷地看过来。“小迪! ” 顾老师咳了一口痰,包在手纸里,继续充满热情地说,小迪今年才 27 岁,是我们写作课开课以来年龄最小的一位,大家要呵护好这颗天才的幼苗。今天,小迪将给我们分享她的小说构思,下面

50、,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小迪! ” 小迪有些忸怩的走到台前,先是谦虚客气了几句,接着就讲她虚构的小说,她想写的小说叫阴魂不散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得了一种怪病住进医院,各种检查都很正常,可她还是头痛欲裂,医生找不到病因,也无法为这个病命名。奇怪的是,一周之后女孩逐渐自愈,同时她突然有了特异功能,可以支配自己的意识钻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体里。于是,女孩开始随心所欲地周游世界了。她游荡的灵魂先是钻入她崇拜的男明星女友身体,尽情地享受着偶像的甜言蜜语。曾经在幼儿园工作的王老师说,哎呦,太浪漫了。顾老师说: “学员谈构思时最好不要打断。 ”小迪接着说,女孩享受了偶像的“爱情”之后,她又想到了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