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790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通市五校江苏省南通市五校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 (一、 (2525 分)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 A(波澜壮阔 / 跌宕起伏)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时代如何发展,我们【 】要 d l( )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 。我们要 m ng j ( )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h ng y ng(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

2、) 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A 处横线上。 A 处应填的成语是_ 3. 根据语境,在【 】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4. 联系上下文,在文段的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5. 复兴中学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的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 (1) 【营造气氛】学校为了营造气氛,让你用对仗手法写一则宣传标语。 (2) 【策划栏目】学校要制作一本活动宣传手册,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追寻红色足迹,接受国防教育 栏目二:_ 栏目三:_ (3) 【采访提问】假如在参加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

3、你准备如何提问? (4) 【阅读经典】艾青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相信你一定认真阅读过艾青诗选 ,请你完成以下练习。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_。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该诗采用了_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寓了深沉的哲理内涵,洋溢着_的情绪。“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表现了礁石_的精神。 6. 用课文原句填空。 (1)但愿人长久,_。 (2)秋草独寻人去后,_。 (3)_,人迹板桥霜。 (4)回望历史,处处澎湃英雄的激情:“_,

4、_”( 行路难 ) ,这是李白的坚定自信;“_,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这是韩愈的报国信念;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这是刘禹锡的豁达乐观;“二者不可得兼,_”( 鱼我所欲也 ) ,这是孟子的铮铮风骨。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2222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三边:泛

5、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7. 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 8. 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6、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7、“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 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

8、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 【注释】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卒“猝”,突然。 9.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划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上下一白( ) (3)群臣怪之( ) (4)前为谢曰( ) 11.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2. 下列对【甲】 【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

9、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甲】 【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13. 说说唐雎与荆柯有哪些相同性格特征。 三、三、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王财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

10、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甲_。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乙_。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

11、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丙_。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

12、力之表现, 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4. 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 15. 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 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 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 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甲:_

13、乙:_丙:_ 16. 结合选文第段,说说对加点字的理解。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17. 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芦苇荡 孙犁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可总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

14、,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A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

15、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的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

16、。他打不着我们! ”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

17、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女孩子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

18、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B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 只穿一条破短裤, 站在船尾巴上, 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鬼子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

19、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

20、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有删减) 18. 阅读选文,梳理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_目睹英雄风采 19. 体会“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的妙处。 20. 小说中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1. 小说多处描写了环境,请分别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2. 请将本文 AB 两处描写与下面对于勒的两处描写进行比较, 说说它们在描写内容与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1)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2) 我看了看他的手,

21、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 四、作文(四、作文(6565 分,其中含写字分,其中含写字 5 5 分)分) 23. 作文。 中国梦,若耀眼的火炬,点燃我们奋斗的激情;像深邃的星空,激发我们奋进的壮志;似皎洁的皓月,照亮我们拼搏的征途也许逐梦的岁月异常艰苦,逐梦的道路坎坷不平,但只要我们心底深藏梦想,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止,梦想之花就一定会绚烂绽放。 请以“我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江苏

22、省南通市五校江苏省南通市五校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 (一、 (2525 分)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 A(波澜壮阔 / 跌宕起伏)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时代如何发展,我们【 】要 d l( )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 。我们要 m ng j ( )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h ng y ng(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 )

23、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A 处横线上。 A 处应填的成语是_ 3. 根据语境,在【 】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4. 联系上下文,在文段的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答案】1. . 砥砺 . 铭记 . 弘扬 2. 波澜壮阔 3. 无论 都 4. 培养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砥砺:拼音 d l,指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铭记:读音为 m ng j ,释义是深深地记在心里。 弘扬:读音为 h ng y ng,发扬光大。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

24、或规模宏大。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声忽大忽小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结合语境,这里是形容战争声势浩大,故应填“波澜壮阔” 。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辨析。 结合语境, “时代如何发展”与“我们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之间构成条件,故应填“无论都” 。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这样的题型解题思路是:注意题目要求。认清被仿写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领会被仿写句子的感情,根据前文“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的内容可知,这里要填写的是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去克服困难。 示例:塑造坚韧顽强、拼搏进取的

25、民族特质。 5. 复兴中学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的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 (1) 【营造气氛】学校为了营造气氛,让你用对仗手法写一则宣传标语。 (2) 【策划栏目】学校要制作一本活动宣传手册,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追寻红色足迹,接受国防教育 栏目二:_ 栏目三:_ (3) 【采访提问】假如在参加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准备如何提问? (4) 【阅读经典】艾青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相信你一定认真阅读过艾青诗选 ,请你完成以下练习。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26、 ,而主题则是_。 礁石 :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该诗采用了_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寓了深沉的哲理内涵,洋溢着_的情绪。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表现了礁石_的精神。 【答案】 (1)示例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示例二:铭记历史,励志报国 示例三:发扬革命传统,争当有为青年 (2) 示例一:聆听抗战故事,追忆烈士足迹 . 示例二:阅读红色经典,分享阅读感悟 示例三:宣讲红色故事,播撒红色火种 (3)解说员同志(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均可) ,您好!我们对烈士纪念

27、馆的诞生过程很感兴趣(或者对某一烈士事迹等) ,你对这方面的情况一定很熟悉,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4) . 爱国主义 . 象征 . 昂扬奋发的乐观 . 不畏困难,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写作。答题要求:扣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主题;用对仗手法,即对偶手法写作,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朗朗上口。 示例:继承红色品格,创造美好中国。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栏目设计。答题思路:仿照所给示例,扣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主题,设计两个栏目。追寻(动词)红色足迹(名词) ,接受(动词)国防教育(名词) 。 示例:创作革命画

28、报,宣传先辈事迹。共唱红色歌曲,感受革命意志。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思路:有称呼,结合主题,向纪念馆解说员提问,询问有关抗美援朝烈士的一些事情,要合情合理。 示例:解说员叔叔,您好!纪念馆里这些烈士们是否都找到了他们的亲人,他们的事迹能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1)结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9) 、 火把 (1941) 、 向太阳 (1947)等诗作可知,艾青用“火把” “太阳”等意象,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的控诉,进而传递了对国家的爱,故主题是爱国主义。 (2) 礁石这首诗里塑造了礁石的形象,通过写礁石饱受浪

29、花的侵蚀、打击,写像礁石一样的人,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笑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故这里采用的是象征手法。 结合“无休止地扑过来”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等句子可知,礁石经受着浪花、海洋的扑打,但是依然微笑,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寓了深沉的哲理内涵,洋溢出一种昂扬乐观的情绪和精神。 结合“无休止地扑过来”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可知,礁石

30、面对无休止的扑打,依然微笑面对,微笑是一种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一种面对任何困难都不畏惧的态度,一种对生活永远热爱的态度,一种执著精神。 6. 用课文原句填空。 (1)但愿人长久,_。 (2)秋草独寻人去后,_。 (3)_,人迹板桥霜。 (4)回望历史,处处澎湃英雄的激情: “_,_” ( 行路难 ) ,这是李白的坚定自信; “_,肯将衰朽惜残年”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这是韩愈的报国信念;_,病树前头万木春”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这是刘禹锡的豁达乐观; “二者不可得兼,_” ( 鱼我所欲也 ) ,这是孟子的铮铮风骨。 【答案】 . 千里共婵娟 . 寒林空见日斜时 . 鸡声茅

31、店月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欲为圣明除弊事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 【分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婵娟、斜、茅、济沧海、弊。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2222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

32、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7. 从全诗看, “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 8. 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7. 军容严整山川险要景色壮伟防守稳固(答到 3 点即可) 8. 用典。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一是因为“笳鼓喧喧汉将营” ,汉将营内,昂扬之声震天,军容严整,令人惊叹;二是因为“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荒野,积雪奇寒,而曙色里军旗高悬,猎猎飘扬,山川险要,令人震撼;三是因为“沙场

33、烽火连胡月” ,烽火燃处,雪光、月光、火光三光交织,景色异常壮伟;四是因为“海畔云山拥蓟城” ,边疆重镇,带山襟海,防守稳固,令人感奋。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根据注释,尾联运用了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以及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的典故,豪气顿生,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请缨上阵、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二)(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

34、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

35、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 ”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 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

36、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 【注释】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 。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 ,绕。卒“猝” ,突然。 9.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划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上下一白( ) (3)群臣怪之( ) (4)前为

37、谢曰( ) 11.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2. 下列对【甲】 【乙】两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甲】 【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13. 说说唐雎与荆柯有哪些相同性格特征。 【答案】9. 方急时

38、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0 . 同“德” ,感恩,感谢 . 全,都 . 感到奇怪 . 道歉(谢罪) 11. (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12. B 13. 热爱国家,不畏强权,忠肝义胆,不怕牺牲。 【解析】 【分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本句的意思是:正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追逐秦王。 “方急时”为时间状语,可单独成句;

39、“以”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其前可以断句,结合题干划两处,可断句为: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句意为: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同“德” ,感恩,感谢。 句意为:从上到下都白茫茫一片。一:全,都。 句意为:群臣对此感到很奇怪。怪:感到奇怪。 句意为: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谢:道歉(谢罪) 。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

40、点词: (1)怀怒:心里的愤怒。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2)少:同“稍” 。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毕使:完成使命。于:在。 【12 题详解】 B.乙文荆轲刺秦王时,起初“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后来,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所以“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的分析不合文意;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唐雎与荆柯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面对强大的秦国, 为了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所以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畏强权,勇敢无畏。在秦国,面对秦王的咄咄逼人,唐雎挺剑而起,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逼迫秦王就范;荆柯只身在秦国的大殿上,刺杀秦王,毫不畏

41、惧,不怕牺牲,所以他们都忠肝义胆,不怕牺牲。结合以上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安陵君说: “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即使这样,但是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希望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秦王(听后)不高兴。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 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大安陵十倍的土

42、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 “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 “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 “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 “天子发怒(的时候) ,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 “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

43、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说完(唐雎)挺剑而起(剑未出鞘) 。 秦王(立刻,马上)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 【乙】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

44、次序前进。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很恐惧,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 “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 “起来,取过武阳所拿的地图! ” 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他。还没有刺到秦王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挣断袖子。 (秦王)拔剑,剑太长,握住剑鞘。当时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并且秦国的

45、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正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追逐秦王,而仓猝间惊慌失措,大家没有东西来打荆轲,于是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 三、三、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王财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甲_。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 是不需

46、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 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乙_。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

47、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丙_。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

48、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4.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5. 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 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 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 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甲:_乙:_丙:_ 16. 结合选文第段,说说对加点字的理解。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

49、表达。 17. 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答案】14. (我们要)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15. . 甲:3 . 乙:1 . 丙:2 16. 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 ,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17. 这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第 2 段的论据。因为材料用爱国诗人陆游生离死别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体现爱国的自觉这一事例与第二段的论点

50、“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中心论点的能力。要浏览全文,梳理思路,了解内容,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在开头提出,有的在结尾总结,有的在中间过渡提出,还有的文题就是中心论点。本文围绕“爱国主义”展开论述,文题就是作者的观点,结尾“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又在强调中心论点,所以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段“从古至今,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