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7827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8 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 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

2、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 材料二: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

4、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5、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 材料三

6、: 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束手无策,拥有了守护健康的法宝。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防治的要求,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管理措施越科学,精准防控越到位,阻断疫情就越有力有效。把科学有序的防控要求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能得到有力保障。 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随,威胁着人类健康,但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由此而言,

7、防控疫情不能偏离科学的轨道,不能脱离对生物规律的把控。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科学、运用科学。广大医护人员不辞劳苦、科学救治,努力完善诊疗方案,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病毒溯源等研究;各条战线扎实做好预防、控制和保障工作,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大多数人而言,关键在防。加强病例排查,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把防

8、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就有必胜把握。科普宣传有助于克服因疫情导致的不安焦虑情绪。让科学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人民群众懂得用科学态度对待疫病、用科学手段防治疫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做到科学抗疫,切实加强科学防控,我们必将取得战疫的胜利! (摘编自王君平科学防治,战胜疫情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写 1938 年外国记者在武汉拍的照片,旨在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新冠疫情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9、 B. 科学是人类对抗疫魔最有力的武器,面对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C. 材料一第五节运用排比手法概括了抗疫斗争中的许多感人场景,增强了语言气势,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 D.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指出抗击疫情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格,材料二和材料三则讲述科学防疫,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胜利的手段。 B. 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科学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

10、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C. 疫情时期“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的专业理性声音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D. 三则材料都属于新闻,内容主要记述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事件,通过人物群像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抗疫斗争。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科学防治”观点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云办公等。 B. 发现非典致病因素不是衣原体而是冠状病毒。 C. 全国约 1/10 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 D. 成功研制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病毒毒株 4. 三则材料都运用引用手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

11、文脉络。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难忘的生日难忘的生日 (英)狄更斯 在三月份我的生日到来之前,学校里发生的一切,我在这儿全都略过不提了。生日那天的事,我记得真是太清楚了。 那是在早饭以后,原本在运动场上的我们被召进教室,夏普先生进来叫道: 大卫科波菲尔,到小客厅去。 我心里想,一定是佩格蒂给我捎来一篮东西了,所以听到这叫喊声我高兴极了。当我匆匆忙忙从座位上离开时,周围的一些同学都要求我分东西时别忘了他们。 别急,大卫,夏普先生说,有的是时间,我的孩子,别急。 大卫科波菲尔,克里克尔太太把我领到一

12、张沙发跟前,在我旁边坐下后对我说,我特意把你叫来,是要跟你谈谈。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的孩子。 听了这话,不知为什么我全身都颤抖起来,只是依旧盯住她看着,不想回答。 因为,她说,说起来很难过,我得告诉你,今天早上我听说你妈妈病得很厉害。 一片迷雾突然在我和克里克尔太太之间升起,她的身影似乎在雾中摇晃了一会儿。接着我觉得烫人的热泪流淌到我的脸上,她的身影也静止了下来。 她病得很危险。她补充说。现在我全明白了。 她死了。 用不着这样告诉我了。我伤心地痛哭起来,觉出我已成了这个大千世界上的一个孤儿了。 第二天下午,我离开了萨伦学校。车走得很慢,整整走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九至十点钟,我们才到达亚茅斯

13、。 我还没走进屋门,便扑到在佩格蒂的怀里了。她把我领进家门。她刚一见到我时,伤心地哭起来了,不过很快就控制住了。她低声说话,轻轻走路,好像生怕会打扰死者似的。我发觉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过床了,她晚上依旧坐在那儿守着她说,只要她这个可怜的、亲爱的宝贝还没下葬,她就决不离开她。 即便葬礼是昨天举行的,我也不可能记得更清楚了。我们站在墓穴的四周。这一天,我觉得跟任何别的一天都不一样。那天的天色,跟往日也不相同显得格外惨淡。这时,四周一片肃然的寂静,这寂静是我们和即将入土安息的人从家里带来的。当我们都光着头站在那儿时,我听到了牧师的声音,在露天之下,它好像从远处传来,但是清晰明白,他说:主耶稣说,复活

14、在我,生命也在我!接着我便听到了呜咽的声音。在离我站的地方一段距离的旁观者中,我看到呜咽的原来是那位善良忠诚的女仆。在世间所有的人中,她是我最爱的人。我这颗孩提的心完全相信,总有一天上帝会对她说做得好的。 佩格蒂告诉我说:在那最后的一夜,那天晚上,她吻了我,对我说:要是我的小婴儿也活不了的话,佩格蒂,请你告诉他们,要他们把他放在我的怀里,把我们埋在一起。(他们这样办了,因为那可怜的小宝贝只比她多活了一天)让我那最亲爱的小宝贝跟我一起去我们的安息地方吧!她说,你还要告诉他,说他的母亲躺在这儿时,为他祝福过,不是一次,而是上千次。 说到这儿,佩格蒂默不作声了,她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手。 一直到深夜的

15、时候,佩格蒂说,她向我要水喝。喝了以后,她对我微微一笑,哎呀!漂亮极了! 后来天亮了,太阳正在升起。这时她对我说,科波菲尔先生待她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温存体贴,对她总是那么宽容;每当她对自己信心不足时,他就对她说,一颗仁爱的心,比智慧更宝贵,更有力量。由于她有这样一颗心,他感到很幸福。佩格蒂,我亲爱的,接着她说让我跟你挨得再近一些。因为当时她已经非常虚弱了。把你那好心的胳臂放到我的脖子下面吧,她说,把我转向你一边,因为你的脸离我太远了,我要跟它靠近一点。我照她的吩咐做了。哦,大卫呀!那一时刻已经到了,我第一次跟你分别时说的话,应验了她高兴地把她可怜的头放在她的又傻又笨、脾气又坏的老佩格蒂的胳臂上

16、就这样,她像个睡着的孩子似的,死去了! 佩格蒂的叙述就这样完结了。打从我知道我的母亲死时情况的那一刻起,她一生的最后那段生活,便从我的心中消失了。从那时起,我能记得的,只是那个给我留下最初印象的年轻的母亲,那个老爱把自己发光的卷发在手指上一圈圈缠绕,以及常在黄昏时分跟我在客厅中跳舞的母亲。佩格蒂这会儿对我说的这番话,不仅没能把我带回到她一生的后期, 而且使她早期的印象在我一心中扎了根。 这样说或许有点奇怪,但事实确实如此。她这一死,就又飞回到她那宁静安详、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其余的一切全都消逝了。 (节选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标题为节选者所加) 6. 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17、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克里克尔太太不是直接告诉“我”母亲的死讯,而是尽量委婉、舒缓,以免刺激年弱的“我”,表明她是一个善良、懂得体贴他人的人。 B. “我”听到夏普先生召唤后的反应, 与获悉母亲死讯后的反应形成巨大反差, “我”一时之间难受无比,所以,“我伤心地痛哭起来”。 C. 母亲去世前,把头放在老佩格蒂的胳臂上,表达了她对老佩格蒂的无限依恋,也显示了她们主仆之间深厚的感情。 D. 佩格蒂叙述完母亲的临终情形,“我”对母亲一生的后期印象却消失了,这是因为“我”年龄还小,不能够记住更多的事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孩子的心理视角向读者

18、展示了一个他眼中的世界,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更具有客观性。 B. “一片迷雾突然在我和克里克尔太太之间升起,她的身影似乎在雾中摇晃了一会儿。”这句话采用了心理描写手法,写出我的幻觉,表现了“我”在听到母亲病危时的震惊和内心的悲痛。 C. 在佩格蒂对母亲临终情形的叙述中,多次集中于母亲的神态,尽量把母亲叙述得安详、宁静,既表达了佩格蒂对母亲的疼爱,也是为了减轻“我”对母亲去世的伤痛。 D. 小说在记叙母亲下葬时,描写了墓园“四周一片肃然的寂静”,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对母亲的去世的哀伤和悲痛之情。 8. 佩格蒂是大卫母亲的女仆,也是大卫的老奶妈。根据节选部分内

19、容,简要概括她的形象特点。 9. 有人认为,选文标题“难忘的生日”不如“母丧之日”好。你认为呢?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20、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 文本二: 敢问夫子恶乎长?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

21、,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

22、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C.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党,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文中指同乡。 B. 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文中指全国各地。 C. 四体,文中指人的四肢,又如:四体不勤

23、,五谷不分。 D. 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文中特指孔子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 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 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天性的同时,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完全否认了后天培养的作用。 C. “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D. 孟子的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两篇选文都体现了以上特点。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

24、可运之掌上。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 兼爱 ) 14.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简要概括孟子对于“养气”的具体做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城

25、子”为词牌名, 此词双调七十字, 上下片各五平韵。 这首词是“记梦”, 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说明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 B. 本词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讲的是生死相隔;“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难以忘却。 C. “夜来幽梦忽还乡”是抒情,作者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故乡,两人在那个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重逢,共诉衷肠。 D.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 16. 北宋之后的文人对这首词评价很高,把它称作“第一悼亡词”。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鉴赏这首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

26、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 ,_。 (2)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句子是:_, _ 。 (3) 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力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111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哲学家牟宗三有一种说法,个人的禀赋虽有厚薄高下的不同,但每个人潜在的才能却是独特的、不

27、可取代的,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的门径和入口。每个人都在碰撞、 寻找, 很多人终其一生, 纵有不世之才, 仍然恍恍惚惚, 亦只能寂然泯灭。 一旦撞对门路, 便能 ,便能擦出火花,其生命必能发出熠熠光华。鲁迅如此,维特根斯坦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加西亚马尔克斯亦是如此。有时,正确的道路就在眼前,而行人往往会以一念之差而 错过。其中的神秘本来就属于生存的一部分。 1965年的某一天,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开着他那辆奥佩牌小轿车,行驶在从墨西哥城到阿卡普尔科的路上,那部遥远的,漫长的,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撰写的长篇小说突然一下便全部展现在他面前。 我认为,从叙事技巧这方面来看

28、,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在多年前就已达到 之境,而早期的枯枝败叶无论从题材、主题,还是叙事风格上都可以看成是百年孤独的雏形。但他注定了要通过百年孤独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一次的总结,或者说,他长年积压的恐惧、激情、梦想和野心都必须在这次写作中得到彻底的清算。在神话、鬼魂、孤独以及对往事眷恋之中苟且偷安的阿拉卡塔卡(哥伦比亚北部小镇) ,犹如一头野兽 在他的心中,它迟早会醒过来,迟早会要求作者赋予它灵性,给予它生命。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炉火纯青 蓦然 登堂入室 潜伏 B. 登堂入室 倏忽 炉火纯青 蛰伏 C. 炉火纯青 倏忽 登堂入室 潜伏 D. 登堂入室

29、 蓦然 炉火纯青 蛰伏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在寻找、碰撞,很多人终其一生,仍然恍恍惚惚,纵有不世之才亦只能寂然泯灭。 B. 每个人都在寻找、碰撞,很多人终其一生,纵有不世之才,仍然恍恍惚惚亦只能寂然泯灭。 C. 每个人都在碰撞、寻找,很多人终其一生,仍然恍恍惚惚,纵有不世之才亦只能寂然泯灭。 D. 每个人都在碰撞、寻找,很多人终其一生,纵有不世之才,仍然恍恍惚惚亦只能寂然泯灭。 20.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0、小题。 樟叶槿,为锦葵科常绿小乔木,因叶片形似樟叶而得名。叶纸质至近革质,卵状长圆形, ( ) ,呈冷色调。花硕大,黄色,造型有棱有角,就像一粒粒精心包装好的巧克力。 有人说樟叶槿是夏的使者。 ,花儿便会展示它那娇艳动人的姿容。在华南地区栽培,樟叶槿花期期长可达半年,盛花期时间不长,单朵花的花期只有一天,朝花夕逝让人不免有些遗憾, ,它们不断的承接着阳光和雨露,每天都有不少新的花蕾萌发,每天都有怒放的生命伴着清晨的露珠款款而来,当它们从枝头凋落, 无须感慨, 不久, 或许枝头上会有新的小惊喜。 樟叶槿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寓意: 。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31、 两面均平滑无毛,基部钝至阔楔形,先端短急尖,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绿色 B. 两面均平滑无毛,先端短急尖,基部钝至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绿色 C. 先端短急尖,基部钝至阔楔形;两面均平滑无毛,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绿色 D 先端短急尖,基部钝至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绿色,两面均平滑无毛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散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有些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

32、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33、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8 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 不死! 2020 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 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 ,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 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 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

34、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摘编自钟

35、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 材料二: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 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 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 ,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

36、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 、找到对症的方子 、走对防控的路子 。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 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 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等科学常识逐渐变

37、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 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当相信科学、 依靠科学、 使用科学蔚然成风, 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 压舱石 。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 材料三: 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束手无策,拥有了守护健康的法宝。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

38、平总书记对科学防治的要求,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管理措施越科学,精准防控越到位,阻断疫情就越有力有效。把科学有序的防控要求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能得到有力保障。 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随,威胁着人类健康,但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由此而言,防控疫情不能偏离科学的轨道,不能脱离对生物规律的把控。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科学、运用科学。广大医护人员不辞

39、劳苦、科学救治,努力完善诊疗方案,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病毒溯源等研究;各条战线扎实做好预防、控制和保障工作,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大多数人而言,关键在防 。加强病例排查,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就有必胜把握。科普宣传有助于克服因疫情导致的不安焦虑情绪。让科学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人民群众懂得用科学态度对待疫病、用科学手段防治疫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

40、众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 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做到科学抗疫,切实加强科学防控,我们必将取得战疫的胜利! (摘编自王君平科学防治,战胜疫情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写 1938 年外国记者在武汉拍的照片,旨在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新冠疫情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B. 科学是人类对抗疫魔最有力的武器,面对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C. 材料一第五节运用排比手法概括了抗疫斗争中的许多感人场景,增强了语言气势,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

41、的力量。 D.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指出抗击疫情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格,材料二和材料三则讲述科学防疫,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胜利的手段。 B. 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科学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样子” 、找到对症的“方子” 、走对防控的“路子” 。 C. 疫情时期“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 ,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的专业理性声音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D. 三则材料都属于新闻,内容主要记述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事件,通过人物

42、群像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抗疫斗争。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科学防治”观点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云办公等。 B. 发现非典致病因素不是衣原体而是冠状病毒。 C. 全国约 1/10 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 D. 成功研制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病毒毒株。 4. 三则材料都运用引用手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A 2. B 3. C 4. 引用外国友人的话使文章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如赛珍珠、奇纳特尔、谭德塞等外国友人作为是旁观者,说法更为客观,他们的话有力支撑了文章的观点。 引用诗文丰富文章

43、内容,使文章更具文化内涵。如“苟利国家生死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诗文诠释了抗疫期间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 5. 材料一:首先由不同时期的两个场景切入,通过不同历史节点展现危难之中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接着概括抗疫斗争中的感人场面,并凝练抗疫斗争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最后强调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源。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旨在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新冠疫情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说法错误,曲解文意,写 1938 年外国记者在武汉拍的照片旨在说明武汉人民在不同时期面对各种困难

44、时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只要坚持科学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样子 ”说法错误,混淆关系,原文“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 ”强调必要条件, “只要就”强调充分非必要条件。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全国约 1/10 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旨在诠释中国抗疫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与“科学防治”的观念没有关系。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通过阅读三则材料可知,这三则材料都运用了引用的手法,如在材料一中引用赛珍珠的“没有任何

45、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材料二中引用学者卡尔齐默的“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材料三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 。这些名人名言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赛珍珠、奇纳特尔、谭德塞等外国友人作为是旁观者,说法更为客观, 所以说服力也更强,这样就对文章观点形成了更强的支撑。 在材料中还引用了不少的诗词名句,如材料一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材料二中的“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

46、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等,这些诗词名句的运用,既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具文化内涵,同时,这些诗句也切合了抗疫期间中国人民时代精神,从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也强化了文章的表达性。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七段,第一段首先描写了罗伯特卡帕抗战时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指出照片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接着,在第二段中,作者将镜头转到武汉抗疫的场景,这两组场景,从不同历史节点展现危难之中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提出了文章的论点。 接着在三、四、五三段中作者概括抗疫斗争中的感人场面,引用名人名言与诗句,说明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47、 最后,作者在六、七段作了总结,指出这些行动“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展现出中国精神,而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源。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难忘的生日难忘的生日 (英)狄更斯 在三月份我的生日到来之前,学校里发生的一切,我在这儿全都略过不提了。生日那天的事,我记得真是太清楚了。 那是在早饭以后,原本在运动场上的我们被召进教室,夏普先生进来叫道: 大卫科波菲尔,到小客厅去。 我心里想,一定是佩格蒂给我捎来一篮东西

48、了,所以听到这叫喊声我高兴极了。当我匆匆忙忙从座位上离开时,周围的一些同学都要求我分东西时别忘了他们。 别急,大卫, 夏普先生说, 有的是时间,我的孩子,别急。 大卫科波菲尔, 克里克尔太太把我领到一张沙发跟前,在我旁边坐下后对我说, 我特意把你叫来,是要跟你谈谈。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的孩子。 听了这话,不知为什么我全身都颤抖起来,只是依旧盯住她看着,不想回答。 因为, 她说, 说起来很难过,我得告诉你,今天早上我听说你妈妈病得很厉害。 一片迷雾突然在我和克里克尔太太之间升起,她的身影似乎在雾中摇晃了一会儿。接着我觉得烫人的热泪流淌到我的脸上,她的身影也静止了下来。 她病得很危险。 她补充说

49、。现在我全明白了。 她死了。 用不着这样告诉我了。我伤心地痛哭起来,觉出我已成了这个大千世界上的一个孤儿了。 第二天下午,我离开了萨伦学校。车走得很慢,整整走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九至十点钟,我们才到达亚茅斯。 我还没走进屋门,便扑到在佩格蒂的怀里了。她把我领进家门。她刚一见到我时,伤心地哭起来了,不过很快就控制住了。她低声说话,轻轻走路,好像生怕会打扰死者似的。我发觉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过床了,她晚上依旧坐在那儿守着她说,只要她这个可怜的、亲爱的宝贝还没下葬,她就决不离开她。 即便葬礼是昨天举行的,我也不可能记得更清楚了。我们站在墓穴的四周。这一天,我觉得跟任何别的一天都不一样。那天的天色,

50、跟往日也不相同显得格外惨淡。这时,四周一片肃然的寂静,这寂静是我们和即将入土安息的人从家里带来的。当我们都光着头站在那儿时,我听到了牧师的声音,在露天之下,它好像从远处传来,但是清晰明白,他说: 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接着我便听到了呜咽的声音。在离我站的地方一段距离的旁观者中,我看到呜咽的原来是那位善良忠诚的女仆。在世间所有的人中,她是我最爱的人。我这颗孩提的心完全相信,总有一天上帝会对她说做得好的。 佩格蒂告诉我说: 在那最后的一夜,那天晚上,她吻了我,对我说: 要是我的小婴儿也活不了的话,佩格蒂,请你告诉他们,要他们把他放在我的怀里,把我们埋在一起。 (他们这样办了,因为那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