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7822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试卷 一、书写(一、书写(4 4 分)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积累(二、积累(2020 分)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_(y 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 春 ) (2)“孩子您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_(n )笑,却一声儿不响。 ( 金色花 ) (3)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雪花,飘然_(l )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

2、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_(s ) 。 ( 雨的四季 ) 2. 古诗文化名句积累。 (1)古诗中的地名总惹无限情思。“夜发清溪向三峡,_”。地点转换中相思暗生。 (李白峨眉山月歌 ) “_,闻道龙标过五溪”。地名隐含诗人满腹的担忧。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崔九堂前几度闻”,同样的地方却有物是人非的感伤。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乡书何处达?_”地名是家的方向,可望却不可及。 (王湾次北固山下 ) “_,_”,“天涯”成为游子心中无限忧伤的远方。 (马致远天净沙 ) (2)学习有方,学习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坚定的志向:“_;切问而近思;”学习要做到学思结合:“_,思而不学则

3、殆。”我们还要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正所谓:“_,_。”( 论语 ) 3. 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_ 相委而去 _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 三军可夺帅也_ 4. 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 你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C.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 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9 9 分)分) 5.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过很多人影响他人生人物,小明同学列了一个图表比较人物信息,表格中还有四个内容,请你帮他补完整。 人物 人物提示 人

4、物姓名 相关事件 黑瘦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6. 有评论说, 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你认为五猖会一文,更多的是“温馨的回忆”还是“理性的批判”?结合五猖会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2222 分)分) (一) (一) (1010 分)分) 奔跑的小狮子 行立梅 她常回忆起八岁以前的日子:风吹得轻轻的,花开得漫漫的,天蓝得像大海。妈妈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粹梢上扎蝴蝶结,大红,粉紫,鹅黄。给她穿漂亮的裙,裙摆上镶一圈白色的滚边儿,还有鞋头上缀着花朵的红皮鞋。 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看猴子爬树,给鸟喂食。妈

5、妈给她讲童话故事,讲公主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王子了。她问妈妈,我也是公主吗?妈妈答,是的,你是妈妈的小公主。 可是有一天,她睁开眼睛,一切全变了样。妈妈一脸严肃地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是大孩子了,要学着做事。妈妈给她端来一个小脸盆,脸盆里,泡着她换下来的衣裳。妈妈说,自己的衣裳,以后要自己洗。 正是大冬天,水冰凉彻骨,她瑟缩着小手,不肯伸到水里。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 妈妈也不再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了,而是让她自己胡乱地用皮筋扎成一束,蓬松着。她去学校,别的小朋友都笑她,叫她“小刺猬”。她回家对妈妈哭,妈妈只淡淡说了一句,慢慢就会梳好了。 她不再有金色童年。所有的空余,都被妈

6、妈逼着做事,洗衣,扫地,做饭,甚至,去买菜。第一次去买菜,她攥着妈妈给的钱,胆怯地站在莱市场门口。她看到别的孩子,牵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地走过,那么地快乐。她小小的心,在那一刻,涨满疼痛。她想,我肯定不是妈妈亲生的。 她回去问妈妈,妈妈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埋头挑拣着她买回来的菜,说,买黄瓜,要买有刺的,有刺的才新鲜,明白吗? 她流着泪点头,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她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快快长大,长大了去找亲妈妈。 几个月的时间,她学会了烧饭、炒菜、洗衣裳。她也学会,一分钱一分钱地算账,能辩认出哪些蔬菜不新鲜。她还学会,钉纽扣。 一天,妈妈对她说,妈妈要出趟远门。妈妈说这话时,表情淡淡的。

7、她点了一下头,转身跑开。等她放学回家,果然不见了妈妈。她自己给自己梳漂亮的小辫子,自己做饭给自己吃,日子一如寻常。偶尔地,她也会想一想妈妈,只觉得,很遥远。 再后来的一天,妈妈成了照片上的一个人。大家告诉她,妈妈得病死了。她听了,木木的,并不觉得特别难过。 半年后,父亲再娶。继母对她不好,几乎不怎么过问她的事。这对她影响不大,基本的生存本领,她早已学会,她自己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如岩缝中的一棵小草,一路顽强地长大。 她是在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时,流下热泪的,那个时候,她已嫁得好夫婿,日子过得很安稳。动物世界中,一头母狮子拼命踢咬一头小狮子,直到它奔跑起来为止。她就在那会儿想起妈妈,当年,妈妈重病在

8、身,不得不硬起心肠对她,原是要让她迅速成为一头奔跑的小狮子,好让她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够很好地活下来。 7. 文章一开始写小女孩八岁时,母亲对她百般呵护,有何用意? 8. “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一句中“毫不留情”一词表现了这位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9.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她流着泪点头,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这句话的理解。 10. 文章的标题往往蕴含深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奔跑的小狮子的理解。 (二) (二) (1212 分)分) 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

9、感起来 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 60 岁高龄了。它高大的树干就有 8 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地面方圆将近十平方米,棕褐色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家院后。 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片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

10、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童年口馋的诱惑。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

11、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显然,我的亲朋邻居也就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清爽的柿子。 爷爷常说,_。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11. 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文章朴实无华,于娓娓叙述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乡情。先通过父亲的口说出大柿子树的年龄,接着对它进行详细描写,继而按照_顺序,由春到夏,自夏至秋,讲述了“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最后由树到人,写了_(填主要事件) ,自然地引出爷爷耐人寻味的一番话。 1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语

12、句 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划线词“偶尔”“遍地”有何表达效果?) 13. 请以爷爷的口吻,写出从柿子的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将第段空缺处补写完整。 14.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的妙处。 “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五、文言古诗文阅读(五、文言古诗文阅读(2020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1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 乙 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选自世说新语 ) 注戴安道:人名,即戴逵。厉操:磨炼情操,使情操高尚,指隐居。其兄:指裁逯。式遏:指阻止害民之事,保卫国家。 15.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或短语。 寒雪日内集(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家弟不改其乐(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 17.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简练词意隽永的特点,甲

14、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乙文则没有。 B. 甲文先交代咏雪的背景,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层次分明;乙文则先叙事,然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 C. 甲文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乙文则通过简短的对话,展示了两人不同的志向。 D.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刻画人物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8. 甲文中太傅为什么“大笑乐”? 19. 乙文中“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这表明了兄弟二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二)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15、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淡磨:轻磨拂拭。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荷心:荷花。 20. 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_、_写出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 21. 请用自己话描述“东风忽起垂杨舞”这一句诗,并指出它所描绘的意境。 六、写作(六、写作(4545 分)分) 22. 任务型表达 班队课上,老师安排主题是“我们一家人”,目的是增进班级同学互相了解,其中一个环节是互相推介,请你选择一个同学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来推介他(她) 。 要求:1.符合他(她)的特点,不要出现名字;2.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并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 100 字左右。 23. 题一: 有人说生活

16、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试卷 一、书写(一、书写(4 4 分)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积累(二、积累(2020 分)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7、。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_(y 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 春 ) (2)“孩子您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_(n )笑,却一声儿不响。 ( 金色花 ) (3)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_(l )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_(s ) 。 ( 雨的四季 ) 【答案】 . 晕 . 匿 . 莅 . 啬 【解析】 【详解】黄(y n)黄晕,意思是:昏黄不明亮; (n )笑匿笑,意思是:暗中偷笑,掩口暗笑; (l )临莅临,意思是: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 吝(s )吝啬,意思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2. 古诗文化名句积累。

18、 (1)古诗中的地名总惹无限情思。“夜发清溪向三峡,_”。地点转换中相思暗生。 (李白峨眉山月歌 ) “_,闻道龙标过五溪”。地名隐含诗人满腹的担忧。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崔九堂前几度闻”,同样的地方却有物是人非的感伤。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乡书何处达?_”地名是家的方向,可望却不可及。 (王湾次北固山下 ) “_,_”,“天涯”成为游子心中无限忧伤的远方。 (马致远天净沙 ) (2)学习有方,学习需要广博知识和坚定的志向:“_;切问而近思;”学习要做到学思结合:“_,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还要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正所谓:“_,_。”( 论语 ) 【答案】 . 思君不

19、见下渝州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归雁洛阳边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博学而笃志 . 学而不思则罔 .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解析】 【详解】注意“渝”“岐”“雁”“笃”“罔”“焉”等字的正确书写。 3. 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_ 相委而去 _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 三军可夺帅也_ 【答案】 . 约定。 . 委:丢下。 . 同“悦”,愉快。 . 夺:改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句意: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20、。委:丢下。 句意: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说,同“悦”,愉快。句意: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夺:改变。 4. 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 你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C.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 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B“家母”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不能用于对方母亲。故选 B。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9 9 分)分) 5.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过很多人影响他人生的人物,小明同学列了一个图表比较人物信息,表格

21、中还有四个内容,请你帮他补完整。 人物 人物提示 人物姓名 相关事件 黑瘦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答案】藤野先生 添改我的讲义;纠正去的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阿长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给我听;阿长过年要我吃福橘;阿长有很多烦人的规矩;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朝花夕拾内容的掌握。 表格中第一行,根据“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提示可知, 此人是藤野先生,相关事件有为“我”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等。 表格中第二行,根据“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的提示

22、可知,此人是阿长,相关事件是为鲁迅买山海经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踩死隐鼠等。 6. 有评论说, 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你认为五猖会一文,更多的是“温馨的回忆”还是“理性的批判”?结合五猖会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例:我认为五猖会中更多的是“理性的批判”。在“我”即将出发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让我背书,并且所背的内容是当时“我”根本无法理解的鉴略 ,作者在理性地批判封建社会的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违背儿童的心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思想内容的把握。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让人回味无穷。 五猖会回忆儿时

23、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而且父亲要求鲁迅背诵的鉴略同,其内容是儿童完全难以理解的。 五猖会表达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以及对封建教育内容的批判,所以作品更多的是“理性的批判”。 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2222 分)分) (一) (一) (1010 分)分) 奔跑的小狮子 行立梅 她常回忆起八岁以前的日子:风吹得轻轻的,花开得漫漫的,天蓝得像大海。妈妈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粹梢上扎蝴蝶结,大红,粉紫,鹅黄。给她穿漂亮的裙,裙摆上镶一圈白色的滚边儿,还有鞋头上缀着花

24、朵的红皮鞋。 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看猴子爬树,给鸟喂食。妈妈给她讲童话故事,讲公主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王子了。她问妈妈,我也是公主吗?妈妈答,是的,你是妈妈的小公主。 可是有一天,她睁开眼睛,一切全变了样。妈妈一脸严肃地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是大孩子了,要学着做事。妈妈给她端来一个小脸盆,脸盆里,泡着她换下来的衣裳。妈妈说,自己的衣裳,以后要自己洗。 正是大冬天,水冰凉彻骨,她瑟缩着小手,不肯伸到水里。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 妈妈也不再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了,而是让她自己胡乱地用皮筋扎成一束,蓬松着。她去学校,别的小朋友都笑她,叫她“小刺猬”。她回家对妈妈哭,妈妈只淡淡说了一句

25、,慢慢就会梳好了。 她不再有金色童年。所有的空余,都被妈妈逼着做事,洗衣,扫地,做饭,甚至,去买菜。第一次去买菜,她攥着妈妈给的钱,胆怯地站在莱市场门口。她看到别的孩子,牵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地走过,那么地快乐。她小小的心,在那一刻,涨满疼痛。她想,我肯定不是妈妈亲生的。 她回去问妈妈,妈妈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埋头挑拣着她买回来的菜,说,买黄瓜,要买有刺的,有刺的才新鲜,明白吗? 她流着泪点头,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她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快快长大,长大了去找亲妈妈。 几个月的时间,她学会了烧饭、炒菜、洗衣裳。她也学会,一分钱一分钱地算账,能辩认出哪些蔬菜不新鲜。她还学会,钉纽扣。 一天

26、,妈妈对她说,妈妈要出趟远门。妈妈说这话时,表情淡淡的。她点了一下头,转身跑开。等她放学回家,果然不见了妈妈。她自己给自己梳漂亮的小辫子,自己做饭给自己吃,日子一如寻常。偶尔地,她也会想一想妈妈,只觉得,很遥远。 再后来的一天,妈妈成了照片上的一个人。大家告诉她,妈妈得病死了。她听了,木木的,并不觉得特别难过。 半年后,父亲再娶。继母对她不好,几乎不怎么过问她的事。这对她影响不大,基本的生存本领,她早已学会,她自己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如岩缝中的一棵小草,一路顽强地长大。 她是在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时,流下热泪的,那个时候,她已嫁得好夫婿,日子过得很安稳。动物世界中,一头母狮子拼命踢咬一头小狮子,直

27、到它奔跑起来为止。她就在那会儿想起妈妈,当年,妈妈重病在身,不得不硬起心肠对她,原是要让她迅速成为一头奔跑的小狮子,好让她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够很好地活下来。 7 文章一开始写小女孩八岁时,母亲对她百般呵护,有何用意? 8. “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一句中“毫不留情”一词表现了这位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9.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她流着泪点头,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这句话的理解。 10. 文章的标题往往蕴含深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奔跑的小狮子的理解。 【答案】7. 与下文母亲对她的苛刻与严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出下文或为下文设置悬念。 8. 迫切地

28、想使女儿学会自己生活的本领。 9. 文中的小女孩从母亲的回答中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答案,她也许不是母亲亲生的,因此,她第一次感受到没有亲生母亲的凄凉;也正因为这个使她得更加成熟。这是她由依赖别人到走向自立的一个转折点。 10. 用比喻的手法,把“她”比作“奔跑的小狮子”。既代表母亲对她的深深的爱,又表达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情节的作用。注意结合文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作用。文章开始写小女孩八岁时,母亲对她百般呵护“妈妈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给她穿漂亮的裙”“妈妈带她去动物园”“妈妈给她讲童话故事”,与第三段句子“可是有一天,她睁开眼睛,一切全变了样。

29、妈妈一脸严肃地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是大孩子了,要学着做事。妈妈给她端来一个小脸盆,脸盆里,泡着她换下来的衣裳。妈妈说,自己的衣裳,以后要自己洗”所写的内容(母亲对她的苛刻与严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结构或技巧上来说,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去思考: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她。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重点句子揣摩人物心理。妈妈生病严重,担心自己女儿以后的生活,因此,改变了爱女儿的方式方法,教会女儿学会生活的本领。结合第三段句子“妈妈一脸严肃地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是大孩子了,要学着做事”可知,“毫不留情”的意思是:一点情面都不留,没有商量的余地,表明妈妈为了让女儿早点学会独立生活的本领,一点情面也

30、不留,写出了妈妈内心的坚决,体现了妈妈迫切地想使女儿学会自己生活的本领的心理。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从文句中“她流着泪点头,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中的“悲凉”词可以看出,女孩体会出生活的艰辛。文中的小女孩在妈妈的逼迫下,学会了做很多事,洗衣,扫地,做饭,甚至,去买菜。第一次去买菜时,看见别的孩子和妈妈在一块是那么的快乐,她产生了“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念头。回去问妈妈,从妈妈的回答中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答案:她是母亲亲生的。因此,她觉得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她第一次感受到没有亲生母亲的凄凉。“她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快快长大,长大了去找亲妈妈”这一刻,她变成熟了:她决定不在依赖别人,

31、要自己快点长大。这是她由依赖别人到走向自立的一个转折点。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结合最后一段句子“动物世界中,一头母狮子拼命踢咬一头小狮子,直到它奔跑起来为止”可知, 标题的表层含义即指动物世界中那只在母亲强迫下奔跑起来的小狮子。 结合“她就在那会儿,想起妈妈。当年妈妈重病在身,不得不硬起心肠对她,原来是要让她迅速成为一头奔跑的小狮子,好让她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够很好地活下来”可知,标题的深层含义“奔跑的小狮子”指女孩自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明女孩就像那只奔跑的小狮子。她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严格地训练她,是为了让她学会自立。标题点明了母亲对女儿的良苦用心和女儿深沉的爱。

32、(二) (二) (1212 分)分) 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感起来 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 60 岁高龄了。它高大的树干就有 8 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地面方圆将近十平方米,棕褐色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

33、家院后。 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片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童年口馋的诱惑。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

34、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显然,我的亲朋邻居也就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清爽的柿子。 爷爷常说,_。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11. 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文章朴实无华,于娓娓叙述中蕴含着浓浓人情、乡情。先通过父亲的口说出大柿子树的年龄,接着对它进行详细描写,继而按照_顺序,由春

35、到夏,自夏至秋,讲述了“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最后由树到人,写了_(填主要事件) ,自然地引出爷爷耐人寻味的一番话。 1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语句。 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划线词“偶尔”“遍地”有何表达效果?) 13. 请以爷爷的口吻,写出从柿子的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将第段空缺处补写完整。 14.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的妙处。 “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答案】11. . 时间 . 爷爷打柿子,奶奶温柿子 12. “偶尔”写出了敲打下一颗柿子的不易,“遍地”写出了伙伴们的

36、细心寻找,激烈争抢。两相映照,突出了柿子的诱惑力之大及伙伴们对柿子的喜爱之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意思对即可) 13. 示例一:人这一辈子,有时候就像这柿子,它本身是苦涩的,要经历些风吹雨打,日月磨难,才会慢慢变甜。示例二:好看的不一定好吃,中看的不一定中用。人就像这柿子,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正道。 (言之成理即可) 14. 第一句总结全文,把柿树与老屋,故土联结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第二句既巧妙点题,又将自己个人的思乡之情推而广之,拓宽了主题的广度,升华了主题。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

37、的写作顺序和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空,根据题干句“由春到夏,自夏至秋,讲述了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的分析,这里“由春到夏,自夏至秋”可知, ,文章采用的是时间顺序。或结合第段句子“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片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第段句子“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第段句子“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第段句子“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可知,文章写柿子树在春、夏、秋的变化,以及采摘后的状况,表明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第二空,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

38、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组织语言时,最好分别以“爷爷”和“奶奶”为陈述的主体。结合第段句子“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语句,可以概述出爷爷打柿子、奶奶温柿子两件事。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表达效果。“偶尔”本义是表示情况并非经常出现。在这里说“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表明敲打下一颗柿子的不易。“遍地”本义是满地,到处,处处。这里说,“偶尔掉下来一个柿子”,伙伴们要到处寻找,表明寻找的细心、争抢的激烈。这两个词语构成相互映照,突出了伙伴们对柿子的喜爱,表达出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 【13 题详解】

39、本题考查补写句子。从所拟之句的语气看,要以爷爷的口吻;从所拟之句的内容看,要写出从柿子的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首先要考虑到柿子与人生的联系,要由柿子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成长历程。且联想要贴切自然。示例:这人的一生呀,就像这柿子一样,表面的光鲜是没有用的。要真正尝到它的味道,还要经历一番磨难。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结尾段落的妙处。这个语段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这句,作者把柿树与老屋、故土联结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柿子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巧妙点

40、明题目中“一颗美人痣”,而且把自己个人的情感推广到所有“思乡人”的身上,拓宽了主题的广度;“永远不能剔除”表明这种思乡之情是永远存在的,永远不会消失的,拓宽了主题的深度。 五、文言古诗文阅读(五、文言古诗文阅读(2020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 乙 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41、 (选自世说新语 ) 注戴安道:人名,即戴逵。厉操:磨炼情操,使情操高尚,指隐居。其兄:指裁逯。式遏:指阻止害民之事,保卫国家。 15.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或短语。 寒雪日内集(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家弟不改其乐(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 17.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简练词意隽永的特点,甲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乙文则没有。 B. 甲文先交代咏雪的背景,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层次分明;乙文则先叙事,然后通过对话表现

42、人物的性格。 C. 甲文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乙文则通过简短的对话,展示了两人不同的志向。 D.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刻画人物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8. 甲文中太傅为什么“大笑乐”? 19. 乙文中“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这表明了兄弟二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5. .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相比 . 不如,不及 . 我弟弟 16. 一会儿, 雪下得急了, 谢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你们兄弟二人的志趣事业,为什么那么不同(悬殊)呢? 17. D 18

43、. 因为侄女将大雪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生动传神有艺术韵味,所以他高兴地“大笑”。 19. 哥哥戴逯积极进取,渴望保家卫园,建功立业;弟弟戴逵洁身自好,追求个人身心修养。这两种人生态度都值得肯定。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句意为: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內集:把家里人聚集起来。 句意为: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句意: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未若:不如,不及。 句意为:舍弟却改不了那种乐趣。家弟:舍弟,我弟弟。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44、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骤:紧;欣然:高兴的样子。志:志趣。业:事业。 【17 题详解】 D.有误。乙文并没有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根据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 明确“公大笑乐”的原因是: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文中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

45、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在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人物的人生态度。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分析即可。从“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可知,哥哥戴逯积极进取,渴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从“戴安道既厉操东山”“家弟不改其乐”可知,弟弟戴逵洁身自好,追求个人身性修养。 【点睛】参考译文: 【甲】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

46、地笑了。这就是谢太傅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戴安道已经在东山隐居磨炼情操,而他哥哥则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太傅谢安对戴逯说:“你们兄弟俩的志趣事业,为什么如此悬殊啊?”戴逯回答说:“我如果处于贫困境地,就会经受不起忧苦;我的弟弟虽隐居贫困,却能不改其乐。” (二)(二)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淡磨:轻磨拂拭。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荷心:荷花。 20. 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_、_写出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 2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东风忽起垂杨舞”这一句诗,并指出它所描绘的意境。 【答案】2

47、0. . 水面平 . 明镜(照檐楹) 21. 东风忽然吹起,池边杨柳飞舞,写出了雨后池塘的动态美。 【解析】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表现池塘水面平静的是一二两句。这两句意思是:骤雨过后,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屋角檐楹。前一句“水面平”直白陈述雨后池塘平静无波,第二句突然出现了“明镜照檐楹”,用的比喻修辞写出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述诗句展现的画面及其意境。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分析即可。“东风忽起垂杨舞”意思是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这一句由上文的静态到此处的动态,进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忽起”二字展示出景物瞬

48、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六、写作(六、写作(4545 分)分) 22. 任务型表达 班队课上,老师安排的主题是“我们一家人”, 目的是增进班级同学互相了解, 其中一个环节是互相推介,请你选择一个同学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来推介他(她) 。 要求:1.符合他(她)的特点,不要出现名字;2.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并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 100 字左右。 【答案】示例:他胖乎乎的身体,又圆又大的脑袋,短而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对机灵的大眼睛,总让人感到是那样的机灵、俏皮、活泼。如果他发现一件有趣的事,立刻发出一阵欢叫,那欢叫声是那样清脆、响亮。一次,他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了,老师让他

49、到前边站着。他挺起胸脯,来到教室中央,向全班同学做了个鬼脸,然后似羞似愧地笑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斜照在他的脸上,看,怪有趣的,他多么像一只调皮的小企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来介绍某个同学,要抓住这个同学的特点(如爱学习、乐于助人、自信、活泼、坚强等)来写,语句通顺流畅,条理清晰,适当运用描写手法(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细节等)和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 ,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我的新同桌非常可爱。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50、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23. 题一: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例文: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什么是幸福?在一千个人眼里,幸福有一千种不同的定义,炎热的夏天吃到一口冰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