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华十校金华十校 20212021 年年 1111 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20 分)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ch )理上凸出装饰风格,山峦(lu n) 、云气、植物的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 B. 围绕“后真相时代的反恐国际合作与权利保障”的主题,与会专家人士呼吁摒(b ng)弃偏见,加强反恐合作,携手应(y ng)对风险挑战。 C. 不少作家有意识地在文学叙事中采“热点”,将社会新闻拿来与小说
2、叙事元素快速、直接地黏(ni n)合,于是有人断言,当下文学叙事已患上了“新闻依赖症(zhng)”。 D. 从根本上说,“同质化”意味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孱(ch n)弱,知识更新和文化储备有限,艺术创新能力溃乏,致使自我重复和彼此袭(x )仿成为写作的常态化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对生活的坚定, 还体现一个“作者”的责任。 如果莎士比亚在创作戏曲时全然收纳他人的意见,何来穿越世纪的浪漫和不朽的艺术华章?【乙】人生亦如是。作为生活的创作者,自乱阵脚,又如何创作生活的杰作。唯有怀着坚定之心,沉潜生活,独力内化,方能写就卓越,既对自己负责,也对“读者”负责。 而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
3、会,唯有对自我追求的坚定,才能指引我们不断充实精神、武装头脑,以对抗信息爆炸的虚伪与混乱。旁人尽情游乐时的多一分钻研,旁人休闲谈天时的多一刻练习,旁人呼呼大睡时的多一页阅读,都是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文艺作品怕没有精神,人生之书也怕没有灵魂。【丙】纵然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一般富裕,头脑空虚、精神贫济,也只能陷入无尽的混乱与茫然。想要付与生活之书灵魂,以坚定为驱使的精心钻研正是最优之解。 然而,坚定,也并不是闭门造车、目不窥园。在前行的道路上,也要善于反思总结,也听听旁人的意见。唐太宗善用魏微,以人为镜,善于纳谏,终成一代明君。一味的冲刺可能只是原地打转,甚至南辕北辙,相反,开门
4、听听别人的意见,目偶尔窥园,以他人之语明得失,调整方向,为生活之书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然 B. 付与 C. 南辕北辙 D. 源头活水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创作主体,电影人当然需要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升华,而不是躺在大众文化的里坐享其成,这也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的文化自觉。 B.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导致,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
5、更迭。 C. 国庆假期天气比较好,秋高气爽,适宜外出旅游。但文化和旅游活动具有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将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D. 为了这个目标,他报考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努力和汗水的浇灌下,某电视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5. 学校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过程中有以下交流,请选出表达得体的一项( ) A. 主持人:这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下面有请李教授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B. 学者:我们荣幸莅临母校参加活动,真是感慨万千。 C. 学生: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D. 校长:我们敬请您担任我校
6、名誉校友,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21 年 8 月 8 日,广东湛江麻章区迈合村,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全红婵家门口自拍留念。有媒体报道称,东京奥运夺冠后,14 岁的全红婵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讨论的热门人物。与此同时,有媒体发现,全红婵家渐渐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几十上百人到这里拍照。 同时走红的,还有她的家人、她的老家。全红婵妈妈也成了诸多到访者合影的对象。她的奶奶还因为涌进她家的人太多,而差点摔倒受伤,以致其家人决定暂时关闭大门。在全红婵的老家,人们拉起横幅、修整院子,像过节一样庆祝;有人听说全红婵爱吃辣条,就寄去了成箱的辣条。记者也注意到,
7、开始有网络主播前往全红婵家附近直播。有网红主播连日在全红婵家门口直播,噪音骚扰到她的家人,也让当地村民“苦不堪言”。有些网红甚至一边直播一边带货,还说要把全红婵家里的菠萝蜜摘走。这一切令全红婵全家十分不适应。 (1)请从上面这则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不超过 15 个字。 (2)请根据材料,概括出一个能证明上述论点的事实论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 50 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3030 分)分) (一) (一)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
8、,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 一、刚健有为 周易大传 提出“刚健”的学说, 象传 说: “需, 须也, 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 其义不困穷矣。 ”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
9、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健”与“动”的学说。 周易大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二、和与中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中庸”的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
10、庸的含义未加说明。 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释是比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崇德利
11、用 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 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 ;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 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 “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 是比较全面的观点。 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厚生”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 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确实
12、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四、天人协调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地”的学说。 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
13、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7.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一般主张“刚健”思想,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B. 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 C. 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
14、论自秦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 D.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然应适时引导,注意适应。 8. 下列对所给名句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了“天人协调”思想。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了“崇德利用”的思想。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印证了“刚健有为”的思想。 D.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 9. 以“刚健有为”这节为例,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作者论述的基本思路 (二) (二)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间流水人间流水 阿
15、占 小五哥把啤酒屋开在一条老路上。路从谷底爬起,向北抬升,形成夸张的锐角。沿路几排老房,已经上了岁数。长窗和旧瓦,都是被时间盘剥过的。啤酒屋夹在歪歪拧拧的门脸之间,眼前一米宽,堆满不锈钢啤酒桶,像个重金属音场。 没有肴,只卖酒。确切地说,只卖酒厂直供的桶装散啤。里面五六张桌子,十几个圆凳,天花上一台老式吊扇。稍微讲究点的陈设,就属北墙那片玻璃柜了,一升的标准菠萝杯倒扣码放其中,一个挨一个,一层对一层,甚是齐整。 散啤是散装啤酒的简称。散装啤酒相对于瓶装啤酒而存在,从酒厂生产线灌入啤酒桶,直接运送到销售终端。它始终保持着浇灭燥热和烦恼的 0,更不消说色泽金黄明亮,口感娇嫩醇厚,那层丰盈细腻的泡沫
16、像个白日梦。 喜子一来,酒鬼们就走了。 买了酒的喜子,坐在显眼位置,一张晚报,哗啦作响地翻看。他每天都会买份报纸,据说这可以与世界接轨。第一个酒必是大口灌下去的,散啤与腹腔碰撞后发出的声响,让喜子感受到了常规状态下永远无法实现的爽快。第二个须慢下来,菠萝杯遇热起了雾气,金色液体变得朦胧游离,像个美妙的幻梦喜子不想让幻梦那么快消失。 喜子高兴了,酒鬼们却不高兴了。跟个不男不女的一起喝酒,体统尽失。瞧瞧,一把粗冲男嗓,偏又一身妖异女装,关于喜子的所有猜测与定论,总结起来,不外乎一句话:神经有问题。 小五哥却不怪。喜子拾破烂,自己养活自己,不偷不抢不害人,碍着谁了?甚至,小五哥嘴里的喜子,竟是爱读书
17、的,读的还是老舍、巴金、托尔斯泰。 小五哥的那条路上,有一趟泡桐,芒种前后开花,颜色轻浅,人们埋头匆匆而过,不知哪里飘来一阵香气时,转身才见,泡桐啊。 艺术家不是这样的。他没有那么匆忙。他从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开始游荡,并无目的。到了下午,离小五哥越来越近的时候,他看见了泡桐,开得是以外的地方,花辨儿朵朵厚密,丝绒般贵,便在树下站了一会儿。这当口,微风起了,风中除了泡桐的洽春,还有啤酒花和大麦芽的苦春,他皱鼓鼻子,越过一片歪拧门脸,遇到了城墙般的啤酒桶,当下心想,这是个有江湖地位的啤酒屋。 艺术家第一次见到的小五哥,状态微酸,正跟俩驴友宣讲散啤圣经在青岛地界,喝散啤不能像喝洋酒那样小口抿,得喝出咕
18、咚咕咚的感觉。一大口,一停顿,一回味,咽下去,就知道啤酒花和麦香气是怎么回事了。 你问我,青岛人到底怎么喝散啤?过去用玻璃罐头瓶吗,用粗瓷大碗喝,用搪瓷缸子喝,现在用塑料袋插吸管喝。青岛人还真是把散啤喝出了花儿,喝出了原创。还有啊,“个”是青岛人点酒时最常用的计量单位。来两个酒!这么说的,才算青岛土著来两个酒。艺术家妥妥地对上了暗号。 从那以后,艺术家几乎每天都来。倒上两次车,一路颠沛,坐下后,用散啤洗尘。真是个好地方。酒鬼们说着海蛎子一样的损话,笑出泪来,隔空再抛一句,来两个酒! 这天傍晚,喜子的妆容鲜艳到炸。头上至少三种花饰。绿衫绯裙都是新捡来的,有点时尚。他请小五哥和艺术家喝酒,敞开了喝
19、。 一直靠拾荒卖废品慢慢还债,昨天,总算还清了所有债务我没心事了。来十个! 小五哥敬喜子,你这个拾荒的,原来还有一身傲骨。艺术家敬喜子,所有的不同,都值得被尊重。 出啤酒屋,才知起了雾。夜开始变浅。墨色中泛着深蓝。街道沉浸而去。老房子暂时藏起了破旧。他们从泡桐底下走,雾水簌簌地打过来,酒便醒了大半。所有的窗户都黑下来,吵骂声不知从哪里传出,女人在尖声哭泣,剪开了阔大的沉寂。 总是这样。艺术家摇摇头。只能这样。喜子倒像个哲学家。 地下室比外面还潮湿。喜子打开门,微侧着身,请艺术家先进。灯光昏暗处,艺术家一眼看见破书架,上面除了书, 还有五花八门的本子显然都是捡来的,有小学生作业簿和会议记录本,
20、有仓库进货明细,企业年庆本子,还有日韩卡通本子。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从小学开始,已经写了三四百本,断不下了。日记就像个老朋友,是我唯一的倾诉对象。喜子说。 很多人对我拾荒的微薄收入和寒酸住所心生怜悯,我倒觉得,拾荒之外可以写点东西,清清冷冷地过日子,这样挺好。喜子说。 天亮之前,艺术家坐上了早班公交车。雾已散尽,红尘尚未苏醒。看着车窗外快速掠过的行道树和高楼,艺术家想,多少人只看到了喜子的落魄,却不曾看懂他的高贵。 鄂地封城第十天,小五哥忽然在群里说,喜子捐了一万块钱。 众酒鬼哗然。但理智很快告诉他们,决不能让喜子捐款。反正酒也喝不成了,把酒钱捐出去。最后,几经周折,酒钱终于花在了刀刃上。有人
21、请在日本留学的堂哥帮忙,发动当地华裔,用这笔酒钱抢购了两万个 N95 口罩,直接寄给一汉口驴友。该驴友曾连续三个夏天来青岛,每来必到小五哥的啤酒屋打卡,醉不知返。 小五哥告诉汉口驴友,不必署名。 汉口驴友在将口罩捐赠定点医院时,还是自作主张,署了,青岛酒鬼。 (选自 2020 年第 18 期新华文摘 ,有删改) 10. 文中加点词语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1)总是: (2)只能: 11. 文章如何塑造喜子的“高贵”形象,请简要分析。 12.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13. 作者阿占曾在某篇文章中谈及这篇小说“人间流水,亦是流金”,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间流水”的多重意蕴。 三、古代
22、诗文阅读(共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40 分)分) (一) (一)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续欧阳子朋党论续欧阳子朋党论 【宋】苏轼 欧阳子曰:“小人欲空人之国,必进朋党之说。”呜呼,国之将亡,此其徵欤?祸莫大于权之移人,而君莫危于国之有党。有党必争,争则小人者必胜,而权之所归也,君安得不危哉!何以言之?君子以道事君,人主必敬之而疏。小人唯予言而莫予违,人主必狎之而亲。疏者易间,而亲者难睽也。而君子者,不得志则奉身而退,乐道不仕。小人者,不得志则徼幸复用,唯怨之报。此其所以必胜也。 盖尝论之:君子如嘉禾也,封殖之甚难,而去之甚易。小人如恶草也,不种而生,去之复
23、蕃。世未有小人不除而治者也,然去之为最难。斥其一则援之者众,尽其类则众之致怨也深。小者复用而肆威,大者得志而窃国。善人为之扫地,世主为之屏息。譬断蛇不死,刺虎不毙,其伤人则愈多矣。齐田氏、鲁季孙是已。齐、鲁之执事,莫非田、季之党也,历数君不忘其诛,而卒之简公弑,昭、哀失国。小人之党,其不可除也如此。而汉党铟之狱,唐白马之祸,忠义之士,斥死无余。君子之党,其易尽也如此。使世主知易尽者之可戒,而不可除者之可惧,则有瘳矣。 且夫君子者,世无若是之多也。小人者,亦无若是之众也。凡才智之士,锐于功名而嗜于进取者,随所用耳。孔子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未必皆君子也。冉有从夫子则为门人之选,从季氏则为聚
24、敛之臣。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昔栾怀子得罪于晋,其党皆出奔,乐王鲋谓范宣子曰;“盍反州绰、邢蒯?勇士也。”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王鲋曰:“子为彼栾氏,乃亦子之勇也。”呜呼,宣子蚤从王鲋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变哉! 愚以谓治道去泰甚耳。苟黜其首恶而贷其余,使才者不失富贵,不才者无所致憾,将为吾用之不暇,又何怨之报乎!人之所以为盗者,衣食不足耳。农夫市人焉保其不为盗而衣食既足盗岂有不能返农夫市人也哉故善除盗者开其衣食之门使复其业。善除小人者,诱以富贵之道,使隳其党。以力取威胜者,盖未尝不反为所噬也。 曹参之治齐曰:“慎无扰狱市。”知
25、此,亦庶几于善治矣。奸固不可长,而亦不可不容也。若奸无所容,君子岂久安之道哉!牛、李之党遍天下,而李德裕以一夫之力,欲穷其类而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祸也。奸臣复炽,忠义益衰。以力取威胜者,果不可耶!愚是以续欧阳子之说,而为君子小人之戒。 【注】曲沃:晋地,在今山西省临汾市。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主必狎之而亲 狎:亲昵 B. 不种而生,去之复蕃 蕃:繁殖,滋生 C. 齐、鲁之执事 执事:主持政事者 D. 苟黜其首恶而贷其余 贷:惩罚,惩治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何以言之 何竟日默默在此 B.
26、彼栾氏之勇也 破灭之道也 C. 诱以富贵之道 阙秦以利晋 D. 盖未尝不反为所噬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断蛇不死”“刺虎不毙”为喻,并以齐国的田氏、鲁国的季孙为例,说明小人因其难以铲除而危害极大。 B. 作者以柳宗元、 刘禹锡为例, 意在提醒读书人要像他们那样, 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C. 在作者看来,小人固然不可以助长,但也不可以不容纳;如果小人没有容身之地,势必引起他们过激反应。 D. 本文行文层层推进,论述有力,引用典故来论述小人之党不易铲除,并提出了“黜其首恶而贷其余”的措施。 17. 用
2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农 夫 市 人 焉 保 其 不 为 盗 而 衣 食 既 足 盗 岂 有 不 能 返 农 夫 市 人也 哉 故 善 除 盗 者 开 其 衣 食 之 门 使 复 其 业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世主知易尽者之可戒,而不可除者之可惧,则有瘳矣。 (2)宣子蚤从王鲋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变哉! (二) (二) (8 8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鹧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黄陵庙,在湘阴县
28、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 19. 诗歌开篇用_、_两个词,分别点出了鹧鸪生活习性与状貌特征。 20. 晚唐诗人郑谷,因“尝赋鹧鸪,警绝(警策绝伦)”被誉为“郑鹧鸪”。可见,郑谷鹧鸪诗写作技艺之高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描摹鹧鸪的? (三) (三) (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子张问曰:“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
29、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21. 第一则材料中“谅”意思是_。孔子对“匹夫匹妇之为谅”持_的态度。 22. 结合上面两则材料,阐述孔子对管仲与陈文子的不同看法。 (四)古诗文默写。 (四)古诗文默写。 (6 6 分)分) 23.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 (1)刑罚不中,_。_,言之必可行也。 ( 论语 ) (2) 谐之言曰:“_,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节选) ) (3)子孙视之不甚惜,_,_。 (苏洵六国论 )
30、 (4)恨相见得迟,_。柳丝长玉骢难系,_。 (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 ) (5)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 (杜甫蜀相 ) 四、作文(四、作文(6060 分)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从含辛茹苦的拓荒者到苦学力文的先驱,从救苦弥灾的自发者到志坚行苦的自觉者,华夏民族苦尽甘来。 但“苦”在现代人身上更多地表现为精神层面: 读书学习是忍受寂寞的苦, 坚守本职是默默奉献的苦,创新创造是上下求索的苦 对“苦”,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
31、于 800 字。不得抄套作。 金华十校金华十校 20212021 年年 1111 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20 分)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ch )理上凸出装饰风格,山峦(lu n) 、云气、植物的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 B. 围绕“后真相时代的反恐国际合作与权利保障”的主题,与会专家人士呼吁摒(b ng)弃偏见,加强反恐合作,携手应(y ng)对风险挑战。 C. 不少作家有意识地在文学叙事中采
32、“热点”,将社会新闻拿来与小说叙事元素快速、直接地黏(ni n)合,于是有人断言,当下文学叙事已患上了“新闻依赖症(zhng)”。 D. 从根本上说,“同质化”意味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孱(ch n)弱,知识更新和文化储备有限,艺术创新能力溃乏,致使自我重复和彼此袭(x )仿成为写作的常态化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处理”的“处”应读“ch”,“凸出”的“凸”应改为“突”。 C.“新闻依赖症”的“症”应读“zh ng”。 D.“溃乏”的“溃”应改为“匮”。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对生活的坚定, 还体现一个
33、“作者”的责任。 如果莎士比亚在创作戏曲时全然收纳他人的意见,何来穿越世纪的浪漫和不朽的艺术华章?【乙】人生亦如是。作为生活的创作者,自乱阵脚,又如何创作生活的杰作。唯有怀着坚定之心,沉潜生活,独力内化,方能写就卓越,既对自己负责,也对“读者”负责。 而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会,唯有对自我追求的坚定,才能指引我们不断充实精神、武装头脑,以对抗信息爆炸的虚伪与混乱。旁人尽情游乐时的多一分钻研,旁人休闲谈天时的多一刻练习,旁人呼呼大睡时的多一页阅读,都是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文艺作品怕没有精神,人生之书也怕没有灵魂。【丙】纵然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一般富裕,头脑空虚、精神贫济,也只能陷入
34、无尽的混乱与茫然。想要付与生活之书灵魂,以坚定为驱使的精心钻研正是最优之解。 然而,坚定,也并不是闭门造车、目不窥园。在前行的道路上,也要善于反思总结,也听听旁人的意见。唐太宗善用魏微,以人为镜,善于纳谏,终成一代明君。一味的冲刺可能只是原地打转,甚至南辕北辙,相反,开门听听别人的意见,目偶尔窥园,以他人之语明得失,调整方向,为生活之书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然 B. 付与 C. 南辕北辙 D. 源头活水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B 【解析】 【2 题详解
35、】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A.“纵然”,连词,即使,表示假设。语境是说即使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一般富裕”,使用正确。 B.“赋予”,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赋予的对象比较抽象,精神层面的。比如赋予意义,赋予使命等。付与的对象比较具体,付与某人等。该改为“赋予”。 C.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语境是说“一味的冲刺可能只是原地打转”,行为与目的相反,使用正确。 D.“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语境是说作家应当开门听听别人的意见,调整方向,好让自己的创作有源泉,使用正确。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
36、标点符号的能力。 B.乙句中“又如何创作生活的杰作”是反问句,改问号。 故选 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创作主体,电影人当然需要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升华,而不是躺在大众文化的里坐享其成,这也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的文化自觉。 B.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导致,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 C. 国庆假期天气比较好,秋高气爽,适宜外出旅游。但文化和旅游活动具有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将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D. 为了这个目标,他报考了浙江广播电
37、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努力和汗水的浇灌下,某电视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由于导致”句式杂糅,可以删去“导致”。 C.“将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压力”介词搭配不当,应是“给带来更大的压力”。 D.“在大学四年的努力”搭配不当,可将“在下”改成“通过”。 故选 A。 5. 学校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过程中有以下交流,请选出表达得体一项( ) A. 主持人:这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下面有请李教授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B. 学者:我们荣幸莅临母校参加活动,真是感慨万千。 C. 学生:今天
38、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D. 校长:我们敬请您担任我校名誉校友,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A.“洗耳恭听”:是谦辞,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此处是说大家倾听,使用不当,应该用于自身。 B.“莅临”是敬辞,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此处用于称自己,使用不当。 C.“先贤”是已故的有才德的人,这里说听到别人的高论,使用不当。 故选 D。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21 年 8 月 8 日,广东湛江麻章区迈合村,一批又一
39、批的游客在全红婵家门口自拍留念。有媒体报道称,东京奥运夺冠后,14 岁的全红婵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讨论的热门人物。与此同时,有媒体发现,全红婵家渐渐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几十上百人到这里拍照。 同时走红的,还有她的家人、她的老家。全红婵妈妈也成了诸多到访者合影的对象。她的奶奶还因为涌进她家的人太多,而差点摔倒受伤,以致其家人决定暂时关闭大门。在全红婵的老家,人们拉起横幅、修整院子,像过节一样庆祝;有人听说全红婵爱吃辣条,就寄去了成箱的辣条。记者也注意到,开始有网络主播前往全红婵家附近直播。有网红主播连日在全红婵家门口直播,噪音骚扰到她的家人,也让当地村民“苦不堪言”。有些网红甚至一边直播一边
40、带货,还说要把全红婵家里的菠萝蜜摘走。这一切令全红婵全家十分不适应。 (1)请从上面这则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不超过 15 个字。 (2)请根据材料,概括出一个能证明上述论点的事实论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 50 个字。 【答案】 (1)请给全红婵家适当的空间。 (2)大量游客和网红主播把全红婵家当成“打卡地”,干扰他人生活,带来安全隐患,让全红婵全家十分不适应。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 本则材料是关于全红婵家变成“网红打卡地”的新闻,仔细阅读文段,文中“这一切令全红婵全家十分不适应”可知,游客、网红主播等人的行为影响到了全红婵一家
41、的正常生活,全红婵通过刻苦训练得来的成绩、在赛场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值得每一个人点赞、学习,但是全红婵家不应该变成“网红打卡地”,应该给全红婵家适当的空间。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论据是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一般用事实或数据比较有说服力。文段表述的是全红婵获得奥运冠军后,游客和网红主播等人“打卡”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全红婵一家生活的事情。文中络绎不绝的游客在全红婵家门口自拍留念,网红主播为了利益,在全红婵家门口连日直播,干扰他人生活和社会秩序;全红婵的的奶奶还因涌进她家的人太多,而差点摔倒受伤。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她家的生活,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文章以此论述应该给全
42、红婵家适当的空间这一观点。 二、现代文阅二、现代文阅读(共读(共 3030 分)分) (一) (一)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 一、刚健有为 周易大传 提出“刚健”的学说, 象传 说: “需, 须也, 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 其义不困穷矣。 ”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3、。”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健”与“动”的学说。 周易大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
44、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二、和与中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中庸”的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未加说明。 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
45、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释是比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崇德利用 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 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 ;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 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 “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 是比较全面的观点。 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厚生”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
46、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 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四、天人协调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
47、的“辅相天地”的学说。 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7.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一般主张“刚健”
48、思想,而在“柔静”学说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B. 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 C. 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论自秦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 D.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然应适时引导,注意适应。 8. 下列对所给名句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了“天人协调”的思想。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了“崇德利用”的思想。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49、福避趋之”印证了“刚健有为”的思想。 D.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 9. 以“刚健有为”这节为例,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作者论述的基本思路 【答案】7. A 8. C 9. 来源(出处) ;内涵(释义) ;发展;作用(影响) 。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A.“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表述错误,原文在“刚健有为”第三段中说“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是二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50、而不是刚健思想构成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说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是脱离尘世,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不能体现“天人协调”的思想。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的是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并不是“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所以不能体现“崇德利用”的思想。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说为了国家利益,我们可以奉献生死,同时,我们不能有福就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就不做。体现了要有担当道义和不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