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广州市五校广东省广州市五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 土地改革 B. “银元之战”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 2.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年 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
2、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也先后同新中国进行贸易。这一现象的出现 A. 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B. 说明亚洲国家认同“求同存异” C. 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对下表中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文件 内容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2014年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农村形势变化
3、不断完善 B. 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开启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 D. 彻底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 4. 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在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 A.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 出现了质量最好、最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 C. 不同地区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交换和贸易 D. 人类开始驯服猪、牛、羊等动物 5. 公元前 4 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 10 年征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4、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 A. 疆域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 都实行行省制度 C. 都推行君主专制 D. 都任用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 6. 文明的发祥地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某一文明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城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7. 1891 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 “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
5、(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 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 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 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 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8. 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 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 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B. 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 C. 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D. 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发展 9. 有学者
6、指出,16 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 A. 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 B.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 C. 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 D. 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0.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 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 反映了
7、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 B. 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 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 D. 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11. 19 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 1861 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奴隶制的废除 B.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12.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A.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B.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 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D. 科学社会主义理
8、论与实践 13. 1823 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 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A. 自由主义、沙文主义 B. 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C. 扩张主义、民族主义 D. 理想主义、人文主义 14. 1919 年美国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被各地的人们所接受。”这句话反映出 俄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 摧毁了法西斯集团,人类迎来了和平与进步 苏联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迅速提高 A.
9、B. C. D. 15. 1936 年 11 月,德日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该协定在当时旨在 A. 建立侵略苏联的同盟 B. 摆脱国际联盟的束缚 C. 转移国内斗争视线 D. 掩盖对外侵略的野心 16. 在苏联某一时间呈现出这样的情况,“约有 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政策因素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农业集体化 D.
1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分。第 17-18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4 分。第分。第 19-2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2分。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11、 材料二 从 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 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 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5世纪欧洲人“向外拓展”
12、理由。并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谷物法是英国历史上管理谷物尤其是小麦进出口的法律的总称。英国托利党政府对谷物的高进口关税保护政策,保护了土地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谷物产量和谷物价格因谷物法的保护而保持在较高水平。工人家庭不得不以高价购买生活必需品,由此又引发了国内食品加
13、工业的日渐萧条。工商资产阶级也认为谷物法保护下的高粮价使英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英国工业衰退。英国工人阶级和工商资产阶级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经过 30 年声势浩大的运动,1846 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 梁发芾英国谷物法的历史演变 (1)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政府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文献。以下内容节选自
14、辽宁省志大事记 : 1949 年秋冬两季,辽东省(注:1954 年 6 月 19 日,辽东省、辽西省被撤销,合并设立辽宁省)5903个村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村干部,讨论决定当地的重大事宜。 1953 年 2 月,金县一区八里村成立全国第一个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金县友谊果树集体农庄”,由 55户组成。 3 月 11 日,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鞍山炼铁厂 8 号高炉建成并开工生产。19 日,周恩来总理到鞍钢视察了 8 号高炉。 5 月 15 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协定,苏联政府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 91 个企业。这些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 29.35 亿元。 1956 年 1 月,辽宁省在进
15、行农业合作化全面规划的同时,将行政村制改为乡制。全省原有 10928 个行政村,改划为 2520 个乡。 1956 年 2 月底,全省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2910 户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私营商业(包括小商贩)有 60%左右实行公私合营。 材料选自辽宁省志大事记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建国初期重大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变革的史料价值。 (要求: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信息及对应的历史现象,并对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作出总结。 ) 20.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
16、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 (1939 年 9 月) 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宣言 (1941 年 12 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
17、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广东省广州市五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 土地改革 B. “银元之战”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 【答案】C 【解析】
18、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 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国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利用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调整,其间建立的人民公社,是平均主义、军事共产主义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联合体,C 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仅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并未建立带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等特点的社会组织,A项错误;为稳定市场进行的“银元之战”与建立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组织无关,B 项错误;追求“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与材料描述内容不符,D 项错误。 2.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年 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
19、也先后同新中国进行贸易。这一现象的出现 A. 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B. 说明亚洲国家认同“求同存异” C. 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2 年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 年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因此材料中这一现象的出现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故答案为 C 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 1953 年, 排除 A 项; “求同存异”是在 1955 年的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排除 B 项;当时中国没有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排除D 项。 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对下表中土地使用权
20、流转问题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文件 内容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2014年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农村形势变化不断完善 B. 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开启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 D. 彻底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
21、转”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反映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农村形势变化不断完善,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 正确;材料强调农村,而不是市场经济,排除 B;“开启”表述错误,排除 C;D 项太绝对,排除。 4. 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在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 A.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 出现了质量最好、最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 C. 不同地区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交换和贸易 D. 人类开始驯服猪、牛、羊等动物 【答案】C 【解析】 【详
22、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使社会产生了不同的行业,从而使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出现了商品的交换和贸易,故选 C;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排除 A;B 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人类开始驯服猪、牛、羊等动物是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前,排除 D。 5. 公元前 4 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 10 年征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 A. 疆域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 都实行行省制度 C. 都推行君主专制 D. 都任用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
23、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都实行行省制度、都推行君主专制;亚历山大帝国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 由此可知, D 项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 6. 文明的发祥地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某一文明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城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所学可知,约公元前 2900 年左右在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最早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
24、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一楔形文字,以上这些成就都属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 B正确;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中,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和建造了世界最著名的金字塔等诸多文明,而这些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 A;在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中,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和创造了从 1 到 9 的数字等诸多文明,而这些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 C;题干中述及的空间范围是“西亚”,而黄河流域的空间范围是“东亚”,排除 D。 7. 1891 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 “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
25、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 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 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 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 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本特对古津巴布韦认识,由初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都是本地的废墟古物,后来在挖出皂石鸟后又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于地中海文明,绝不是非洲的,这些语言就可以看到本特存在种族歧视的误倾向,故 C 项正确;据材料“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
26、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知,A 与材料不符;据材料“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知, B 是主观臆断; 据所学可知,对非洲文明的推理判断,讲求的是科学,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关,D 项错误。 8. 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 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 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B. 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 C. 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D. 有利于
27、封君封臣制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9 世纪时,英法等国的国王的做法获得了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王权。 而 12 世纪时, 城市培养的法学家取代教士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 这说明封建王权得到强化,教会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王权的加强,A 正确; 宗教改革兴起时间是在 16世纪,排除 B;这些变化有利于加强王权,从而巩固国家统治,故排除 C;题干所列现象不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排除 D。 9. 有学者指出,16 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
28、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 A. 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 B.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 C. 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 D. 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由于贸易的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进而使欧洲铸币的变化及汇票、信贷等使用范围日益流行,这表明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C 项正确;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与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发展的史实不符,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 B 项:D 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 10. 据君士
29、坦丁惠赐书记载,4 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 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 B. 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 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 D. 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5世纪前期,学者瓦拉对君士坦丁惠赐书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由此可知,瓦拉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故 D正确;宗教改革还未开始,故
30、A错误;瓦拉并未否定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故 B 错误;这是对宗教神学的冲击,不是冲击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故 C 错误。 11. 19 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 1861 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奴隶制的废除 B.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俄国 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结合所学知识,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继荷兰、英国、美国、
31、法国以后,俄国、日本、德国等相继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故 B项正确;“俄国 1861年改革、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些事件与奴隶制废除无关,故 A 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是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输出的扩大、殖民地国家依附于宗主国而形成和发展的。到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几乎统治了全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与“19 世纪中期”不符,故 D项错误。 12.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
32、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A.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B.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 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答案】D 【解析】 【详解】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巴黎公社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尝试,攻打冬宫十月革命中重要事件,十月革命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标志,这一系列图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 正确;A、B 和 C 只是材料图片部分信息,排除。 13. 1823 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 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A. 自由
33、主义、沙文主义 B. 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C. 扩张主义、民族主义 D. 理想主义、人文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3 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暴露了美国向拉美扩张的野心,1879 年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反映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两个口号分别属于扩张主义和民族主义,C 项正确;自由主义和美国插手拉美事务不符,A 项错误;门罗主义不是种族主义,B 项错误;美国干涉拉美事务并不属于理想主义,埃及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民族压迫与人文主义不符,D 项错误。 14. 1919 年美国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被各
34、地的人们所接受。”这句话反映出 俄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 摧毁了法西斯集团,人类迎来了和平与进步 苏联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迅速提高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 1919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俄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因此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被各地的人们所接受。”A 正确;法西斯集团被摧毁是在 1945 年,错误;1919年尚未有苏联的称呼,错误,排
35、除 B、C、D。 15. 1936 年 11 月,德日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该协定在当时旨在 A. 建立侵略苏联的同盟 B. 摆脱国际联盟的束缚 C. 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 D. 掩盖对外侵略的野心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936 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以“反共”为旗号,真正意图是欺骗英法等国,准备扩大战争,故选 D,排除 A;BC 不符合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主要目的,排除。 【点睛】 16. 在苏联某一时间呈现出这样的情况,“约有 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
36、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政策因素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农业集体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实行自由贸易,材料中“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正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A正确; 斯大林模式不赞成市场活动, 排除 B;农业集体化中实行公有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C;战时
37、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工业收归国有,不符合题意,排除 D。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分。第 17-18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4 分。第分。第 19-2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2分。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
38、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 从 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 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 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
39、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5世纪欧洲人“向外拓展”的理由。并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答案】 (1)特点: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 (2)理由: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造成社会对金银的渴求;西欧掀起向东方寻金(包括香料)的热潮;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道;人文主义的推动;向外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1) 特点: 根据“在四大文明
40、古国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 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概括得出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 又有多元性; 根据“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概括得出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 (2) 理由: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时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造成社会对金银的渴求;根据材料“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可知,西欧掀起向东方寻金(包括香料)的热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道;根据材料“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
41、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可知,人文主义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外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谷物法是英国历史
42、上管理谷物尤其是小麦进出口的法律的总称。英国托利党政府对谷物的高进口关税保护政策,保护了土地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谷物产量和谷物价格因谷物法的保护而保持在较高水平。工人家庭不得不以高价购买生活必需品,由此又引发了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日渐萧条。工商资产阶级也认为谷物法保护下的高粮价使英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英国工业衰退。英国工人阶级和工商资产阶级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经过 30 年声势浩大的运动,1846 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 梁发芾英国谷物法的历史演变 (1)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根据材料二
43、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政府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答案】 (1)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 。理解: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或议会主权) ,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2)历史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议会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的建立;土地贵族势力的衰弱;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经济指导思想;工人与工商业资产阶级为废除谷物法作出的长期斗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角色:扶持者(助推者) 。 【解析】 【详解】 (1)法律文件:根据材料“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
44、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等信息可知,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因此材料中的“它”指的是权利法案 。 理解:根据材料“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等信息可知,说明该法律文件只是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 但标志着英国代议制开始确立,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议会权力逐渐高于国王权力,即开始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2)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颁布谷物法是在 19 世纪前期,此时的背景主要是英国工业革命快速
45、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议会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的建立;土地贵族势力的衰弱;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经济指导思想。 角色: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保护,说明其担任了扶持者的角色。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文献。以下内容节选自辽宁省志大事记 : 1949 年秋冬两季,辽东省(注:1954 年 6 月 19 日,辽东省、辽西省被撤销,合并设立辽宁省)5903个村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村干部,讨论决定当地的重大事宜。 1953 年 2 月,金县一区八里村成立全国第一个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46、的“金县友谊果树集体农庄”,由 55户组成。 3 月 11 日,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鞍山炼铁厂 8 号高炉建成并开工生产。19 日,周恩来总理到鞍钢视察了 8 号高炉。 5 月 15 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协定,苏联政府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 91 个企业。这些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 29.35 亿元。 1956 年 1 月,辽宁省在进行农业合作化全面规划的同时,将行政村制改为乡制。全省原有 10928 个行政村,改划为 2520 个乡。 1956 年 2 月底,全省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2910 户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私营商业(包括小商贩)有 60%左右实行公私合营。 材料选自辽宁省志大事记 结合中
47、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建国初期重大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变革的史料价值。 (要求: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信息及对应的历史现象,并对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作出总结。 ) 【答案】 政治 建立县、区、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行政村改为乡制 反映农村基层行政建置变革和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经济 金县第一个集体农庄: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全省资本主义工业公私合营 反映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或答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一五计划(或答出工业化建设) 外交 苏联政府援助中国建设 91个企业 反映中苏关系
48、友好。 (或答出 “一边倒”,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等) 史料价值 地方志属于一手史料,对研究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价值史与现状有参考价值。 【解析】 【详解】信息与现象:首先,阅读材料,按照题目要求,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逐一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归纳、概括这些信息反映的建国初期的重大历史现象,最后,综合材料信息和分析过程,说明本题史料对于研究建国初期社会变革的价值;如根据“1949 年秋冬两季,辽东省5903 个村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1956 年 1 月)全省原有 10928 个行政村,改划为 2520 个乡”,可得出建国初,在政治
49、上建立县、区、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政村改为乡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历史现象为,农村基层行政建置变革和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建立;根据“1953 年 2 月,金县一区八里村成立全国第一个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农庄)”“3 月 11 日,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鞍山炼铁厂 8 号高炉建成并开工生产”“1956 年 1 月,辽宁省在进行农业合作化全面规划”“1956 年 2 月底,全省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2910 户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等,可得出信息“金县第一个集体农庄”“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全省资本主义工业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历史现象为,建国初期中国实行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50、和一五计划;根据“5 月 15 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协定,苏联政府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 个企业”,可得出外交方面的信息“苏联政府援助中国建设 91 个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历史现象为,中苏关系友好(或“一边倒”,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等);最后在分析信息,整理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从史料出处、性质和作用等方面,分析这些史料的主要价值,如根据“材料选自辽宁省志大事记”,指出这些史料是地方志,属于一手史料,对研究行政区简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价值史与现状有参考价值。 20.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