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青羊区2020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6583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青羊区2020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青羊区2020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青羊区2020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青羊区2020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青羊区四川省成都青羊区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 A 卷卷(共 100 分) 第第卷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殷红(yn) 确凿(zo) 苛捐杂税(shu) B咀嚼(jio) 撵走(nin) 气冲斗牛(du) C亘古(gng) 粗拙(zhu) 仙露琼浆(qn) D羸弱(li) 矜持(jng) 姗姗来迟(su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路走,一路检察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作些鼓动工作。 B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

2、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琐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C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象一阵烟雨似的蹿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欧美国家的“甩锅”,我们不能只是付之一笑,还要做出有力回击。 B作为史学家的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C明天就要奔赴抗洪前线,她一晚上心绪不宁,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地酣然入梦。 D由西方人导演并主持的纪录片杜甫 ,展示了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颇受中外舆论好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A成都青羊区、重庆渝中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建设的首个项目宽窄巷子、洪崖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洪崖洞开展。 B调查显示,受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家庭支持能力等因素影响,居家网上学习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 C 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喜欢,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成都推动并打造“地摊经济”向夜市经济升级,刺激消费的同时,还可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陋室铭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名气 B无丝竹之乱耳 乱:扰乱 C可爱者甚蕃 蕃:多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以调素琴 以我酌油知之 B

5、水陆草木之花 无案牍之劳形 C自李唐来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康肃笑而遣之 7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A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形挺直,没有藤蔓,没有枝节,香气远闻十分清芬,洁净地挺立。 B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 C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没有藤蔓,没有枝节,香气远闻分外清芬,洁净地被种植。 D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特别清芬,洁净地被种植。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都托物言志。

6、 陋室铭借“陋室”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情操, 爱莲说借莲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B两篇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暗含陋室主人与凡夫俗子的对比,世人甚爱牡丹与作者独爱莲形成鲜明对比。 C两篇文章都文辞精练。 陋室铭中“惟吾德馨”四个字表明了自己的品格高尚; 爱莲说中一句“中通外直”就写出了莲通达正直的品格。 D两篇文章都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爱莲说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 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 76 分) 三、默写三、默写(共 6 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

7、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2 分) 宣室求贤访逐臣,_。 (李商隐贾生 ) 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 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 ) (2)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 分) _ _ _ 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2 题。 行走的苜蓿行走的苜蓿 李亚强 给母亲打电话,不知提起啥,我在电话里说,好多年没有吃过苜蓿菜了,然后就想到了满目的苜蓿,在初春的风里柔软地摇曳。 苜蓿其实不是菜, 是一种畜草, 作为冬天改善驴子伙食的草料。 在那些缺吃少喝的年月, 人跟天抢食吃

8、,跟地抢食吃,跟畜生抢食吃,很普遍。白面馍馍也是在重要的节日才能吃上,平时是糜子面镘头或者高粱面锅盔。买不起蔬菜,一整个冬天就靠一窑土豆和几捆大葱维持,除了过年,整个冬天的饭菜里很少能看见绿色。但是当苜蓿长出来,生活就有了希望。新长的苜蓿,嫩脆、饱含水分,掐断后指甲上还留着翠绿的汁液,那是可以果腹也可以当作蔬菜的食粮。 生活就是这样,带给你绝望,也带给你希望。在漫长的冬天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春天悄悄把苜蓿送到了大地上。苜蓿可以凉拌,也可以炒菜,还可以与土豆一起,做成汤菜,春天的饭桌上,苜蓿几乎是唯一的一点绿。 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春天来临,母亲每周都不忘记托班车给我带些苜蓿、土豆和大葱。 离乡

9、后,多少年没尝过苜蓿的味道了,我甚至都忘了那些嫩绿的新芽经过唇齿间的感觉。 母亲说,我给你寄些去。谈何容易,甘肃与内蒙古,隔着 16 小时火车、5 小时汽车的距离。苜蓿不会行走,不像我,可以坐着火车、汽车不远千里来这座城市生活。但是,半个多月后,大包新采的苜蓿被母亲细心打包,送到我的办公桌上。同事以为寄来了什么稀罕特产,纷纷过来围观,但在看到苜蓿的一刹那,不禁兴味索然。 但是于我,一种莫名的情愫却油然而生。从甘肃到内蒙古,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这些苜蓿在行走中丢失了水分,丢失了柔软的身姿,越来越接近草的本质。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 下班回到出租屋, 将苜蓿倒在面盆里

10、, 外边一层已全部发黄, 只有里面的一小部分, 还保持着嫩绿的色,但是也像经了霜的土豆叶一样,看上去萎靡不振。我依然为此欣喜不已。坐在门槛上,仔细挑出那些还能被作为菜的苜蓿。下班回来的堂弟也为之惊喜,多少年,没有吃过苜蓿,早已经忘记那初春的味道。 风沙肆虐,春雨下在别的地方。在这各色人等杂居的小院里,两人就坐在门槛上,细心地挑拣着一千多公里外的春色。挑拣完后,堂弟将它们放在电炒锅里焯了,拌上醋,佐之以食盐调料,配上胡麻油烧熟后浇的春韭段,捣碎的蒜泥,熟悉而又久违的味道扑鼻而来。 那天,像过节一样,我和堂弟买了酒,做了揪面片,在满院子五花八门的饭菜味里,一小口一小口吃完了那盘苜蓿菜。一包行走的苜

11、蓿,从一千公里外,浩浩荡荡走进我们依然饥饿的胃里,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难过。 (原文有删改) 10第段插入回忆苜蓿在生活困难年代的用途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从全文来看,删去这两段似乎并不影响行文流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段?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_ _ _ 11请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 分) 一包行走的苜蓿,从一千公里外,浩浩荡荡走进我们依然饥饿的胃里,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难过。 _ _ _ 12 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与本文作者笔下的“苜蓿”, 都是最平常不过的, 为何却寄托着作者深挚的情感?请探究并写出其中的共同原因。 (4 分) _ _ _ 五、作文五、作文(共 60

12、分) 13端木蕻良听见故乡在呼唤他的名字,召唤他回去,于是立下要看到一个更美丽的故乡的警言;想起挚友邓稼先,杨振宁又听见了父亲唱的那首名为中国男儿的歌;在春夜洛城的那缕笛音中听见李白的漫天乡愁;在幽州台上听见陈子昂的呐喊与叹息我们每天都会听见很多的声音,父母的关切,老师的教诲,大自然的吟唱听见,可以在当下,也可以在过去和未来。 请以听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记叙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 500 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 卷卷(共 50 分) 一、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2 题。 乡村四月乡村

13、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概括回答。 (2 分) _ _ 2后人评价:该诗不言“忙”而“忙”自见。请结合诗歌的后两句简述这种评价的理由。 (2 分) _ _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置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

14、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宽大重厚如此。 公帅定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注释】韩魏公:指北宋大臣韩琦,封魏国公。历任边疆大臣。大名:古地名。漕使:转运使,主管水路运输。定武:地名,今河北省定县。间:间或,偶尔。渠:他。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公以百金答之 答:感谢 B则已易其人矣 易:更换 C公恐主吏笞之 笞:鞭打 D渠已解持烛矣 解:解开 4将文中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 分) (1)俄为吏误

15、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3 分) 译文:_ (2)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3 分) 译文:_ 5本文主要表现了韩魏公什么品德?从韩魏公对“吏”“兵”的态度,你获得怎样的启示?请概括作答。 (4分) _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下面是海底两万里中有关三位人物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2 分) A尼摩船长性情古怪忧郁,知识渊博,遇事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反抗殖民主义的民族志士。 B阿龙纳斯教授博古通今,温和善良,乐观向上,热爱科学,是一个有科学精

16、神和正义感的生物学家。 C尼德兰忠诚老实,性格开朗,任劳任怨,着迷于分类学,是一个对阿龙纳斯教授忠心耿耿的仆人。 (1)不匹配项是:_(1 分) (2)评价对象应为:_(1 分) 7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曾说,“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请参考示例完成批注,分析下列表格中祥子的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 (2 分) 祥子的表情祥子的表情 语段摘录语段摘录 批注批注 哭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示例】祥子用三年时间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因而极度喜悦到几乎要哭。 从三处表

17、情“ 哭 ”“ 笑 ”“ 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穷苦劳动人民遭受了各种剥削压迫。 笑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1)_ _ _ _ _ _ 不喜,也不哭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2)_ _ _ _ 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_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 梦里一枕高粱红梦里一枕

18、高粱红 成熟的秋风一遍遍地吹,村子西南的高粱地一片片地红,艳过红枫烈如赤焰的高粱地,呼呼啦啦地烧红了半边天。 精灵似的小燕子,在长长短短的电线上,排成了高低错落的黑色音符,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远方的绿树红花。大雁的鸣叫声稀稀拉拉地排过高远的天空,带着几支轻盈的羽毛一起掉落进热闹的高粱地。秋天的阳光金黄金黄,耀着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也耀着父亲手中闪闪发光的铁镐头。父亲的右手臂肌肉凸显,铁镐头起起落落,一棵高粱跟着一棵高粱被连根刨断,唰唰啦啦地扑倒在苍天厚土辽阔的怀抱。 一车一车的高粱棵运回家中,母亲带着我们,先把秸秆粗壮穗头硕大的挑拣出来一些,带穗截取一米长短,脱粒后用于绑缚扫帚。剩下的高粱穗用锄头的

19、利刃削割下来,均匀地摊在院子里晾晒。贪嘴的麻雀不去啄食枣树高枝上坠着的几个干枣,一只只一群群,围着馨香的高粱穗蹦来跳去。中午的阳光毫不吝啬,豆秸垛表面的许多豆荚被晒炸了,噼噼啪啪地爆响丰收的鞭炮,金黄的豆粒忽然间弹跳进碧绿的菠菜地里,惊飞了几只身体圆滚滚的麻雀。 秋天的田野明晃晃的。 秋天的阳光明晃晃的, 大人孩子的心里也明晃晃的, 一天一天喜眉笑眼地乐呵着。眼看着碧绿的大白菜卷了心,脆嫩的青萝卜长足了个,苇塘里的芦花满院子飘飞。沉甸甸的高粱穗翻来覆去地晒净了,我们争抢着挥起木叉和棍棒用力敲打。金黄的秋风里,红色的高粱壳子不分方向地乱蹦,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着快乐的笑声。脱好的高粱粒,母亲挑拣出

20、一部分放在大簸箩里,均匀地喷了水,用簸箩端着去村东的石碾子上碾高粱米。圆滚滚的石碾子咕咕噜噜不停地响,母亲的汗珠滴滴答答不停地落。一圈又一圈,母亲的脚印在黄土地上重重叠叠,金黄的落叶在母亲的脚下重重叠叠。 碾掉了皮壳的高粱米晶莹圆润,母亲放在洗菜盆里淘洗干净,充分浸泡后倒进大铁锅里焖煮。母亲烧火的时候也不闲着,手里捏着缝衣针和白棉线仔细地穿辣椒串。一大簸箕辣椒穿好,屋里的热气就满了,新高粱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母亲微笑着走出屋子,把辣椒串挂到我家槐树低矮的树枝上晾晒。夕阳已经西下,一片绚丽的晚霞努力地铺展着最后的热情,给红艳似

21、火的辣椒,晶莹饱满的槐豆,洁白纷飞的苇絮,满院子乱跑的鸡鸭都裹上了充满希望的温暖光辉。 天一点点黑下来,密密麻麻的星星在宽宽的银河里,静静地流淌着灿灿的银光。母亲点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我们围着四四方方的锅台开始吃晚饭。虽然只是一锅普通的高粱米饭,和几块刚进了盐味的洋姜和青萝卜,我们却咀嚼出了最幸福最温暖的味道。吃完了饭,父亲常常会给我们背诵青纱帐甘蔗林 ,再连带着讲一些发生在青纱帐里的英雄故事。我们听得热血沸腾,躺在火炕上入梦的时候,常常在红艳如火的高粱地里左冲右突,奔跑不停。 时过境迁,远离了故乡和故乡的高粱地,已经几十个秋天没有看见醉心的高粱红了。好几回梦里醒来,急三火四地去超市里买回几斤

22、高粱米,兴致很高地用电高压锅焖饭吃。一粒粒的高粱米还是那么晶莹圆润,一朵朵的高粱花淀放得还是那么好看, 可是没有了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 我终究是再也吃不到一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 8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与“高粱”相关的事情?请分点概括。 (6 分) _ _ 9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4 分) _ _ 10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5 分) (1)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第段画横线的语句简析。 (3 分) 新高粱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 _ _ (2)结尾处的“再也吃不到一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有何

23、含义?请简要回答。 (2 分) _ _ 11请说说作者以梦里一枕高粱红为题的妙处。 (3 分) _ _ 四、语言运用四、语言运用(共 12 分) 12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 分)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年份数字算一个字) 。 (4 分) 北京时间 5 月 27 日上午 11 时整,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8 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5 月 27 日凌晨 2 时许,8 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从海拔 8300 米的营地出发,克服重重困难

24、,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就在 45 年前的今天,1975 年 5 月 27 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首次将觇标带至峰顶,测绘人员根据交会测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为 8848.13 米。 【注释】觇(chn)标:一种测量标志。 _ (2)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4 分) 山高人为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世界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攀登精神流淌在每个生命体的血液里,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彩虹的绚烂多姿,是在与倾盆的大雨争斗后;_,_;_,_。只有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才能铸就成功。 (3)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不吃野味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小红的父亲是一家野味店的

25、老板,小红想劝说父亲不再售卖野味。结合健康生活、低碳生活等知识,小红应该怎样劝说她父亲?(4 分) _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 卷卷 1A 【解析】B咀嚼(ju) ,气冲斗牛(du) 。C亘古(gn) ,仙露琼浆(qing) 。D矜持(jn) ,姗姗来迟(shn) 。 2D 【解析】A检察检查,作些做些。B察颜观色察言观色,琐性索性。C象像,蹿窜。 3C 【解析】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与前文语意不符。 4B 【解析】A“仪式”与“开展”不搭配,将“开展”改为“举行”。C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D语序颠倒,改为“打造并推动”。 5A 【解析】名:出名,有名。 6C 【解析】A可以/凭借

26、。B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不译。C都是从的意思。D连词,表转折,但是/表修饰(承接) ,然后。 7B 【解析】外:外部;蔓:横生藤蔓;枝:横生枝节;益:更加;植:竖立。 8D 【解析】两篇文章都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 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9 (1)贾生才调更无伦 会当凌绝顶 濯清涟而不妖 (2)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登 飞 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交代了“我”想吃苜蓿的原因,为后文写“我”对苜蓿的珍视作铺垫。有了这两段插叙,文章对于苜

27、蓿的抒写,层次更丰富,内容更饱满,也更能突显文章主题。 (意对即可) 11“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这里大词小用,形象写出苜蓿穿过肠胃、 一下子赶走了饥饿的感受, 也表达出来自一千公里外的苜蓿是母亲带给艰难困顿中的“我”的巨大的爱、希望和力量。 (意对即可) 12 小桃树与苜蓿都和作者自身经历有相似之处, 是另一个“我”, 它们都唤起了作者对希望、 对梦想的向往、追求,小桃树和苜蓿都寄托了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呵护,以及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 (意对即可) B 卷卷 1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意对即可) 2“闲人少”是委婉

28、说“人们多在忙”;“才”“又”这两个虚词表明劳动时无空闲,虽没言“忙”,但都是写“忙”。 (意对即可) 3D 【解析】解:理解、懂得。 4 (1) (玉杯)忽然被一个差役不小心碰倒了桌子掉在地上,两只玉杯都摔碎了,在座的客人们都很惊讶(惊恐) ,而那差役吓得俯伏在地上等待处罚。 (2) (他)又对那差役说:“你是失误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呢?” 5宽容大度、善良仁爱。 启示:对别人无意的过失,我们应该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对待比自己弱的人,我们应该心怀仁心,善良友爱,不要冷漠无情。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韩魏公在大名府任上时,有人献给他两只玉杯,说这是耕地的人在坍塌的古墓中得来的,

29、里外都没有丝毫的斑痕可指出,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宝贝了。韩魏公拿很多钱酬谢了献宝人,他格外欣赏珍惜(玉杯) 。于是打开了好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专门摆放一张桌子,把精美的绸布铺上去,然后放上玉杯并准备用它来敬酒, 祝劝所有的客人。 (玉杯) 忽然被一个差役不小心碰倒了桌子掉在地上, 两只玉杯子都摔碎了,在座的客人们都很惊讶(惊恐) ,而那差役吓得俯伏在地上等待处罚。韩魏公神色不变,对客人们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他)又对那差役说:“你是失误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呢?”韩魏公的宽容是如此的大度。 韩魏公统领定州军政时, 曾经夜间写信, 让一个士兵拿着火把在身旁照明。

30、那个士兵向别处张望, 火把 (歪了)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韩魏公急忙用袖子扑灭了,照旧写信。过了一会儿偶尔抬头一看,已经换了一个士兵了。韩魏公担心长官会鞭打那个士兵,连忙喊那个长官来,看着他说:“不要追究他啦。他已经知道怎么拿火把了。”军中都很敬佩他的气量。 6 (1)C (2)康塞尔 7示例: (1)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祥子既感激,也很高兴。 (2)小福子死了,祥子丧失了最后的希望,没有任何情感和追求,变得很麻木。 (意对即可) 8父亲在烈日下收割高粱,用车运回家。母亲带我们挑拣、晾晒高粱,我们很快乐。母亲到村东碾高粱米,不怕辛苦。母亲焖煮粱饭,香味四处飞扬。我们围坐着吃高粱饭,温暖而幸福。如

31、今,“我”用高压锅焖高粱饭,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9勤劳:从母亲辛勤碾高粱米的情景和母亲边做饭边穿辣椒,可以看出。能干:母亲带我们挑拣、晾晒高粱, 母亲做的饭香气四溢。 慈爱: 母亲带我们劳动, 我们很快乐; 母亲做的普通高粱饭, 我们吃得很幸福。 10 (1)“转着圈子”“悄悄”“纠缠”分别赋予高粱米饭的香味以人的动作、情态,表现了高粱米饭香味在房子里四处飘散的情景,突出了饭香的诱人。 (意对即可) (2)再也没有母亲做的家乡味的小菜,再也没有童年时的纯真美好。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充满怀念之情。 (意对即可) 11“高粱”在文中贯穿始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梦里”一词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高粱的怀念之情。化用苏轼诗句为题,富有典雅韵味,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2 (1)示例: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2)示例:枫叶的似火燃烧是在与秋夜的寒霜争斗之后梅花的幽香飘远是在与寒烈的冬雪争斗之后 (3)示例:爸,我知道您赚钱是为了我们家。可是野生动物身上往往寄生着一些病毒,吃野味有可能会传播一些未知的病毒,危害很大。另外,吃野味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不低碳环保。爸,您不要再卖野味了,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