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22 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积累与运用(共 2424 分)分) 一、 (一、 (5 5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衰竭/怒不可遏 咀嚼/味同嚼蜡 B. 濡养/妇孺皆知 新冠/冠冕堂皇 C.蹒跚/姗姗来迟 鲜妍/鲜为人知 D. 蜷伏/诲人不倦 倔强/强词夺理 1.(2 分) B 选项 词语 课文出处 词语 课文出处 A 衰竭ji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八下 18) 咀嚼ju 老山界(七下 6) 怒不可遏 壶口瀑布(八下 17) 味同嚼蜡 jio 短文两
2、篇(九下 13) B 濡养 r 精神的三间小屋 (九上 10) 新冠gun (常用词语) 妇孺皆知 r 邓稼先(七下 1) 冠冕堂皇 gun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上 5) C 蹒跚shn 动物笑谈(七上 19) 鲜妍 xin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九上 5) 姗姗来迟 shn 伟大的悲剧(七下 21) 鲜为人知 xin 邓稼先(七下 1) D 蜷伏 qun 猫(七上 17) 倔强jing 白杨礼赞(八上 15) 诲人不倦jun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七下 13) 强词夺理 qing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八下 15)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 辐射 忧心忡忡 制栽 随声附合
3、 B. 要诀 大相径庭 缅怀 神采奕奕 C. 驰骋 无精打彩 教悔 名副其实 D. 浮躁 持之以桓 追溯 一气呵成 2. (2 分) B 选项 词语 课文出处 词语 课文出处 A 辐射 安塞腰鼓(八下 3) 忧心忡忡 伟大的悲剧(七下 21) 制裁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九上 8) 随声附和和 皇帝的新装(七上 21) B 要诀 短文两篇(九下 13) 大相径庭 动物笑谈(七上 20) 缅怀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下 14) 神采奕奕 动物笑谈(七上 20) C 驰骋 壶口瀑布(八下 17) 无精打采采 变色龙(九下 6) 教诲诲 藤野先生(八上 6) 名副其实 登勃朗峰(八下
4、19) D 浮躁 登勃朗峰(八下 19) 持之以恒恒 谈创造性思维(九上 20) 追溯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下 6) 一气呵成 蒲柳人家(九下 8)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曾经买不起冰鞋的范可新,面对训练中的各种困难,殚精竭虑,一朝夺冠,梦圆冬奥。 B. 驻港中资企业与香港市民同呼吸共命运,通过不同渠道前仆后继地协助香港抗击疫情。 C.“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与会者夸夸其谈,认为世界越来越需要读懂中国。 D. 网络清朗起来,就能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正确的三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 (2 分) D 选项 词语及解释 课文出处 A 殚精竭虑
5、: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不符合此句意思,应该是为了解决困难,而不是面对困难) 一着惊海天(八上 4) B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用在此句,陈述对象错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上 18) C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不符合此句意思) (常用词语) D 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一棵小桃树(七下 18)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 不少家庭之所以愿意把废旧家电卖给个体商贩,主要是因为个体商贩回收价格高的原因。 B. 伴随着我国民用机场的建设发展,机场将为公众提供可游、可学的多元化航空
6、观景设施。 C. 目前,我国电信市场 5G 套餐推广营销的种种乱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运营商有贪大求全。 D. 创新是科技发展原动力,能否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保持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4. (2 分) B (A.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者“的原因”C.缺宾语中心词,应该在句末加上“的心理” 。D.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 5.小华的爷爷八十寿辰将至,家人要为他举办寿宴,请协助小华完成以下几件事。 (8 分) (1)请在寿宴上给爷爷送上生日祝福语,其中至少使用两个含有“虎”字的四字词语。 (30 字左右) (2 分) (2)小华的妈妈准备在宴会厅张贴一副寿联,已经写好了“耄龄添美祝遐龄
7、”一联。请用下面提供的词语组成另一联,然后写出上下联。 (2 分) 流香 酣寿酒 春酒 (3)为邀请亲朋参加寿宴,小华的爸爸拟写了一份请柬(见右 图) 。其中有四处错漏,请指出两处并修改。 (4 分) 5.(共 8 分) (1) (2 分)示例:祝爷爷身体健康,生龙活虎,虎虎生威每一天。 请柬请柬 喜逢父亲八十寿辰,谨定于 5 月 16 日,在花园酒店万年厅举办寿宴。敬请前往。 陈树人 2022 年 5 月 1 日 (有两个含“虎”字的四字语 1 分,有寿辰祝福的意思 1 分) (2) (2 分)上联:春酒流香酣寿酒。 下联:耄龄添美祝遐龄。 (词性相对,仄起平收各 1 分) (3)(4 分)
8、请帖没有写被邀请者,应该顶格写出被邀请者的姓名/称呼。没有写明寿宴的具体时间,如添加 18:00。表达不得体,把“父亲”改为谦辞“家父” 。表达不得体,把“前往”改为敬辞“光临” 。(每点 2 分:指出错漏 1 分,有修改建议或正确修改 1 分。 ) 二、 (二、 (1 小题,小题,8 分)分) 6.古诗文默写。 (8 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 分) 峨眉山月半轮秋,_。 (李白峨眉山月歌 ) 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 欲为圣明除弊事,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 _,无案牍之劳
9、形。 (刘禹锡陋室铭 ) 苟全性命于乱世,_。 (诸葛亮出师表 ) (2)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心中有“挽弓引弦”的情结。小语同学做了以下整理,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 分) 题 目 作 者 诗 句 批 注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 。 跃马拉弓 战斗激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挽弓射杀 抵御外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 硬弓冷甲 塞外苦寒 6. (共 8 分)(1)(4 分)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日生残夜 肯将衰朽惜残年 东风不与周郎便 无丝竹之乱耳 不求闻达于诸侯 (2)(4 分)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
10、难着。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阅读与鉴赏(共 4646 分)分) 三、 (三、 (5 小题,小题,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 (题。 (8 分)分) 核舟记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
11、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
12、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神情与苏黄不属 忠之属也 B. 佛印绝类弥勒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能以径寸之木 以衾拥覆 D.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讲信修睦 7.(2 分)C(A类似/类 B极,非常,最/隔绝,阻隔 C. 用 D长/培养)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 分)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 (共 4 分)(1) (2 分)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 。 (2) (2 分)那个人
13、的眼光正视着(茶炉) ,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本文在介绍核舟时,先总写核舟长度大小,再依次介绍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及船背。 B. 本文介绍的雕刻品,原材料是长度一寸有余的核桃,生动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情景。 C. 本文语言准确简洁, “执、抚、指、语”等动作描写,使船头人物栩栩如生,极具画面感。 D. 本文评价王叔远雕刻技艺精湛,开篇用“奇巧” ,结尾用“灵怪” ,前后照应,令人赞叹。 9. (2 分) B ( “一寸有余”错误,文中“曾不盈寸” ,意思是“不满一寸” 。 “核桃”应该为“桃核” 。 ) 阅读下面的文段,
14、完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 题。 (题。 (4 分)分)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 “迫于贫耳!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衣食。 ”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注释】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是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10.(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 分) 汝素寡悔 如其欲与之 (2)简要说说于令仪的行为给人什么启示?(2 分) 10. (共 4 分
15、) (1)(2 分) )素:向来,一向,平素,平时。 与:给,给予,赐予。 (2)(2 分)于令仪宽厚大方,为他人着想,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不能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就做出判断性的结论。 (答对一个方面即可给 2 分) 【参考译文】 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 “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 “为贫困所迫罢了。 ”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 “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 ” 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 小偷
16、已经离开, 于令仪又叫住他, 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 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 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 留下钱财, 到了明天再拿走。 ”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教育子侄。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1 题。 (题。 (4 分)分)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1)请用第一人
17、称叙写诗人的坎坷经历。 (2 分)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1. (共 4 分) (1)(2 分)我历尽艰辛苦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走进仕途;从起兵抗元以来,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的困苦岁月;想起兵败从惶恐滩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让人惶恐心惊;如今深陷敌手,在这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孤苦伶仃。 (科举入仕;抗元斗争(兵败从惶恐滩撤退、被俘押送过零丁洋) ;若没用第一人称扣 1 分) (2) (4 分)人生自古以来,谁都不免一死, 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就要留下一片丹心永垂史册, 映照千古。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
18、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句子大意+主旨情感) 四、 (四、 (8 小题,小题,30 分)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 1215 题。 (题。 (13 分)分)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序曲短片中,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数字,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 , 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光流转, 岁月演进, 通过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确把握,中国古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一: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19、,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12 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12 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
20、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垫、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垫,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改编自网络) 材料二: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2-5/29/26e64a69-445a-44b7-9340-993f7bc666a4/26e64a69-445a-44b7-9340-993f7bc666a41.gif)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2-5/29/26e64a69-445a-44b7-9340-993f7bc666a4/26e64a69-445a-44b7-9340-993f7bc666a42.gif)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2-5/29/26e64a69-445a-44b7-9340-993f7bc666a4/26e64a69-445a-44b7-9340-993f7bc666a4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广东省 广州市 黄埔区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