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468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 2022 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坚持走中国粮食安全道路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 14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最根本的民生。只有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始终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使人民群众真正有保障有安宁。 2004 年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我国粮食产量从 2004 年的 4.69 亿吨增加到 2019 年的 6.64 亿吨,

2、增长 42。这有力保障了粮食供给,解决了吃饭问题,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得以筑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始终把粮食和农业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新时期“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要求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不断完善和创新粮食安全政策机制和制度框架, 探索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粮情的粮食安全道路,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探索实践的粮食安全道路,以解决吃饭问题这一最根本的民生需求为出发点,是符合世情国情的国家治理实践创新。

3、一是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即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核心的国内粮食生产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为重点的粮食储备体系,以统筹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源为路径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二是不断加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建设。一方面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目前国家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是确保粮食安全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三是有效统筹国内外农业资源配置机制。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形成能够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资源配置机制,不断深化国际农业和粮食安全

4、合作,积极拓展经贸投资,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推进建立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走中国粮食安全道路,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将中国人的饭碗更加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此,要进一步强化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夯实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和责任心,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由增产向提质导向转变,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

5、展,提高粮食质量,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加强粮食安全风险治理,全面提升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水平和风险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品种结构,健全物流体系;鼓励我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农业食品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 深度参与国际农业和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充分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在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作者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文本有修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粮食是国家的根基,只有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始

6、终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增强人民的安全感,使人民群众真正有保障有安宁。 B.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就是要求提高粮食产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证粮食的绝对安全。 C. 中国探索实践的粮食安全道路包括: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有效统筹国内外农业资源配置机制。 D. 为了将中国人的饭碗更加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改善粮食生产各要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质量,加强粮食安全风险治理,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构建完善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

7、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道路所面对的国情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我国坚持走粮食安全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B. 第一段以我国粮食生产的“十六连丰”为例,直观、精确、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有条件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C. 文章第三段通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我国探索粮食安全道路的实践创新,论证清晰而严谨。 D. 文章既引用理论,又关注现状;既立足全局,又着眼具体措施,有力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 年,我国粮食年产量比 2004 年增长了 42,增幅巨大,原因之一是我国政府把吃饭问题当成最根本的民生,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落实了国家

8、粮食战略。 B.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将来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C. 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中国就具有了良好的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D.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走粮食安全道路,是中国探索粮食安全道路的实践创新;只有构建起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确保产能,就是要求提高粮食产量”偷换概念,结合“确保谷

9、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不断完善和创新粮食安全政策机制和制度框架”可知,战略要求“确保产能”,确保的是生产能力,而非提高粮食产量。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层进式”错,依据原文“一是二是三是”可知是“并列式”。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落实了国家粮食战略”错, 依据原文“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新时期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可知,国家粮食战略是党的十八大(2012 年)后确立的,而选项说的是“比 2004 年增长了 42”; B.“将来不

10、会出现粮食问题”说法绝对,文章没有提到过“我国将来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C.“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中国就具有了良好的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以偏概全, 具有良好粮食保障能力还需要稳步推进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初次分配是指市场根据要素效率进行分配;二次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扶贫及社会保障统筹等方式进行再分配,体现了国家意志强制性;三次分配则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募集、捐赠、志愿等慈善公益方式自愿进行的收入分配。如果说初次和二次分配分

11、别是由“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推动的,三次分配则可理解为不同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社会之手”所推动的,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有人担心三次分配是劫富济贫,是重回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恰恰相反,三次分配是自由市场和私有财产的产物,其目标是和市场经济和公共政策一起推进共同富裕。 (摘自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三次分配,有删改) 材料二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三次分配注重道德力量。 三次分配主要通过自愿公益捐赠开启进一步的调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集团宣布投入 500 亿元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在诸如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

12、、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帮助,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三次分配”中的主观能动性。 通常来说,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和社会进步比较低的阶段,三次分配往往不易彰显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分散的、零散的、短期的、自发的个体行为,而且慈善捐助数量很小。而当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比较高的阶段之后,三次分配才能够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毕竟富人们需要在有能力并有意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 (摘自三次分配是什么?三次分配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有删改) 材料三 我国慈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材料四 从调查数据来看,德国第三次分配领域的社会

13、参与意愿和程度都比较高。就慈善捐赠而言,德国捐赠理事会的年度报告显示,2020 年,1900 万德国人进行了捐款,约占德国 10 岁以上人口的 28.5,个人捐款总额达到 54 亿欧元,同比增长 5.1;每笔捐款平均 40 欧元,每人每年平均捐款 7 次,这两项数据都达到了德国历史最高水平。在德国,致力于追求公益目标、慈善目标的社会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捐赠的个人或公司, 最高可以扣除 5的应税收入。 德国政府还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为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德国捐赠理事会自 2016 年以来,一直在联邦部门的资助下开展慈善组织“透明度”提升项目。 德国政府倡导慈善组织在法律范围内的自治管理

14、,一方面推动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发挥行业组织在慈善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德国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DZI)是其有代表性的权威机构。该组织自1992 年以来向符合其申报标准的慈善组织颁发捐助徽章,其审查的内容包括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对公众透明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如果慈善组织不再满足其审查标准,捐助徽章还会被撤回。 德国的慈善教育, 注重教育主体的多元性、 内容的全面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德国家庭引导孩子从关爱动物、家务劳动做起,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还会带领孩子参加助人的公益活动以及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进而培养孩子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意识。德国学校将慈善教育贯穿各个学科、不同阶段,

15、开设相关慈善课程,培养学生平等、宽容、仁爱、互助的慈善理念。社会教育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德国通过慈善组织、媒体等机构,在全社会营造慈善氛围,动员民众广泛参与慈善捐赠。 (摘自德国怎样进行第三次分配,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次分配,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 B. 三次分配既不属于市场的分配,也不属于政府的分配,而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其目标是推进共同富裕。 C. 只要当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比较高的阶段之后,三次分配就能够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 D.

16、由于贫困的标准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公众捐赠领域将从救助型逐渐过渡成为发展型。 5.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和社会进步比较低的阶段,三次分配是一种分散的、零散的、短期的、自发的个体行为。 B. 互联网筹款具有能对捐赠人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开发和运用的优势,因此成为了公众捐赠的重要形式。 C. 在德国,致力于追求公益目标,进行慈善捐赠的社会组织、公司及个人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D. 德国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会对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对公众透明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审查,并向符合审查标准的慈善组织颁发捐助徽章。 6. 我国要建立并完善三次分配制度,尤

17、其是慈善捐赠,还有哪些方面有待加强?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C 5. D 6. 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增加捐赠信息渠道、税收减免、项目招标等方式,提高社会(个人、公司、慈善组织)参与意愿与程度;倡导慈善组织依法自治管理,做到捐赠资金使用透明化,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慈善教育,培养慈善理念,在全社会营造慈善氛围。(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中“而当人们收入水平之后,三次分配才能够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是“只有才”的关系。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

18、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三次分配是一种个体行为”以偏概全,材料二“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行为”有“更多”的限制; B.“成为了公众捐赠的重要形式”错,材料三中是“可能成为公众捐赠的重要形式”; C.“公司及个人可以享受免税待遇”错, 材料四中“捐赠的个人或公司, 最高可以扣除 5%的应税收入”, 不是“免税”。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通常来说,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和社会进步比较低的阶段,三次分配往往不易彰显出来而当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比较高的阶段之后,三次分配才能够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可概括出:提高

19、人们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根据材料二“互联网筹款可能成为公众捐赠的重要形式:互联网筹款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捐赠人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开发和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公众捐赠事业”和材料四“在德国,致力于追求公益目标、慈善目标的社会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捐赠的个人或公司,最高可以扣除 5的应税收入。德国政府还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为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可概括出:通过增加捐赠信息渠道、税收减免、项目招标等方式,提高社会(个人、公司、慈善组织)参与意愿与程度; 根据材料二“公民意识更关注善款的去向和捐款结果追踪;未来捐赠人必然会更加关注善款的去向,捐款使用透明化、 专业度将成为公益组织持续

20、获得捐赠的重要基石”和材料四“德国政府倡导慈善组织在法律范围内的自治管理,一方面推动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发挥行业组织在慈善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可概括出:倡导慈善组织依法自治管理,做到捐赠资金使用透明化,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 根据材料四“德国的慈善教育, 注重教育主体的多元性、 内容的全面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德国通过慈善组织、媒体等机构,在全社会营造慈善氛围,动员民众广泛参与慈善捐赠”,可概括出:进一步加强慈善教育,培养慈善理念,在全社会营造慈善氛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 日冈野金哉 那是在 1964

21、年东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后,对,是昭和时代发生的事了。 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我们一家六口住在一间只有 6 个榻榻米大的屋子里。家里兄妹一共 4 个,我排行老二,大家都叫我“金宝”。 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身体不好,却特别要强,除了睡觉,一直在外打一份零工。母亲的医疗费很高,父亲为此借了一大笔债。 我常常因为交不上伙食费被班主任训斥。 有一天,吉田绫子老师在教室里收同学们的伙食费。收到我这儿,教室里响起吉田老师的怒吼声。 “金宝!你又忘了!” “吉田老师,我没忘!我记得的,可是我家没钱。” “真是岂有此理!金宝,你就是嘴巴会说。” 正在这时,我透过教室的窗户,看到一辆出租车疾驰进校园,然后一个急

22、刹车停了下来。驾驶座这边的车门打开后,父亲从车里走下来。他手里捏着纸币,一边挥动着,一边朝着教室的方向飞奔过来。 “金宝,我跟公司预支了一些工资,给你带伙食费来了!” 教室的窗子“咣”的一下被打开,他把纸币塞到我的手里。 “爸爸,谢谢!”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另一方面,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就是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我的父母却经常给我们买一些零食吃。那时家里能够拿出来的零食,就只有便宜的散装江米条。虽然是朴素又廉价的东西,但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到满足了。 我家附近街上有一家小小的点心铺卖江米条。点心铺的零食都是用秤称着卖的。点心铺的老板是个很大方的人,有时往纸袋里多装了一

23、点儿江米条时,就会说:“哎,白送一点儿。”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玄关处的门被拉开,伴着发出“嘎吱嘎吱”响声的冷风,父亲回来了。 “哇好冷啊。你们听见了吗?外面正刮着北风呢。” 我们兄妹四人一起来到玄关迎接父亲。我目光敏锐地看向父亲的手里,今天他手里是空的。唉,今天的期待落空了。我这样想着,心里有些失望。 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圆形的矮桌上开始吃晚饭。虽然是很普通的饭菜,但都是母亲精心准备的热气腾腾的疙瘩汤。大家呼呼地吹着气,把疙瘩汤吃得一干二净。因为没钱,当我们买不起米的时候,这种疙瘩汤就会出现在家里的饭桌上。 吃完晚饭,父亲站起身,把收音机打开,盘腿坐在那儿,一边喝着茶,一边开始听他最喜欢的落语

24、(单口相声)。 全家人大笑着,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大家都很喜欢搞笑的节目。 “金宝,这段落语太有意思了。哈哈哈” “我长大以后,当落语演员吧。” 父亲听了,看着我说道:“金宝,喝茶时,还得有些甜点才相配啊。” “是啊,爸爸,还得有些甜点才相配啊。” “要是有江米条就好了。”“是啊,好想吃啊。” “那么,金宝,咱们去买江米条吧。”“可是,点心铺已经关门了啊。” “是啊,金宝,点心铺已经关门了哦。可这样一来,就更想吃江米条了吧?” “是啊,没错。可是没办法呀,要是早点儿想到就好了。” 寒风刮得更猛了,玻璃门被风吹得“嘎吱嘎吱”直响。 正在这时,父亲突然语气严肃地对我说:“金宝,外面好像有什么声音啊!

25、一直在窸窸窣窣地响着。” 我竖起耳朵仔细一听,的确能隐约听到细微的响声,夹杂在狂风声中。 “金宝,去看看外面的走廊上,是不是有人。” “啊?万一是小偷怎么办?我怕。”“没事,去吧。” 爸爸一边说着,一边推着我的后背。 没办法,我战战兢兢地把走廊一侧的玻璃门拉开了一条缝。 寒风呼啸着从漆黑的门缝吹了进来,我不由得闭上眼睛。 当我慢慢地睁开眼睛时,只见走廊上有一个白色的纸袋子。是它,在强劲的寒风中被吹得摇晃,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 “爸爸,有一个奇怪的纸袋子。” “奇怪的纸袋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呀?金宝,把它拿过来。” 那个纸袋的大小正好能被一双手攥住,当我拿起来时,感觉到它沉甸甸的。 一家人围着

26、矮桌,屏住呼吸,眼睛全部盯着桌子的中央,那里端端正正地放着那个纸袋子。 父亲在我的后背上拍了一下,说:“金宝,把纸袋打开看看。” 我战战兢兢地把纸袋打开,往里面一看。“哇!是江米条!” 原来,里面是江米条!这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真奇怪。为什么那里会放着一袋江米条呢?肯定是老天爷看到你们兄妹几个相处得这么好,给你们的奖励吧。” 因为眼前有江米条,所以父亲的话大家好像都没听进耳朵里去。我们兄妹几个一下子扑上去,抓起江米条就往嘴里塞。那味道真是香甜极了。我觉得比我吃过的任何高级点心都好吃。 父亲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开心得不得了。 至今我依然这么认为,在那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吃过的江米条,是这个世

27、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 (有删节)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着重介绍“我”少年时家庭生活状况,点明了生活的穷窘与艰难,为下文叙写具体的生活情景提供了背景。 B. 文中两次描述了风“嘎吱嘎吱”的声响,作用相同:突出了父亲不畏困境、努力拼搏的性格,并为下文作铺垫。 C.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短句和散句的运用,显得自由灵活;口语化表达,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增强了生活气息。 D. 文章结尾“在那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吃过的江米条,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照应了标题,升华了主旨。 8. 文章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穷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以“贫穷的生活彰显人性

28、的光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彰显了怎样的人性的光辉。 9. 文章题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作者为什么却在前部分写了关于交生活费的情景,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B 8. 以下几个角度,彰显了“人性的光辉”的不同内涵: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父母的辛勤劳作和对家人的关爱体现了坚强乐观的品格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从店铺老板的角度来看:店铺老板卖江米条的情景体现了大方、善良的品性。从“我”的角度来看:我的言行体现了乐观向上、珍爱生活的品质。从家庭的角度看:团结,共同应对困难,共享快乐;和睦,家庭氛围和谐。 9. 我认为作者安排这一情景有以下妙处: 丰富文章内容, 突显了家庭生活的贫穷与困

29、窘; 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江米条的来之不易。(内容、情节)突出父亲性格,在动作与语言的描述中凸显了一个关爱子女,对家庭有责任感的父亲形象。(人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在艰难贫困的处境中珍惜亲情、热爱生活之情。(主题)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作用相同:突出了父亲不畏困境、努力拼搏性格, 并为下文作铺垫”错, 二者作用有差异, 第一处着重突出了父亲的不畏困境、 努力拼搏的性格,第二处渲染气氛,重点为下文写我“怕”作铺垫。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结合“父

30、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身体不好,却特别要强,除了睡觉,一直在外打一份零工”“父亲从车里走下来。他手里捏着纸币,一边挥动着,一边朝着教室的方向飞奔过来”“我的父母却经常给我们买一些零食吃”“都是母亲精心准备的热气腾腾的疙瘩汤”“肯定是老天爷看到你们兄妹几个相处得这么好,给你们的奖励吧”可知,虽然家境贫穷,而勤劳的父母对子女处处爱护和体贴,在父母身上有坚强乐观的可贵品质。 从店铺老板的角度来看:结合“点心铺的老板是个很大方的人,有时往纸袋里多装了一点儿江米条”可知,店铺老板大方善良。 从“我”的角度来看:结合“爸爸,谢谢!”“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我觉得比我吃过的任何高级点心都好吃”“至今

31、我依然这么认为,在那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吃过的江米条,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可知,“我”虽然生活在贫寒人间,但是没有自卑,更学会珍爱生活,懂得感恩,乐观向上。 从家庭的角度看:结合“我们兄妹四人一起来到玄关迎接父亲”“全家人大笑着,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我们兄妹几个一下子扑上去,抓起江米条就往嘴里塞。那味道真是香甜极了。我觉得比我吃过的任何高级点心都好吃”“父亲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开心得不得了”可知,这个六口之家团结友爱、气氛和谐,在贫困中不沉沦,快乐生活。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从情节结构看,结合“我常常因为交不上伙食费被班主任训斥”“有

32、一天,吉田绫子老师在教室里收同学们的伙食费。收到我这儿,教室里响起吉田老师的怒吼声”“吉田老师,我没忘!我记得的,可是我家没钱”可知,这一情节突出表现家庭生活贫困,交伙食费成为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下文写“那时家里能够拿出来的零食,就只有便宜的散装江米条”“虽然是朴素又廉价的东西, 但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 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到满足了”江米条成为生活的奢侈品,可见,伙食费事件为下文做足了铺垫。 从塑造人物看,“一辆出租车疾驰进校园,然后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驾驶座这边的车门打开后,父亲从车里走下来。他手里捏着纸币,一边挥动着,一边朝着教室的方向飞奔过来”体现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和作为父母的责任感,急火火来交

33、伙食费的父亲形象更突出和高大。 从表现主旨看,记叙关于交生活费的情景,父亲在生活艰难中给孩子交费,孩子对父亲充满信任、感激和骄傲,体现了在生活困境中的一家人互相理解、关爱和体贴,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境,使珍惜亲情、热爱生活的主题得以深化。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 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琦与范仲淹、富弼皆以

34、海内人望,同时登用,中外跂想其勋业。仲淹等亦以天下为己任,群小不便之,毁言日闻。仲淹、弼继罢,琦为辨析,不报。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琦右洙,朝论不谓然。乃请外,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兼安抚使,进大学士,又加观文殿学士。 嘉祐元年,召为三司使,未至,迎拜枢密使。三年六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六年闰八月,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仪国公。帝既连失三王,自至和中病疾,不能御殿,中外惴恐,臣下争以立嗣固根本为言,包拯、范镇尤激切。积五六岁,依违未之行,言者亦稍怠。至是,琦乘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

35、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已又生女。 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在相位时,王安石有盛名,或以为可用,琦独不然之。及守相,陛辞,神宗曰: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琦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上不答。其镇大名也,时人为立生祠。相人爱之如父母,有斗讼,传相劝止,曰:“勿挠吾侍中也。”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宋史 列传七十一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尤以奖拔人才/为

36、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 B. 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 C. 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 D. 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闰,闰月,指农历每二至三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

37、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二至三年置一闰 B.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除、右迁:降级叫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调。 C. 春秋高,是指人到了年富力强的年龄,苏武传中“且陛下春秋高”,与本文春秋高的意思相同。 D. 赠,又称“追赠”,一般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给死者官爵或荣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常用天生异象来衬托贵人出现。韩琦被推举为进士之时,也是天降“五色云彩”的祥瑞之象,左右都庆贺。 B. 韩琦上言进谏之时,

38、一定言尽所知之事,即使是中书的事也据实陈述。同僚们有的不高兴,仁宗却欣赏韩琦直率的性格。 C. 韩琦离京向皇帝辞别之时,皇帝问他王安石能否主持国事,韩琦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绰绰有余,但不能主持国事,皇帝没有回应。 D. 韩琦在民间很有声望,他在担任宰相时,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并像爱戴父母一样爱戴他,因不想打扰韩琦,遇到争斗诉讼时都互相劝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琦与范仲淹、富弼皆以海内人望,同时登用,中外跂想其勋业。 (2)积五六岁,依违未之行,言者亦稍怠。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韩琦与范仲淹、富弼都因为深孚众望,被朝廷同时任用,朝

39、廷内外人士都仰慕他们的功业。 (2)过了五六年,(皇帝)犹豫不决没有选定继位人,上书言说此事的人也逐渐少了。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尤其以奖励提拔人才作为急务,如果舆论一致推举某人,即使心中不高兴,也接纳使用,因此深受众人爱戴。选举官员,都依靠法律遵循事理,他的建议请求,只要义理所在,从不迎合某人的心意。“以为”,固定句式,中间不断开,排除 AC; “亦收用之”中,“之”作“用”的宾语,且句子结构完整,所以“故”放后一句,排除 D。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指人到了年富力强的年龄”错误,“春秋高

40、”指年纪大、年老了。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他在担任宰相时,百姓为他建立生祠”错。根据“其镇大名也,时人为立生祠”可知,并不是担任宰相时,而是镇守大名府时。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因为;“同时登用”,被动句,被同时任用;“中外”,朝廷内外;“跂想”,仰慕。 (2)“积”,过了;“依违”,迟疑、犹豫不决;“未之行”,宾语前置,应为“未行之”,没有选定继承人;“稍怠”,渐渐少了。 参考译文: 韩琦字稚至,相州安阳人。韩琦风骨秀异,刚成年就推举为进士,排名第二。正公布排名时,太史上奏说日落五色

41、云彩出现,左右大臣都庆贺。韩琦被授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 韩琦担任过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授职右司谏。这时二府合班上奏言事,韩琦一定言尽所知之事,虽然事情属于中书,也指陈其实情。同僚们有的不高兴,仁宗却偏偏赏识他,说:“韩琦性情率直。”韩琦与范仲淹、富弼都由于深孚众望,被朝廷同时任用,朝廷内外人士都仰慕他们的功业。范仲淹等人也把天下作为己任,一些小人认为对他们不方便,于是诋毁他们的言论一天天多起来。范仲淹、富弼相继被罢免,韩琦替他们辩解,没有得到答复。尹洙与刘沪互相争论在水洛筑城,韩琦偏袒尹洙,朝廷人士不以为然。韩琦于是请求离开京师,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调往郓州、成德

42、军、定州,兼任安抚使,进任大学士,又兼任观文殿学士。 嘉祐元年(1056),奉召任三司使,未到任,又授职枢密使。嘉祐三年六月,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嘉祐六年闰八月,升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为仪国公。仁宗已连续失去三王,到至和年间(10541056),仁宗患病,不能亲自上殿。朝廷内外都惶恐不安十分担忧,大臣们都争先上奏要选定继位人来固定朝廷命运,包拯、范镇的言论尤其激烈。过了五六年,(皇帝)犹豫不决没有选定继位人,上书言说此事的人也少了。到这时候,韩琦乘机进言说:“皇位的继承人,是天下安危之所在。以前祸乱的出现,都是由于决策没有早点决定下来。陛下年岁已高,还没有皇太子,为什么

43、不选择宗族中的贤能者,来为国家考虑呢?”仁宗说:“后宫将有人分娩,暂且等等。”结果又生一女。 韩琦天生朴实忠诚,礼贤下士,无论贵贱,都一样以礼相待。尤其以奖励提拔人才作为急务,如果舆论一致推举某人,即使心中不高兴,也接纳使用,因此深受众人爱戴。选举官员,都依靠法律遵循事理,他们的建议请求,只关注是否符合义理,从不迎合某人的心意。担任宰相时,王安石有盛名,有人认为可以使用他,唯独韩琦认为不可以。到任相州太守,向皇帝辞别,神宗说:“你离开了,谁可以主持国事,王安石怎么样?”韩琦说:“王安石任翰林学士力量有余,处在辅弼之臣的地位则不行。”神宗没有回答。他驻守大名时,魏人替他建立生祠。相州人像爱戴父母

44、一样爱戴他,遇到争斗诉讼,互相劝止,说:“不要扰乱我们的侍中。”与富弼齐名,号称贤明之相,世人称之为“富韩”。徽宗追论韩琦定策功勋,追赠魏郡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拟岘台 宋 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注释】拟岘(xin):在今江西省临川县东隅城垣上。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 年)正月,陆游在抚州做地方官,登临此台。城堙:音 yn,指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5、A. 这首诗写登台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浩荡春色的喜爱之情,抒发了内心的冲淡平和之意。 B. 颔联承上启下,以层台高峻方能极目远眺,因春色浩荡,才觉心旷神怡,洗去十年尘虑。 C. 颈联纯粹描山绘水,描绘了一幅江水萦回曲折、峰峦平缓起伏的山水图景。 D. 尾联表达了有情而无机心,故沙边鸥鹭可与相亲;诗人在春光融融中浑然忘机,与天地万物化为一体的淡泊境界。 15. 清代有评论认为,这首诗首联中的“压”字用得十分贴切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14. C 15. “压”的意思是“压着”“压倒”,“压”在诗句中表现了拟岘台的高大、巍峨。 “压”字写出了强大的力量之感,很有力度;一个“压”字赋予拟

46、岘台活力,让读者想象到拟岘台的活动,将台与城从互相独立变为浑然一体,使整个诗意也产生了流动美感。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颈联纯粹描山绘水”错误, 颈联写景, 但并非纯粹描山绘水, 其间有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 诗人春日登临,心头一片恬静,因此看得山山水水都那么冲淡,那么悠然。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首先结合句意分析词义, “压”的本义是从上面给力, 即“压着”“压倒”, “城堙”本自高大险峻, 而层台雄踞其上,反使“城堙”见得矮小局促,“压”字写出了力度,突显了拟岘台的高大、巍峨。 再分析表达效果,诗人用“

47、压”字将这种感受精确地表达了出来,不但更显示层台巍峨,且将台与城从静止变为活动,从互相孤立变为浑然一体,使整个句子也产生了流动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作者用“_,_”这个句子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 (2)屈原的离骚中“_,_”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诗人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3)杜鹃,因其啼声哀婉,往往能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琵琶行中的“_”一句和蜀道难中的“_”一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答案】 .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48、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芙蓉以为裳 . 杜鹃啼血猿哀鸣 . 又闻子规啼夜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惟”“馨”“芰”“哀”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中非关系持续升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大陆开枝散叶,_目前已有 52 个非洲国家同中方签署相关合作文件。 中国规则在非洲逐渐_。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融装备材料、设计、投融资、施工、监理为一体,完成了“全产业链中国化”。有着“非洲版高铁”之称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准轨铁路项目

49、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方还将负责为期 10 年的运营维护,并为肯尼亚培养大批铁路人才。中国的现代化电气铁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驰骋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 中非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_。中国和非洲多国合作设立了孔子学院,中非双方还建立了许多友好城市关系。中国科技企业以提升产品质量为中心,优化售后服务,产品深受非洲人民喜爱,有效解决了中国制造粗制低劣的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非人民_、携手抗疫,谱写了一段段佳话。( )。 “独行快,众行远。”正如这句饱含了古老非洲智慧的谚语所言,中国与非洲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一定能为中非人民谋取更大福祉,也能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17.

5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截至 生根发芽 与时俱进 同仇敌忾 B. 截止 生根发芽 与日俱增 同舟共济 C. 截至 落地生根 与日俱增 同舟共济 D. 截止 落地生根 与时俱进 同仇敌忾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方向非洲运送了大量抗疫物资,促进了非洲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为非洲培养众多医务行业人才。 B. 中方向非洲运送了大量抗疫物资,为非洲培养了众多医务行业人才,促进了非洲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C. 大量抗疫物资被中方运送到非洲, 为非洲培养了众多医务行业人才, 非洲医疗事业得到促进、 快速发展。 D. 大量抗疫物资被中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