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3912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广州市广州市 202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古诗阅读 江苏省江苏省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20222022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 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诗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2)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 分) 11(1) (2 分) 【参考答案】 (1) (2

2、 分)弯弯的月亮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滴水声早已断了。 (1 分)描绘了一幅寂寞清冷的画面。 (1 分) 【评分标准】描绘画面 1 分,点出特点或氛围得 1 分,共 2 分。 【评分细则补充说明】描绘画面:“缺月”“疏桐”“漏断”;氛围、特点:孤寂凄冷(凄清、凄凉、孤寂、冷清、苍凉等) 。 11(2) (2 分) 【参考答案】 (2 分)孤鸿挑遍了寒枝却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 (1 分)表达了作者刚被贬到黄州时的惊魂未定、孤寂抑郁、孤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蔑视流俗)的心境。 (1 分) 【评分标准】描述内容得 1 分,表达情感得 1 分。 【评分细

3、则补充说明】描绘内容关键在“寂寞沙洲冷”,情感应答出“坚持高洁志趣”或“孤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 1 分答案示例 示例一:挑选最寒冷的树枝却不肯栖息,只愿在孤独寒冷的沙洲上。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之情。 (评分说明:“孤独凄凉”并非词人主要抒发的情感。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20222022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 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请结合上阙内容,描绘词人

4、登高后看到的风景。 (2 分) (2)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 分) 11.(1)示例:登上北固楼,举目远眺,词人只看到北固楼的无边风光和滚滚东流的无尽长江水。 (2)示例:热情赞颂孙权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愤懑之情。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 20222022 年中考语文模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拟试卷(一)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5、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颈联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哲理。 【1112 题答案】 【答案】 (1)“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栏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2)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船驶过,生病的树木前正有千万棵树木迎春生长。蕴含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新事物一定会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6、 。因此,刘禹锡用此典故,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作者用此典故,表达对贬谪多年后回到家乡,对岁月流逝之无情,对恍如隔世的人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 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

7、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痛 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 20222022 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卷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8、,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作用。 12. 重章叠句是本诗的一个重要写作特色,请简析其作用。 【1112 题答案】 【答案】11. 运用起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点明了时令和环境,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 (意思对即可) 12.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通过描写水边芦苇丛

9、生、霜、露等景象,渲染了迷茫的气氛;接着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属于起兴的表现手法。这两句是以秋景起兴,引出下文对心上人的追求。 “白露” “霜”点明季节是秋天, “蒹葭” “在水一方”点明地点是在水边,整句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给人以凄清萧瑟之感,从而烘托了诗中主人公追求心上人却不得的怅惘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写作手法。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共八句,每章开头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水乡清秋图。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形成了一

10、种回环往复之美;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强化情感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 ,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 ,再到“在水之涘” ,从“宛在水中央” ,到“宛在水中坻” ,再到“宛在水中沚” ,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 ,再到道阻且右” ,则是反复 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结构重章叠句,一咏三叹,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的思想感情,情感层层加深,有艺术

11、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 20222022 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首联回顾了作者经历的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和响应号召起兵抗元两件事。 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C “惶恐滩头说

12、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工整,以地势之险暗示诗人处境之艰,表现忧愤悲苦之情。 D尾联慷慨激昂,借景抒情,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气节。 (2)请从思想感情、修辞手法、对后世影响中任选一点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联诗做点赏析。 (2 分) 11.诗歌鉴赏(4 分) (1) (2 分) 【答案】D (2) (2 分) 【答案】思想感情:显示了诗人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信念和决心;修辞手法: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自问自答,集中表现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修辞手法:借代,以汗青借代典籍,表现了诗人舍身取义的气节和风骨。对后世影响:

13、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选一点赏析,形式、表述合理即可。 ) 广东省广州四中教育集团广东省广州四中教育集团 20222022 年新款一模测试语文试题年新款一模测试语文试题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

14、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12 题答案】 【答案】 (1)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 (2)示例一: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 示例二:对比与用典。用“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突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燕然未勒”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结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突出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这句描写的景物有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即群山连绵起伏,青烟袅袅升腾

15、,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描绘出了西北边塞荒凉而又奇异,同时又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重浊。“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运用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表现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

16、、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 20222022 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年中考语文模拟卷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释】大历三年(768) ,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江汉:该诗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18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

17、项是( ) A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 B颔联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 C颈联中“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实写,比喻“暮年”,后者是虚写。 D尾联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 1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徙的标志。 B颔联对仗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 C诗的前两联写出了诗人漂泊江汉的孤独和思归之情;诗的后两联表达出诗人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情怀。 D全诗直白豪迈,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 18C 19D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颈联中“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后者是实写; 故选 C。 2.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D.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直白豪迈”赏析错误; 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