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绝密 绎 考试结束前全国 202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摇 摇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摇 摇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摇 摇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2、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A. 基于实践的德育问题B. 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C. 基于工具的德育问题D. 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2. “产婆术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提出这一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教育家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奥古斯丁3. 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 这一观点是A. 德育内化说B. 德育转化说C. 德育内外化说D. 德育建构说4. 原始社会的德育形态是A. 宗教式德育B. 祭祀式德育C. 示范式德育D. 生活式德育5
3、. 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 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A. 规范功能B. 引导功能C. 调控功能D. 评价功能6. 影响德育内容选择的最直接因素是A. 德育目的B. 德育对象C. 德育环境D. 德育主体浙 00468# 德育原理试题 第 1 页(共 4 页)7. 关于如何教道德和如何才能让学生发展道德的知识,属于教师德育的A. 本体性知识B. 条件性知识C. 工具性知识D. 实践性知识8. 学生的品德行为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基于学生自己的品德需要,品德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出于手段,这是A. 他律品德B. 自律品德C. 无律品德D. 自由品德9. 德育内容的
4、基本组织形式是A. 德育课程B. 德育活动C. 德育资源D. 德育实践10. 德育过程的引入具有多端性,这种多端性主要源于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A. 有序性B. 无序性C. 复杂性D. 多元性11. 德育过程的组织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道德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越,既对学生道德发展有挑战,又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 这指的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要依据A. 方向性原则B. 教育性原则C. 最近发展区原则D. 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统一原则12. 依据一定的品德要求和目标,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所搜集到的品德信息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活动叫A. 品德评价B. 品德诊断C. 品德评估D. 品德测试13.
5、 学生品德评价的强化功能是指A. 品德评价将引导学生的品德朝着德育目标所规定的方向发展B. 品德评价可以科学地鉴别学生品德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供依据C. 品德评价能够调节学生的言论和行为,为做好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服务D. 在评价学生品德时,教师通过扬善抑恶,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进而可以达到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的教育效果14. 将皮亚杰关于品德发展评价的对偶故事法发展成道德两难故事法的是A. 泰勒B. 斯塔克C. 科尔伯格D. 雷斯特15. 在德育体系中,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和要求的要素是A. 德育目
6、标B. 德育主体C. 德育内容D. 德育资源浙 00468# 德育原理试题 第 2 页(共 4 页)1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和个体社会化重要的力量之一,被称为除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之外的A. “第二种力量冶B. “第三种力量冶C. “第四种力量冶D. “第五种力量冶17. 对学生道德成长以及德育活动开展具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指的是A. 德育内容B. 德育环境C. 德育课程D. 德育资源18. 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可以分为学校整体环境、班级和A. 教室B. 学习小组C. 寝室D. 同辈群体19. 学校中观外部德育环境的建设,主要指的是A. 社会
7、政治环境的优化B. 社会文化环境的淳化C. 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D. 家庭德育环境的塑造20.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即A. 平等原则B. 公正原则C. 自由原则D. 自主原则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摇 摇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21. 简述德育产生的生物学前提和社会现实基础。22. 简述社会本位德育目的与个人本位德育目的的区别。23. 教师的德育能力如何提高? 需要依靠哪些条件?24. 简述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25. 简要评析价值澄清模式。
8、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6. 联系实际,谈谈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内涵与表现。27. 其他学科课程为什么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 以某门具体学科为例,论述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实施应把握的原则。浙 00468# 德育原理试题 第 3 页(共 4 页)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5 分。28. 案例材料摇 摇 这是一位学生写的国旗下讲话 规范升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及民族精神的象征。 五星红旗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尊严,寄托着我们对祖国的深情和敬意。 升旗是一个严肃、庄重的仪式,在下面我们要保持安静,行注目礼、脱帽、放下手中的物品。 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上,一个升旗队共 36 名队
9、员,一共走了 138 个正步,138 步中的“38冶代表着我国抗日战争时使用的三八式步枪;五星红旗上升的高度为28. 3 米,代表着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共经历了 28 年又三个月。 这些精确又饱含深意的数据,是为了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心怀敬意。 要知道,革命烈士们曾用鲜血换来现今生活的和平稳定,他们用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 如今,我们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更应该铭记历史,尊重我们的国旗,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古人云,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每年的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 国歌、国旗以及国徽,都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维护国歌的尊严即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10、而今天,随着社会多元化业态的加深,出现了随意编排国歌,不认真唱国歌等不尊重国歌的现象。 这不仅仅是政治认同的缺失,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淡薄。 可见,给国歌立法,有助于让公民坚守文化底线和道德底线,增强家国观念和公民意识。为了让公民们真正从心底尊重国旗、国歌,规范升旗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升旗仪式是庄严而隆重的。 然而,在升旗仪式上,这些现象并不少见,比如:站姿不规范、仪容仪表不达标、随意与身边的人交谈、升旗仪式并未结束就早退、对升旗仪式抱以轻视随意的态度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理应尊重升旗仪式,并时刻端正自己的态度。 升国旗时要立正站好,保持安静,行注目礼,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重视升旗仪
11、式,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在我看来,爱国不是只会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不是在国庆日、公祭日时朋友圈的刷屏,爱国更应该表现在每次的升旗仪式中,规范升旗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国家形象的维护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国歌和国旗从不只是一首歌、一面旗帜那么简单。 在危难关头时,它是我们的力量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它是我们的心底之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它是“誓与国家共存亡冶的冲锋号;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它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冶的进行曲。 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国旗国歌,还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升旗仪式。 用行动证明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公民!摇 摇 问题:请结合案例内容,运用有关
12、理论与方法分析如何设计与实施学校仪式教育,并发挥仪式的德育功能。浙 00468# 德育原理试题 第 4 页(共 4 页)20212021 年年 1010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德育原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德育原理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00468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D2.A3.B4.D5.A6.A7.C8.B9.A10.D11.C12.A13.D14.C15.A16.C17.B18.D19.C20.B二、简答题:本
13、大题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525 分。分。21.答:影响德育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可能的因素生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德育产生的生物学前提。人类德育的起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学前提之上,但生物学前提只是意味着德育有产生的可能。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以及人类的劳动和交往则使人类德育的产生从可能变成了现实。(二)德育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产生的根本动因。劳动和交往为德育起源提供了必要条件。22.答:(1)根据对德育主要是发挥社会价值还是个体价值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两者
14、各有合理性,但也有各自缺陷。(2)社会本位德育目的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德育目的,核心内容是德育要使人社会化,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是从学生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确定德育目的,主要内容是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充分发展个体的个性和自由权利。23.答:教师在德育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需要依靠一定的条件。(1)教师发展德育能力需要掌握必要的德育知识与技能。(2)德育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选择恰当的德育活动内容,使之与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特征相适应。(3)德育能力的发展还要求合理安排德育活动和恰当运用德育方法。24.答:(一)开放性原则;(二)生活性原则;(三)创新
15、性原则;(四)经济性原则;(五)安全性原则。25.答:(1)这一模式在几个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简单易行,容易被教师掌握和推广,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明确反对灌输,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不足,受到批评: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否定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使得学校德育陷入尴尬境地;对价值观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许多问题甚至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完全否认外部因素的作用,显得武断。三、论述题:本大题共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26.答:(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
16、象个体的品德发展客观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是德育的根本功能,智能发展功能是其副产品,享用性功能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是较高层次的个体性功能。(2) 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指德育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形式结构, 包括个体道德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使社会的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反映在个体意识中; 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能力结构, 包括对道德事物的反应能力和主观上的道德认识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等。(3)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指德育支配并制约着个体智能发展的方向,促进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实现,激发个体智
17、能发展的动力和热情。(4)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指德育可以满足个体的内在精神需要,使人配享幸福生活。27.答: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培育道德品质的内容,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 学科教学作为德育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途径需要教师明确每一门学科的特殊性, 发现每一门学科内容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 并且找到实现这种关联性的具体方式和程序,从而使其作为德育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学科教学作为重要的德育资源开发途径, 是通过学科内容的德育影响和学科教学组织过程的德育影响两部分来具体实现的。就教学组织这一环节而言,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
18、等方面提出正确的、合理的、严格的要求,实现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四、案例分析题:本题 1515 分。分。28.答:(1)德育活动是德育理论走向实践,发挥实效的最直接形式,具有实践性、主体性、生成性的特点。德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有:为道德知识的实现提供实践场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动机、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2)德育活动多种多样,仪式是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学校仪式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参与者的体验与收获、 加大学生在仪式中的参与、重视仪式的历史性与文化性。(3)要规范仪式的内容结构,体现仪式的庄重有序,有助德育目标的实现。规范的仪式包括仪式名称、仪式目的、仪式的时间与地点、仪式的参与者、仪式场景布置、仪式活动和注意事项等。(4)将仪式内容与学生的行为、情感、精神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各层面的品德养成。(5)案例体现了升国旗仪式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如学生对国旗的意义理解,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并延伸至对国歌、国徽的尊崇,对恶搞国歌等乱象给予了抨击。案例还反映出了升国旗仪式不规范的问题,应该值得重视并加以纠正,使这一仪式发挥更好的德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