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3205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放慢脚步, 调整身姿, 如果愿意, 可以听到自己内心花开的声音。 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 (xun) _嚣,但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xng) _。心灵需要过滤,整理,需要思考,积累,它的成长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每个生命都是一座(m o)_盛的园林,这园林里有无数鲜活的笑脸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脚步慢下来,就能听到每一朵花开放的声

2、音。那是生命(yn)_育和成长的静语。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un)_嚣 反(xng)_ (m o)_盛 (yn)_育 (2)仿照画线句子,也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生命沉淀的认识。 二、句子默写二、句子默写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 (2)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一览众山小。(杜甫_) (4)最爱湖东行不足,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肢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于我如浮云。” (论语) (6)_,草色入帘青。(

3、_)陋室铭) (7)苏州园林以模拟和亲近自然山水为审美取向,在空间布局上有畅通,有阻隔,迂回曲折,使布局构景有着诗歌与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从而引发游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获得陆游笔下 “_,_”的审美愉悦。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 3鲁迅一生痛恨流言,他曾说: “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华盖集)“流言”在朝花夕拾中出现多次,其中鲁迅两次“出走”的选择都与“流言”有关。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件,并说说它是如何影响鲁迅做出“出走”决定的。 41957 年,北京人艺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话剧上演,以下是剧本的结尾部分: 小福子:唉!唉,

4、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 祥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 小福子:你到哪去? 祥子:我去找小顺子。 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 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 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 (祥子把桌上的灯拾得更亮) 很显然,编剧对原著的结尾做了改编,但是很多观众还是呼吁要尊重原著。请你代表这些观众给编剧写一则留言,阐述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四、综合性学习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万余名观众现场助威 中国女足淘汰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 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 苏报讯(记者 张甜甜 张黎丽 凌欣炜)昨天傍晚

5、,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在苏州落下帷幕。中国女足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在加时赛中绝杀对手,最终以两回合总比分 4:3战胜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 4 月 8 日,韩国高阳体育场,中国女足在首回合比赛中以 2:1 战胜韩国女足,收获 2 粒客场进球,占据先机。在昨天进行的第二回合比赛中,上半场,韩国女足发挥三名留洋球员的优势多次发起高压逼抢,接连攻入两球,并在总比分上实现 3:2 反超。下半场,中国女足背水一战,主帅贾秀全主动变阵,将高中锋杨曼换上。第 69 分钟,王霜开出任意球,杨曼头球破门,将总比分扳成平局,并将比赛拖入加时。加时赛第 13 分钟,王珊珊助攻王霜打入

6、制胜球,将总比分反超。此后,双方都未能再有建树,中国女足将总比分4:3 的优势保持到终场,晋级东京奥运会。 这也是一片久违了的激情赛场。昨天,13533 位观众现场观赛,为女足姑娘呐喊助威。除了苏州本地观众,还有来自全国 60 多个城市的 3500 多位中国龙之队球迷。观众席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大红色的球迷服汇成了红色海洋,万人主场成为中国女足最坚强的后盾,热烈的主场氛围助力中国女足扭转乾坤。 (苏州日报2021 年 4 月 14 日,有删减) (1)根据消息次要事实的内容,拟写一个句子,与标题“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组成一副对联。 上联: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 下联: _ (2)4 月 14

7、日当天,多家报刊、网站发文报导女足获胜的消息,其中楚天都市报的新闻标题“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韩 3:4”获网友热捧。请你结合苏州日报消息内容,简要分析这则标题的妙处。 五、诗歌鉴赏五、诗歌鉴赏 阅读王安石的两首咏物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干 北陂杏花 雪干云净见遥岑, 一陂春水绕花身, 南陌芳菲复可寻。 花影妖烧各占春。 换得千颦为一笑, 纵被春风吹作雪, 春风吹柳万黄金。 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遇岑:远山。陌:田间小路。颦(p n):皱眉,表示忧愁。陂(bi):池塘。 6下面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雪干云净”暗示寒冬已经过去,此刻远山明媚,春风和煦,似在召唤人

8、们踏青寻春。 B“复可寻”中的“复”,表现诗人久盼春归,如今终于如愿再见南陌花草盛开的惊喜。 C“一陂春水绕花身”,一个“绕”字既写陂水曲折蜿蜒,又写水与花彼此映衬的情态。 D“花影妖烧各占春”,生动表现北陂南陌两处杏花在春光中各展风姿、争妍斗艳之态。 7“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柳树报春的美妙之景。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8“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成尘”一句极好地体现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六、课外阅读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绍兴灯景 张岱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

9、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 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流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

10、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丈,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选自陶庵梦忆卷六) 注释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市廛(chn):商店集中的处所。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 15731620 年。蕺(j

11、 )山:绍兴古城内小山。 9下面哪一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故家家可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B以佛图灯带间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岁论战) C锣鼓声错 解筹交错(醉翁亭记) D而年来有效之者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10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跳大头和尚的表演 B天晴,无日无之 乡村夫妇进城赏灯 C而年来有效之者 父叔辈于龙山放灯 D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 朱相国家蕺山放灯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 (2)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 1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绍兴灯景之“盛”? 1

12、3作者在文末写到“由今思之,亦是不恶”。结合你对张岱以及陶庵梦忆的了解,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 七、现代文阅读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面对多元“选项”更要主动阅读 贾想 在印刷时代,我们谈到阅读,想到的是青灯黄卷、白纸黑字,是人与纸、字与墨的亲密时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媒介成为语言文字的新载体。我们的阅读场所从图书馆、报刊亭、书案前,慢慢转移到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移动阅读应用当中。网络文学、新媒体文章、音频听书这些线上阅读形式,正在成为阅读的主流渠道。 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很难完整读完

13、类似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经常会标明需要几分钟读完,微博、朋友圈的文字常常不过百字。我们阅读的总体时长可能在变长,但阅读时间常被切分成碎片。眼花缭乱的各类读物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耐性。这种追求“即时满足”的浅尝辄止的阅读,有人称之为浅阅读。 浅阅读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的。现在所说的深阅读是印刷时代阅读方式的延续。深阅读面对的文本往往篇幅更长、难度更高,需要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性投入,由此得到一种“延迟满尺”。人们通过深阅读获取的不是想法,而是思想;不是脑洞,而是创造力;不是思维碎片,而是思维范式。深阅读对于传承人类的智慧,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但是,阅读的深

14、浅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现在提倡的深阅读,曾经也可能是一种浅阅读。一个挑灯攻读尚书的读书人,可能会认为白话水浒传有些浅显。阅读的内容越来越通俗,但世界的信息、人类的知识也随之得到扩散。浅阅读在平等获取知识、普及文化、打破信息壁垒等方面,功不可没。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比辨析深浅阅读更重要的,是在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之间做出选择。在阅读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倾向于积极主动的阅读。而今,阅读资源极度充裕,“能不能读到”的问题,让位于“选择读什么”的问题。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资源,很多读者患上了“选择恐惧症”。人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不是,所以干脆把选择权交给阅读平台,

15、交给智能推送这个新功能,交给强大的算法。 算法透露了数字时代的显著特征:人的行为、性格、趣味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分析,从而变得可预测、可追踪。在“推荐”页面里,信息的选项看似增多了,但多种多样的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供用户选择,而是一次只出现一个。这样一来,信息之间的横向比对、斟酌、辨别,被省略和跳过了。人们面对信息常常只有两个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长此以往,阅读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与趣味模式,“精准投喂”用户想看的信息、爱读的书。困住人们的“信息茧房”,就是这样形成的。 因此,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主动阅读的文化。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从各种算法、各种“推荐”那里,拿回自行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不被算

16、法裹挟的同时,让算法成为阅读的助手。利用算法来明确自己阶段性的阅读需求和趣味,进而调整阅读计划。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在难以整合的碎片化时间里,可以以浅阅读为主,掌握时效性更强、更务实的信息。有整块时间的时候,就切换到深阅读模式,打开书架上的纸质书或者手机里的电子书,沉浸到一个长篇故事或者投入到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当中,沉下心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心智。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才能过上更充实、更有效的阅读生活。 (人民日报2021 年 04 月 13 日) 14下面对于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梳理,说法有误的是哪一

17、项?( ) A选文从印刷时代和数字时代阅读形式的变化说起,指出线上阅读以其传播渠道广、信息种类和数量多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 B段,从成因、特征、作用等角度,对浅阅读和深阅读做具体分析,明确了两者的区别,指出浅阅读是从深阅读发展而来的。 C两段中,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进入数字时代,虽然阅读资源极度充裕,但是大数据分析也会对读者的阅读选择起到限制作用。 D经过层层分析,作者在第段中明确了“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的观点,并对数字时代如何进行主动阅读做了具体指导。 15第段中提到的“信息茧房”是指什么现象?它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16数字时代,我们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作者对如何实现这一目

18、标给出了怎样的建议? 17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小题。 蒲松龄是一盏灯 罗振宇 有一天,作家贾行家问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部。我说是聊斋志异。 我跟他开玩笑讲,我的青春期教育是通过聊斋志异完成的。一个书生,夜宿荒宅,接着,来了个美貌的女子,然后成就一段好事,开始一场传奇。这是一个不会追女生的大男孩最喜欢的故事类型。现在看来,聊斋志异对我的影响,确实超出其他书。 我通读过三遍聊斋志异。第一次是在大学一年级放寒假的时候。在南方那个又潮温又阴冷的冬天,我披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缩在被窝里读聊斋志异。读到兴奋的地方,我披衣而起,绕屋转圈。那种经常被点燃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是第一次

19、那么完整地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我对文言文有不错的语感,其中至少有一半功劳来自读聊斋志异。 不过,这还不是我喜欢聊斋志异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蒲松龄这个人。 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十九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就得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半个山东。蒲松龄起点很高,才气又大,年纪又轻,按照常理,只要努力,博个功名,考个举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科举时代有一句话,叫“场中莫论文”,考场成败有时候跟文才没多大关系,与运气关系很大。蒲松龄的运气就特别不好。此后的五十多年,他一直卡在秀才这个级别上。考了一辈子,再无所获。 蒲松龄一辈子的谋生之道,许多时候是在大户人家当私塾先生,虽然不能说多穷困漆倒,

20、但是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因为教书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他虽然和妻子刘氏感情很好,但是一生也是聚少离多。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聊斋志异。 你可能会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中国古代有才华的人,在官场不得意,这不是常态吗?杜甫有一句诗叫“文章憎命达”,有才华的人总是命运不好,这有什么稀奇的呢? 还是有点儿不一样。 其他的文人,即使在仕途上不顺利,但还是可以将文学创作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的文学,诗和词,才是最受追捧的文体。写出好诗词,虽然不见得能当官,但在民间还是非常受尊敬的。李白诗名远播,连唐玄宗都要召见他。杜甫诗名远播,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关照,所以才有成都的杜甫草堂。就连柳永那样的填

21、词高手,虽然当时词在文体上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皇帝也知道他,不是还让他“且去填词”吗?就算仕途不得志,但是柳永在民间还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文人只要有现实成就感,只要还能听得到身边传来的掌声,他的精神支柱就还在。 但是蒲松龄不同。如果你读过一遍聊斋志异,你就会被蒲松龄的用心震撼到。它里面的文章谋篇布局之巧妙、遣词造句之精当,再大的才子,也是要倾注毕生心血才能做到的。 你可以对比着看两本书,一本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子不语,还有一本是大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写狐鬼神仙故事的,名气也很大。但是,对比着一看,就知道,它们和聊斋志异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看聊斋志异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写小说,

22、这种在当时看来这么不重要的事,但蒲松龄每次下笔时,都有一种凛凛的敬重感。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他心里的读者,一定不是当世的人。 蒲松龄对标的人不是写小说的,也不是写诗词的,他对标的是司马迁。聊斋志异中许多篇小说最后的那一段“异史氏日”,也是借鉴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其实,这两个人都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一种文体。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时候,他们都极其孤独,都是一个人,没有知音,以一杆笔面对千秋万代,都花了一生的心血,著作都篇幅巨大,都是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它能不能流传下去。但是,他们都写了。 借用司马迁的那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是不发这么大的愿,很难想象,蒲松龄能够坚持下去。

23、 如果对标到司马迁,就更能看出蒲松龄的非同寻常。 司马迁写的史记是孤愤之作,他被汉武帝施了宫刑之后,身受奇耻大辱,一腔孤愤没处宣泄,全部扑到了写史记上面。 但是蒲松龄的一生,并不曾面对这样的绝境。他的人生一直有很多可能性。对科举这条路,他一辈子也没有彻底放弃。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刘氏劝他,算了吧,别考了。他还问刘氏,难道你不想做夫人吗?现在有记录的,蒲松龄是考到了七十多岁,一直考到走不动路为止。 作为一个在乡间很受尊敬的读书人,蒲松龄对于社会事务也非常尽心。他写过农桑经,传播农业知识;编过药崇书,讲解医药养生;还编过日用俗字婚嫁全书,向村民普及文化。他平时还为老百姓写过很多状子,参加救灾救

24、荒。到七十岁时,他还上书检举贪官。 回看蒲松龄的一生,十九岁春风得意,然后一路高开低走,以世俗的眼光看,他没有什么成就。如果换成一般人,心态早就崩溃了。但是蒲松龄没有,还是那么认真,对每件事都认真,下笔时的每一个字都认真。认真到就像他已经知道,这部聊斋志异在后世一定会光芒万丈一样。 我从十几岁开始读聊斋志异,蒲松龄一直是我的一盏灯。认真做平凡的事,就像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就像面对千秋万代一样。如此,再普通的人生,也能够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 大学时,有一次,我偶然读到蒲松龄的一句诗,当时就流泪了。那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与他恩爱了一辈子的妻子刘氏先他而去。他来到亡妻的墓

25、前:“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甲不一应,泪下如流泉。”我想做你的名字,听到你的回答;我分开墓前的杂草坐下来,想跟你说说心里的苦楚。但是,我怎么敲你的墓碑,你也不回答,我的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天人相隔带来的巨大悲伤。也是第一次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只是这一世,你还可以超出自己的生命大限,向亲人、向后世诉说无论小声地倾诉,还是大声地呼喊。就算对方听不见,你还是有了属于自己深情的一生。 (选自读者2021 年第 7 期,有删改) 阅读本篇文章后,小明同学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班长筹划举行一次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研讨,帮助他完成任务。 (1)在班里组织一次

26、聊斋志异阅读推荐会。根据选文内容以及你对聊斋志异的阅读体会,帮助小明写出三条推荐理由。 (2)以“蒲松龄的深情一生”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分四个板块向班级同学介绍蒲松龄。请你帮助小明写出四个板块的名称,并简述各板块内容。 (3)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小明和班长发生了分歧。小明建议准备一些关于司马迁的材料,班长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小明应该怎样劝说班长接受自己的想法呢? (4)专题研讨活动总结会上,小明打算以下面的一组句子作结束语。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帮助他将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蒲松龄是一盏灯,他 _; 蒲松龄是一盏灯,他 _; 蒲松龄是一盏灯,他 _。 八、作文八、作文 18作文。 你登上高

27、处,看见满城辉煌的灯火。这盏盏灯火,会勾起你怎样的思绪?或是灯火与微风在低语,与繁星在媲美;或是青春岁月的美好记忆,时光隧道的神奇相遇;亦或是灯火下正在演绎的一个个人间故事 请以“那片灯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喧 省 茂 孕 (2)示例:每个生命都是一道彩虹,这里有七种不同的颜色在雨后灿烂的晴空里形成,脚步慢下来,就能看到生命的一种颜色。 【分析】 (1) xun喧,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xng省,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 m

28、o茂,茂盛:草木繁盛。 yn孕,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2) 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画线句格式相同,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如:每个生命都是一首辉煌的乐章,这乐章里有无数欢快的音符在空气里活泼的跳动,脚步慢上来,就能听到每一个音符欢笑的曲调。 2悠然见南山 风正一帆悬 会当凌绝顶 望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不义而富且贵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帆、阴、痕、禹、复。 3鲁迅少年时,衍太太散布他偷家里东西去变卖的流言,给鲁迅精神上带来极大伤害(“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仿佛觉得

29、真是犯了罪, 怕遇见人们的跟睛” ) , 于是让他产生了离乡的念头 ( “好。 那么, 走罢! ” ) ,之后鲁迅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 青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日本同学写匿名信诬陷他“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的流言。鲁迅据理力争,告知了藤野先生,并要求干事公布检查结果。“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但鲁迅通过这件事深刻感受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的悲哀,(加之幻灯片事件),之后做出了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决定。 4编剧您好,对于骆驼祥子的结尾,我们还是更认同老舍先生的创作。原著结尾,小福子上吊自杀,祥子彻底堕落,变成一个偷奸耍滑、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无赖。这样的结局,目的是想表明以祥子为代

30、表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是当时那个社会的产物,以此揭示“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深刻主题。而话剧结尾小福子没死,祥子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这样的光明尾巴削弱了小说的主题。 5 (1)坚强后盾助力扭转乾坤(能从观众角度拟写,符合对联基本要求即可) (2)标题设计精炼巧妙,又颇具文学韵味。化用张继的名篇枫桥夜泊的诗句;巧用同音,“霜”暗指了本次比赛的头号功臣“王霜”“姑苏”点明比赛的地点是苏州,“月落”与伪晚开赛相合:巧用谐音,点明中国队 4:3 战胜韩国队的结果。 【分析】 (1) 考查拟写对联。根据末段中的“万人主场成为中国女足最坚强的后盾,热烈的主场氛围助力中国女足扭转乾坤”,结

31、合上联格式,可拟写下联为:坚强后盾助力扭转乾坤。 (2) 考查赏析题目妙处。 一、标题化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与“姑苏城外寒山寺”,设计精巧,富有文学韵味。 二、巧用同音。根据新闻内容可知,女足队员王霜在这场比赛当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标题中的“霜”即暗指本次比赛的头号功臣“王霜”。“姑苏”为苏州的古名,现为苏州的一个区,点明了比赛地点。“月落”点明了比赛时间“傍晚”。 三、巧用谐音。“寒山寺”与最终的比分“4:3”音近,点明了比赛的最终结果,中国队战胜韩国,晋级东京奥运会。 6D 7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嫩柳开始舒展自己的枝叶,就像是久蹙愁眉的美人终于展颜一笑;嫩黄的柳条随

32、风摆动,又如同万缕金丝在春光里肆意飞舞,绚烂夺目。 8在诗人眼中,北陂和南陌的杏花虽然都难逃飘零的结局,却有着高下之分:北陂杏花被春风吹得如飞雪满天,零落池塘里,仍能像白雪股保持素雅洁净的品性;南陌杏花则零落在喷闹处,遭人践踏。沾染污秽。诗人借此咏物抒怀,表达自己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性格和节操。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能力。 D“各占春”说的是“花”和“水中的花影”尽态极妍的景象;并非两处杏花争奇斗艳; 9C 10D 11(1)便宜(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把不能做(张)灯当作羞耻。 (2)有的(灯上)写上灯谜,人们围着灯站着猜谜。 12数量之多,种类之繁,遍布之广,观赏之众

33、 13 当年那灯景的盛况真是令人难忘, 就算被轻薄子嘲笑的小户人家的酸山放灯, 现在想来也是颇有情趣。只可惜盛世难再!(写出对往昔盛景的眷恋追忆、对盛事难再的感慨两层意思即可) 【分析】 9 A.动词,做介词,为了; B.动词,相间,夹杂动词,参与; C.动词,交错,错杂动词,交错、错杂; D.动词,效仿动词,实现; 故选 C。 10 D句中的“之”指代的是“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故选 D。 11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 贱,便宜。故,所以。以,把为,当作。(2)或,有的。环,包围。射,猜度、猜谜。 12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由“故自庄逵以至

34、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可见数量之多;由“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更于其地斗狮子灯”可见种类之繁,遍布之广;由“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丈,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东穿西走”可见观赏之众。 13 本题考查人物心理。解答此题,要结合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明亡后他隐居山中,从事著述,对往昔繁华多所追忆,于是就有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文集,其中的作品多寄寓着故国之思。文章结尾写轻薄子所作的四句口号,看似恶谑,实是伤感。

35、当时让人嘲笑的“蕺山灯景”现在也不见了!作者说“由今思之,亦是不恶”即有此意。繁华易逝,盛景难再,每每忆及往事,一种苍凉、悲愤、伤感的情绪便弥漫上作者的心头。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 译文: 绍兴的灯景,为海内所夸奖的原因,并没有其他的,主要是竹子的价格低、花灯的价格低、红烛的价格低。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可以承受它,由于它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都把不能张灯当作羞耻。因此,从四通八达的道路以至贫穷人家的曲折小巷,没有哪一家没有花灯,亦没有哪一家没有灯棚。灯棚用两根竹竿搭成过桥,中间横著一根竹竿,挂上一盏雪灯,六盏灯球。大街上的灯棚数以百计,小巷数以十计。从巷口回头观看巷内,各式各样的花灯重叠堆积着

36、,色彩鲜妍,飘飘洒洒,也足以感动于人。 十字街头搭建的木棚,挂著一个大灯,俗称为“呆灯”,上面画着四书千家诗中的故事,有的写着灯谜,大家围着灯笼站着猜着这些灯谜。庵堂、寺庙、道观用本架作柱灯及门额。写着“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样。佛像之前悬挂着近百盏红纸荷花琉璃灯,用佛图灯带相间插着,灯光旺盛明亮。庙门前的高台上,锣鼓喧天,吹拉弹唱,直到五更时分。城市商业中,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邻里相约,因此那里的灯市特别兴盛,有杂耍者是在那地点进行舞狮变形的活动,有鼓吹弹唱表演,烟火施放,挤杂在一起。小街曲巷一有空地,就跳大头和尚舞,锣鼓声声交错,处处有人团团簇簇地观看着。 城中的妇女大多是相随着步

37、行,前往最热闹的地方看灯,不然的话,就是大家小户杂坐在自己的门前,吃瓜子和糖豆,前来观看赏灯的男男女女,直到午夜才散去。乡村夫妇多在白天进城,打扮过后,东奔西走,叫做“钻灯棚”,亦叫做“走灯桥”,天晴时没有哪一天不是这样。 万历年间,我父亲与叔叔辈在龙山放灯,被称为一大美事,而且历年来还仿效龙山放灯的人。第二年,朱相国一家就在塔山放灯。第三年,又到蕺山放灯。蕺山放灯为小户人家仿效,用的是竹棚,大多悬挂一些纸糊的魁星灯。一个轻挑浮薄的人作口号嘲讽它说:“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篠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现在绍兴的灯景来想这首诗,我认为并不是不好。 14B 15“信息茧房”是指人

38、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后果地让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只听到自己认同的观点,进而导致信息封闭。(导致获取的信息越来越趋向于狭隘化、同质化。)(意思相符即可) 16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 (主动筛选阅读资源,自行选择阅读信息,合理利用算法、推荐,同时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 【分析】 14 B. 根据第段“我们现在提倡的深阅读,曾经也可能是一种浅阅读”,所以应该是深阅读是从浅阅读发展而来的。选项错误; 17 (1)故事情节富有想象力,曲折有致,

39、引人入胜;人物个性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布局巧妙、遣词造句精当,倾注了蒲松龄毕生心血;作品虽然写狐说鬼,却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愿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推荐,符合作品特点即可) (2)【示例】情系百姓尽心社会事务,编书传播文化知识,关心百姓疾苦;情钟发妻和妻子恩爱一生,妻子死后仍深情怀念;情牵科考对科举考试认真执着,虽坎坷多舛,仍坚持考到 70 多岁;情注聊斋对聊斋志异,郑重以待,字斟句酌,倾注心血。 (3)蒲松龄和司马迁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一种文体(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们都有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坚韧与执着;蒲松龄对标司马迁。介绍司马迁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蒲松龄的成就与品格,让同学们对蒲松龄有更深的了解。 (4)【示例】蒲松龄是一盏灯,他陪伴我们走过寒冷的冬夜,感受文学的温暖;蒲松龄是一盏灯,他教会我认真做平凡的事,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蒲松龄是一盏灯,它坚守孤独,成就巨作,烛照千秋万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