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1995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2 年锦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语文年锦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同富裕作出相关要求,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按照“十四五”规划,到 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2、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共同

3、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归结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共同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关注社会成员对财富的集体共享,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

4、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 1992 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

5、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6、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摘编自董天美共同富裕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7、 分) 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B.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故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富裕。 C.马克思、恩格斯设想过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中共领导人也曾论及于此。 D.中国的国情没有变,这决定了共同富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若无意外,到 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B.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C.“共同”和“富裕”分别集中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8、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下列选项,对“共同富裕”的论述,不符合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共同富裕,首先在富裕,关键在富裕,没有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离开了共同二字,就必然失去其根本之意。 C.共同富裕,在于是为富裕而共同,为共同而富裕,最终形成有机的一体。 D.共同富裕是指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相等、财产相同,公共服务等均享。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4 分) 5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4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9 题。 文本一:文本一: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沈从文 阴郁模样的从文,目送二掌柜出房以后,用两只瘦而小的手撑住了下巴,把两个手拐子搁到桌子上去,“唉!无意义的人生!-可诅咒的人生!”伤心极了,两个陷了进去的眼孔内,热的泪只是朝外滚。 “再无办法,火食可开不成了!”二掌柜的话很使他十分难堪,但他并不以为二掌柜对他是侮辱与无理。他知道,一个开公寓的人,如果住上了三个以上像他这样的客人,公寓中受的影响,是能够陷于关门的地位的。他只伤心自己的命运。 “我不能奋斗去生,未必连爽爽快快去结果了自己也不能吧?”一个不良的思绪时时抓着他的心。 生的欲望,似乎是一件美丽东西。也许是未来的美丽的梦

10、,在他面前不住的晃来晃去,于是,他又握起笔来写他的信了。他要在这最后一次决定自己的命运。 A 先生: 在你看我信以前,我先在这里向你道歉,请原谅我! 一个人,平白无故向别一个陌生人写出许多无味的话语,妨碍了别人正经事情;有时候,还得给人以不愉快,我知道,这是一桩很不对的行为。不过,我为求生,除了这个似乎已无第二个途径了!所以我不怕别人讨嫌,依然写了这信。 先生对这事,若是懒于去理会,我觉得并不什么要紧。我希望能够像在夏天大雨中,见到一个大水泡为第二个雨点破了一般不措意。 我很为难。因为我并不曾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如何来说明我的为人以及对于先生的希望。 我是一个失业人-不,我并不失业,我简直是无业

11、人!我无家,我是浪人-我在十三岁以前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过去的六年,我只是这里那里无目的的流浪。我坐在这不可收拾的破烂命运之舟上,竟想不出办法去找一个一年以上的固定生活。我成了一张小而无根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我的去处。湖南,四川,到处飘,我如今竟又飘到这死沉沉的沙漠北京了。 经验告诉我是如何不适于徒坐。我便想法去寻觅相当的工作,我到一些同乡们跟前去陈述我的愿望,我到各小工场去询问,我又各处照这个样子写了好多封信去,表明我的愿望是如何低而容易满足。可是,总是失望!生活正同弃我而去的女人一样,无论我是如何设法去与她接近,到头终于失败。 一个陌生少年,在这茫茫人海中,更何处去寻找

12、同情与爱?我怀疑,这是我方法的不适当。 人类的同情,是轮不到我头上了。但我并不怨人们待我苛刻。我知道,在这个扰攘争逐世界里,别人并不须对他人尽什么应当尽的义务。 生活之绳,看看是要把我扼死了!我竟无法去解除。 我希望在先生面前充一个仆欧。我只要生!我不管任何生活都满意!我愿意用我手与脑终日劳作,来换取每日最低限度的生活费。我愿我请先生为我寻一生活法。 我以为:“能用笔写他心同情于不幸者的人,不会拒绝这样一个小孩子。”这愚陋可笑的见解,增加了我执笔的勇气。 我住处是,倘若先生回复我这小小愿望时。愿先生康健! “伙计!伙计!”他把信写好了,叫伙计付邮。 “什么?-有什么事?”在他喊了六七声以后,才

13、听到一个懒懒的应声。从这声中,可 以见到一点不愿理会的轻蔑与骄态。 他生出一点火气来了。但他知道这时发脾气,对事情没有好处,且简直是有害的,便依然按捺着性子,和和气气的喊,“来呀,有事!” 一个青脸庞二掌柜兼伙计,气呼呼的立在他面前。他准备把信放进刚写好的封套里,“请你发一下!本京一分三个子儿就得了!” “没得邮花怎么发?是的,就是一分,也没有!-你不看早上洋火、夜里的油是怎么来的!” “一个子没有如何发?-哪里去借?” “” “谁扯诳?-那无法” “那算了吧。”他实在不能再看二掌柜难看的青色脸了,打发了他出去。 窗子外面,一声小小冷笑送到他耳朵边来。 他同疯狂一样,全身战栗,粗暴的从桌上取过

14、信来,一撕两半。那两张信纸,轻轻的掉了下地,他并不去注意,只将两个半边信封,叠做一处,又是一撕,向字篓中尽力的掼去。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中旬作 【注】这是沈从文第一次发表作品,发表在晨报副刊上。仆欧:英语 boy 的音译,侍者;仆役。 文本二:文本二: 沈从文在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中,倾述着个人对于人性的憎与美,让我看到了漂泊者真实的面孔。在他用自述方式写下的小说里,我看到了他与自己身份纠缠的时刻,里面有失落与迷茫;我还看到他与文字抒情亲密的时刻,里面又有了昂扬与梦想。抱怨是撰写不出一封决定自己“命运”的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只有敏感和真诚可以。正是这封信的发表才让他真正开始文字创作,

15、走向一位专职的作家。 沈从文有丰富的生命经验,可以启迪我们去探索人生的意义。我在读他作品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而读:是寻找文字相对于我们的价值?还是为了获取自我精神世界的富足?又或者是在寻觅精神世界寻找永生的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我不停止地阅读,最终发现阅读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从上千年的文献里寻到“道”与“礼”的文化,从上百年的小说主人公身上发现相似与相异的人性,从当代的自媒体发声平台学习信息的价值。 历史上并没有单独的一个文字时代,但每一个时代都建立过由美而所产生的文字,那里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真实的人生。虽然每个时代的作品不同,但都是被美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的。 (节选自人生不可或缺:寻觅情

16、感的价值,发现漂泊的归宿,得到幸福的爱情 )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是沈从文的处女作,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了自己流浪到沙漠北京,没有亲人,没有钱,生活毫无着落的一段悲惨经历。 B.文章开头运用神态、动作、心理描写,逼真地刻画了一个处于异地陷入窘境、伤心欲绝的知识分子的形象,饱含着无尽的辛酸无奈。 C.主人公在战胜了不良思绪后,给 A 先生写信诉说自己的境况,以博得 A 先生的同情和帮助,但这封信却因无钱买邮票而未能发出去。 D.二掌柜是一个见利忘义、冷酷无情的市侩的小市民,他知道没有钱,从文写好信后叫他,他爱理不理;从文让他寄信也被

17、他拒绝。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沈从文的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中,作者读出了漂泊者的真实的生活困境,对未来的迷茫和失落,满眼尽是悲凉与伤感。 B.作者认为沈从文的作品存在着文字相对于读者的价值、获取自我精神世界的富足、寻觅精神世界寻找永生的意义等启迪性。 C.作者发现阅读可跨越时空,不论古今作品,只要认真阅读,广泛阅读,都能找到或发现或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D.作者认为每一个时代中的文字都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真实的人生,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被“美”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 8文本一中的“信”在全文的情节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9请赏

18、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更变。”帝问侍读孙固曰:“安石可相?”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末世风俗,贤者不得行道,不肖

19、者得行无道,贱者不得行礼,贵者得行无礼。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甲子,议行新法,王安石言:“周置泉府之官,以榷制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今欲理财,则当修泉府之法,以收利权。”帝纳其说。安石乃复言:“人才难得,亦难知。今使十人理财,其中容有一二败事,则异论乘之而起。尧与群臣共择一人治水,尚不能无败事,况所择而使非一人,岂能无失?要当计利害多少,不为异议所惑。”乃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吕惠卿自真州推官秩满入都,与安石论经义,多合,因言于帝曰:“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遂以惠卿及

20、苏辙并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安石必与惠卿谋之。凡所建请章奏,多惠卿笔也。又以章惇为三司条例官,曾布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凡有奏请,朝臣以为不便者,布必上疏条析,以坚帝意,使专任安石,以威胁众,俾毋敢言。由是安石信任布,亚于惠卿。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 B.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

21、人也 C.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 D.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参知政事,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时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宋代演变成常设官职,文中指王安石官居正宰相。 B.经术,原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是一种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C.甲子,为干支之首,干支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古代用干支来纪年、纪日,本文中的“甲子”是用来纪日的。 D.推官,

22、官名,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最初,宋神宗想要起用王安石,曾公亮大力推荐他,唐介则认为王安石难当大任,拘泥古法,不知变通,见解不切实际。 B.王安石认为朝代末期社会风气不正,因此改变社会风气,改立法令制度,是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宋神宗对此十分赞同。 C.在讨论推行新法时,王安石建议修订泉府之法,收回财物之权,认为变法不要为异议所惑,并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D.吕惠卿任官届满入京都,与王安石讨论经书的内容要旨,两人的很多看法比较一致,王安石趁机向宋神宗推荐了吕

23、惠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今使十人理财,其中容有一二败事,则异论乘之而起。 (4 分) (2)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 (4 分) 14王安石变法,获得了哪些人的支持,是如何支持的?请简要说明。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 高适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注】大刀头:刀头有环,“环”与“还”同音,后来就用“大刀头”作为还乡的隐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

24、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题目看,本诗是刘评事来边州任朔方节度使判官,诗人为刘评事送行而作。 B.“征马”“边州”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萧萧”写出了马的鸣叫声的悲凉。 C.颔联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写马表达人的恋乡之情和将要长居塞外的愁苦。 D.尾联运用“大刀头”作还乡的隐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回乡的热切的企盼。 16本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都提到了“歧路”之别,两者抒发的情感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月”在古诗词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请就你所学的苏轼的两篇词中各列举一

25、句:“ ”和“ ”。 (2) 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极其恢宏,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诗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 两 句 ,再现了当年刘裕为收复中原、大举北伐的恢弘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北京冬奥会是一次中华文化的展示舞台。今年的北京冬奥与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撞个满怀”,当“中国红” 始终,“华夏情”融入细节,注定使得这场冰雪盛宴 ,火速“出圈”。无论是开幕式上充满中国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还是奥运村内随处可见的红灯笼、中国结、冰墩墩、雪容融等“中

26、国元素”,亦或是中国舌尖上的美食麻辣烫、饺子、豆沙包、韭菜盒子的圈粉。中国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正借冬奥之朗和冰雪之纯,中国走向璀璨的世界,让世界更加认识和了解中国。 ( ) 。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画上句号,但是它 中国三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它让世界更团结的晶莹剔透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北京冬奥会让奥林匹克精神 、发扬光大,让爱好和平、向往美好的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贯串 独占鳌头 鼓动 生生不息 B.贯穿 独一无二 带动 生生不息 C.贯串 独占鳌头 带动 源远流长 D.贯穿 独一无二 鼓动 源远流长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

27、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盛宴落幕难说再见,爱与感动永无终点 B.爱与感动永无终点,盛宴落幕难说再见 C.盛宴落幕易说再见,爱与感动永无终点 D.爱与感动永无终点,盛宴落幕易说再见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正借冬奥之朗和冰雪之纯,中国璀璨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认识和了解中国。 B.中国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正借冬奥之朗和冰雪之纯,中国璀璨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 C.中国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正借冬奥之朗和冰雪之纯,让中国璀璨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认识和了解中国。

28、 D.中国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正借冬奥之朗和冰雪之纯,让中国璀璨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当下,中学生学习与生活时间被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与他们要求全面发展、要求自我独立的思维产生了矛盾,其中一些学生出现了消极情绪,甚至影响了学习和生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前提是,要搞清楚。首先,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其次,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

29、情绪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消极情绪则降低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有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对情绪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从不同运动项目属性来看,不同消极情绪可以选择不同运动项目进行调节。当下中学生尤其是面临中、高考的学生,更应该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6 分) 2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意思,不超过 15 个字。 (5 分) 四、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江梦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一个瑶族教师家庭。6 个月时,一次肺炎引起的持续高

30、烧,导致江梦南双耳失聪。但她没有被命运扼住喉咙,而是坚持不懈地挑战自我,在父母的悉心帮助和训练下,她学会了用眼睛“说话”,从基础教育阶段一连串的奖状,到获得吉林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再成为一名2018 级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同龄人相比,江梦南蹚过了一条更为曲折湍急的河流。 她的室友李乐这样评价江梦南,当她想着如何以励志的方式鼓舞开导江梦南时,结果当她和江梦南正面交往之后发现,是一朵向日葵站到她的面前。 奋斗的生命最美丽,最值得自豪。“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这是 2021 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江梦南的其中

31、一段颁奖词,完美诠释了她的奋斗精神,给予她高度评价和慷慨祝福。 你从江梦南的成功中悟到了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1. C【解析】A 项,原文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选项前半句漏了“逐步”,后半句漏了“中国式”。B 项,材料并不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且前半句与后半句也没有因果关系。D 项,“共同富裕”应为“发

32、展”。 (3 分) 2. A【解析】“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错,原文为“按照十四五规划,到 2035 年人的全面 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表明仅仅是在 2035 年前就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是到 2035 年的实质性进展更为明显。(3 分) 3. D 【解析】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3 分) 4. 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开头分析了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概念的背景,引出了“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一中心论点然后从“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

33、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4 分,2 分,点各 1 分) 【解析】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并适度阐发,属于提出共同富裕概念的社会历史背景部分,第二段在分析我党历史,我党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引出了“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的中心论点,属于“总”的部分,第三、四、五段分别从“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属于“分”的部分。 5.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

34、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4 分,每点 2 分) 【解析】答案的主要信息集中在文章第四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表明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表明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文章中还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表明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有两点,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和社会富裕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属于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两

35、极分化势必愈演愈烈,因此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6. D【解析】“见利忘义”于文无据。文中是作者缺少邮资,并没有表现二掌柜见到什么“利”,也根本没写他忘了什么“义”。(3 分) 7. A【解析】“满眼尽是悲凉与伤感”错。原文有“我还看到他与文字抒情亲密的时刻,里面 又有了昂扬与梦想”。(3 分) 8. “信”,串联起全文的情节结构,推动情节发展。(3 分)开头从文生活无着落被二掌柜催交伙食费而决定写信向 A 先生求助。中间写从文写信叙述自己的窘境以及希望 A 先生能够帮助自己。结尾写从文没有邮资,二掌柜拒绝发信,

36、从文被气得将信扯碎。(3 分,每点1 分) 9. “能用笔写他心同情于不幸者的人”指的是 A 先生,作者用这样的句子来写 A 先生,表达了对 A 先生的敬重,另外,也想引起 A 先生对自己的同情。“小孩子”指作者自己,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谦称。“愚陋可笑”是自我解嘲,表明可能只是作者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而其他人并不一定这样认为。“执笔的勇气”指自己鼓起勇气向 A 先生写信求助。这句话表明作者希望 A 先生同情和救助处于困境中的自己,又担心这样做会毫无效果,但为了生存,决定试一试而鼓足勇气写信。(6 分,前 4 点关键词的分析每点 1 分,第点整体评价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 D【解析】“甚高”是对安石“文行”的评价,“甚”和“高”不能拆分,排除 A、C 两项。 “贤相”作“求”的宾语,两者不可拆分,排除 A、B 两项。 原文标点为: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 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3 分) 11. A【解析】宋代参知政事为副宰相。(3 分) 12. C【解析】“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是宋神宗,不是王安石。(3 分) 13.(8 分)(1)现在让十个人管理财物,容许其中有一两个人办错事,可别有用心的议论就乘机而起。(“理财”“容”“败事

38、”各 1 分,句意 1 分) (2)负责经营筹划国家大计,讨论改变旧有的法令制度,来使天下财利得到流通,命令陈升之、王安石负责这项工作。(“经画”“通”“领”各 1 分,句意 1 分) 【解析】(1)“理财”,管理财物。“容”,容许。“败事”,办错事。(2)“经画”,经营筹划。 “通”使动用法,使流通。“领”,负责。 14. 获得了宋神宗的支持,宋神宗力排众议,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且同意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和改革措施,并让王安石等人负责。获得了吕惠卿的支持。遇到政事,王安石一定要和吕惠卿商议,凡是王安石提出建议、请求的奏章,大多是吕惠卿写的。获得了曾布的支持。凡是(王安石)有奏请,而朝臣认为不

39、妥善的,曾布一定会上疏逐条辨析,来坚定宋神宗的心意,使之一心信用王安石,并以此来威胁朝臣,使(他们)不敢再上奏。 (3 分,每点 1 分) 【解析】要重视题干中“王安石变法”这个明确要求,注意曾公亮只是在任命王安石时极力推荐,而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没有表现出曾公亮的支持,故答曾公亮的支持不得分。其余宋神宗、吕惠卿、曾布对王安石变法的支持均可从文中找到依据。 【参考译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日,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最初,宋神宗想要起用王安石,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曾公亮大力推荐他,唐介(则)说王安石难当大任:“王安石喜爱学习却拘泥古法,不知变通,所以(他的)见解不切实际,如果让(他

40、)处理政事,一定会有很多改变。”宋神宗问侍读孙固说:“王安石能不能做宰相?”孙固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和德行都很好,能够胜任侍从或献纳之职。宰相要有(宰相的)气度,王安石性情偏激,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您如果)一定要物色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都是合适的人选。”宋神宗不认为(唐介和孙固的话)是对的,最终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对他说:“人们都不(真正)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治理天下的理论,不明白(如何处理)社会上的事务。”王安石回答说:“治理天下的理论正是用来处理社会上的事务的。”宋神宗说:“你所筹划的治国方案,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王安石回答说:“一个朝代的末期的社会风气,(是)贤良的

41、人不能够实践道德、正义,品行不端的人(反而)有机会不行仁义,地位卑下的人不能够推行礼义,显贵的人(却)能够任意胡来。(因此)改变社会风气,(改)立法令制度,正是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宋神宗十分赞同这种判断。甲子日,讨论推行新法,王安石说:“周代设置泉府这一官职,通过专卖制度来抑制兼并,平衡贫富差距,使天下的财富得到调节和流通。如今想要管理财物, 就应当修订泉府之法,来收回掌管财物之权。”宋神宗采纳了他的提议。王安石又指出:“人才不容易得到,又不容易被了解。现在让十个人管理财物,容许其中有一两个人办错事,可别有用心的议论就乘机而起。尧和众大臣共同选派一个人去治水,尚且不能避免发生失败,

42、何况(如今)所选择使用的并不是一个人,哪里能够保证不出错?(关键)应当权衡利弊各有多少,不被别有用心的议论迷惑。”于是(宋神宗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经营筹划国家大计,讨论改变旧有的法令制度,来使天下财利得到流通,命令陈升之、王安石负责这项工作。起初,吕惠卿从真州推官任上任期届满入京,与王安石讨论经书的内容要旨,很多(看法)相一致,于是(二人)结为朋友。趁机对宋神宗说:“吕惠卿的才干,即使前代(杰出的)儒士也不容易胜过(他)。研究先王的治国之道而能效法运用的,只有吕惠卿一人而已。” 于是((宋神宗)任命吕惠卿和苏辙共同担任检详文字之职,政事不分大小,王安石一定要和吕惠卿商议。凡是(王安石

43、)提出建议、请求的奏章,大多是吕惠卿写的。(宋神宗)又任命章惇为三司条例官,曾布为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凡是(王安石)有奏请,而朝臣认为不妥善的, 曾布一定会上疏逐条辨析,来坚定宋神宗的心意,使之一心信用王安石,并以此来威胁朝臣, 使(他们)不敢再上奏。由此王安石信任曾布,仅次于吕惠卿。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各项措施,相继出台,总称为新法,颁布施行于全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 C【解析】“运用象征的手法”错,应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3 分) 16. 不相同。(2 分)本诗表达的是对朋友远离的不舍、伤感以及朋友远去边城后的愁苦的同情

44、。(2 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是乐观和豁达,没有儿女般的依恋,只有真诚的激励。(2 分) 【解析】首先判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然后分别分析其不同之处。“歧路风将远”,指诗人和朋友分手的岔路口,朋友将扬鞭随风而去,渐行渐远,表达的是对朋友远去的不舍和伤感,“关山月共愁”是对朋友到边城后的生活的设想,朋友远离家乡,愁苦无限,只能关山月和他相伴而愁,表达的是同朋友到边城后的生活的同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表达的只有乐观和豁达,没有儿女般的依恋,只有真诚的激励。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古诗今译】 出征的马向边州而行,萧萧地嘶鸣个不停

45、。马鸣声似乎忧虑很深,因为它要跟随主人出塞与故土离别。马嘶声断是因为这次出塞要在朔方过好几个秋天。我和你在岔路口分别后, 你将扬鞭随风远去,到了边城后,只有关山月伴你而愁。我写一首诗赠送给你,你从此离去, 什么时候能够归乡呢?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1)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密州出猎) 明月几时有 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上句子任选苏轼两篇词中作答即可,其他答案含有“月”字亦可,但必须是苏轼词中的,且两句不得出于同一篇) (2)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 金戈铁马

46、 气吞万里如虎 (每句 1 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1)中若填成同一篇的,只得 1 分) 【解析】(1)中必须苏轼词,且所填两句不能出自同一篇。注意“尊”“酹”“冈”“挽”“雕” “坼”“乾坤”“戈”等字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8. B【解析】第一空,贯穿:除了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之外,还指“连贯、穿过、通过”,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贯串:一般只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只用于较抽象的事物。“中国红”应为具体事物,应选“贯穿”。第二空,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独一无二:没

47、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独占鳌头”强调位于第一,“独一无二”强调与其他人或事物相比没有相同或没有可比的。语境中强调的是北京冬奥会与其他冬奥会的区别,而不是强调位于第一,故选“独一无二”。第三空, 带动:用动力使相关机件运动;带头引导着前进。鼓动:以言语或行为使他人有所行动。语境中并非以言语或行为使他人有所行动,而是引导着人们前进的意思,故选“带动”。第四空,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语境中有“让奥林匹克精神”“源远流长”是一种客观事实,不是“让”出来的,故选“生生不息”。(3 分) 19.

48、 A【解析】从发展顺序来说,应先有“盛宴落幕”,再有人们的“爱和感动”,可排除 B、D 两项。从人们的情感来说,人们是不愿意与“盛宴落幕”说“再见”的,可排除 C、D 两项。 (3 分) 20. C【解析】A、B 两项,中途易辙,前半句的主语为“中国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但没有谓语,后面的“中国”成了主语。B、D 两项,语序不当,应先“认识”,再“了解”。 (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21. 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呢(怎样调节消极情绪呢) 什么是情绪 强化积极情绪的作用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 分,每空 2 分,意思接近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

49、析】第空,后面的问号,可知是一个疑问句,二、三段是关于中学生如何应对消极情绪的相关内容,故第空填写中学生应如何应对消极情绪的疑问句。第空,空后面的内容是“情绪”的定义,可知应填“什么是情绪”。第空,由第二段可知,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由前面“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后面“控制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推出此处填“强化积极情绪的作用”。 22.第一段:中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 (2 分) 第二段:情绪的概念和分类 (1 分) 第三段:对中学生情绪调节的建议(2 分) (5 分,点各 2 分,点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第一段,由“从而导致消极情绪”可知,前面的

50、内容主要讲中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第二段,“首先”后的内容是讲“情绪”的概念。“其次”后的内容是讲情绪的分类的。第三段,主要讲对中学生调节情绪的建议。 四、作文(60 分) 23.参照 2021 年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为江梦南的感人事迹和颁奖辞,江梦南的成功有如下因素:1.奋斗不已的精神,她坚持不懈地挑战自我,虽然没有听力,但是她达到了常人达不到的高度,实现了很多人没有实现的梦想,收获颇丰。2.父母的悉心培养。父母并没有因为江梦南没有听力而放弃了对她的培养。3.充满朝气,积极向上。李乐说的向日葵,相当形象。向日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那就是一心向着太阳,充满朝气,充满阳光,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