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1216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2 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心城区全时段禁售禁燃烟花爆竹,相关部门将对违规行为进行曝(bo)光,并纳入个人信用档档(dng)案。安全事大,警钟长鸣,加大惩处力度,方能形成震摄效果。 B.北京冬奥会科技工作者耗时五年“踏雪筑(zh)梦”,不仅突破“卡(qi)脖子”核心技术封锁,打造冰状雪赛道,还研发出高效储雪技术,真正实现了绿色“用雪自由”。 C.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色调的千里江山图在几(j)案上缓缓铺陈,将观众引入层峦

2、叠嶂(zhng) 、高崖飞瀑的山水世界,显出富有传奇色彩的传统美学意趣。 D仓廪(1n)实而天下安,从“食不裹腹”到“全面小康”,中国人踔(chu)厉奋发,彻底摆脱了因缺粮而慌乱的处境,实现了两千年前诗经所言“汔可小康”的夙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 23 3 题。 (题。 (5 5 分)分) 【甲】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很少有一个术语能像“卡农”这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约翰帕赫贝尔的D 大调卡农 。 (下文简称卡农 ) 【乙】但若就此认为“卡农”是一首特定曲子的名字,就免不了闹笑话。它实际上是一种作曲技法:同一旋律以不同高度依照间隔逐次展开,营造出

3、此消彼长此消彼长、连绵不绝的听觉效果。由此,音乐便拥有了时空里的回荡感。 约翰帕赫贝尔的这支曲子,影响确实深远。不管不管是乐曲本身还是它的和弦概念,总是以各种面貌出现在各种场合,历久弥新历久弥新。 【丙】据统计全世界婚礼中播放次数最多的乐曲就是卡农 ,这首乐曲曾经给很多人留下了永远的甜美的回忆;然而奇妙的是,葬礼上也常常奏响这段乐曲。有人说, 卡农的魅力在于:当你幸福时会听到忧伤,在你沉沦时却能涌现希望。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归功 B.此消彼长 C.不管 D.历久弥新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4、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盲盒起源于日本的福袋,为处理上一年的尾货,商家将其放入纸袋以固定价格销售,消费者无法提前获知具体产品款式,具有随机属性,容易激起消费者的兴趣。 B.如果我们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及地理的变化,生物曾发生过大规模迁移的经历;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 C.通知提出,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监管效能。 D.如何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组织,在庞大的作品存量中搭建起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基本框架,从而体现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始

5、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杂志刊物声明: XX 周刊接受网上投稿的唯一邮箱为 ,网络上流传的其他投稿网站都是假的,敬请作者当心被骗。 B.课堂即兴发言:感谢王同学抛砖引玉的精彩发言,我深受启发,因此迫不及待地也想来分享一下对于这个问题的浅陋之见。 C.评论名家作品:王维画作,本人所见甚少,不能饶舌;惟翻阅相关资料,略知其画善托胸中诗趣于自然。 D.邀请师长批阅:学生不才,甚喜书法,苦于无人点拨,常感彷徨;今日斗胆呈上墨宝,恳请老师指点迷津,不吝赐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 分) 某中学将举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享会。你作为活动组织者

6、,在审阅流程时发现主持人开场白存在不合逻辑和内容空泛的问题,请根据要求对其进行优化。 同学们,你可曾被一部作品触动心灵?你可曾因一句警言茅塞顿开?你可曾为一个人物潸然泪下?只有迷恋文学作品,才能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我们为何需要在青春时代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因为这是形成成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根本。只要打开我们的眼界,我们必将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便是阅读的魅力! (1)上述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 分) 不是只有迷恋文学才能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2)补充文字如下。请仿照横线部分示例,从鲁迅、老舍、曹禺、沈从文四位作家中再任选两位进行推介,要求句式结构基本一致。

7、 (4 分) 今天,我们的目光将停驻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君可见,张爱玲以苍凉的笔调塑造了乖张暴戾的曹七巧,展现了黄金枷锁之下的复杂人性: ,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海滩,去撷取一朵朵独特的浪花吧!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0 分) 人为何需要想象呢?答案就在人生本体两重性中。当你入场后,你看见场内景象,却看不见自己占据着的那个观看点;当你离场后,你看见场内全景,却失去了在场的亲身体验氛围,于是你只能通过想象去填补那被你失落了的现场亲身体验氛围,尽管这种填补又只能最大限度地去逼近现场,而永远无法

8、重合于现场。这样,想象便贯通场内与场外。而场内外合起来不就是完整的世界吗?所以,想象使人融合于世界。这就是人需要想象的根本原因。 由于想象具有使人融合于世界而不再对立于世界的重要意义,古今中外无数作家都热情施展它。就拿中国四大名著来说,四部小说中都存在着十分醒目的想象成分。除直接采用神魔题材的西游记外,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表面着力于社会政治题材,似乎缺少想象的用武之地,但前者中诸葛亮借东风与后者中九天玄女梦授宋江天书,分明是奇崛的浪漫想象。 红楼梦里赵姨娘对王熙凤与贾宝玉暗中施加的魇魔法,同样是想象的产物。与作家的这种创作实践相应,古今中外的理论家们也都对想象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如刘勰在我国首部成体

9、系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专辟“神思”一章,集中探讨想象问题。他提出想象的基本特征是“神与物游”,即主体与客体在超时空的想象活动中达成自由契合,其前提条件是“贵在虚静”,即保持心境的超脱、涤除功利性的杂念,才能自由驰骋于想象的境界。想象既随顺着时间流逝这一场内感受,又在更大的世界面前及时意识到自身视点的有限,从而兼容场外反思。较之入场的一维或离场的一维,想象贯通场内外两维,显现出完整世界进而成为揭示真理的契机。雨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想象就是深度”的。 我们不应低估想象的深远想象的深远意义。不仅文学活动充分展开于想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都因积极反思自身与世界的合理关系,而需要一定程

10、度想象的参与。在自然科学活动中,想象作为进一步逻辑推论的引线而起作用,并不居主导地位。与之相比,想象在文学中则起着鲜明的主导作用,如李白欲上青天揽月、苏轼欲乘风归去等。这就是自然科学“实事求是”与文学“失事求似”的区别。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抽象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一切学术研究都具备的。因而深入一层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一样,其佳境也离不开想象。例如郭沫若、闻一多与陈梦家,本都是创作成就卓著的诗人,却也都成为了考古学家与文字学家,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领域,其实有着某种才禀上的内在联系,那就是,写诗作为文学创作活动植根于想象的丰富性,而考古学与文字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要

11、靠猜测,从而呼唤着某种想象力的。人文学科中相对偏重于科学实证的文字训诂学,需完成从无规则的经验复制到知性引导的理性活动的转型。诚如一位著名古汉语学家所说,“近人的楚辞研究,我最佩服的是闻一多先生。姜亮夫师、刘永济教授等,是正统考据派,他们读书比闻氏多,也比闻氏扎实,但缺乏闻氏那种科学素养和横溢的才华”,于此足见想象即使在今天仍始终是人的必然需要。 (刘阳人为何需要想象 ,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想象”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想象贯通场内与场外,使人融合于世界,但只能实现最大限度地逼近而无法完全还原现场亲身体验的氛围。 B.只要保持心境的超脱、涤除功利性的杂念,主体与客体在

12、超时空的想象活动中就能达成自由契合。 C.古今中外无数作家的所有作品都存在十分醒目的想象成分,是因为想象具有使人不再对立于世界的意义。 D.文学创作充分展开于想象,其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都是抽象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一切学术研究都具备的。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表面着力于社会政治题材,似乎缺少想象的用武之地,实则情节存有奇崛的浪漫想象。 B.古今中外的理论家们基于作家创作实践,相应地对想象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如刘勰便专辟“神思”一章。 C.卓越的诗人也能成为考古学家与文字学家,是因为两个领域有着某种才禀上的内在联系,即均需想象力。 D.文

13、字训诂学偏重于科学实证,因此,才华横溢的闻一多在楚辞研究方面的造诣比姜亮夫等正统考据派更高。 9上文所说的“想象的深远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20 分) 绿火焰绿火焰 刘萌萌 有些歪斜的木门扇敞开着,门后的蜂窝煤炉灶兀自青烟袅袅。母亲将湿漉漉的毛巾掩住口鼻,可还是禁不住阵阵咳嗽,一顿一顿的胸腔发出“空、空、空”的共鸣音,让人想起滚动、跳跃在寒风中的水桶。母亲眯合的眼睛浮着一道一道的红血丝。她用力扯下口罩,把头伸向门外料峭的春寒,猛吸几大口空气。 说到这儿,我得解释一下-闷火,这项考验技术的手艺活儿。蜂窝煤十二孔眼,又红又亮,那通红覆着

14、微微的白,红的如隔着帘栊的烛火,白的像远山积雪的反光,这便是“火底”。火底上,沉默的新煤有一张克制的黑脸孔,雀跃的心底叫喊出无数金色的小星星-一炉未来时态的火焰应运而生。母亲说,纹丝不透,炉火必将闷死,闷死的炉火没的救。一线缝隙贵在有无之间,窝在煤心的小火,睡得婴儿般香甜又宁谧。捅开炉子,火芽“呼呼”地蹿上来,红亮亮的十二孔“蜂窝”,似天边烧着的晚霞,又好像一把大火点燃了星辰。 陈姨脸上笑纹微漾,站在散去的煤烟里。煤是黑的,脏的,小小的颗粒,粘覆于皮肤和发丝;薄薄的烟却是好看的,青灰的,像一匹云缎,在陈姨的周围虚虚地缠裹,缭绕,宛若天成的披肩游动着,从圆润的腰身间纷纷斜披下来。陈姨换下厂里的劳

15、动布工作服,顶着墨菊似的鬈发。抚触万物的曦光自背后剪裁出恰好的身形。这样的陈姨,是一面明镜似的湖泊,我分明从中窥见了母亲的倒影。镜中的母亲摆脱煤与火的较量和纠缠,一尾美丽的鱼儿,遵从天性的指引,沿着水的流向,游弋着梦也似的裙裾,悄悄地划远了。 作为重要而盛大的节日,春节的情味最是浓厚。这当儿,不光是探访亲戚,朋友也要往来走动。小年的头一天,陈姨晌午就来了,怀里抱着惊慌的黄母鸡。母亲手无缚鸡之力,哪怕一只缚好的鸡,她照样徒唤奈何。陈姨却像一个货真价实的屠户,操起家伙,白亮亮的刀刃对准鸡脖子飞快地抹下去。出乎意料,她面对的,实在是一只充满抗争精神、不甘就戮的鸡,扑腾着翅膀,摇摇晃晃从她的手下挣脱出

16、来,满院子连飞带跳。陈姨一个箭步冲上前,抓牢鸡的两翅-这女人不着急补刀,却腾出一只手来,对准母鸡莫须有的脸颊左右开弓,噼里啪啦一顿耳光。陈姨屠鸡的经历令人眼界大开,女丈夫的泼辣作风让人过目难忘。 即便进入晚年,陈姨不再频繁出入于我们的生活,偶尔谈及往事,母亲仍不忘大加赞美-鹅黄的薄呢大衣,像吐出嫩芽的柳树,焕然一新的陈姨站在微寒的春风里。与之呼应的,是母亲的藏蓝色西装,窈窕而不失挺拔,穿行在落伍的县城街道上。 这样的两个形象,仿佛双生姊妹,同时出现在我回忆的眸光里。或者,我可不可以说,陈姨不只是母亲的一个镜像,更是她分蘖而出的另一个自身?在亲密的女伴那里,她一定早早邂逅了隐秘的惊喜。她在煤烟的

17、黑与饭菜的油腻气味中不得不交出自己的时候,蓦然出现的女伴就像一缕漫射的阳光,一声明亮的呼唤,拨开沉闷的狭窄和凌乱,在久经油烟侵蚀、不够明亮的眼眸前,呼啦啦搭起一座斑斓的彩虹桥,桥的一头通往她昏暗而老旧的厨房,一头连着母亲黑白的青春。 母亲的过人之处,我在多年之后才得以体察。我揣测不出,这究竟出于天性的自觉,还是匮乏生活的锤炼?玛蒂尔德夫人吃亏在哪?不就是太不自量力了吗?昂贵的钻石项链,一旦套到穷人的脖颈上,一不留神就变成锁链。因此,我那英明的母亲,总将目标锁定在小山-一个中低档收入者的服装集散地。那儿的过道上人挤人,柜台前也是人挤人。你得时刻保持警惕,机敏地活在逼仄的现实里,悄悄计算不厚的荷包

18、,琢磨怎么和狡黠的货主讨价还价,压到不能再低的一个数字。省下的钱,还能填补菜篮。 陈姨和母亲一样,都热衷追寻风尚,在嘈杂的街市和拖沓的电视剧里,追踪流行的时尚元素。那年,母亲在一个擦肩而过的外地女人身上,发现了当年流行的蝙蝠衫。想一想吧,这种长相古怪的生物,肥大肉质的翅膀最为惹眼。蝙蝠衫巧妙化用其翅膀的特点,抬起胳臂,便打开一对肖似蝴蝶的美丽翅膀。一个相貌平平的人因此风情万种,从人堆中跳脱而出。但是,大街小巷寻找不到那样一件夺人魂魄的蝙蝠衫。母亲决定,去一趟小山。陈姨与母亲一拍即合:去啊,明天去! 陈姨站在门外,脸上挂着浅笑,以罕见的端庄姿态,耐心等待母亲闷好一炉现实主义的火焰。她俩不穿工作服

19、不戴风帽,打扮一新,像两只脱笼的鸟儿,雀跃而去。一个多小时之后,她们将抵达小山市场。是的,母亲对那里早已轻车熟路。 陈姨的形象始终留在我脑海,满头鬈发,一身鹅黄,笑眯眯立在门外的春风里。晨曦清凉而温暖,洒上她的肩头,重影般勾勒出毛茸茸的线条。她和母亲仿佛透亮的日头,青春正好。孩子们刚刚萌芽,身边的生活若蓬勃的树苗,呼啦呼啦向上蹿着绿火焰。 (选自芙蓉2019 年第 4 期,有删改) 10简要分析“陈姨”这一形象的作用。 (4 分) 1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 12有评论家认为本文在篇章结构上打破了平面的时空结构和直线演进的叙述,试作简要分析。 (6分) 13如何理解“绿火焰”的多重

20、意蕴?结合全文,试作分析。 (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18 题。 (20 分) 成公二年成公二年(节选) 春秋 :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于新筑,卫师败绩。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 左传 :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封。”弗听,杀而膊诸城上。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

21、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覆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乃止,次于鞫居。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 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

22、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

23、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贾余余勇!”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节选自十三经直解 ) 【注】卢蒲就魁,人名。曲县、繁缨,诸侯使用

24、的乐器、饰品。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吾与而盟,无入而封封 封:边境 B.臧宣叔逆逆晋师,且道之。 逆:迎接 C.欲勇者贾贾余余勇 贾:购买 D.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合:合作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于新筑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齐师乃乃止,次于鞫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若以以假人,与人政也 洎牧以谗诛 D.余姑翦灭此而而朝食 朝济而夕设版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春秋是经, 左传是传。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不要卫侯赏邑,

25、却要“曲县、繁缨”, 左传直接录用了孔子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也把春秋所蕴涵的“微言大义”显现出来。 B.鞌之战人物众多,作者善于运用语言、心理、行动描写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齐侯的狂妄从“灭此朝食”的话语中体现;张侯的言语,既表现了张侯的英勇无畏,也传达出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C.左传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节选部分情节曲折,故事性强。作者既能抓住线索,明晰地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又不时穿插事件,做到上下关合,张驰有致。 D.从节选的文段看, 春秋笔法严谨,语言简要,有一种历史的真实可信感; 左传还原历史细节,但不拘泥刻板,对历史事件进行

26、了合乎逻辑的想象和创造,文学色彩更加浓郁。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 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4 分) (2)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1920 题。 (8 分)玲珑四犯钱塘舟中听桂香女士琵琶姚燮 画桨柳心,凉篝烟隙,时光如许须醉。拢弦声乍动,满座飞蛾翠。弦耶一条条碎。是愁耶、一声声泪。万里思乡,三秋惜别,多少客无寐。 开帘望、江天霁。有江云曳鸟,江月窥水。树深孤塔出,沙远群山媚

27、。西陵明夜疏篷枕,定有梦、依依来此。怀未已,听残响、泠泠又起。 【注释】西陵,即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 19上片分别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桂香女士高超的琵琶技艺。 (2 分) 20姚燮认为“以言之纡回往复者达之,然后谓之词”,试分析整首词是如何曲折迂回地表达词人的乡愁?(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2122 题。 (6 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

28、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论语子路 )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 庄子天道 ) 21 论语选段中“正名”一词,“名”指的是 ; 庄子天道篇中“先明天”的“天”指的是 。 (2 分) 22对于“名”在诸事中重要性的认识,孔子与庄子的见解有何不同?(4 分) (四)古诗文默写。 (6 分) 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 (6 分)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欲罢不能。 ( 论语子罕 ) (2)吾尝终日而思

29、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 (3)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 (4)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柳永雨霖铃 ) (5)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凭箜篌引 ) 四、作文(共 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改变,有人认为需要目标驱动,以强烈的意志努力去达成。而美国南加州教授温迪伍德认为,个人意志帮助我们做出的仅仅是一些短暂的改变,一个人要实现持续的积极改变,需要调整的是个人的行为逻辑和行为特征。 对于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改变,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

30、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宁波市宁波市 2021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语文参考答案 1B 项。A 项,“震摄”应为“震慑”:C 项“层峦叠嶂(zhng)”应为“层峦叠嶂(zhng)”;D项“踔(chu)厉奋发”应为“踔(chu)厉奋发”;“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果”为“充实,饱”之意。 2B 项。“此消彼长”是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引申为事物具有两面或多面性,总体能量守恒,总量不变。此处应为“此起彼伏”或“此起彼落”,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 3A 项。

31、括号内容用于注释说明句子里的某些词语时,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4D 项。A 项主语暗换,应在“具有随机属性”前加上主语“盲盒”:B 项句式杂糅,“曾生过大规模迁移的经历”应为“曾发生过大规模迁移”或“曾有大规模迁移的经历”;C 项成分残缺,应为“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5C 项。A 项,声明应为书面用语,“都是假的”“当心被骗”口语化,可以改为“均为假冒”“谨防受骗”;B 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先发表的不成熟的观点去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用于此处不妥。D 项,“墨宝”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此处用于自己的作品,表达不得体。 6 (1)不是一定要阅

32、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才能形成成熟的专业知识体系。 (1 分)不是打开了眼界就一定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1 分) (2)示例:鲁迅以悲悯的眼光书写了悲惨坎坷的祥林嫂,揭露了祥和祝福背后的吃人本质。曹禺以凝练的笔法勾勒出冷酷无情的周朴园,打碎了周公馆井然的规则秩序。沈从文以抒情的笔触创造了纯真美好的翠翠,赞颂了未染世俗尘埃的湘西净土。老舍以老辣的文笔刻画出被生活击垮的祥子,揭开了底层人民悲苦处境的真相。 (评分标准:句式基本一致 1 分,能准确写出所选作家作品的人物及主旨 1 分。 ) 7A 项。B 选项中,原文表述为“主体与客体在超时空的想象活动中达成自由契合,其前提条件是“贵在虚静 ,即保持心

33、境的超脱、涤除功利性的杂念干扰”,“贵在虚静”是实现自由契合的必要条件,并非选项中的充分条件。“只要就”过于绝对。C 选项中,原文表述为“就拿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来说,四部小说中都存在着十分醒目的想象成分”,并无提及所有作家作品都存在这一特性,属于无中生有。D选项中,原文表述为“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抽象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一切学术研究都具备的”,选项将主语偷换成“文学创作与自然科学”,扩大范围,曲解文意。 8D 项。原文表述为某位古汉语学家言“近人的楚辞研究,我最佩服的是闻一多先生”,并无断言闻一多在楚辞研究方面的造诣要高于姜亮夫等人,且他之所以佩服闻一多是因为闻一多具备科学素养和横溢的才华,选

34、项中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 9文学创作方面,想象既随顺场内感受,又兼容场外反思,贯通场内外两维,显现出完整世界进而成为揭示真理的契机。 (2 分)学术研究方面,因积极反思自身与世界的合理关系而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的参与,作为逻辑推论的引线或是推动从无规则的经验复制到知性引导的理性活动。 (2 分) 10内容上,刻画了陈姨是一个做事麻利泼辣、在生活中追求风尚的女性,丰富(衬托)了母亲的 形象。结构上,陈姨站在门外的美好形象贯穿全文,与母亲形象互为镜像,散文更有整体感和立体感。主旨上,进一步展示了两位女性丰盈的内心世界与独立的审美追求,是追求美好理想的典型代表,寄托着作者对勇于展现自我之美的女性的赞颂

35、。 (答出一点给 2 分,两点 3 分,三点满分) 11细节描写,重色彩描绘,将“火底”与新煤的样态细致可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烛火”“积雪”“星星”等喻体的选择,流露出对闷火场景的喜爱。 词语搭配陌生化,如“沉默的黑煤”“克制的黑脸孔”“未来时态的火焰”等,新奇的搭配深化了阅读感受,留给读者想象品味的空间。 (答出一点给 2 分,两点 3 分,三点满分) 12回忆流动的时间跨度大,多用插叙,打破时空限制,自由地展现了母亲及陈姨多个日常生活的片段,将过去、当下、未来多向叠加。 (2 分)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打破直线演进的叙述。既有对日常生活的叙写,又有对母亲陈姨形象

36、的议论与思考,展现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 (2 分)典型意象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打破直线演进的叙述。如挂着浅笑的陈姨,燃烧的蜂窝煤及青灰的煤烟,蕴含着人们在物质匮乏年代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2 分) 13“绿火焰”是燃烧蜂窝煤的火焰,是物质生活匮乏年代的证明。“绿火焰”也是母亲辛苦操持家务、踏实过好日子的缩影,是勤劳能干的女性燃起的现实主义火焰。绿火焰呼啦呼啦向上蹿,蕴含着无限生机,代表着母亲和陈姨的乐观精神及其青春活力。在母亲与陈姨身上,显示出超越平凡生活的审美与情调,“绿火焰”象征着她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绿火焰”也象征着女性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支撑的人情之美,是属于女性的浪漫主义火焰。

37、 (每答出一点 2 分,任意三点,即为满分) 14D 项。合:交战 15D 项。连词,表承接。A介词,在介词,比 C副词,于是,就副词,竟 C介词,把,拿介词,因为 16B 项。善于运用心理刻画人物形象有误。 17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1-2 处扣 1 分,3-4 处扣 2 分,5 处以上扣 3 分,多断、少断均算错) 18 ( 1 ) 带 领 军 队 攻 打 人 家 , 遇 上 敌 人 就 回 去 , 怎 么 向 国 君 交 代 呀 。( 关 注“以”“伐”“还”“谓何”等词或结构的正确翻译) (2)于是解张(张侯)就左手一把握着马缰,右手拿

38、着鼓槌击鼓。马奔跑不能停止,全军就跟着上去。 (关注“并”“援”“鼓”“逸”等词的正确翻译) 19通感(比喻) 、夸张(各 1 分) 20上片先写高超伤感的琵琶声,触发了词人的无限乡愁。再写词人掀帘远“望”钱塘江景,一片疏朗气清之景,使得词人入景忘情,愁思渐消。 (或者再转写“梦”,转而期盼自己能在枕着西陵江水透过“疏篷”对着明月之夜能在梦中再见这番景象,表现了词人入景忘情,愁思渐消)最后转写“响”,清脆凄然、摧人肺腑的琵琶残声,又引发了词人浓浓的乡愁,琴声不绝,乡愁无尽。整首词多次转笔,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婉转含蓄,富有层 次感。 (必须写出和,写出和二次转笔给 4 分,写出三处给 5 分,

39、最后总结给 1 分) 21名:名称,名义,名分。天:自然。 (各 1 分) 22孔子是从“为政”出发,认为只有先“正名”,然后才可能做到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中,民有所措手足。 (2 分,意思对即可)而庄子认为“明大道”(顺应自然)最为重要;“正名”之前必须经过“五变”,即经过先明天、明道德、明仁义、明分守,然后才谈得上“形名”。 (2 分,意思对即可) 23 (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空山凝云颓不流。 四、作文(共 60 分) 24 【立意参考】 材料的立意在于让“积极改变”变

40、得“持续”,以实现“积极改变”的价值意义,材料的主题是“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这包含了两个关键词:第一是“积极改变”,也就是正方向、正能量的改变;第二是“持续”改变,这个定语意味着这种正方向的改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贯穿于个体的人生,或者贯穿于事件的整个过程。 材料就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改变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角度,如需要目标驱动,需要有强烈的意志;需要调整个人的行为逻辑和行为特征,其中行为逻辑和行为特征可以合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当然也鼓励学生作出合宜的解答,如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如要找到阶段性的能实现的努力方向,要根据客观环境的改变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等等。审题的时候要考虑到持续的积极

41、改变这个“结果”跟学生揭示的“条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联系。 偏题或离题可能: 1只谈“改变”,不谈“积极改变”和“持续”改变,或者在“积极”和“持续”中只点到其一。 2完全无视材料中“对于如何实现持久的积极改变”的内涵要求,也不涉及具体的方法及条件,如大谈“成功”,则算作离题。 【评分档次】基准分 43 分 作文档次 档次分 具体要求 第一档 5260 分 审题准确,思想深刻,能够用具体的有新意的叙述材料就“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改变”这个主题写出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认识;或者用议论性语言精彩地表达对该主题的独特看法。文体特征充分。议论文:观点清晰,论证充分,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记叙文:叙事清

42、晰、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议论文材料厚实准确,记叙文材料自然有生活气息。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第二档 4551 分 审题准确,能考虑到主题的两个关键词:论证过程中结果和对应的条件有自然的关联。文体特征比较明显。议论文:论证有针对性、层次感;记叙文:叙事较具体、形象、生动。 (如果文体不清,最高不过 45 分)结构较严谨。议论文材料比较准确,有一定的证明力;记叙文材料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生活感。语言准确,书写较清晰。 第三档 4044 分 符合题意,能提到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这个主题,对该主题的两个关键词都能有所思考,但论证过程中实现的结果和对应的条件缺乏内在的关联。文体特征一般。议论文事例能证

43、明观点,论述较有力;记叙文叙事较具体但材料一般,记叙材料编造痕迹明显。结构较清晰,但缺少内在的逻辑。语言质地一般,书写较为清晰,有涂改现象。 第四档 3639 分 基本符合题意,能提到“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 ,但对主题包含的两个关键词认识不全,或者实现的结果及条件关联不明显。文体特征缺乏:议论文材料空泛不厚实,记叙材料幼稚化。有结构意识,但结构稍显混乱。语言质地比较差,书写可辨识,涂改现象比较明显。 第五档 35 分以下 对主题认识不清,或者就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对应的价值判断有问题。 残篇、未写完的可以往下打:文章是完整的,但字数差太多,分数不能完全按照字数扣分,如 500 字左右

44、不能单纯扣 6 分 另起炉灶,完全离题;内容空洞,字数不足,有较多语病和错别字,字迹不清。 【译文】 春秋 : 鲁成公二年春季,齐顷公(齐侯)进攻我国(指鲁国)北部边境。 夏四月二十九日,卫国的孙良夫带领军队于齐国的军队在新筑作战,卫国大败。 六月十七日,季孙行父、藏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一起带领军队回合晋国的郤克、卫国的孙良夫、曹国的公子首和齐侯在案大战,齐军大败。 左传 : 二年春季,齐顷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包围龙地。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龙地的人把他逮住囚禁。齐顷公说:“不要杀,我和你们盟誓,不进入你们的境内。”龙地的人不听,把他杀了,暴尸城上。齐顷公亲自击鼓,兵士爬上城墙。三天

45、,占领了龙地。于是就向南入侵,到达巢丘。 卫穆公派遣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兵入侵齐国,和齐军相遇。石稷想要回去,孙良夫说:“不 行。用军队攻打别人,遇上敌人就回去,将怎样对国君说呢?如果知道不能作戕,就应当不出兵。现在既然和敌军相遇,不如打一仗。”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您如果不稍稍等待,顶住敌军,将会全军覆灭。您丧失了军队,如何回报君命?”大家都不回答。石稷又说:“您,是国家的卿。损失了您,就是一种羞耻了。您带着大家撤退,我就留在这里。”同时通告军中,说援军的战车来了不少。齐国的军队就停止前进,驻扎在鞠居。 新筑大夫仲叔于奚援救了孙良夫,孙良夫因此得免于难。不久,卫国人把城邑赏给仲叔于奚

46、。仲叔于奚辞谢,而请求得到诸侯所用三面悬挂的乐器,并用繁缨装饰马匹来朝见,卫君允许了。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可惜啊,还不如多给他城邑。惟有器物和名号,不能假借给别人,这是国君掌握的。名号用来赋予威信,威信用来保持器物,器物用来体现礼制,礼制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治理百姓,这是政权中的大节。如果把名位、礼器假借给别人,这就是把政权给了别人。失去政权,国家也就跟着失去,这是不能阻止的。” 孙桓子回到新筑,不进国都,就到晋国请求出兵。臧宣叔也到晋国请求出兵。两人都投奔郤克。晋景公答应派出七百辆战车。郤克说:“这是城濮之战的战年数。当时有先君的明察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胜。克和先大夫

47、相比,还不足以做他们的仆人。请发八百乘战车。”晋景公答应了。郤克率领中军,士燮辅佐上军,栾书率领下军,韩厥做司马,以救援鲁国和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军,同时向导开路。季文子率领军队和他们会合。 到达卫国境内,韩厥要杀人,郤克驾车疾驰赶去,打算教下那个人。等赶到,已经杀了。郤克派人把尸体在军中示众,还告诉他的御者说:“我用这样的做法来分担指责。” 晋、鲁、卫联军在莘地追上齐军。六月十六日,军队到达靡笄山下。齐顷公派人请战,说:“您带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敞邑,敝国的士兵不强,也请在明天早晨相见决战。”郤克回答说:“晋和鲁、卫是兄弟国家,他们前来告诉我们说:“大国不分早晚都在敞邑的土地上发泄气愤。”寡君不忍

48、,派下臣们前来向大国请求,同时又不让我军长久留在贵国。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您的命令是不会不照办的。”齐顷公说:“大夫允许,正是齐国的愿望;如果不允许,也要兵戎相见的。”齐国的高固攻打晋军,拿起石头扔向晋军,抓住晋军战俘,然后坐上他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车上,巡行到齐营说:“想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 十七日,齐、晋两军在案地摆开阵势。邴夏为齐顷公驾车,逢丑父作为车右。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作为车右。齐顷公说:“我暂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马不披甲,驰向晋军。郤克受了箭伤,血流到鞋子上,但是鼓声不断,说:“我受了重伤!”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杆仍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成黑红色,哪里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危险,我必定下车推车,您难道了解吗?不过您真是伤得不轻啊!”解张说:“军队的耳目,在于我的旗子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子由一个人镇守,战事就可以完成。为什么要为了一点痛苦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抱定必死的决心,受伤还没有到死的程度,你还是尽力而为吧!”于是就左手一把握着马缰,右手拿着鼓槌击鼓。马奔跑不能停止,全军就跟着上去。齐军大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