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市东莞市 202120212022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7575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 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16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界中各种物理变化过程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并且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下图为 19932017 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及多年平均逐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1. 昆明市月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 4 月而非 6 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太阳高度 C. 降水量 D. 植被 2. 对昆明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影响因素最小的是( ) A. 工业总产值 B. 建城区面积 C. 人口规模 D. 教育水平 3. 推测 20092017 年,导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快速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气候趋暖湿 D. 气候趋干旱 【答案】1. C 2. D 3. D 【1 题详解】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大气透明度,气温、植被对其影响甚微,A、D 错;昆明市月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 4 月,是由于 4
3、 月,锋面未到达,降水少,对太阳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6 月份锋面到达,降水多,云层厚对太阳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C 对;太阳高度 6 月份大,太阳辐射强,但实际上是 4 月份太阳辐射强,说明太阳高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 错。故选 C。 【2 题详解】工业总产值、建城区面积、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影响着大气的透明度,还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进而影响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大小,A、B、C 不符合题意。教育水平影响的是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度,而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度对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影响较小,D 符合题意,故选 D。 【3 题详解】读图可知 20092017 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波
4、动上升,说明太阳辐射增强。快速城市化使得人口和产业集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能增加,使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含量增多,致使散射辐射增强,太阳总辐射量会减少,A 不符合题意;该时期昆明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还没有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气候趋暖湿,会导致太阳辐射减弱,C 不符合题意;气候趋干旱,降水少,对太阳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D 符合题意。故选 D。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相继提出“工业回城”计划。2020 年南京对下辖玄武等五个区各下达上百亿元的工业产业指标,“十二五”以来,工业将重新回到南京主城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南京主城区实施“工业回城”计划的目的,表述不合理的是(
5、) A. 提高城市竞争力 B. 增加就业 C. 生态优势利用 D. 优化产业结构 5. 下列产业中,属于该计划优先鼓励回城的是( ) A. 航天卫星 B. 教育文化 C. 精密仪器 D. 服装加工 【答案】4. C 5. C 【4 题详解】“工业回城”即制造业重回城市,重回主城区,有利于城市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城市竞争力,ABD 表述正确;工业生产一般会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C 不合理,符合题意,故选 C。 【5 题详解】优先鼓励回城的制造业应为高新技术产业,精密仪器制造业属于高技术产业,而且占地面积较小,属于优先鼓励回城的产业,C 正确;航天卫
6、星制造业占地面积大,设备庞大,需要大型运输设备,不适合在城市布局,A 错误;教育文化产业不属于制造业,B 错误;服装加工业属于传统工业,不属于优先鼓励回城的产业,D 错误。故选 C。 2020 年新疆棉花产量 520 万吨, 占国内产量比重约 87.3%,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无人机技术的成熟,无人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棉花生产中。操作人员通过地图缩放,添加区域边界点并设置参数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航线,实现无人机自主喷洒农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无人机规划航线喷洒农药主要用到的技术有( ) 数字地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A. B. C. D. 7. 关于无人机喷洒农药说法有误的
7、是( ) A. 省水省药,避免污染 B. 节省人力,操作简单 C. 喷洒快速,提高效率 D. 自带风速,喷洒均匀 【答案】6. B 7. A 【6 题详解】无人机要按照指定的线路精准喷洒农药,需要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要规划航线,确定喷洒农药的数量,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正确。不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的影响,也不需要利用数字地球技术查询信息,错误。故选 B。 【7 题详解】无人机喷洒农药操作简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降低成本,B 正确;喷洒快速,有利于提高喷洒效率,C 正确;自带风速,使喷洒更均匀,D 正确;省水省药,但不能完全避免污染,A 错误。根据题意,故选 A。
8、农村就业及其空间变迁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江汉平原某县常住农户 2007年和 2017 年不同就业方式农户占比及变化率,就业区域划分为县城城区、集镇镇区、农村、县外四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2017 年该县农户不在农村的主要就业方式为( ) A. 纯农就业 B. 兼业就业 C. 非农就业 D. 待业状态 9. 下面关于该县农村农户就业方式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户主年龄越老,劳动力越倾向农村纯农就业 B 家庭负担越重,劳动力越倾向兼业或非农就业 C. 所在镇工业水平越低,劳动力越倾向农村纯农就业 D. 距离镇中心越远,劳动力越倾向兼业或非农就业 10.
9、 面对就业风险与不稳定,农户的就业方式容易转化为( ) A. 县外非农就业 B. 县城兼业就业 C. 集镇兼业就业 D. 农村纯农就业 【答案】8. B 9. D 10. D 【8 题详解】读图可知,2017 年,纯农就业方式占比最高的是农村,A 错;县城城区、集镇镇区、县外就业方式占比较高的为兼业就业,因此该县农户不在农村的主要就业方式为兼业就业,B 对,C 错;就业方式中无待业状态,D 错。故选 B。 【9 题详解】户主年龄越老,从事其他就业方式年龄受限,劳动力越倾向农村纯农就业,A 对;家庭负担越重,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劳动力越倾向兼业或非农就业,B 对;所在镇工业水平越低,非就业就会
10、越少,劳动力越倾向农村纯农就业,C 对;距离镇中心越近,非农就业就会越多,劳动力越倾向兼业或非农就业,D 错。符合题意的故选 D。 【10 题详解】读图可知,不同就业方式变化率最低的是纯农就业,说明面对就业风险与不稳定,农户的就业方式容易转化为农村纯农就业,D 对。故选 D。 “日柱”是太阳正上或正下方垂直延伸的光柱,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由空中大量的平板状冰晶反射形成的光学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我国东北地区偶有出现“日柱”现象,推测其主要发生的季节和持续时间为( ) A. 冬季持续时间短 B. 冬季持续时间长 C. 夏季持续时间短 D. 夏季持续时间长 12. 不利于“日柱”现象
11、形成的高空大气条件是( ) A. 温度低 B. 相对湿度大 C. 风力大 D. 能见度高 【答案】11. A 12. C 【11 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 “日柱”形成条件中, 空中需要有大量的平板状冰晶, 因此只有温度够低,空气中才有可能形成冰晶。据此可推测其主要发生的季节为冬季,所以排除 CD 两项;“日柱”的形成又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东北地区偶有出现”,据此可推测持续时间不长,B 错,A 正确。故本题选 A。 【12 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日柱”形成条件中,空中需要有大量的平板状冰晶,因此温度低,相对湿度大,空气中才有可能形成大量的冰晶,高空大气能见度越高,冰晶对阳光的反射率越高
12、,越有利于“日柱”现象形成。据此可排除 ABD 三项;高空风力大,不利于大量的平板状冰晶在空中聚合,故不利于“日柱”现象形成,C 项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 C。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内,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大规模人工造林。2019 年,某研究小组在此区域间距 3.7km、 靠近坡顶且海拔基本一致但植被覆盖度不同的天然状态位置布置土壤水分监测点 D1、D2,下图为 D1、D2 区域 68 月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有关 D1、D2 区域说法正确( ) D1 区域植被覆盖率高D1 区域土壤含水率从上到下呈微弱增加趋势 D2 区域植被覆盖率高D2
13、区域土壤含水率从上到下呈微弱增加趋势 A. B. C. D. 14. 造成 D1 区域土壤在 120350cm 深度出现干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下渗量 C. 植被耗水 D. 降水量 【答案】13. B 14. C 【13 题详解】由图可知,100cm 的土层深度,D1 区域土壤含水量明显多于 D2 区域,植被的覆盖率 D1 高于 D2 区域,植被对水源的涵养较好,正确,错误;由图可知,D2 区域土壤含水率从上到下呈微弱增加趋势,正确,错误;即 B 正确,故选 B。 【14 题详解】造成 D1 区域土壤在 120350cm 深度出现干层,主要是 68 月,气温较高,植被蒸腾作
14、用强,通过根部的吸收水分较多,导致 120350cm 水分大量减少,土层变干,C 正确;太阳辐射对深层影响小,A 错误;下渗主要集中在表层,B 错误;降水量差别不大,D 错误,故选 C。 侧积体是在河漫滩上形成的一系列坝脊与坝洼交互相间的地貌,下图为侧积体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形成侧积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凹岸侵蚀作用 B. 季节性洪水周期作用 C. 凸岸堆积作用 D. 地转偏向力作用 16. 关于图中侧积体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坝脊形成于洪水期沉积坝洼形成于洪水期侵蚀 侧积阶段 1 形成最早侧积阶段 3 形成最早 A. B. C. D. 【答案】15. B 16.
15、 A 【15 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漫滩形成河流曲流凸岸处,其形成与洪水活动有关。读图可知左侧坝脊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相反的右侧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洪水期河水上涨 ,流量增加,水动力增强,河水开始对凹岸进行强烈的侵蚀和下切,使河水中含沙呈增大,同时,河水主流线向凸岸移动,对凸岸早期沉积物有冲刷,洪峰衰减,主流线又向凹岸移动,随着主流线下移,河水含沙能力降低 ,这时河流凹岸所产的泥沙通过河道不断向凸岸方向移动、沉积,生产一个新的侧积体。每一次洪水事件 ,河曲外侧的凹岸就被强烈地侵蚀 ,相应地河曲内侧凸岸就侧积一层新的沉积物,曲流河就发生一次迁移,侧积作用就进行一次,B 对。侧积体的形成是
16、在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A、C 错。曲流处的侵蚀与地转偏向力作用无关,D 错。故选 B。 【16 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坝脊形成于洪水期沉积,对;洪水对凸岸早期沉积物冲刷,洪峰衰减,在河流凸岸堆积,这样就形成坝洼,错;每一次洪水事件 ,河曲外侧的凹岸就被强烈地侵蚀 ,相应地河曲内侧凸岸就侧积一层新的沉积物,曲流河就发生一次迁移,侧积作用就进行一次,因此,侧积阶段 1形成最早,阶段 3 形成最晚,对,错。对,故选 A。 第第卷卷 综合题 (共综合题 (共 5252 分。 第分。 第 17171818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 第 19192020 题为选考题,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4242 分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含 1 都 3 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 、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1960 年东京都总人口为 890.8 万人,至 2015 年增长为 1329.5 万人。1960 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 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 36.9%、28.7%、70.0%。从 1960 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指居民向近邻三县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和“都心回归”。图 1 为 1960-2
18、015 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图,图 2 为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东京都人口迁移变化的特点。 (2)分析东京都郊区化的原因,并指出促成“都心回归”的措施。 (3)推测东京都市圈内人口分布变迁与产业空间重构的关系。 【答案】 (1)1960-1965 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1965-1995 年人口净迁出;1995-2015 年变成人口净迁入。 (2)原因:东京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承载空间已趋于饱和;土地利用紧张,地价高昂。 (近邻三县城市化水平较低;土地充裕,地价较低,具备吸纳东京都人口的潜力。 )措施:完善东京都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缓解长距离通勤问
19、题,进一步提高核心区承载力;培植新兴产业,吸引年轻高素质人才居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工业向外转移,为郊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人口郊区化进程;人口郊区化为产业向外围地区迁移奠定了需求基础;伴随制造业外迁,东京都大力发展高级服务业,为外围地区提供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向心集聚,又推动东京都再次成为人口迁入的目的地。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或海浪)对区域的侵蚀或沉积,主要与其速度相关。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基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的砾石、砂砾、砂大小混杂分布的近岸平坦海床上,形成了典型的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的表层物质不再混杂分布,离岸
20、由近及远处,海底表层物质颗粒依次主要为砾石、砂砾、砂。图 1 为芝罘岛位置示意图,图 2 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 (1)描述海床上“近岸凹槽”形成过程。 (2)推测该地“近岸凹槽”形成的主要季节(冬季或夏季) ,并阐述理由。 (3)说明“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区差异的形成原因。 【答案】 (1)急速海浪向岸(陡峭海岸)堆积;使海岸处海水面抬高;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向下流动并侵蚀近岸海底(海床)形成凹槽。 (2) 冬季; 该地冬季盛行强盛的西北风, 在岛西端成为向岸风; 使向岸冲击风浪速度加大, 海床侵蚀加剧。 (3)近岸处,海底水流速度快,侵蚀力强;较小颗粒的砂砾、砂被侵蚀搬运
21、, (较大颗粒)砾石得以保存;离岸较远处,海底水流速度减缓;砂砾、砂先后沉积下来。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010 分。请考生从以下分。请考生从以下 2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题计分。 19. 地理选修:海洋地理 渤海大规模养殖扇贝、海参等冷水海产。下图为 19882018 年夏季(68 月)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域的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图。 从风向、海水运动的角度分析图中冷水区形成原因,并推测该冷水区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答案】原因:夏季偏东风盛行,离岸风使表层海水减少,促使深层海水上涌补偿;位于渤海湾的出
22、口附近,容易受外海海水影响降温;影响:冷水区适合扇贝、海参等冷水海产生长,促进此类水产的养殖;使冷水海产生长期延长,提升品质;水温的异常变化使部分海产死亡,遭受经济损失。 20. 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城市河道清淤后产生的底泥因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率高而处理困难。传统的淤泥处理方法是填埋或深海抛置,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采用胶凝材料固化处理淤泥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化学药剂的固化处理,会使淤泥含水率低,固化产物可作为土木回填材料替代砂石和粘土,在筑堤或道路工程中使用。 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简述淤泥固化处理技术的优势。 【答案】淤泥减害化,减量化;避免填埋占用土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海洋的二次污染;淤泥固化后含水率降低,方便运输,降低运费;固化产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利用;减少砂石粘土的的使用,降低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