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09030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1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本卷共一本卷共 12 题,每题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4 分)以下关于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需要胚胎移植技术 B都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C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都与母本的性状相同 2 (4 分)下列关于蛋白质、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 DNA 的空间结构 B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C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过程均需对方的参与和作用 D

2、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核酸具有多样性 3 (4 分)PIN 蛋白是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的输出载体,其合成过程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IN 基因经转录、翻译过程合成 PIN 蛋白 BPIN 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C生长素经 PIN 蛋白输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 ATP 并可原路返回 DPIN 基因表达异常时,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4 (4 分)很多实验必需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95%酒精去浮色制片观察 B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C有丝分裂观察

3、:剪取根尖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D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 0.3g/mL 蔗糖溶液观察 5 (4 分)下表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或处理方法 实验记录 1 水绵和好氧细菌 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观察细菌分布的部位 2 叶片经饥饿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碘蒸气处理 颜色反应 3 小球藻、14C 标记的14CO2 提供适宜的光照和14CO2 追踪检测放射性14C 的去向 4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色素带的宽度、位置与颜色 A第 1 组实验说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O2的固定需要光

4、照 B第 2 组实验可以观察到遮光部位变蓝,曝光部位不变蓝 C第 3 组实验在小球藻细胞中的三碳化合物、丙酮酸中也可能检测到14C D第 4 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的是色素的溶解度大小 6 (4 分)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如图中 HA 和 NA 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 NA 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 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流感病毒的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 B控制 HA 和 NA 的 DNA 改变将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CHA 和 NA 作为抗原能刺激 B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注射流感疫苗将使人体的二次免疫应答水平增强

5、7 (4 分)小鼠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如图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 ,其中 A 为抑癌基因,a 为 A 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裂过程中可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B子细胞 aa 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C分裂产生 Aa 子细胞的概率为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中心体没有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有关 8 (4 分)肌细胞中 Ca2+储存在肌细胞特殊内质网肌浆网中。肌细胞膜特定电位变化引起肌浆网上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 Ca2+进入细胞质,引起肌肉收缩后,网膜上的 Ca2+ATP 酶将细胞质中的 Ca2+运回肌浆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的方式属于协

6、助扩散 BCa2+ATP 酶以主动运输方式将细胞质中的 Ca2+运回肌浆网 C肌浆网有调节肌浆中 Ca2+浓度的作用 D肌细胞中 Ca2+进出肌浆网的过程主要体现肌浆网膜的流动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910 小题。 材料一:儿茶素(C)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作用较弱。研究人员用稀土离子 Yb3+对儿茶素(C)进行化学修饰,形成配合物 Yb3+C。儿茶素(C)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强,可以穿过细胞膜。稀土离子 Yb3+可与细菌内的某些酶发生竞争性结合而降低酶的活性,也可水解磷酸二酯键进而损伤细菌的遗传物质。但稀土离子 Yb3+与细胞的亲和力较弱,难以到达作用靶点,影

7、响了其抗菌活性。为了确定配合物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研究人员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实验,得出以下实验数据结果。 编号 Yb3+:C 的摩尔比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材料二:为探究配合物 Yb3+C 的抗菌机理,研究人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各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如图 2。 结果显示: (a)未加抗菌剂:细菌菌体较小,其细胞质分布均匀; (b)C 处理: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不光滑,略显粗糙; (c)Yb3+处理:细胞质出现较明显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d)Yb3+C 处理:细胞壁及细胞膜等结构发生破裂,细胞质出现了严重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8、 9下列关于本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确定配合物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培养基上 B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C待培养基布满菌落后,用不同摩尔比的 Yb3+C 配合物处理滤纸片,将其置于培养基中,可以通过比较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判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 D依据上述材料可判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是 1:5 10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儿茶素(C)的主要作用位点是细胞壁和细胞膜 BYb3+作用的主要位点是细胞质 C儿茶素(C)和 Yb3+通过破坏细胞

9、结构,导致细胞凋亡 D儿茶素(C)作用于细胞表面,使 Yb3+更容易进入细胞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112 题。 江豚是我国现存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属于国家一级濒危物种。科研人员利用 eDNA 技术对某段长江流域的江豚分布进行了调查。根据江豚线粒体的特有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科研人员进行荧光定量 PCR,每个 DNA 样品重复测定 3 次。结果如表所示: 检测点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观测到的江豚数量(头) 0 0 0 2 0 0 8 3 2 0 eDNA 平均浓度(拷贝数/升) 14996 5194 2820 35588 3207 1105 注:环境

10、DNA(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 DNA 片段,结合 PCR 和 DNA 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定性或定量检测目标生物,从而确定其分布状况等,是一种新型生物资源调查手段 11关于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样中提取的 eDNA 只来源于江豚的排泄物及其死亡后的组织细胞 B据表可知,江豚活动的水域只有 S4、S7、S8、S9 C江豚是濒危物种,标志重捕法易对江豚造成一定的伤害,故不适用 DPCR 反应需要模板、Taq 酶、特异性引物及 4 种核糖核苷酸 12科研人员对该段长江流域的四个营养级生物体内某种重金属相对含量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

11、具体渠道是丁乙甲丙 B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重金属污染逐渐严重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 C图中丙为分解者,重金属含量最高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一定为:丁甲+乙+丙 二本卷共二本卷共 5 题,共题,共 52 分。分。 13 (12 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 P、A、B、C、D、E 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 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这是实现生态系统 功能的主渠道。 (2)图中碳元素在 P、A、B、C、D、E 间以 形式传递。 (3) 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

12、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 ,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预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如果引入该湖泊没有的鲸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 。 在湖泊下游生活有大量的动植

13、物,其中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 (填“种群” 、 “群落”或“生态系统”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 作用。 14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有生津养胃、 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有效成分为石斛多糖、石斛碱等。为探究石斛多糖 DOP 的降血糖效果,并研究其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利用以下实验材料与用具进行了实验。 材料用具:雄性小鼠若干、四氧嘧

14、啶生理盐水溶液、二甲双胚、适宜浓度的石斛多糖(DOP)溶液、饮用水、灌胃器等。 (要求与说明:雄性小鼠的正常血糖浓度平均为 5.3mmolL;药物灌胃和注射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材料二:取雄性小鼠若干只,适应性饲养后注射 200mg/kg 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72h 后测定空腹血糖值,若血糖值13mmol/AL,即为造模成功小鼠。 (四氧嘧啶通过选择性地破坏胰岛 B 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体内糖类代谢紊乱。 ) 材料三:二甲双胍为降血糖药,可降低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其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非胰

15、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取雄性小鼠若干经适应性饲养后注射适量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饥饿处理 72h 后测得小鼠空腹血糖浓度平均为 13.2mmol/L。 将经处理后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天给予 。 甲组每天灌胃一次适量二甲双狐;乙组每天灌胃一次 ;丙组每天灌胃一次等量饮用水。 连续实验 21 天,每隔 1 天测定一次 ,记录并统计测量结果,如图一所示。 (2)预测实验结果: 。 (3)分析与讨论:上述实验思路中,对照组是 。 (4)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

16、球茎,并探究 6BA 与 2,4D 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图中 0.5mgL16BA 与 0.8mgL12,4D 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 B实验结果表明 2,4D 对原球茎增殖有促进作用 C此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D实验结果无法证明 6BA 和 2,4D 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 15 (12 分)生活饮用水已经过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处理,含微生物很少。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大于 100 个/mL,总大肠杆菌群不得大于 3 个/L。某同学欲检测家中

17、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 对自来水中大肠杆菌进行了培养、 计数和鉴定。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用涂布平板法检测大肠杆菌数:配制的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膏、酵母膏、NaCl、H2O 和 X,其中蛋白胨可为大肠杆菌提供 和维生素,X 是 。 (2)该同学用滤膜法检测大肠杆菌数,其大致流程为:先用滤膜过滤已知体积的待测水样,水样中的大肠杆菌留在滤膜上,其他杂质则被滤出,再将滤膜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量。该方法所统计样品中含菌数往往偏低的原因是 。 (3)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需要设置对照,其做法是将灭菌的 (填“接种”或“未接种“)培养基放在恒温无菌箱中进行培养。取 10mL 自来水,稀

18、释 10 倍后,取 10ml 稀释液进行过滤,将滤膜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了 30 个目的菌落,则每毫升自来水中含有目的菌 个。 (4)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步骤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步骤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划线 C步骤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步骤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 16(14 分) 叶绿体是植物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 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 DNA 中往往能够获得高效表达,由此发展出叶绿体基因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

19、体的构建,表达载体中除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 等。启动子的作用是 。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时,实验组以待测的样本 DNA 为模板,使用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 PCR 扩增,同时将以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以 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阴性对照组。若 PCR 扩增结果呈 ,则说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 (3) 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叶绿体成功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可表示为 。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 (填“会”或“不会” )随花粉传递给子代,理由是 。 17 (12 分)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其小翅和大翅受一对等位基因

20、(A/a)控制;果蝇羽化的昼夜节律由野生型昼夜节律基因 per(正常节律,羽化节律周期为 24h)及其三个等位基因 pers(羽化节律周期为 19h) 、perL(羽化节律周期为 29h) 、peroL(无节律)控制。研究者做了如图杂交实验(已知节律基因与 A、a 均不在 Y 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 Per 基因突变成 pers、perL、peroL这三个等位基因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 发生改变,这三个等位基因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2)由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无节律对正常节律为 (填“显性”或“隐性” )性状。纯合 pers突变

21、体果蝇与纯合野生型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 F1果蝇的羽化节律周期一定相同的是 (填 “雄蝇”或“雌蝇” ) 。 (3)控制果蝇翅的大小、 羽化的昼夜节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填“遵循” 、 “不遵循” 或 “不一定遵循” )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 2021 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年天津市北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一本卷共 12 题,每题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4 分)以下关于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说法,正确

22、的是( ) A都需要胚胎移植技术 B都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C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都与母本的性状相同 【分析】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比较: 试管动物 克隆动物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技术手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遗传规律 遵循 不遵循 【解答】解:A、试管动物技术的技术基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而克隆动物的技术基础是核移植、胚胎移植,A 正确; B、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培养为早期胚胎,经胚胎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因此试管动物的生殖方式应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繁殖,B错误; C、试管动物属于有性生殖,遵循孟德

23、尔的遗传定律,而克隆动物不遵循,C 错误; D、 试管动物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本和母本, 而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 即母本,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培育过程,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 (4 分)下列关于蛋白质、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 DNA 的空间结构 B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C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过程均需对方的参与和作用 D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核酸具有多样性 【分析】1、DNA 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 DNA 分

24、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2、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 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3、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直接原因:氨基酸分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形成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根本原因:DNA 分子的多样性。 【解答】解:A、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 DNA 的多样性,DNA 的空间结构是特定的双螺旋结构,A错误; B、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 正确; C、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指导,核酸的合成需要酶(多数为蛋白质)的催化,C 正确; D、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核酸具有多样性,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

25、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 (4 分)PIN 蛋白是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的输出载体,其合成过程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IN 基因经转录、翻译过程合成 PIN 蛋白 BPIN 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C生长素经 PIN 蛋白输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 ATP 并可原路返回 DPIN 基因表达异常时,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 RNA。 2、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 以转录过程

26、产生的 mRNA 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答】解:A、PIN 基因经转录、翻译过程合成 PIN 蛋白,A 正确; B、PIN 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B 正确; C、由题干可知,PIN 蛋白是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的载体,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所以生长素经 PIN 蛋白输出细胞时需要消耗 ATP 且不可原路返回,C

27、 错误; D、由题干可知,PIN 蛋白与极性运输有关,故 PIN 基因表达异常时,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 (4 分)很多实验必需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95%酒精去浮色制片观察 B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C有丝分裂观察:剪取根尖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D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 0.3g/

28、mL 蔗糖溶液观察 【分析】 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需要制作临时装片, 制片的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来,便于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3、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解答】解:A、脂肪的鉴定,其步骤为: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片观察,A 错误; B、

29、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因为叶绿体有颜色可直接观察,步骤是: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之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B 错误; C、有丝分裂观察:剪取根尖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 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步骤是: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 0.3g/mL 蔗糖溶液观察,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脂肪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 (4 分)下表是与光合作用相

30、关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或处理方法 实验记录 1 水绵和好氧细菌 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观察细菌分布的部位 2 叶片经饥饿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碘蒸气处理 颜色反应 3 小球藻、14C 标记的14CO2 提供适宜的光照和14CO2 追踪检测放射性14C 的去向 4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色素带的宽度、位置与颜色 A第 1 组实验说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O2的固定需要光照 B第 2 组实验可以观察到遮光部位变蓝,曝光部位不变蓝 C第 3 组实验在小球藻细胞中的三碳化合物、丙酮酸中也可能检测到14C D第 4 组实验

31、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的是色素的溶解度大小 【分析】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 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

32、止色素被破坏) ;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 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 (橙黄色) 、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 a(蓝绿色) 、叶绿素 b(黄绿色) 。 【解答】解:A、观察第 1 组实验现象发现好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说明了氧气的释放需要光照,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A 错误; B、第 2 组实验中,只有曝光部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遇碘变蓝;遮光部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无淀粉生成,遇碘不变蓝,B 错误; C、第 3 组实验中,小球藻细胞吸收的14CO2与 C5生成三碳化合物(

33、C3) ,故 C3有可能检测到放射性,C3还原为(CH2O)后, (CH2O)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底物,生成丙酮酸,故此阶段生成的产物丙酮酸中也可能检测到14C,C 正确; D、第 4 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的是色素含量的多少,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实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6 (4 分)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如图中 HA 和 NA 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 NA 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 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流感病毒的培养

34、只能用活细胞培养 B控制 HA 和 NA 的 DNA 改变将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CHA 和 NA 作为抗原能刺激 B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注射流感疫苗将使人体的二次免疫应答水平增强 【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 2、二次免疫: (1)原理:特异性免疫中,初次免疫形成的记忆细胞在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便会迅速分裂,产生效应 T 细胞或浆细胞来对抗抗原。 (2)特点:强度更强;更迅速;持续时间更长。 (3)应用:制备疫苗。 【解答】解:A、病毒是严格寄生型生物,只能用活细胞培养,A 正确; B、流感病毒为 RNA 病毒,只有 RNA 没有 DNA,故控制 HA 和 NA

35、 的 RNA 改变将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B 错误; C、HA 和 NA 作为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使 B 细胞分化增殖产生记忆细胞,C 正确; D、 注射流感疫苗就使人体经过一次免疫应答, 将使人体真正接触流感病毒时的二次免疫应答水平增强,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病毒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二次免疫应答的特点及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7 (4 分)小鼠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如图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 ,其中 A 为抑癌基因,a 为 A 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6、该分裂过程中可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B子细胞 aa 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C分裂产生 Aa 子细胞的概率为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中心体没有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有关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小鼠胚胎期某细胞发生的异常分裂, 其中 A 为抑癌基因, a 为 A 的突变基因,首先发生染色体异常分离(在有丝分裂后期,a 基因所在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含 a 基因的 2 条子染色体未被拉向细胞两极) ,接着发生染色体随机丢失,形成基因型为 Aa 或 aa 的子细胞。 【解答】解:A:胚胎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而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不会形成四分体,A 错误; B: A 为抑癌基

37、因, 抑癌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癌变, 因此子细胞 aa 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B 正确; C:Aaa 染色体随机丢失,A、a、a 丢失的概率各占,故分裂产生 Aa 子细胞的几率是,产生 aa 子细胞的几率,C 错误; D:据图可知,A 基因所在染色体能正常被拉向两极,说明中心体 能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 (4 分)肌细胞中 Ca2+储存在肌细胞特殊内质网肌浆网中。肌细胞膜特定电

38、位变化引起肌浆网上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 Ca2+进入细胞质,引起肌肉收缩后,网膜上的 Ca2+ATP 酶将细胞质中的 Ca2+运回肌浆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ATP 酶以主动运输方式将细胞质中的 Ca2+运回肌浆网 C肌浆网有调节肌浆中 Ca2+浓度的作用 D肌细胞中 Ca2+进出肌浆网的过程主要体现肌浆网膜的流动性 【分析】1、协助扩散:借助转运蛋白的扩散方式。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 (小分子有机物、离子) 。 3、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

39、或离子通过, 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相结合。 【解答】解: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A 正确; B、Ca2+ATP 酶可以水解 ATP 释放能力,并驱动载体将 Ca2+运回肌浆网,属于主动运输,B 正确; C、由题意可知,肌浆网有调节肌浆中 Ca2+浓度的作用,C 正确; D、肌细胞中钙离子进出肌浆网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转运,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

40、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910 小题。 材料一:儿茶素(C)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作用较弱。研究人员用稀土离子 Yb3+对儿茶素(C)进行化学修饰,形成配合物 Yb3+C。儿茶素(C)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强,可以穿过细胞膜。稀土离子 Yb3+可与细菌内的某些酶发生竞争性结合而降低酶的活性,也可水解磷酸二酯键进而损伤细菌的遗传物质。但稀土离子 Yb3+与细胞的亲和力较弱,难以到达作用靶点,影响了其抗菌活性。为了确定配合物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研究人员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实验,得出以下实验数据结果。 编号 Yb3+:C

41、 的摩尔比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材料二:为探究配合物 Yb3+C 的抗菌机理,研究人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各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如图 2。 结果显示: (a)未加抗菌剂:细菌菌体较小,其细胞质分布均匀; (b)C 处理: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不光滑,略显粗糙; (c)Yb3+处理:细胞质出现较明显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d)Yb3+C 处理:细胞壁及细胞膜等结构发生破裂,细胞质出现了严重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9下列关于本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确定配合物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方法将金

42、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培养基上 B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C待培养基布满菌落后,用不同摩尔比的 Yb3+C 配合物处理滤纸片,将其置于培养基中,可以通过比较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判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 D依据上述材料可判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是 1:5 【分析】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

43、(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 100kPa,温度为 121的条件下,维持 1530min。 2、由图 1 分析可知,4 的抑菌圈最大。 3、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儿茶素(C)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强,可以穿过细胞膜,稀土离子 Yb3+与细胞的亲和力较弱,难以到达作用靶点。二者形成配合物,儿茶素(C)作用于细胞表面,使 Yb3+更容易进入细胞内。 【解答】解:A、根据平板上菌落的分布可知,确定配合物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时,研究人员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

44、种到培养基上,A 正确; B、为防止杂菌污染,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B 正确; C、为了确定配合物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实验的自变量是 Yb3+:C 的摩尔比,因变量是抑菌圈的大小。故待培养基布满菌落后,用不同摩尔比的 Yb3+C 配合物处理滤纸片,将其置于培养基中,可以通过比较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判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C 正确; D、图中 4 的抑菌圈最大,依据上述材料可判断 Yb3+:C 的最佳摩尔比是 1:4,D 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

45、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儿茶素(C)的主要作用位点是细胞壁和细胞膜 BYb3+作用的主要位点是细胞质 C儿茶素(C)和 Yb3+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凋亡 D儿茶素(C)作用于细胞表面,使 Yb3+更容易进入细胞内 【分析】 1、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平板划线法: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 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梯度稀释后, 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

46、、据图分析:图 1 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中 4 的抑菌圈最大。 【解答】解:A、未加抗菌剂时细菌菌体较小,其细胞质分布均匀;儿茶素(C)处理后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不光滑,略显粗糙。说明儿茶素(C)的主要作用位点是细胞壁和细胞膜,A 正确; B、未加抗菌剂时细菌菌体较小,其细胞质分布均匀;Yb3+处理后细胞质出现较明显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说明 Yb3+作用的主要位点是细胞质,B 正确; C、儿茶素(C)和 Yb3+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的细胞死亡不是细胞凋亡,C 错误; D、据题干信息可知,儿茶素(C)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强,可以穿过细胞膜,稀土离子 Yb3+与细胞的亲和力较弱,难以到达作

47、用靶点。二者形成配合物,儿茶素(C)作用于细胞表面,使 Yb3+更容易进入细胞内,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含义和免疫调节的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112 题。 江豚是我国现存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属于国家一级濒危物种。科研人员利用 eDNA 技术对某段长江流域的江豚分布进行了调查。根据江豚线粒体的特有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科研人员进行荧光定量 PCR,每个 DNA 样品重复测定 3 次。结果如表所示: 检测点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观测到的江豚数量(头) 0 0 0 2 0 0

48、 8 3 2 0 eDNA 平均浓度(拷贝数/升) 14996 5194 2820 35588 3207 1105 注:环境 DNA(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 DNA 片段,结合 PCR 和 DNA 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定性或定量检测目标生物,从而确定其分布状况等,是一种新型生物资源调查手段 11关于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样中提取的 eDNA 只来源于江豚的排泄物及其死亡后的组织细胞 B据表可知,江豚活动的水域只有 S4、S7、S8、S9 C江豚是濒危物种,标志重捕法易对江豚造成一定的伤害,故不适用 DPCR 反应需要模板、Taq 酶、特异性引物及 4 种核糖核苷酸 【分析

49、】1、PCR 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 DNA 双链,每条 DNA 单链作为母链,以 4 中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 聚合酶从引物 3端开始延伸 DNA 链,即 DNA 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 5端自 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 DNA 的复制过程DNA 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DNA 聚合酶只能从 3端延伸 DNA 链。 2、PCR 反应过程是:变性复性延伸 过程 说明 变性 当温度上升到 90以上时,双链 DNA 解聚为单链 复性 温度下降到 50左右, 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 延伸 72左右时,TaqDNA 聚合酶有最

50、大活性,可使 DNA 新链由 5端向 3端延伸 3、结果:上述三步反应完成后,一个 DNA 分子就变成了两个 DNA 分子,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DNA分子就以 2n的形式增加PCR 的反应过程都是在 PCR 扩增仪中完成的。 【解答】解:A、水样中提取的 eDNA 来源很丰富,可能来自水中动植物死亡后的组织细胞及各种排泄物,以及水中的微生物,甚至可能来自陆生动植物遗留在水中或由于人类活动进入到水体中的 DNA,A错误; B、表格数据结果显示,观测点 S4、S7、S8、S9共 4 个水域都观测到了江豚,其他 6 个疑似点中 S2、S3的 eDNA 平均浓度也大于 0,则 S2、S3也是江豚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