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山东省德州市 2022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车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而村)、真事稳(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 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 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
2、有限的。 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 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
3、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悠婉转,语笑如痴, 早不胜其情了, 那更提起宝钗来! 便问迼: 好处在哪里?好姐姐, 细细告诉我听。 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看,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
4、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 而 红楼梦 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 自洽性的, 作家 写了很多, 写 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 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 作家为了让你关汪、抚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未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
5、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棵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 不能完全 意于言表 , 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 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糙,触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6、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才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 但被袭人劝住了, 并没有授, 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 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个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去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
7、,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桵糊的意境,培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赞金钟“矛盾”与中悉埮的创造手法) l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艺术手法创设了大堡的艺术空白点,借以体现作品哀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亭特点。 B.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C.“
8、写”和“不写”影响着作品质蜇:“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D.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 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 “不写之写” 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 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 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 A.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
9、白,引发读者探求真相,推想缘由,深入体味。 B.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死讯传出来之后,身为公爹的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并表示“尽我所有罢了”来料理丧事;而对作为丈夫的贾蓉有何表现却未作交代。 B.第三十五回,傅家两个嬷嬷受差遠看望挨打的宝玉时私下谈论他“连一点刚性也没有”,后文只写宝玉与莺儿闲话打络子一事,却不再对二人作其他描写。 C.第四十回,刘姥姥在宴会上逗笑,作者逐一展现了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薛
10、姨妈、探春、惜春等人的情态,但却没有写宝钗和迎春二人的反应。 D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贾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诗。看了贾兰的诗,贾政“喜不自胜”,并“讲与贾母听”;宝玉做完,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 4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空白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5. 红楼梦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写了黛死钗嫁的相关情节,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 “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留下了空白,能引发读者对黛玉的心理、性格,以及宝黛爱情的丰宫解读,堪称“不写之写”的典范。请结合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在“空白”处补写两条内容,并对其简
11、要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马 阿来 (1)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2)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 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凤,这一切就是马。 (3)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 (4)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没有马骑,那一头乱发的脑袋在我膝盖那个高度起起落落。我问刚才他
12、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 (5)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希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 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 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仲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 就从我手上, 仲出舌头来, 把一包方便面、 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 (6)半夜里醒来,先
13、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 (7)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 (8)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呴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
14、了过未,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婖舔我左手,又去婖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看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9)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10)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 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 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 (11)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 越来越深, 最后在水中
15、浮起来, 慢慢地到了对岸。 然后扬起前蹄, 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 (12)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呕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 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 那些神气十足的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 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 (13)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
16、子上的铃传,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 (14)这些牲口这样走希,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15)在我的美感中, 马是风暴, 是闪电, 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 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 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 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 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
17、。 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一一使高大的身躯日斩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河。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16)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文本二: 在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观。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
18、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藏族人心中马就像酒一样能够让人激情彰湃,以此强调马的重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B.夜里宿营时,“我”的马过来亲近“我”,“我”也给予积极的回应,很好地诠释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谚语。 C.“牲口”命贱却使不坏,名马虽神气十足在山地却没有用处,作者在理性审视山地马的同时也对名马进行了批判。 D.山地马不需驾驭即可自行前进,这使作者感觉自己成为没有生命的货物,失去了作为一名骑手策马驰骋的豪迈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19、一项是(3 分) A.文本第(6)段的描写富有特色,冰川的寒光和皎洁的月光从正面衬托出山地马的高大,简陋的鞍具从反面衬托出山地马的不凡。 B.文本分别用 “马” 和 “牲口” 来指称山地马, 但是这两种称谓在表达涵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和态度。 C.眼前所见的山地马属于实写, 心目中理想的马则屁于虚写, 虚实有机结合, 两种马互为衬托,丰富了形象,拓展了文章内涵。 D文本将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风。 8 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4 分) 9.文本二提到的阿来
20、散文的“三重述说视角”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上范待制书(节选) 李觏 觏,建昌南城人也,生二十有九年矣。龆龀喜幸,以进士自业。摘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愚不惟道之隆替,时之向背,辄游心于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然而命簿计拙,动成颠仆。乡书之不录,况爵命乎?孤贫无依,载其空文走南北。楫焉而川泽竭,踣焉而道路穷。尝游京邑,凡时之所谓文宗儒师者,多请谒焉。但伏执事之名,时最久矣。谋之于儒林,则又谓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德州市 2022 届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答案

文档标签
- 届高三一模
- 语文试题
- 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济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滨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青岛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2届云南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高三语文
- 山东省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
- 2022届山东省一模
- 2022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一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一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一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二模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0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