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8138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二二章章 乡村和城镇乡村和城镇 第第 1 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知识点 1:乡村的土地利用 1、农业用地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等; (2)位置: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乡村 (1)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2)内部土地利用分化: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提升传统农业价值;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逐步完善公共服务系统。 知识点 2: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功能区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城市中最常见

2、的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2) 不同功能区特点: 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功 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商 业区 占 地 面 积小 , 成 点状、团状或条带状 占地面积较小; 人流量大,经济活动繁忙; 地价高; 土地利用集约、 是城市核心。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原因: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零售中心-超市) ;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批发中心-荆州两湖市场) 工 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河流、铁路、公路)两侧。 原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中 高级 住功能区占地位 置上 高面积大,质量好,有些有独立的庭院 城市的外缘, 与高坡、 文化区相连, 高收入阶层,设施完善,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宅区 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级 与低 级住 宅区 背向 发展 原因: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 级住 宅区 面积小,质量差,拥挤密集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连,低收入阶层,设施缺乏,生活不方便,环境较差。 原因: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注:住宅区是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在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

4、BD); (3)中心商务区(CBD)特征: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建筑物高大稠密;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内部存在明显垂直分区; (4)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考虑风向:对大气污染(有害气体、烟尘等)的工厂(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的郊区或与盛行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多考虑气候类型。 考虑河流流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厂(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与等高线有关。 考虑环境效益: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厂(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可以和居民点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应与居民点有一定

5、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厂要远离居民点,并有防护带加以隔离。 知识点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概念: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在地形平坦区) 、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例:武汉) 。 模式 形成因素 图示 相同点 不同点 同心圆模式 地租因素 城镇中心均为中央商务区;高级和普通居住区出现分化且背向发展 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自城镇中心向外缘扩展形成同心圆圈层,如成都市 扇形模式 交通的发展 各功

6、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如沈阳市 多核心模式 地租因素、 通发展、人口增多 城镇围绕不同核心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如淄博市 2、形成因素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历史文化: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社会因素:如收入状况、知名度、种族宗教和人种等; 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发展变化 (1)初期: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后期:为了降低成本

7、、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4、城市空间形态成因: 空间形态本质:城市建筑物的分布区域所呈现的边缘轮廓。与自然因素相关,气候、土壤不影响建筑物的分布,地形、河流影响。 (1)地形:山地阻碍城市发展,平原利于城市发展; (2)河湖:处在边缘则阻碍城市发展,河流穿城而过则沿河流对称发展; 知识点 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3 条必背) 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

8、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通过规划,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第第 2 节、城镇化节、城镇化 知识点 1:城镇化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1、概念: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三个)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其中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4、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5、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变式:城市形成的条件)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9、 (变式:城市形成的条件)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该城市在诞生初期,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点的;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该城市的发展。这样才能找准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位置位置特征:纬度、海陆、相对 自然原因:(影响城市形成)自然原因:(影响城市形成) 地形: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中纬度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差,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山区:城市一般都分布在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气候: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土壤(弱):土

10、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农业基础好。 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供水和运输运输功能上;(运输: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和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沿河土地,地形地形平坦,适宜建设城市。 矿产: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兴起; 社会经济因素:(促进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因素:(促进城市发展) 交通:城市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区,交通条件变化引起城市兴衰 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质量; 农业基础:能不能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以保证城市发展。 产业基础:产业门类齐全,传统产业持续发展,高新产业快速发展; 政治:政治中心变迁,引起人口、城市的变化;国家特殊的政策,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军事:

11、设军事重地使人口大增, 经济得以发展, 形成城市, 并且城市规模随军事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多在城市形成早期 宗教: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城市 科技旅游:科技、旅游促进城市发展,形成新兴城市 扩展:(上海)自贸区的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等) 扩展:湾区建城的优点:滨海,风景优美;水面宽阔,环境容量大;水在城市,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水面平坦,易形成风道,降低大气污染。(例:湛江市所在湛江湾) 扩展:城市分布特征:1.沿(交通线、河流、海岸)分布(重庆、武汉、上海分布在长江沿线); 2.分布在(平原、河谷、河流干流交汇、河流入海口)

12、处。 扩展:城市空间形态成因:(本质:城市建筑物的分布区域所呈现的边缘轮廓。与自然因素相关,气候、土壤不影响建筑物的分布,地形、河流影响) 1、地形:山地阻碍城市发展,平原利于城市发展; 2、河湖:处在边缘则阻碍城市发展,河流穿城而过则沿河流对称发展; 6、城市群(湾区)发展的、城市群(湾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利条件(区位因素区位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其他: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其他: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城市-城市群城市群-湾区)湾区) 位置: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先天条件) 交通:海陆空等立体交通网络,交通便利;(助推城市的发展) 政

13、策:国家政策支持;(政策有深远的影响) 劳动力:劳动力充足;(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 土地:陆地面积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 经济:经济基础雄厚;(有实力) 市场:吸引产业落户;(弱化。现代企业的服务范围可以是全国、甚至全球) 技术:高校及科研机构多,研发实力强,为经济助力; 知识点 2: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30以下,低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老城区) 发展中

14、 国家 中期阶段 30 70较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空洞化等 逆城市化逆城市化 发达 国家 正确区分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进程 距离 城市自身发展 主要发生国家 郊区城市化 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 居民、企业迁往郊区 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 发展中国家 逆城市化 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居民及商业迁往农村或小城镇 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发达国家 表现:人口向乡村或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

15、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增加。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 2、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工业化早)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目前趋缓;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目前发展快。郊区城市化。 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图形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成因 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 市区人口激

16、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知识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国家社会整体转型,影响深远)(城市化是国家社会整体转型,影响深远) 1、城市化的有利影响: (变式: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的意义?)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人口迁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科技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思想观念 促进了文化、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 2、城市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变式:变式: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城市病:(城市病:环境恶化、交

17、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人口膨胀) (1)环境问题: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限度,城镇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影响(城市化问题)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 导致地面沉降; 城市河流水质恶化、水量减少、地下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生物

18、多样性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改变局部气候,形成热岛效应;大量废渣和有害物质占用、污染土地;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 工业生产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积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

19、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措施:解决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 建设新区和卫星城, 城市工业的外迁(最小风频上风向、 河流下游), 治理环境污染; 加快城市建设,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城市绿化程度;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交通污染;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加快住房建设; 3、不同国家的问题 (1)发达国家:曾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但大部分得以解决;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问题较多;有的国家城镇

20、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建设生态型城市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环境优美(绿地) 、科技投入、环保意识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环境) 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交通) 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 使用清洁能源。 (能源结构) 分散城市职能。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科技) 发展生态建筑。 (科技) 知识点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2、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

21、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依托强大的数据管理、 图层分析、 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第第 3 节、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知识点 1:地域文化 1、文化特点:具有地域性; 2、概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分为物质方面的和非物质方面; 3、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4、城乡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知识点 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人地和谐理念; 2、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22、; 知识点 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2、一所居民有其文化意蕴,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1)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学会区分即可!) 空间布局 表现 原因 美国 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欧洲 城市中心有广场教堂等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取历史建筑的风采 (2)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结构的影响(理解即可!) 建筑结构 表现 原因 中国 建筑有围墙; 园林讲究含蓄, 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美国 缺少围墙;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 西方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开放性 (3)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风格的影响(理解即可) 建筑风格 表现 原因 中国 宫殿建筑的斗拱、 仙人走兽、 飞檐、 亭、 台、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 西方 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 西方国家城镇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问题研究:问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