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6748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省丹东市辽宁省丹东市 2021202220212022 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文本一: 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共同构成了中国大运河的主体部分。2014 年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使人们对这个古老的巨型文化遗产开始重新重视。 从 2017年到2020年, 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家政策性话语中,大运河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开始与国家形象联接,“以大

2、运河打造国家形象的金名片”“展示亮丽的国家形象”等表述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 对民族国家而言,全球化语境下的生存与发展不仅是一次政治、经济领域的资源争夺,更涉及国族生存与价值守望的争战。大运河作为巨型文化符号,一旦被国家主体征召,它所携带的历史与文化基因优势就能建构出一种大国形象。 在全球传播的语境中,国家形象是一个民族国家内部与外部的形象总和。在全球化的话语战场中,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形象竞争,国家形象竞争的本质就是话语权之争。对于中国来说,情势尤为特别。首先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所面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困境与挑战,即占据支配地位的宗主国中心与处于依附地位的外缘地区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关系。此外,也因为中国

3、当下的独特处境,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作为唯一延续五千年未曾断绝、绵延至今的古老文明,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方面都有丰厚的资本与出众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已深度介入世界,就不能不发声。为此必然征召自身的历史资源与文化符号去建构自身的国家形象,建立一套符合自身文化安全的话语体系。近年来,长城、大运河、黄河、长江、长征这些巨型文化符号在国家话语中密集性涌现,对内一统民众对民族自身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理解,强调的是国家形象对内部公众的凝聚力,对外在世界舆论场设定符合自身利益的话语边界。 (摘编自路璐多重张力中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国家形象话语建构) 文本二:文本二:

4、 河流与国家文化形象有着不解之缘。大运河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个叙事主题:建构记忆之场、 多元与统一的辨证生成以及包容异质与联通世界的话语建构。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建构联通、包容的大国形象,最终达到一种“魅力攻势”的形象建构。 法国哲学家诺拉提出了“记忆之场”这一概念,他说:纪念碑、历史遗迹、纪念日等构成了一个构筑记忆、唤起记忆的“场”,典型的情景是人们在特定的纪念日来到某个纪念碑前进行纪念活动,这种在特定时间、空间举行的活动就是一个记忆重构的过程。大运河作为记忆之场, 强调的是国家形象对内部公众的凝聚力。 我们在今日语境下召回大运河这一巨型文化遗产,终极目的在于以其作为记忆之场,在历史的蜿蜒曲

5、折中找到一以贯之、不曾断裂的文化记忆,以完成它征召个体、 形成集体身份的使命, 建构国家形象, 这也关涉一个民族国家的国家安全。 大运河能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之场,首先在于它巨型的时空体量。从时间上看,它具有丰厚的历史资源,大运河是古代中国的“生命线”,对于维系“国命”居功至伟。在记忆之场中,丰厚的历史馈赠也转为巨型的空间布局。从当下空间体量看,大运河也是巨型文化网络空间,它流经 8 省 35 市,跨越四十多个纬度,遗产涵盖分类与内容广袤繁多;同时在当下,大运河北连“环渤海经济带”,南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纵贯“一带一路”,在国家战略空间上起到文化带柔性穿引、融通的重要作用。巨大的时空体量赋予大

6、运河在今日语境中被重构为集体身份认同的参照框架。大运河因巨大的时空体量被整体升华为一个符号,成为可提供集体身份的象征物,成为文化记忆与国家形象的媒介。 大运河是在多元与统一的辨证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特质形象。大运河沿岸所涵盖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白蛇传说、苏绣、吴歌、金龙四大王民间信仰及庙会等,沿途所连缀的区域文化如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多重文化,都是特色显著的文化符号,它们沿着运河的迁移与传播,互相汲取养料、为己所用,却不存在互相吞没与取代,构成既独立也杂糅、主体良性沟通的文化景观。尽管这些区域文化多元多样,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却始终如一、自上而下的贯穿其中,成为

7、其精神实质里从未动摇的精神内核,以及在共同文化魂魄的统摄下全民族共享的精神财富。 这种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的文化特质是国家形象建构的情感焦点。 包容异质与联通世界是大运河对自身空间生产的总结与提炼。包容异质主要体现在大运河在沟通南北过程中,在漫长的时空纠葛中,江南文化特质没有丧失,北方中原文化也没有失去自身认同与诉求,江南文化内部子区域文化的共同与差异也一直存在,而南北文化的互动也形成了全新、统一的中国认同。有时候,“江南”是中国传统中隐性的文化向心力,以此凝聚华夏文化认同;有时候,“江南”又成了隐性的文化离心力,以此区别于意识形态化的北方中原“规范文化” 。 南北交融却不同质化的核心在于容忍

8、文化差异, 容纳异质性文化。 从历史上看,大运河是一条连通世界文化的廊道,其北接长城文化带。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连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巨型文化网络之所以能流畅运转。其本质在于它是在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这才是真正的联通。一方面保有自我,不失去原有的文化根基与血脉,另一方面是平等相待、吐故纳新。在处理好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在联通中真正发现世界,而不是扼杀其他世界。作为一种话语资源,大运河包容异质与联通世界的话语建构是重塑国家形象的当代追求,将不断引领发展当代世界文化,在新的价值框架下培育人类社会的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吴昊叙事主题:大运河聚焦国家形象的三种维

9、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家政策性话语中,人们对它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B近年来,国家征召长城、大运河、黄河等巨型文化符号,以此去建构自身的国家形象,建立一套符合自身文化安全的话语体系。 C大运河作为记忆之场,它的重要使命是借助一以贯之、不曾断裂的文化记忆,来维护民族国家的安全。 D大运河沿岸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沿运河迁移与传播中,淘汰了劣性,交融、杂糅成主体良性沟通的文化景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巨型文化符号,大运河携带的历史与文化基因,有助于建构出一种联通、

10、包容的大国形象。 B中国内外特别的情势,促使中国征召自身的历史资源与文化符号,增强国家形象对内部公众的凝聚力,对外的话语权。 C大运河具有丰厚的历史资源,也是巨型文化网络空间,拥有巨大的时空体量,是文化记忆与国家形象的媒介。 D大运河沟通南北过程中,江南文化、北方中原文化均未丧失自身特质,得益于“江南”的文化向心力与离心力。 3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记忆之场”的一项是( )(3 分) A辛亥革命之后,帝制时代的紫禁城变成了“故宫”,进而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立法形式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1、C2021 年 9 月 18 日是“九一八”事变 90 周年纪念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 D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携月壤回归地球,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在44 年后重返月球获取月球土壤的标志性节点。 4两则材料探讨了同一话题“大运河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5“水网连缀的大运河江苏段,既流传着花香火、秧歌、杂耍、龙灯、麒麟、荡湖船等民间歌舞, 也有昆曲、 徽调、 京剧等精品戏曲养料, 甚至还有一些民歌清曲、 田间号子等乡村艺术,催生了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请结合材料二与之相

12、关的某一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69 题。 文本一:文本一: 落花生落花生 老舍 我是个谦卑的人。但是,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作了皇上,你怎么享受呢?”简直的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什么东西都有个幸与不幸。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你说,凭良心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片,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布尔乔亚!你

13、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的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的,碰到牙上那个乾松酥软!白嘴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种类还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饯的,炒的,煮的,炸的,各有各的风味, 而都好吃。 下雨阴天, 煮上些小花生, 放点盐; 来四两玫瑰露; 够作好几首诗的。瓜子可给诗的灵感?冬夜,早早的躺在被窝里,看着水浒,枕旁放着些花生米;花生米的香味,在舌上,在鼻尖;被窝里

14、的暖气,武松打虎这便是天国!冬天在路上,刮着冷风,或下着雪,袋里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儿;掏出一个来,剥了,慌忙往口中送,闭着嘴嚼,风或雪立刻不那么厉害了。 况且, 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肯神仙似的, 无忧无虑的, 随随便便的,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吃花生,这个人将来要是作了宰相或度支部尚书,他是不会有官僚气与贪财的。他若是作了皇上,必是朴俭温和直爽天真的一位皇上,没错。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着吃,所以我不给他保这个险。 至于家中要是有小孩儿,花生简直比什么也重要。不但可以吃,而且能拿它们玩。夹在耳唇上当环子,几个小姑娘就能办很大的一回喜事。小男孩若找不着玻璃球儿,花生也可以当弹儿。玩法还多着呢。玩了之

15、后,剥开再吃,也还不脏。两个大子儿的花生可以玩半天;给他们些瓜子试试。 论样子,论味道,栗子其实满有势派儿。可是它没有落花生那点家常的“自己”劲儿。栗子跟人没有交情,仿佛是。榛子就更显着疏远。落花生在哪里都有人缘,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这不容易。 在英国,花生叫作“猴豆”Monkeynuts。人们到动物园去才带上一包,去喂猴子。花生在这个国里真不算很光荣, 可是我亲眼看见去喂猴子的人小孩就更不用提了偷偷的也往自己口中送这猴豆。 美国吃花生的不限于猴子。我记得有位美国姑娘,在到中国来的时候,把几只皮箱的空处都填满了花生,大概凑起来总够十来斤吧,怕是到中国吃不着这种宝物。美国姑娘都这样重看花

16、生,可见它确是有价值;按照哥伦比亚的哲学博士的辩证法看,这当然没有误儿。 花生大概还跟婚礼有点关系,一时我可想不起来是怎么个办法了;不是新娘子在轿里吃花生,不是;你可晓得这个典故?其实花轿里真放上一包花生米,新娘子未必不一边落泪一边嚼着。 文本二:文本二: 落花生落花生 许地山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

17、,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18、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写到吃落花生的诸多好处,给人创作的灵感,给困境中的人以慰藉,神仙似的无忧无虑。 B第段中,作者运用比拟、排比、反问的手法,描绘落花生的形象,生动有趣、惟妙惟肖。 C文章取材广泛,自古而今,从中国到外国,自天子而平民,从成人到小孩,海阔天空,内容丰富。 D作者饱含深情,对花生品质进行赞美,同时展现了自己对官僚气、贵族气的厌恶,爱憎分明。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19、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写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种植过程,偏于物质收获;一个是收获节,重在精神收获。 B第段中,“争”字写出了姐弟几个急于表现的心理,符合儿童特点,贴切、自然。 C文章中母亲和父亲的形象特点鲜明,寥寥数语便将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苛展示在读者面前。 D文中父亲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表达了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价值观。 8文本一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落花生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两篇散文同写落花生,语言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

20、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民人。家世孝廉,以儒学显。轨少明敏好学,有器望。 晋惠帝永宁元年正月以散骑常侍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土。 怀帝永嘉二年春二月,张轨病风,口不能言,使其子茂摄州事。陇西内史晋昌张越,欲逐轨而代之,与其兄酒泉太守镇及西平太守曹祛谋,遣使诣长安告南阳王模,称轨废疾,请以秦州刺史贾龛代之。龛将受之,其兄让龛曰:“张凉州一时名士,威著西州,汝何德以代之!”龛乃止。镇、祛上疏,更请刺史,未报,遂移檄废轨,以军司杜耽摄州事,使耽表越为刺史。 轨欲避位归老。长史王融蹋

21、折镇檄,排合入言曰:“晋室多故,明公抚宁西夏。张镇兄弟敢肆凶逆,当鸣鼓诛之!”遂出戒严。会轨长子寔自京师还,乃以寔为中督护,将兵讨镇。遣镇甥太府主簿令狐亚先往说镇,为陈利害。镇流涕曰: “人误我!”乃诣寔归罪,寔南击曹祛,走之。 朝廷得镇、祛疏,以侍中袁瑜为凉州刺史。治中杨澹驰诣长安,割耳盘上,诉轨之被诬。南阳王模表请停瑜,武威太守张琠亦上表留轨;诏依模所表,且命诛曹祛。轨于是命寔帅步骑三万讨祛,斩之。张越奔邺,凉州乃定。 五月,诏封张轨西平郡公,轨辞不受。时州郡之使莫有至者,轨独遣使贡献,岁时不绝。四年十一月,诏加张轨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太常挚虞遗轨书,告以京师饥匮。轨遣参军杜勋献马五

22、百匹、 毯布三万匹。 六年三月, 凉州主簿马鲂说张轨: “宜命将出师。 翼戴帝室。 ”轨从之,驰檄关中,共尊辅愍帝。且言:“今遣前锋督护宋配帅步骑二万径趋长安,西中郎将寔帅中军三万,武威太守张琠帅胡骑二万,络绎继发。” 愍帝建兴二年五月,轨寝疾,遗令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己丑,轨薨,长史张玺等表世子寔摄父位。 (选自资治通鉴第八十四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晋惠帝永宁元年正月/以散骑常侍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为谋主 B晋惠帝永宁元年正月/以散骑常侍张轨为凉州

23、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为谋主 C 晋惠帝永宁元年正月/以散骑常侍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为谋主 D 晋惠帝永宁元年正月/以散骑常侍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为谋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永宁”“永嘉”“建兴”均为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刺史,是我国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原为

24、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来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县令。 C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旧时“京”字单用也可以指代国都。 D 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 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越兄弟与曹祛图谋不轨,请求让贾龛取代张轨,而贾龛的兄长认为张轨为当时名士,声名远扬,取而代之不妥。 B长史王融主持正义,认为晋朝多变故,张轨安抚平定,张镇兄弟却肆意逞凶叛逆,应当讨伐他们,于是他采取了措施。 C 张镇一方势力的瓦解, 离不开他外甥太府主簿令狐亚的劝说, 在令狐亚陈说利害关系之后

25、,张镇幡然悔悟,主动认罪。 D张轨在凉州深得人心,治中杨澹、南阳王司马模和武威太守张琠都上奏挽留张轨,朝廷依照司马模之意诛杀曹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镇流涕曰:“人误我!”乃诣寔归罪,寔南击曹祛,走之。(4 分) (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姚鼐登泰山记)(4 分) 14张轨忠于朝廷,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北斋雨后 (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

26、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注】文同: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本诗为其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他为官期间勤于政务,关心百姓疾苦。 衙: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秉白公事,亦称衙参。 吴画:指画圣吴道子的画,泛指珍贵名画。 15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绝清佳”是诗人对北斋雨后景致的整体评价。诗人喜爱北斋景色,常为此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 B颈联由颔联室外之景,转为室内生活,观画品茗,临轩试茶,高雅不俗,心情恬淡闲适。 C尾联写诗人因山野闲兴增多而荒疏了公务,清幽的景色和闲适的乐趣也勾起诗人对旧日山居生活的怀念。 D全诗景、事

27、、情相融,写景意会即止,抒情曲折婉转,不铺排夸张,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含蓄克制风格。 16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两句,描写庭院无琐事烦扰、静室有安适悠闲,为下文写久困樊笼毫无自由、终于又归返林山做铺垫。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的原因是:“_,_”。 (3)古人常以“樽”指代酒,表达不同的心境,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就以“_”表达相聚的欢乐,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则以“_”表达悲凉的心境。 三

28、、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_地带。 从建立伊始,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进驻塞罕坝的首批 369 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 40%左右。此后,一批批年轻的大学生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不少具有高学历的 90 后、95 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继承前辈艰苦创业的精神,让“美丽高岭”愈发_。 从之前风沙肆虐

29、的荒山秃岭,( )、扎根于此、_,以无畏的勇气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建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现在,塞罕坝的新生代逐渐成长为林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牢牢握紧守护绿色的“接力棒”,继承祖辈父辈把荒山秃岭_成“华北绿肺”的伟大事业。继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切实发挥“地球卫士”的作用,让青春在接续奋斗中出彩。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过渡 郁郁葱葱 久久为功 修复 B过渡 朝气蓬勃 水滴石穿 修复 C过度 朝气蓬勃 久久为功 还原 D过度 郁郁葱葱 水滴石穿 还原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

30、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到今天茫茫林海的绿波涌动,几代塞罕坝人怀揣梦想 B到今天绿波涌动的茫茫林海,几代塞罕坝人怀揣梦想 C到今天茫茫林海的绿波涌动,怀揣梦想的几代塞罕坝人 D到今天绿波涌动的茫茫林海,怀揣梦想的几代塞罕坝人 20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进驻塞罕坝的首批 369 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 40%。 B进驻塞罕坝的首批 369 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大中专毕业生占总数的 40%左右。 C首批进驻塞罕坝的 369 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 40%。 D 首批

31、进驻塞罕坝的 369 人队伍, 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 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 40%左右。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文本一:文本一: 人如种子,落地生根,丰腴也罢,贫瘠也罢,总要在一方土上花开花谢。 适值南方沿海开放年代,我少小离家,老大返乡,家乡似乎不认同她的游子,游子也颇有疏隔之感。 小住旬日, 返回北京。 一踏上十里长街, 马上找回了感觉, 自在, 浩浩乎如风如水。 北京是令我心仪的一方乡土!_,春絮、夏虫、秋叶、冬冰!无北疆的严寒,有瑞雪的飘舞;_,有花木的繁荫。我喜欢北京集山聚水,西北峰峦起伏,绵亘千里,而把峭拔让与

32、五岳;东南开阔辽远,一马平川,又将沃野送给中原。九城之外,河如练,湖如鉴,真山水缀以假山水,参差错落,天然与人工得而兼之。我喜欢听小儿女们那口地道的北京话,即使偶尔夹带些嘎杂语,究竟瑕不掩瑜。也许昔年在大学里研究过方言的缘故,我觉得江南女子带点嗲味的吴侬软语确乎醉人,_;关西大汉一开口诚然铁板铜琶,壮怀激烈,而婆姨们说起来又未免少些婉约。惟独吞食了入声的北京话,得了子思所向往的中庸!无论气候、山水,还是语言,北京都能意达两极而介乎其间,北京是社稷坛中央的黄色土! (节选自郭启宏北京,我心仪的故乡)(节选自郭启宏北京,我心仪的故乡) 文本二: 三代 臧克家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

33、爷 在土里埋葬 1942 年 (选自泥土的歌)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22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的变迁,人们的乡土情结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比较两则文本,结合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简要分析。(5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我的梦想:在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贡献。 屠呦呦 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 我有

34、一个梦,我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递给下一代,我在等待,等待因为我的讲解而有一粒种子留在你的心里, 多少年之后这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发芽, 会长叶, 会开花, 会结果。 叶嘉莹 上述材料中四个人所表述的理想, 哪一个对你更有启示意义?请选择一则, 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 B. A.“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准确,原文是说“人们对这个古老的巨型文化遗产开始重新重视”;另外“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表述不准确,大运河 2014 年进入名录,2017-2020 年

35、才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家政策性话语中。C.“来维护民族国家的的安全”错,依据原文“这也关涉一个民族国家的国家安全”,只是“关涉”,并非目的。 D. “淘汰了劣性”于文无据。 2. D.“得益于江南的文化向心力与离心力”归因错误。 3. D 原文材料二 “典型的情景是人们在特定的纪念日来到某个纪念碑前进行纪念活动” ,强调人的特定的纪念活动,选项无。 4.材料一侧重大运河被国家征召的时代语境,即国家形象之争的话语语境。(2 分) 材料二侧重如何借助大运河文化遗产建构国家形象,重点把握三大叙事主题。(2 分) 5.示例一: 大运河是在多元与统一的辨证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特质形象,从而建构国家形象。(2

36、 分)民间歌舞、精品戏曲、乡村艺术等多重艺术在大运河江苏段这一特定文化空间中流传,这些区域文化多元多样,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却始终贯穿其中,令其共融共生,这种文化特质是国家形象建构的情感焦点。(2 分) 示例二:大运河包容异质而不同质,借此构建国家形象。(2 分)民间歌舞、精品戏曲、乡村艺术等多重艺术在大运河江苏段这一特定文化空间中流传,交融亦不失自身的特质,交融互动形成了全新、统一的中国认同,以此凝聚华夏文化认同,重塑国家形象。(2 分) 6B(反问是突出瓜子没吃头,而不是突出落花生的形象。) 7C(“父亲的严苛”错) 8 (1)将瓜子“小小的一片,不解饿,没味道”与落花生“大大方方”“香喷

37、喷”对比,突出落花生好吃,有益无害,表达对落花生的喜爱。(3 分) (2)将栗子“有势派”,榛子的“疏远”与落花生“家常的自己劲儿”对比,突出落花生平民化的特点,表达对落花生的赞美。(3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老舍文章语言幽默;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体现音乐之美;描写生动传神,带有鲜明的情感态度。(每点 1 分,两点 3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许地山文章的语言质朴无华,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运用儿童的语言,体现童真、童趣;寓深刻的人生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对话中。(每点 1 分,两点 3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A.“阴

38、”做有的状语,故排除 B 和 D, “鲜卑”做“为寇”的主语,故排除 C。“故”前断,也能排除 B 和 C。 11B. 由原文“凉州刺史”可推,非县令。 12. D “朝廷依照司马模之意诛杀曹袪”错。原文“南阳王模表请停瑜,武威太守张琠亦上表留轨;诏依模所表,且命诛曹袪”。王模表请内容为停职袁瑜,诛曹袪是朝廷命令。 13.(1)张镇流着眼泪说:“有人坑害我!”于是到张寔那里认罪受罚,张寔向南攻打曹袪,赶跑曹袪(曹袪逃跑)。(涕:眼泪;诣:到;走:赶跑或逃跑或使动;以上三处各1 分,句意 1 分) (2)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门”。 (限:像门槛一

39、样;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谓:称作;以上三处各 1 分,句意 1 分) 14. 派使者进贡向朝廷输送物资发布檄文并陆续派兵(每点 1 分,共 3 分) 15. C(“野兴渐多公事少”是倒装句,是说因为近来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多。) 16. 此联写北斋雨后之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双禽占竹,两鸟对鸣,一蝶寻花,飞来飞去,传达了作者对此情景的喜爱之情。“占”“寻”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鸟蝶与竹枝花影间飞舞流连,生动传神。(炼字:“占”有占有之意,写出鸟雀的欢喜得意神情,极富活力;“寻”,即寻找,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形象地写出雨后天晴的美景,充满生机。)结构上,承上启下。既

40、是首句“绝清佳”的绝好写照,又为下文作铺垫。 (每点 2 分,共 6 分。第二点答“拟人”或者“炼字”并解释,均可得分) 17.(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举匏樽以相属 一尊还酹江月 18. A 过度:超过;超过一定限度。 过渡: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一个阶段的转型。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 朝气蓬勃:形容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样子,多形容青年。 久久为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水滴石穿: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此处还没有涉及到成功。 还原: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或形状。

41、 修复:修理使恢复完整。和后文“继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相呼应。 19. B 与前文衔接,“绿波涌动”与“风沙肆虐”,“茫茫林海”与“荒山秃岭”结构一致,排除 A.C;与后文衔接,后文标点为顿号,“怀揣梦想”应放后,排除 C.D。 20. C 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进驻塞罕坝的首批的 369 人队伍”中“首批”应提到句首;“约”与“左右”重复。故选 C。 21. 我喜欢北京四季分明(我喜欢北京的四季)无南国的酷热而男子汉说起来毕竟少了些阳刚(意思对即可,每空 2 分,共 6 分) 22.乡土社会乡民依赖土地,不流动。(1 分)三代生动描绘了旧中国农民一家三代的命运,生于泥土,归于

42、泥土。(2 分)北京,我心仪的故乡改革开放,百姓不再只依赖一方水土,流动于不同的城市,由于气候、山水、语言等诸多因素,亦会心仪他乡。(2分)(大意对即可,共 5 分) 23.参考立意:以医者仁心,维护生命与健康稻下乘凉,中国脊梁诗词精魂,花开华夏 【参考译文】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是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的第十七代孙。家族世代举孝廉,以专攻儒学著名。 晋惠帝永宁元年春正月,任命散骑常侍安定人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因为时势多灾多难,心里有保守占据河西地区的想法,所以要求任职凉州。当时凉州境内盗贼横行,又有鲜卑人劫掠。张轨到凉州后,以宋配、汜瑗为主要谋士,把这些盗贼全部讨平,在河西地区威名昭著。 晋

43、怀帝永嘉二年春二月,凉州刺史张轨患风疾,不能说话,让他儿子张茂代理州政。陇西内史晋昌人张越,是凉州名门望族,想驱逐张轨后自己取代他职位,与他哥哥酒泉太守张镇和西平太守曹祛商量,派使者到长安向南阳王司马模(征西大将军)报告,说张轨因病残废,请求让秦州刺史贾龛取代他。贾龛将要接受新职,他哥哥责备贾龛说:“凉州张轨是当代名士,威名传播于西州地区,你有什么德望来代替张轨呢?”贾龛于是没有去接受这个取务。张镇、曹祛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另行任命刺史,没有回音。于是发布檄文废除张轨的职务,让军司杜耽代理州政,又让杜耽表奏任命张越为刺史。 张轨下发告谕,想辞去职位,告老回故乡宜阳。长史王融用脚碎踏张镇的檄文,推

44、开门进去说: “晋朝多变故, 您安抚平定西夏地区, 张镇兄弟胆敢肆意逞凶叛逆, 应当鸣鼓诛讨他们。 ”说完出去,在城中戒严。正赶上张轨的大儿子张寔从京城回来,于是就让张寔任中都护,带兵讨伐张镇。并派张镇的外甥都督府主簿令狐亚先去说服张镇,向他陈说利害关系。张镇流着眼泪说:“有人坑害我!”于是到张寔那里认罪受罚。张寔向南攻打曹祛,曹败走。 朝廷接到张镇、 曹祛的那份奏章, 就任命侍中袁瑜为凉州刺史。 州治中杨澹跃马奔向长安,割掉耳朵放在盘上,诉说张轨被诬陷的情况。南阳王司马模表奏停止任命袁瑜,武威太守张琠亦上奏表挽留张轨,朝廷诏令按照司马模所奏的办,并且诏令诛杀曹祛。张轨于是命令张寔率领三万步兵

45、和骑兵讨伐曹祛,把曹祛斩首。张越逃奔到邺城,凉州于是安定下来。 当年五月, 朝廷封张轨为西平郡公, 张轨推辞而不接受。 当时各州郡都没有到京城的使者,只有张轨独自派遣使者进贡, 每年都不中断。 永嘉四年十一月, 朝廷诏令让张轨担任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光禄大夫傅祗、太常挚虞给张轨去信,告诉他京城饥饿食品匮乏。张轨派遣参军杜勋送去了五百匹马、三万匹毯布。永嘉六年春三月,凉州主簿马鲂对张轨说:“应当让武将出征,以辅助拥戴朝廷。”张轨接受了这个建议,急速将檄文传布关中地区,号召共同尊奉辅佐晋愍帝。并且说:“现在派遣前锋督护宋配率领二万步兵和骑兵,直接奔赴长安,西中郎将张带领中军三万军队,武威太守张率领二万胡人骑兵,陆续出发。” 晋愍帝建兴五月,西平武穆公张轨病危,下达遗令:“文武官员,一定要使百姓安定,对上要报效国家,对下要让家族平安。”五月二十日,张轨去世。长史张玺等人表奏张轨的长子张寔代理他父亲的职务。十月,朝廷任命张寔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