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05861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皖南八校皖南八校”2022”2022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在江东地区,在文王以前,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东北岸建立吴国,江苏丹徒出土的矢簋铭文中有“虞侯矢”,后来周康王把他改封为宜侯。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国王诸子政治地位平等 B. 金文主要记录政治活动 C. 制度变革推进开疆拓土 D. 周初国家经济实力强大 2. 汉武帝时,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设平准官总管全国“均输”来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

2、贱则买之”。汉武帝均输平准政策 A. 增强朝廷经济实力 B. 威胁汉代中央集权 C. 是重农抑商的体现 D. 为“推恩令”奠基 3. 针对宋辽及宋夏和议,有人认为北宋“以钱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南宋李焘则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观点上的差异 A. 因阶级立场不同所致 B. 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 C. 体现不同时代的要求 D. 有利于深入认识历史 4. 二程(程颗程颐)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朱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

3、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二程与朱熹 A. 以自然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B. 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 C. 以宇宙之理论证人生之理 D. 以儒学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5. 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市场英国本可能介入美国(内战)以重启棉花贸易,但却选择投入中国的内战。事后英国首相会把介入中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英国靠着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依据材料我们可以推论 A.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责任在美国 B. 英国的干预导致太平天国失败 C. 近代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趋势 D. 英国外交政策是“亲美仇华” 6.

4、如图为讽刺马关条约的漫画,漫画揭示了 2 A. 西方列强对华分而治之的策略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西方列强抵制瓜分中国的企图 D.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7.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延聘新文化运动领袖如陈独秀为文科长,聘胡适为教授,同时请来思想守旧而有真才实学的刘师培、辜鸿铭担任教授。此举表明蔡元培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 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D. 努力创建世界第一流大学 8. 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 ,这五年最可能是 年份 粮食总产量 钢铁总产量 19765 万吨 800 万吨 16968

5、万吨 1122 万吨 14385 万吨 1351 万吨 13650 万吨 870 万吨 15441 万吨 667 万吨 A. 1949 年1953 年 B. 1958 年1962 年 C. 1966 年1970 年 D. 1978 年1982 年 9. 克里斯提尼改革规定,十个地区部落各选举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将军之职按公民自费服役传统,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要自己出资装备一切(包括勤务兵) 。这一规定 A. 体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 B. 反映了古罗马尚武倾向 C. 有利于奴隶主贵族掌权 D. 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 10. 美国 1787 年制宪会议与会者格利声称,国家所蒙受的不幸多来自“过度的

6、民主”。另一与会者汉密尔顿声称,一切社会都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前者是富裕的,出身名门,后者是人民群众,他们很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言论将增加宪法的 3 A. 民主性 B. 专制性 C. 平等性 D. 制衡性 11. 据统计,1900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9%, 1870-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 这两类商品贸易额都增加了 2 倍多。材料旨在说明 A. 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均衡化 B. 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 C. 工业国与农业国差距消失 D. 科技是世界经济最强动力 12. 二战后,欧美史

7、学家把计量手段与历史研究相结合,计量史学产生。其实运用计量方法研究历史源于中国汉代司马迁史记 ,但真正成为史学流派则是在战后西方国家。计量史学的出现 A. 说明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 B. 史学研究必须中外关照 C. 历史研究离不开方法创新 D. 现代科技推动史学发展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餐是西方国家膳食的统称,中国人初称之为“番菜”,亦称“大菜”。鸦片战争以前,西餐就由外国传教士献艺款客和使节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国,像“西洋饼”、“葡萄酒”等西洋名品在宫廷、王府和权贵之家的宴席上可以见到,但对中下层社会来说、这些西方食品只是他们私下聊天的趣闻。鸦片战争

8、以后,西餐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清末各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和“咖啡店”。不少中国食店也开始增营西餐或“日本料理”。北京在光、宣之际,即有醉琼林、裕珍园、得利面包房等 30 余家西式食品店,天津、上海、广州、汉口等城也有类似的情况。辛亥之后,在一些大中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见,这种风气由城市而农村、由沿海面内地,以至一些边远县城也开始流行西餐。如上海“遇有佳客,尤非大菜花酒,不足以示诚敬”。在重庆“民国光复,雄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未会,烦费日增”。四川绵阳县至清末叶,竞尚海味,民国以来,舶来品输入,以中产人。宴客一席,亦费钱十万”。在上层社会,西餐更受

9、欢迎,宫廷、王府和民国社会名流的公馆,大都聘有番莱厨师,或设番菜房,专门为其服务。 摘自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 材料二 19 世纪 60 年代,欧美各国多次要求在中国沿海及内陆设立电线、建立电报机构,但均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1879年,李鸿章深感“电报实为防务之必需之物”,首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和天津之间架线试设电报,收效良好。到 1908年全国电报线路长达 90897华里。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西方国家在进行工业革命之前,曾经用几百年时间做了准备东方国家的近代化,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即西方国家的侵略而造成民族危机的条件下起动的因为几手没有前近代化的准备,因而 4 在工业化启动之后,还要

10、进行补课,在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等体制方面的改革,甚至思想观念的解放,是在不断穿插、交错中推进的。 摘自于维栋东西方近代化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简述西餐传入中国和中国通讯近代化的概况。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西方近代化的不同路径。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两宋记事 北宋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包括转运使在内,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1069年

1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请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日的。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然,天下足 1005年,宋辽签订合议,维持已有边界,宋辽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伐物,称为“岁币”;1044年,宋夏达成合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命号,北宋每年送给夏钱物,称为“岁赐”:111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合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墩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店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宋朝海外贸易非常活跃,外贸

12、税收成为两宋国岸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取士不问家世,婚烟不问网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宋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论妇(罪妇)柴氏,挤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婴,后为张齐証所得,向敏中为此记恨在心,串通薛居正孙违诏贸其居地,互相间得不可开交。 宋代以文治天下,崇文抑武,宋太祖立下“不杀士大夫”祖训。 “北宋五子”开创理字,而宋朱业成为理学集大成者”。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若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5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格拉古兄弟改革前,罗马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已造成严重社会后果

13、,失地农民迫切要求重新获得土地,贵族中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农民破产有损兵源和安定,也在筹划复兴小农的土地改革方案。格拉古兄弟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循着罗马贵族的仕途先后担任神职和军职,在人民中颇有成望。公元前 133 年,在罗乌平民和贵族改革派的支持和拥护下,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保民官,随即提出土地改革法案。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 500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通过 1000 犹格,超限土地收归国家分给无地农民。提比略格拉古的法案后遭到元老贵族极力反对,后来提比略格拉古及其拥护者 300余人被反对派杀害。公元前 133 年和公元前 132 年,提比略格拉古之弟盖约连任两届保民官。任职

14、之初,盖约提出法案禁止被人民罢免的高级官员和保民官再次任职,规定非经人民审理不得判处公民死刑,随即恢复提比略格拉古土地改革法案。为了防止灾荒他实行了粮食法,由国家购进粮食,低价卖给农民。盖约还推行筑路法以改善交通并解决无业平民就业问题。还推行军事法、行省包税制。盖约改革遭到反对派极力反对, 公元前 122 年.盖约其拥护者 3000 余人惨遭杀害。 在古罗马处于城邦危机时期.小农分化和破产已成历史趋势的条件下,格拉古兄弟改革难以成功,但改革缓和了土地集中进程,改善了部分平民生活条件,沉重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这些都具有明显进步性。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

1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格拉古兄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措施并予以简要评析。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 8月 27 日,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条约 (即非战条约 ) 。同一天,美国向 18国国家发出了邀请,建议加入公约。中国南京政府代表于 1928 年 11月 27 日在华盛顿签字加入该条约。1928年 4月至 8月期间,苏联对美、法未邀请苏联参加签署非战公约表示不满,一方面表明苏联愿意加入公约,另一方面谜责把苏联排除在外。苏联要求加入公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和扩大苏联的国际联系与合作。苏联最终于 9月 5 日正式签字加

16、入公约。但苏联对公约提出保留,苏联的保留为:“公约的最先参加国在外交文书往来中提出的保留对苏联没有约束力”。此外,“苏联政府认为不但是宣布战争,而且连由任何国家已开始的一切实际军事行动,不管这些行动有如何辩白理由,均应视为破坏公约的行为”,先后有 60 多个国家加入非战公约。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加入非战公约的目的。 6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数上书论事,建言班固汉书舛谬,命与王洙并校司马迁、范哗二史。书奏,擢集贤校理。范仲淹贬饶州,谏官御史莫敢言。靖言落职监筠州

17、酒税靖繇是益知名。庆历中,仁宗锐意欲更天下敝事,增谏官员,使论得失,以靖为右正言。靖在职数言事,尝论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王举正不才,不宜在政府;狄青武人,使之独守渭州,恐败边事。其说多见纳用。会西鄙厌兵,元昊请和,议增岁赐。靖言不必曲意俯徇,以贻国羞。擢知制诰。侬智高反邕州,乘胜掠九郡,以兵围广州。朝廷方顾南事,诏以广南西路委靖经制。智高西走邕州,靖策其必结援交阯,而胁诸峒以自固,乃约交德政会兵击贼于邕州,备万人粮以待之;又募侬、黄诸姓酋长,皆縻以职,使不与智高合。既而朝廷遣狄青、孙沔将兵共讨贼,贼平。迁尚书工部侍郎。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卒。特赠刑部尚书,谥曰襄。 节选自宋史余靖传 ,有

18、删改 (1)根据材料,概括余靖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余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材料“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东北岸建立吴国”“后来周康王把他改封为宜侯”体现的是西周通过分封制拓展了疆域范围,C 项正确;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国王诸子政治地位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 A 项;材料与金文记载的内容无关,排除 B 项;周初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均输与平准是汉武帝时期两项重要的经济政策,由桑弘羊提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面临的财政危机.这两项政

19、策相辅相成,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打击囤货居奇具有重要意义,故 A 项正确,排除 B 项;材料中未涉及对农业的政策,排除 C 项;“推恩令”与均输平准政策没有联系,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答案】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针对宋朝对少数民族的岁币或者岁赐,史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屈辱的,也有人认为节省了大批的军费开支,因此该观点的差异有利于深入认识历史,D 项正确;材料与阶级立场、 7 不同的历史观及时代要求的说法无关,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4【答案】B 【详解】材料“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体现的是二程与朱熹均认为理的本质是儒

20、家的纲常伦理道德,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二程与朱熹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ACD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B 项。 5【答案】C 【详解】材料“或者换句话说,英国靠着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是一场中国的内战, 也是国际贸易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的是近代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趋势 ,C 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AB 项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与英国的对外政策无关,且英国并非是“亲美仇华”,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答案】B 【详解】材料中的漫画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

21、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 项正确;材料与西方列强对华分而治之的策略的说法无关,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非列强抵制瓜分中国的企图,排除 C 项;D 项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故选 B 项。 7【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此当时的教授既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又有思想守旧而有真才实学的人才,B 项正确;材料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及努力创建世界第一流大学的说法无关,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8【答案】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呈现下滑后又上涨

22、的趋势,钢产量增加后又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1958 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导致农业生产遭受破坏,钢产量增加迅猛,但是却导致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 1960 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主要调整的是失调的国民经济比重,因此这一时期粮食产量有所回升,钢产量相对下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故选B 项。 9【答案】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克里斯提尼改革后的将军之职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要自己出资装备一切,因此该规定将广大下层公民排斥在政权之外,迎合了奴隶主贵族把握政权的需要,C 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度的残酷性说法无关,排除 A 项;克里斯提尼

23、改革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与古罗马无关,排除 B 项;材料与推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说法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答案】D 8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格利反对的直接民主,认为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主张社会精英和广大群众之间形成制衡机制,D 项正确;材料与民主性、专制性及平等性的说法无关,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1【答案】A 【详解】材料“英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体现的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中心的特征;材料“1870-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均衡化的趋势,因此

24、A 项正确;材料与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无关,排除 B 项;工业国与农业国仍然有巨大的差异,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科技的作用,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二战后,欧美史学家把计量手段与历史研究相结合,计量史学产生”和所学知识可知,计量史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因此计量史学的出现反映的是现代科技推动史学发展,D 项正确;材料与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史学研究必须中外关照及方法创新的说法无关,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3【答案】 (1)西餐传入中国概况: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将西餐传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西餐在城市

25、流行;辛亥之后,西餐由城市推向农村、由沿海推向内地。 中国通讯近代化概况:由拒绝到主动推进;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2)特点:呈现阶段性特征;由被动推进向主动学习转变;存在不平衡性;取得重要成果,影响日益扩大;属于后发被动型。由浅入深,由器物层面到政治层面再到思想层面:近代化与民族救亡相结合; (3)路径:西方现代化遵循先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再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革命) ,再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的路径;而中国近代化是在深重民族危机背景下的被动行为,路径不同寻常,走了一条先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再政治近代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再思想近代

26、化(新文化运动)的路径。 【小问 1 详解】 西餐传入中国概况: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前,西餐就由外国传教士献艺款客和使节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国”可归纳出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将西餐传入中国;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后,西餐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可归纳出鸦片战争以后,西餐在城市流行;根据材料“辛亥之后,在一些大中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见,这种风气由城市而农村、由沿海面内地”可归纳出辛亥之后,西餐由城市推向农村、由沿海推向内地。中国通讯近代化概况:根据材料“但均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首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和天津之间架线试设电报,收效良好”可归纳出由拒绝到主动推进及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小问 2

27、 详解】 特点: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呈现阶段性特征及不平衡性;从对待西方的态度来看,由被动推进向主动学习 9 转变及属于后发被动型;从取得的成果来看,取得重要成果,影响日益扩大;从学习的内容来看,由浅入深,由器物层面到政治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受民族危机影响,近代化与民族救亡相结合。 【小问 3 详解】 路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现代化遵循先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再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革命) ,再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的路径;根据材料“东方国家的近代化,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即西方国家的侵略而造成民族危机的条件下起动的”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是在深重民族危机背景下的被动行为

28、,路径不同寻常,走了一条先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再政治近代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再思想近代化(新文化运动)的路径。 14【答案】示例:题目:两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进步;两宋社会发展与进步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以中原和南方为统治重心的北宋,以南方为统治重心的南宋,坐拥当时中国经济重心,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高度发展。宋朝海外贸易非常活跃,外贸税收成为两宋国库重要财源,国内民间贸易十分活跃,政府取消对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由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9、这些都在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思想不断解放,社会观念更新。两宋时期,门第观念受到很大冲击,“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妇女再嫁现象增多,“轻利”观念被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携资再嫁的嫠妇(寡妇)柴氏就是例证;官府对社会的控制也不断放松,土地买卖不受限制,以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详解】这是一道开放式题目,允许考生自主关联材料信息,自主选择角度提出论点,拟定相关论题。本题要求考生对两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有深刻理解和认识,并能调动和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加以论述。示例仅为示范,其它角度也可。例如,确立题目是,两宋时期经济获得

30、了较快发展;围绕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现展开论述即可,两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以中原和南方为统治重心的北宋,以南方为统治重心的南宋,坐拥当时中国经济重心,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高度发展。宋朝海外贸易非常活跃,外贸税收成为两宋国库重要财源,国内民间贸易十分活跃,政府取消对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由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些都在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思想不断解放,社会观念更新。两宋时期,门第观念受到很大冲击,“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

31、问阀阅”;妇女再嫁现象增多,“轻利”观念被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携资再嫁的嫠妇(寡妇)柴氏就是例证;官府对社会的控制也不断放松,土地买卖不受限制,以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本题还可以从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中央和地方大分权,导致积贫积弱,被迫进行改革的角度论述两宋历史。 10 15【答案】 (1)背景: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阶级矛盾尖锐;有识之士筹划土地改革;罗马陷入统治危机。 (2)主要措施:改革土地制度,规定贵族土地占有限额,分给无地农民土地;限制贵族权力,保障平民权益;推行粮食法、筑路法、军事法、行省包税制。 【小问 1 详解】 背景: 根据材料“罗马土地

32、集中和农民破产已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可归纳出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 阶级矛盾尖锐; 根据材料“贵族中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农民破产有损兵源和安定, 也在筹划复兴小农的土地改革方案”可归纳出有识之士筹划土地改革;根据材料“提比略 格拉古的法案后遭到元老贵族极力反对,后来提比略 格拉古及其拥护者 300 余人被反对派杀害”可归纳出罗马陷入统治危机。 【小问 2 详解】 主要措施:根据材料“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 500 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通过 1000 犹格,超限土地收归国家分给无地农民”可归纳出改革土地制度,规定贵族土地占有限额,分给无地农民土地;根据材料“盖约提出法案禁止被人民罢免的高级官员和保民官

33、再次任职,规定非经人民审理不得判处公民死刑”可归纳出限制贵族权力,保障平民权益;根据材料“由国家购进粮食,低价卖给农民”“还推行军事法、行省包税制”可归纳出推行粮食法、筑路法、军事法、行省包税制。 16【答案】 (1)特点:美、法主导;加入国家多,影响大;通过保留条件逃避履约责任,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 (2)目的:应对战争危险,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为苏联经济建设争取和平外部环境;塑造爱好和平国际形象,改善外交环境;扩大苏联的国际影响,参与和扩大国际合作。 【小问 1 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条约 (即非战条约 )”可归纳出美、法主导;根据材料“美国向 18 国国家发出了邀

34、请,建议加入公约”可归纳出加入国家多,影响大;根据材料“公约的最先参加国在外交文书往来中提出的保留对苏联没有约束力”可归纳出通过保留条件逃避履约责任,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 【小问 2 详解】 目的:根据材料“苏联要求加入公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和扩大苏联的国际联系与合作”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应对战争危险,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为苏联经济建设争取和平外部环境、塑造爱好和平国际形象,改善外交环境、扩大苏联的国际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17【答案】 (1)主要事迹:校正史书;为范仲淹辩论;屡次公正言事;言请拒绝西夏议增岁赐;平依智高叛乱。 11 (2)优秀品质:公正言事;敢于斗争;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才能,有谋略。 【小问 1 详解】 主要事迹:根据材料“命与王洙并校司马迁、范哗二史”可归纳出校正史书;根据材料“范仲淹贬饶州,谏官御史莫敢言”可归纳出为范仲淹辩论;根据材料“增谏官员,使论得失,以靖为右正言”可归纳出屡次公正言事;根据材料“靖言不必曲意俯徇,以贻国羞”可归纳出言请拒绝西夏议增岁赐;根据材料“既而朝廷遣狄青、孙沔将兵共讨贼,贼平”可归纳出平依智高叛乱。 小问 2 详解】 优秀品质:结合上述分析的事迹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公正言事、敢于斗争、不计较个人得失及有才能,有谋略等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