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48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连云港市连云港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九年级学年九年级上上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积累一、积累 运用(运用(3030 分)分)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 (2)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 (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 (4)露从今夜白,_。 (杜甫月夜忆舍弟 ) (5)寂寂江山摇落处,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6)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7)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

2、8)古诗文中优美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如:张岱用“雾凇沆砀,_,上下一白”勾勒冬夜的湖中雪景,温庭筠用“_,人迹板桥霜”描绘初春山村的黎明之景:秦观用“正莺儿啼,_,蝶儿忙”状写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水浒传中“忠义”思想的理解,我们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作者创作意图、时代背景综合进行。 B. 记录 2020年全民抗疫感人事迹的电视剧最美逆行者 ,让观众对平民英雄的看法逐渐茅塞顿开。 C. 美国在大选结束后,依然不顾国内民众的利益,在贸易政策上一意孤行,继续保持对中国施压的态势。 D.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我们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独善其身思

3、想,与各国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优先对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我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 B.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近 2000 多克的月球样品,在内蒙古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 教育部颁布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 D. 元旦期间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史书编撰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等,清

4、乾隆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为正史,这二十四部史书都是纪传体史书。 B.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会试、乡试和殿试,其中乡试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乡试的必须是举人,考中称为贡士,第一名称解元。 C.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中的“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春季为正三月,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和季春。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社”指士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5.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园丁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象征,解读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的不同阶段正如不同花期的花,四时不同,绽放的状态便也大

5、相径庭。 B. 黎明的通知 中, “黎明”象征着革命的胜利与全国的解放。 诗中的许多细节描绘出了人们为“黎明”的到来而欢欣雀跃的场景。 C. 世说新语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如:性急吃鸡蛋的王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谢安、智谋过人的王羲之等。 D.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狐鬼花妖的故事,如:婴宁帮助冯相如脱离牢狱之灾、聂小倩帮助宁采臣转危为安、成名变成促织救父等。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文、戏曲、书画、书法、民俗等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读经典诗文,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_,_;聆听民族戏曲,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k守我们的初心,在传统

6、文化中行走,j 取传统智慧、弘扬民族精神,持之以桓地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我们身心飞扬、情感博发、精神升华、人生闪亮!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结合材料内容,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结构一致。 7. 名著阅读简答题。 简述简爱离开罗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和沼泽居的原因。 8. 阅读下面选段,概括简爱的形象特点。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相貌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遵循习俗、常规,而是我的灵魂在同你的灵魂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

7、墓,彼此平等,本就如此! 二、阅读二、阅读 赏析(赏析(6060 分)分) 9. 阅读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完成问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请分析颔联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 阅读欧阳修醉翁亭记 丰乐亭记选段,完成问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8、,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9、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伛偻提携 杂然而前陈者 掇幽芳而荫乔木 遂书以名其亭焉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4)结合选段,你认为滁州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原因是什么? 11.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马二先生看了帖子,说道:尊名向在诗上见过,久仰久仰!公孙道:先生来躁选政,乃文章山斗,小弟仰慕,晋谒已迟。店里捧出茶来吃了,公孙又道:先生便是处州学,想是高补过的。马二先生道:小弟补禀二十四年,蒙历任宗

10、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公孙道:遇合有时,下科一定是抡元无疑的了。说了一会,公孙告别。马二先生问明了住处,明日就来回拜。公孙回家向鲁小姐说:马二先生明日来拜,他是个举业当行,要备个饭留他。小姐欣然备下。 次早,马二先生换了大衣服,写了回帖,来到蘧府,公孙迎接进来,说道: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今蒙赐顾,宽坐一坐,小弟备个家常饭,休嫌轻慢。马二先生听罢欣然。公孙问道:尊选程墨,是那一种文章为主?马二先生道:文章总以理法为主,任他风气变,理法总是不变,所以本朝洪、永是一变,成、弘又是一变,细看来,理法总是一般。大约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带注疏气不过失之于

11、少文采,带词赋气便有碍于圣贤口气,所以词赋气尤在所忌。公孙道:这是做文章了,请问批文章是怎样个道理?马二先生道:也是全不可带词赋气。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所以小弟批文章,总是采取语类 或间上的精语。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篇,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才为有益。将来拙选选成,送来细细请教。说着,里面捧出饭来,果是家常肴撰:一碗燉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的稀烂的猪肉。马二先生食量颇高,举起箸来向公孙道: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这鱼且不必动,倒是肉好。当下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

12、净,里面听见,又添出一碗来,连汤都吃完了。抬开桌子,啜茗清谈。 马二先生问道:先生名门,又这般大才,久已该高发了,因甚困守在此?公孙道:小弟因先君见背的早,在先祖膝下料理些家务,所以不曾致力于举业。马二先生道:你这就差了。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

13、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上,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一席话说得蘧公孙如梦方醒。 (1)鲁小姐为什么会欣然答应丈夫并用丰盛的饭菜来招待马二先生? (2)马二先生与蘧公孙谈及孔子、孟子、公孙弘、董仲舒等人之事的用意是什么? (3)鲁迅认为马二既是位迂腐儒生,又是君子。请结合选段分析鲁迅这样评价马二的原因。 (4)马二没有中举却精通选文,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用意。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

14、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如此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正如瑞典汉学室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说来,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 年 9月 25 日) 【材料二】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

15、但伴随着字形字体的演变,汉字又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也成为美的载体:汉隶的生动流畅、魏碑的雄浑大气、唐楷的法度庄严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性情志趣尽显其中。 (摘编自人民网2020年 9月 26 日) 【材料三】 我们熟知的甲骨文是成系统的中国文字,代表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高峰,而在此之前,中国文字已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从诸多考古发现中,能够寻绎出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如距今 5000 多年的大汶口遗址陶缸和良渚文化陶器上的不少刻画符号相同或近似,体现了南北文化的密切交流,文字意义更是十分明显。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骨耜上有个刻划符号,是农具的象形,明显是甲骨文辰字的前身,体现了当时的

16、农业发展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字有着较早的起源,并成为中华文明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学习时报2020 年 12月 7 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脉相通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 B. 从甲骨文、金文开始,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 C. 汉字是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性情志趣。 D. 中国文字有着较早的起源,产生之初就是成系统的,主要以甲骨文为代表。 (2)请写出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概括文字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13. 阅读

17、下面的小说,完成问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A】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 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他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

18、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 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 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

19、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

20、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

21、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 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 【B】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

22、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1)分析【A】处画线句子作用。 (2)赏析下面句子。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3)有评论家认为: 【B】处写照相馆经理因玻璃破碎而大骂一事是神来之笔,绝妙很。请分析这一情节的作用。 (4)“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玻璃”作为小说的标题? 三、表达三、表达 交流(交流(6060 分)分) 14. 作文。 人生是场旅行,我们生来就是行者。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美丽的风景、美妙的故事、美好的情感都在愉悦着我们。来场美丽的行走吧。 请以“美丽的行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2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连云港市连云港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九年级学年九年级上上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3030 分)分)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 (2)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 (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 (4)露从今夜白,_。 (杜甫月夜忆舍弟 ) (5)寂寂江山摇落处,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6)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

24、示侄孙湘 ) (7)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8)古诗文中优美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如:张岱用“雾凇沆砀,_,上下一白”勾勒冬夜的湖中雪景,温庭筠用“_,人迹板桥霜”描绘初春山村的黎明之景:秦观用“正莺儿啼,_,蝶儿忙”状写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 【答案】 . 江山如此多娇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月是故乡明 . 怜君何事到天涯 . 云横秦岭家何在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天与云与山与水 . 鸡声茅店月 . 燕儿舞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

25、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多娇、蜡炬、何事、天涯、秦岭、赋新词、茅店月、燕儿舞”等字词容易写错。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水浒传中“忠义”思想理解,我们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作者创作意图、时代背景综合进行。 B. 记录 2020年全民抗疫感人事迹的电视剧最美逆行者 ,让观众对平民英雄的看法逐渐茅塞顿开。 C. 美国在大选结束后,依然不顾国内民众的利益,在贸易政策上一意孤行,继续保持对中国施压的态势。 D.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我们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独善其身思想,与各国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

26、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与“逐渐”语义矛盾,使用不当; C一意孤行: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 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优先对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我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 B.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近 2000 多克的月球样品,在内蒙古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 教育部颁布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

27、行) ,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 D. 元旦期间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B.“近”与“多”语义矛盾,去掉任意一个即可; C.“颁布制定”语序不当,改为“制定颁布” ; D.“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语序不当,应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故选 A。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史书编撰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等,清乾隆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为正史,这二十四部史

28、书都是纪传体史书。 B.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会试、乡试和殿试,其中乡试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乡试的必须是举人,考中称为贡士,第一名称解元。 C.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中的“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春季为正三月,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和季春。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社”指士土神, “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B “其中乡试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乡试的必须是举人,考中称为贡士”有误,乡试在省城举行,参加考试的是本省秀才和监生。考中者称为“举人” 。故选 B。 5.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

29、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园丁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象征,解读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的不同阶段正如不同花期的花,四时不同,绽放的状态便也大相径庭。 B. 黎明的通知中, “黎明”象征着革命的胜利与全国的解放。诗中的许多细节描绘出了人们为“黎明”的到来而欢欣雀跃的场景。 C. 世说新语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如:性急吃鸡蛋的王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谢安、智谋过人的王羲之等。 D.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狐鬼花妖的故事,如:婴宁帮助冯相如脱离牢狱之灾、聂小倩帮助宁采臣转危为安、成名变成促织救父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 “婴宁帮助冯相如脱离牢狱之灾”有误,应为

30、:婴宁帮助王子服脱离牢狱之灾。 “成名变成促织救父”有误,应为:成名的儿子变成促织救父。故选 D。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文、戏曲、书画、书法、民俗等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读经典诗文,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_,_;聆听民族戏曲,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k守我们的初心,在传统文化中行走,j 取传统智慧、弘扬民族精神,持之以桓地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我们身心飞扬、情感博发、精神升华、人生闪亮!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结合材料内容,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结构一致。 【答案】 (1)

31、恪;汲 (2)桓恒;博勃。 (3)示例:临摹古体书法,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 【解析】 【小问 1 详解】 k 恪,恪守:严格的遵守。 j 汲,汲取:吸收,摄取。 【小问 2 详解】 持之以桓持之以恒,意为:长久地坚持下去。 博发勃发,意为:焕发,蓬勃生发。 【小问 3 详解】 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从“书画、书法、民俗”等选择一项,根据前句和后句的格式拟写即可。如:欣赏古典书画,我们的品味得到提升。 7. 名著阅读简答题。 简述简爱离开罗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和沼泽居的原因。 【答案】简爱离开罗沃德学校的原因:在罗沃德学校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随后找到的家庭教师的工作使她得以离开。 简爱

32、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她的道德观念不允许她作为一个不合法的妻子继续生活在这个庄园,所以离开桑菲尔德庄园。 简爱离开沼泽居的原因:她感受到了罗切斯特爱的呼唤,于是她离开沼屋。 【解析】 【详解】简爱离开罗沃德学校的原因:罗沃德学校教规严厉,生活艰苦,这的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简爱受到学校主管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的惩罚,在一个凳子上站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时候海伦彭斯过来安慰她,还给她端来了咖啡和面包。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简爱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学校任教两年。她最好的朋友海伦患肺病去世、敬仰和感激的至爱之师和人生挚友谭波尔小姐也因结婚离开

33、,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离开了罗沃德孤儿院。 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简爱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她的学生是一个不到 10 岁的女孩阿黛勒(阿黛尔),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后来,简爱在一天黄昏外出散步时,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简爱对外貌、社会地位、财富的无力感而产生的自卑使她对情感不能确定,后面婚礼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 15 年前已经结

34、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伯莎梅森。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爱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简爱离开沼泽居的原因:简爱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在沼泽山庄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不久,简爱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爱决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请求简爱嫁给他,但是圣约翰对她并非真心相爱,而是认为她适合做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简爱也明白自己与圣约翰的结合并非出于爱情,所以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简爱苦恼中祈求上天帮助,听到了冥冥中的三声召唤,她决定离开沼泽居,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庄园已成废墟,疯女

35、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双目失明。简爱在芬丁庄园找到了他。变故并没能阻止简爱与罗切斯特相爱,他们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8. 阅读下面选段,概括简爱的形象特点。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相貌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遵循习俗、常规,而是我的灵魂在同你的灵魂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彼此平等,本就如此! 【答案】自尊、自爱、敢爱敢恨。 【解析】 【详解】补题考查分析名著中人物形象。 根据选段中的“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和“彼此平等”可知,她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她认为自己与罗切斯特是平等的人。

36、 根据选段中的“你想错了! ”可知,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却直言不讳地指出罗切斯特思想的错误。 二、阅读赏析(二、阅读赏析(6060 分)分) 9. 阅读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完成问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请分析颔联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颔联融情于景、象征暗示、波谲云诡壮阔景象,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 (2)前朝秦汉的兴亡之事。对唐王朝气息奄奄、颓势难救的衰

37、败形势的痛借与感慨之情。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颔联意为: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满楼风声飒飒。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 “行人” ,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当年事”指前朝秦

38、汉的兴亡之事。 “故国” ,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 ,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莫问”二字,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作者对唐王朝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10. 阅读欧阳修醉翁亭记 丰乐亭记选段,完成问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39、,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

40、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伛偻提携 杂然而前陈者 掇幽芳而荫乔木 遂书以名其亭焉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4)结合选段,你认为滁州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孩子;杂乱的样子;采摘;命名。 (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

41、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4)太守与民同乐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老人和孩子。提携:孩子。 (2)句意为:杂乱地在前面摆着。杂然:杂乱的样子。 (3)句意为: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掇:采摘。 (4)句意为: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名:命名。 【小问 2 详解】 考查断句。句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可概括句意来断句。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交代事实,找到这样的美景,这也是作者出游的原

42、因。 “乃日与滁人”交代游玩的众人。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交代游玩的内容。故断句为: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其,他们;述,记述;以,用;者也句式表判断;(2)幸,庆幸;乐,以为乐;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丰成,丰收成熟;喜,乐意。 【小问 4 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甲段中的“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非丝非竹,射者中,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描写的是太守与滁州人民宴饮作乐的情景。

43、“醉能同其乐”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乙段第二段中的“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同样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正是因为欧阳修有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所以他才能在被贬之后没有意志消沉, 反而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使治下百姓生活安乐富足。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

44、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是太守喝醉了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乙】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

45、,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11.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马二先生看了帖子,说道: 尊名向在诗上见过,久仰久仰! 公孙道: 先生来躁选政,乃文章山斗,小弟仰慕,晋谒已迟。 店里捧出茶来吃了,公孙又道: 先生便是处州学,想是高补过的。 马二先生道:小弟补禀二十四年,蒙历任宗师

46、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 公孙道: 遇合有时,下科一定是抡元无疑的了。 说了一会,公孙告别。马二先生问明了住处,明日就来回拜。公孙回家向鲁小姐说: 马二先生明日来拜,他是个举业当行,要备个饭留他。 小姐欣然备下。 次早,马二先生换了大衣服,写了回帖,来到蘧府,公孙迎接进来,说道: 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今蒙赐顾,宽坐一坐,小弟备个家常饭,休嫌轻慢。 马二先生听罢欣然。公孙问道: 尊选程墨,是那一种文章为主?马二先生道: 文章总以理法为主,任他风气变,理法总是不变,所以本朝洪、永是一变,成、弘又是一变,细看来,理法总是一般。大约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带

47、注疏气不过失之于少文采,带词赋气便有碍于圣贤口气,所以词赋气尤在所忌。 公孙道: 这是做文章了,请问批文章是怎样个道理? 马二先生道: 也是全不可带词赋气。 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 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所以小弟批文章,总是采取语类 或间上的精语。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篇,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才为有益。将来拙选选成,送来细细请教。 说着,里面捧出饭来,果是家常肴撰:一碗燉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的稀烂的猪肉。马二先生食量颇高,举起箸来向公孙道: 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这鱼且不必动,倒是肉好。 当下

48、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里面听见,又添出一碗来,连汤都吃完了。抬开桌子,啜茗清谈。 马二先生问道: 先生名门,又这般大才,久已该高发了,因甚困守在此?公孙道: 小弟因先君见背的早,在先祖膝下料理些家务,所以不曾致力于举业。 马二先生道: 你这就差了。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

49、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上,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 ,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一席话说得蘧公孙如梦方醒。 (1)鲁小姐为什么会欣然答应丈夫并用丰盛的饭菜来招待马二先生? (2)马二先生与蘧公孙谈及孔子、孟子、公孙弘、董仲舒等人之事的用意是什么? (3)鲁迅认为马二既是位迂腐的儒生,又是君子。请结合选段分析鲁迅这样评价马二的原因。 (4)马二没有中举却精通选文,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用意。 【答案】 (1)马二先

50、生“举业当行” ,精通选文;鲁小姐精通八股,痴迷举业;鲁小姐望夫成龙,希望丈夫能事举业,挣取功名。 (2)表明“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是做官的唯一途径;劝说蘧公孙研读八股,走科举之路。 (3)马二痴迷科举,热衷八股:连续考过六七个第一,没有中举后却依然宣扬八股取士,致力于从理法角度选文,极力劝说蘧公孙参加科举,所以是迂腐的。马二为人坦诚,憨直实在:觉得猪肉好吃就吃得干净,不虚套;待人诚挚,古道热肠:耐心地讲解做八股文和选文章,热情地劝说蘧公孙走科举之路,体现出了君子之风。 (4)突出马二对科举功名的痴迷,体现科举制度对人的异化;马二坚持理法却没有中举,但却成为选文大家,增强小说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数学 > 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