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重难易错点特别提醒总结重难易错点特别提醒总结 【特别提醒】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误区】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哲学就是世界观;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影响或决定的关系 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
2、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特别提醒】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特别提醒】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是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特别提醒】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不能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要一律提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学的。 不能认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要全盘否定。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对认识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 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特别提醒】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 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
4、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特别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提醒】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
5、A、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特别提醒】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特性。它是对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 相对于意识来说, 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
6、识现象。 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物质。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决定物质。 【提示】 正确理解规律 规律是联系,但并非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 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上表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 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改
7、变和消灭;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或废除 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 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 误区: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 意识的作用只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特别提示】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特别提示
8、】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主观的。 【特别提醒】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重要提示】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看出现的时
9、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重要提示】:正确理解矛盾概念要澄清的几种错误观点。 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 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 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不能把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这两者是共性
10、与个性的关系。 【特别提醒】“对立统一关系原理”不是“对立统一规律” 【特别提示】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特别提醒】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 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特别提示】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
11、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特别提醒】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区别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标志性词语: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牵牛鼻子、突出任务、核心问题、首要地位、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等 标志性词语:抓主流、识大局、全局意识、主体、主题、本质、辨方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2、事物的性质。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 【特别提醒】正确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 重点论 含义 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认识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面 一点论 均衡论 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特别提醒】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
13、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分析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问题)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用主次矛
14、盾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次方面)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5、6、7 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原理分析问题) 【特别提醒】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 发展的过程: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特别提醒】 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
15、的总特征的说法错误。 立统一规律(或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不能认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联系的内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 【特别提醒】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正确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 特点 区别所在 解读 点睛之词 客观物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点,在实
16、践观点上就坚持了唯物主义。 强调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体”“对象”“手段”“结果” 主观能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点,在实践问题上 坚持了辩证法。 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计划”“方案”“规划”等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计划”“方案”“规划” 社会历史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强调“合作”等,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在 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有所差异; 性; 强调历史过程, 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
17、史性 【特别提示】 实践的第一、 二个特点并不矛盾, 主体的客观性渗透着能动性, 意识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 夸大客观物质性否定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物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特别提醒】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实践; 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是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也可以是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 特别提醒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根本目的 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 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关键点“实践有新的需要”“新的认识工具出现”“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提高”。 检验标准
18、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没有谈到指导的结果如何。 目的 认识指导实践成果了或者失败了,谈到了指导实践的结果。 标志性关键词法 理论 关键词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针对、立足、基于、按照、根据 (问题、现状、特点、情况、形势、影响),提出、制定、出台、调整、颁布(理论、方针、政策、规划、措施、方案)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在 (主题、路线、方针、措施、制度)下,促进(事业、活动、实践、活动)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 【误区】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 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实践是有意识
19、、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真理永远是正确的 【特别提醒】全面理解真理 含义 特点 解读 方法论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内容客观,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20、,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特别提醒】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属于认识论。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 意识、认知、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 联系: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特别提醒】 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
21、有用的。但不能说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断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是错误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不能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
22、不完全同步性。 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地位 哲学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作用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重点提示】如何判断“人民群众”考查点 材料中出现“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与群众相结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信息时,一般要想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 精神动力 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生产动力 生产活动 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 【特别提醒】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特别提醒】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24、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特别提醒】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特别提醒】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特别提醒】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特别提醒】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
25、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 【特别提醒】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凝聚作用: 精神纽带 维系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纽带。 支撑作用: 精神支柱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激励作用: 精神动力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指引作用: 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特别提醒】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
26、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时代 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形成的具体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 【特别提醒】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 【特别提醒】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27、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特别提醒】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关系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别 界定表现不同 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侧重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
28、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发展的状态不同 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 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 意义不同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 政治、 社会的发展。 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联系 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易错易混】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
29、化,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 【特别提示】深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特征 理解 面向现代化 充满时代精神 面向世界 开放精神 面向未来 创新精神 民族的 强调中国先进文化建立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民族气魄、民族内容的先进文化。 科学的 强调符合文化发展规律 大众的 其主体和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提醒】全面理解道德 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 习惯、 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道德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特别提醒】正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不同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 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 生产目的不同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 资本来源不同 国家或社会 企业 机构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运营机制不同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调控方式不同 直接 间接 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