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404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A 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 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 31 CF2的性状表现有 4 种,比例接近 9331 DF2中遗传因子组成有 4 种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且分析每一对性状,分离比都接近 31,说明都遵循分离定律;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9 种,性状表现有 4 种,比例接近 9331。 2(2019 吉林高

2、一月考)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 和 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杂交得 F1,F1自交产生的 F2中,在新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F2总数的( ) A3/8 B1/3 C5/8 D1/8 答案 D 解析 YYRRyyrrF1:YyRr,F2中 Y_R_Y_rryyR_yyrr9331,其中Y_rryyR_是两种新类型,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有两种,占 F2总数的 1/8,故选 D。 3番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为 AABBaabb,在 2 400 株 F2中新类型占( )

3、 A1 500 B900 C300 D150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为 AABB aabb,则其性状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和绿茎马铃薯叶,它们杂交产生的 F1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F1再自交,F2植株中紫茎缺刻叶(A_B_)紫茎马铃薯叶(A_bb)绿茎缺刻叶(aaB_)绿茎马铃薯叶(aabb)9331,其中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属于新类型,在 2 400 株 F2植株中新类型占2 400 (3/16 3/16 )900 株。 4(2018 江西高一月考)下列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 11 的有(遗传因子 A、a 和 B、b 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各自遵循分离定

4、律)( ) 由 A 和 a 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 由 B 和 b 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 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 对 AaBB 测交的结果 aaBb 与 Aabb 杂交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A 题组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5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现象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BF1测交将产生四种不同性状的后代,比例为 1111 CF1为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性状表现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9331 DF1形成配子时,每

5、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答案 D 解析 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一定相等,A 错误;F1测交将产生四种不同性状的后代,比例为 1111,不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设,B 错误;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性状表现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9331,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C 错误;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 正确。 6下列对于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6、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B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指 F1产生的 4 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和雌配子自由结合 C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 4 种性状表现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9331 D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说 答案 B 7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YRYr11 BYRyr11 CRr11 DYRr211 答案 A 解析 YYRr 的个体产生配子时,YY 分离,Rr 分离,Y 与 R(r)自由组合。 8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7、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答案 B 9下列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杂交组合中,能产生 4 种性状表现、6 种遗传因子组合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答案 B 解析 A 项后代有 4 种遗传因子组合和性状表现;B 项后代有 4 种性状表现、6 种遗传因子组合;C 项后代有 2 种性状表现、6 种遗传因子组合;D 项后代有 4 种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合,故 B 项正确。 10(2019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月考)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

8、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 4 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 (2)杂交后代中,这 4 种类型性状表现之比为_。 (3)在 F1中,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是_。 (4)在 F1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所占的比例是_。 (5)如果用 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2中,黄色圆粒豌豆所占的比例是_。 答案 (1)YyRr (2)3131 (或 3311) (3)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4)1/8 (5)1/3 解析 (1)根据图分析可知,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2)据图分析可知

9、,后代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因此子代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311。 (3)亲本的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因此子一代中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4)已知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yyRr, 则后代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 yyRR 所占的比例为 1/2 1/41/8。 (5)F1中黄色圆粒豌豆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或 YyRr,绿色皱粒豌豆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两者杂交产生的 F2中黄色圆粒豌豆所占的比例 1/3 1/22/3 1/2 1/21/3。 B 组 综合强化练 16 题为选择题,14 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5、6 题中有

10、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 赤峰二中高二月考)在番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 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别为 A、 a 和 B、b,现将纯合紫茎缺刻叶和绿茎马铃薯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叶。F1自交得 F2,在 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3 B1/4 C1/5 D1/8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纯合的紫茎缺刻叶植株和绿茎马铃薯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aabb,它们杂交产生的 F1基因型为 AaBb;F1再自交,F2植株中紫茎缺刻叶(A_B_)紫茎马铃薯

11、叶(A_bb)绿茎缺刻叶(aaB_)绿茎马铃薯叶(aabb)9331,其中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属于重组性状类型,即占子二代的 3/8。又紫茎马铃薯叶中能稳定遗传的为 AAbb,占子二代的 1/16; 绿茎缺刻叶中能稳定遗传的为 aaBB, 占子二代的 1/16; 即在 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1/161/16) 3/81/3。 2(2019 河北鹿泉区第一中学高一月考)黄粒(A)高秆(B)玉米与某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 3/8,黄粒矮秆占 3/8,白粒高秆占 1/8,白粒矮秆占 1/8,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

12、bAaBb DAaBbAabb 答案 D 解析 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白粒,A 错误;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矮杆,B 错误;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C 错误;AaBb与 Aabb 杂交,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3311,D 正确。 3已知豌豆某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其子代遗传因子组成类型及比例如图,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答案 C 解析 由子代中 AAAa11, 可推知亲代为 AAAa; 由子代中 BBBbbb12

13、1,可推知亲代为 BbBb,故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为 AABbAaBb。 4 (2019 甘肃高二期中)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 F1, F1自交得 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9331,与 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 4 种,比例为 1111 CF1自交时,4 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 16 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答案 A 解析 亲本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还可以是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

14、A 错误;F1黄色圆粒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 4 种,比例均为 1111,才能使子代出现 9331,B 正确;F1自交时 4 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C 正确;F1的 16 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与 F2出现这种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D 正确。 5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 F2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YR Yr yR yr YR 1 3 YyRR YyRr Yr YYRr YYrr 4 Yyrr yR 2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

15、r yyrr A.1、2、3、4 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YYRR 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YyRr 共出现四次 D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 4321 答案 ABC 解析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四种,随机组合共有 16种:“双杂合子”占416;“单杂合子”四种,各占216;“纯合子”四种,各占116,其中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 4321,D 错误。 6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性状表现的比例为 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16、)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或 Yyrr 答案 D 解析 可将 3311 分解为两对相对性状,一对性状为 31,一对性状为 11,可以得出两对性状中,一对为杂合子自交,一对为测交,题中已给出亲本甲为 YyRr,则乙的遗传因子一对为杂合子,一对为隐性纯合子,即 yyRr 或 Yyrr。 7燕麦的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 3 种,同时受 A、a 和 B、b 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研究发现只要遗传因子 B 存在时,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F1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 _。 (2)F2黄颖植株的遗传因子

17、组成为_,其配子类型及比例为_。 (3)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在 F2黑颖中所占的比例为_。 (4)若 F2黑颖植株间进行自由交配,则所得子代黑颖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 答案 (1)黑颖黄颖白颖211 (2)AAbb 和 Aabb Abab21 (3)13 (4)34 解析 (1)由题干 F2性状分离比可知,黑颖的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 _B_,黄颖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_bb,白颖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F1黑颖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颖黄颖白颖211。 (2)F2中黄颖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 AAbbAabb12, 所以

18、 F2黄颖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 Abab21。 (3)F2黑颖为34_ _B_,包括916A_B_和316aaB_。选出 F2黑颖(_ _B_)进行多代自交,后代仍然是黑颖的是其中的_ _BB 类型,所占比例为 1/3。 (4)在 F2黑颖植株中,AAAaaa121,BBBb12,产生的配子中 Aa11,Bb21,则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 AAAaaa121,BBBbbb441,则子代黑颖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列为 1244834。 8家兔的毛色,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毛的长度,短毛(B)对长毛(b)是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长毛灰兔和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获得 F1,让 F1自交得

19、到 F2,请回答: (1)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_。 (2)F2中出现的纯合子最多有_种,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 (3)用 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作亲本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定一共生了 20 只兔子,若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 10 只,则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若 20 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 (4)在 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 答案 (1)1/4 (2)4 AABB、AAbb、aaBB、aabb (3)AABb AABB (4)1/9 解析 (1)由题意可知,Aa Aa 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1/2,Bb Bb 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1/2,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1/2 1/21/4。 (2)F2中的纯合子最多有 4 种,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AABB、AAbb、aaBB、aabb。 (3)F2中的短毛灰兔遗传因子组成为 A_B_,与长毛白兔 aabb 杂交,若后代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 10 只,则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ABb,若后代 20 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可以认为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ABB。 (4)F2中的短毛灰兔遗传因子组成为 A_B_,其中 4/9AaBb、2/9AaBB、2/9AABb、1/9AABB,故在 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