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阶段重点突破练(三)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221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阶段重点突破练(三)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阶段重点突破练(三)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阶段重点突破练(三)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阶段重点突破练(三)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重点突破练阶段重点突破练( (三三) )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断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 有关接触氧化反应: 2SO2O2 催化剂 2SO3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 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

2、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 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只能进行到 一定程度(即达到平衡时为一定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 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但反应并没有停止, 正、 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着。 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g) 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气

3、体总物质的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v(C)与v(D)的比值为11 混合气体总质量 混合 气体总体积 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 A 的同时生成 a mol C A B C D 答案 B 二、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3(2020 江西名师联盟一模)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 H2(g)I2(g)2HI(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t1 时缩小容器体积,x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 不可能是( ) Av逆(逆反应速率) B(容器内气体密度) Cm(容器内 CaO 质量) DQ(浓度商) 答案 C 解析 t1时缩小容器体积,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

4、减小; t1时缩小容器体积,密度突然增大,随反应进行,二氧化碳质量减少,密度减小;t1时缩小 容器体积,压强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容器内 CaO 质量减小;t1时缩小 容器体积,二氧化碳浓度增大,Qc(CO2) 先增大后减小。 7.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H2和 I2,发生反应 H2(g)I2(g)2HI(g) H0,当达 平衡后,t0时若保持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改变某一反应条件,使平衡移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CH2转化率增大,HI 平衡浓度减小 Dt0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体

5、积或升高体系温度 答案 A 解析 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 动,改变的条件应为升高温度,A 项正确。 8有下列两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同时符合两图像的是( ) AN2(g)3H2(g)2NH3(g) H0 C4NH3(g)5O2(g)4NO(g)6H2O(g) H0 答案 B 解析 由图知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吸热;由图 知,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增大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幅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 积增大的反应,故 B 项符合。 9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nB(g)cZ(g) H 的影响,以 A 和 B

6、 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 mn 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Z 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0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Cmnc D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 Z(g),再次达到平衡后 Z 的物质的量分数 增大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 降低温度, Z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 Hc,C 项错误;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 Z(g),将 Z 转化为 A、B,则 A、B 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 mn,由于压强不变则体积增大,A、B 的物 质

7、的量浓度不变,故再次达到的平衡状态不变,Z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D 项错误。 10.(2020 江苏,15 改编)CH4与 CO2重整生成 H2和 CO 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CH4(g)CO2(g)2H2(g)2CO(g) H247.1 kJ mol 1 H2(g)CO2(g)H2O(g)CO(g) H41.2 kJ mol 1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 n(CH4)n(CO2)11 的条件下,CH4和 CO2的平衡转 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 CH4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 A 表示 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8、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 A 和曲线 B 相重叠 D恒压、800 K、n(CH4)n(CO2)11 条件下,反应至 CH4转化率达到 X 点的值,改变 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可能达到 Y 点的值 答案 D 解析 A 项,甲烷参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气 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减小,错误;B 项,CO2参与两个反应, 且第一个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因此当起始时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11 时,同温度下 CO2的转化率大于甲烷的转化率,即曲线 B 表示甲烷的平衡转 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9、错误;C 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因此两条曲线不能重叠,错误; D 项,温度不变,增大二氧化碳的量,平衡可向右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增大,可能达到 Y 点 的值,正确。 四、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的计算 11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 nCl2 nCH2=CHCH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与 温度(T)、 的关系, 图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11 B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不变 C温度

10、T1、2, Cl2的转化率约为 33.3% D图乙中,曲线 A 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 C 解析 增大,可认为 CH2=CHCH3不变,增加 Cl2的量,平衡向右移动,CH2=CHCH3的 转化率增大,则 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21,则 11;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 不变,根据图甲升高温度丙烯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在 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题述反应,体系内温度升高,根据 pVnRT,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 体压强将增大;由图乙可知,T1时平衡常数为 1,设起始时 CH2=CHCH3和 Cl2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 a mol 和 2a mol,达到平衡时转化的 C

11、l2的物质的量为 x mo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CH2=CHCH3(g)Cl2(g) CH2=CHCH2Cl(g)HCl(g) 起始/mol a 2a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ax 2ax x x 则 x V 2 ax V 2ax V 1,解得 x2 3a,则 Cl2的转化率为 2 3a 2a100%33.3%;由图甲可知, 一定 时,温度升高, 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温度升高,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故 图乙中,曲线 A 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12在容积为 2 L 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CO2和 3 mol H2,发生反应:CO2(g) 3

12、H2(g)CH3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注: T1、T2均大于 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 T1的平衡常数比在 T2时的小 B处于 A 点的反应体系从 T1变到 T2,达到平衡时 nCO2 nCH3OH减小 CT2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反应速率 v(CH3OH)nB tB mol L 1 min1 DT1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 CO2的转化率为 x,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x)2 答案 D 13有、 3 个体积均为 0.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在、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 入 HCl 和 O2(如下表),加入催化剂

13、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 H。 HCl 的平衡转化率与 Z 和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 起始时 T/ n(HCl)/mol Z 300 0.25 a 300 0.25 b 300 0.2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0 Ba4v逆 D3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 320 答案 D 解析 A 项, 由图像可知, 随着温度的升高, HCl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0,正确;B 项,在相同温度时,n(HCl)相同,Za 时,HCl 的转 化率大于 Z4 时 HCl 的转化率,即容器中增大了 n(O2),使

14、Z4,即 a4,同理可得 4v逆,正确;D 项,由于平衡常数 K 只与温度有关,因此 可根据容器对应的 Q 点进行计算, 4HCl(g)O2(g)2Cl2(g)2H2O(g)平衡时 HCl 的转化 率为80%, 则起始时c(HCl)0.5 mol L 1, 由Z4求得c(O 2)0.125 mol L 1, 而c(Cl 2)c(H2O) 0,平衡时 c(HCl)0.1 mol L 1,c(O 2)0.025 mol L 1,c(Cl 2)c(H2O)0.2 mol L 1,则 K 0.220.22 0.140.025640,错误。 14CO 用途广泛,工业应用时离不开平衡思想的指导: .在某一

15、容积为 5 L 的密闭容器内, 加入 0.3 mol CO 和 0.3 mol H 2O, 在催化剂存在和 800 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H0,反应中 CO2的 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上数据,该温度(800 )下的平衡常数 K_。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常数 K 增大的有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 0.3 mol 的水蒸气,重新 达到平衡后,H2O 的转化率_(填“升

16、高”“降低”或“不变”)。 (4)在催化剂存在和 800 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 c(CO)c(H2O)0.09 mol L 1;c(CO 2) c(H2)0.13 mol L 1, 则此时正、 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 正_(填“”“”“”或“”)0。 (6)当 lg K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 PbO 并通入 CO,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CO 的体积分 数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后,平衡发生移动,再 次达到平衡时,CO 的百分含量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1 (2)A (3)降低 (4) (5)0, 升高温度, 平衡正向移动, 平

17、衡常数 K 增大, 所以 A 正确。(3)可逆反应中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则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会增大,而本 身转化率减小,所以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 0.3 mol 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CO 的转化率升高,而水蒸气的转化率降低。(4)在催化剂存在和 800 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 c(CO)c(H2O)0.09 mol L 1,c(CO 2)c(H2)0.13 mol L 1,根据 QcCO2 cH2 cCO cH2O 0.132 0.0922.1K1,则反应逆向进行,所以 v 正v逆。(5)lg K 越 大, K 越大, 温度越高 K 值越小,

18、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H0。 (6)当 lg K1 时, K10,在 PbO(s)CO(g)Pb(s)CO2(g)反应中,设起始时 CO 的浓度为 a mol L 1,达 平衡时转化量为 x mol L 1,平衡时 CO 的浓度为(ax)mol L1,CO 2的浓度为 x mol L 1,则 K10 x ax,即 x 10a 11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CO 的体积分数为ax a 100%9.1%;若 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后,相当于加压,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所以再 次达到平衡时,CO 的百分含量不变。 15(2020 全国卷,28)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

19、合利用 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 下列问题: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n(C2H4)n(H2O)_。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 n(C2H4)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 0.1 MPa,反应达到平 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 随温度 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 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CO2催化加氢合成 C2H4 反应的 H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 A(440 K,0.39), 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20、_(MPa) 3(列出计算 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 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 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 答案 (1)14 变大 (2)d c 小于 (3)9 4 1 0.0393或 0.3940.39 4 0.3960.39 3 2 1 0.13等 (4)选择合适催化剂等 解析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g)6H2(g) 催化剂 C2H4(g) 4H2O(g),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n(C2H4)n(H2O)14,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21、增 大压强平衡右移,则 n(C2H4)变大。 (2)由平衡图像知,390 K 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 13 的是 c 曲线和 a 曲线,物 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 14 的是 d 曲线和 b 曲线,结合反应方程式 2CO2(g)6H2(g) 催化剂 C2H4(g)4H2O(g)和原始投料 n(CO2)n(H2)13 可得,曲线 c 表示 CO2,曲线 a 表示 H2, 曲线 d 表示 C2H4,曲线 b 表示 H2O;由图像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曲线 a、c 增大, 曲线 b、d 减小,说明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放热,H0。 (3)起始投料比 n(CO2)n(H2)13,平衡时总压为

22、0.1 MPa,结合反应方程式可知 p(CO2)p(H2)13, p(C2H4)p(H2O)14, 由图像可知p(H2)p(H2O)0.1 0.39 MPa, 所以 p(CO2)0.1 3 0.39 MPa,p(C2H4)0.1 4 0.39 MP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g) 6H2(g) 催化剂 C2H4(g) 4H2O(g) 平衡时压强:0.1 3 0.39 0.1 0.39 0.1 4 0.39 0.1 0.39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sppC2H4 p 4H 2O p2CO2 p6H2 0.1 4 0.390.1 0.394 0.1 3 0.3920.1 0.396 9 4 1 0.0393(MPa) 3或 0.3940.39 4 0.3960.39 3 2 1 0.13(MPa) 3。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应当选择 合适催化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