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活化能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175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9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3活化能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1.3活化能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1.3活化能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1.3活化能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活化能活化能 题组一 活化分子与有效碰撞理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非活化分子间的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 活化 分子的能量比非活化分子的能量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只有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而只有活化分子才可能发生有效碰撞,有 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所以是错误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

2、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答案 A 解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题组二 化学反应历程能量探析 3已知反应 2NO(g)2H2(g)N2(g)2H2O(g) H752 kJ mol 1 的反应机理如下: 2NO(g)N2O2(g)(快) N2O2(g)H2(g)N2O(g)H2O(g)(慢) N2O(g)H2(g)N2(g)H2O(g)(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活化能最大 B中 N2O2与 H2的碰撞仅

3、部分有效 CN2O2和 N2O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 答案 C 解析 反应最慢,说明活化能最大,A 正确;反应为慢反应,说明反应的活化能大,微 粒之间的许多碰撞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碰撞仅部分有效,B 正确;反应过程中 N2O2 和 N2O 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C 错误;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 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D 正确。 4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不是通过反应物分子的简单碰撞完成的。在反应物分子生成产 物分子的过程中,首先生成一种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再进一步转化为 产物分子。按照过渡态理论,NO2(g)CO

4、(g)=CO2(g)NO(g)的反应历程如下,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二步活化配合物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第一步的反应速率越快 C第一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二步反应 答案 C 解析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反应,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故 A 项错误;活化配合 物的能量越高,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越少,有效碰撞的几率越小,第一步反应速率越 慢,故 B 项错误;第一步反应是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 C 项正确;反应速率主要取 决于慢反应的速率,故 D 项错误。 5 (2020 浙江宁波九校高二期末)已知分解 1 mol H

5、2O2放出热量 98 kJ, 在含少量 I 的溶液中, 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I =H 2OIO (慢)、H 2O2IO =H 2OO2I (快)。下列有关 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中 v(H2O2)v(O2)21 BH2O2的分解速率与 I 的浓度有关 C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I ,而不是 IO D由于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该反应活化能低于 98 kJ mol 1 答案 D 解析 总反应为 2H2O2=2H2OO2,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总反应中 v(H2O2)v(O2)21, A 正确; I 为催化剂, 则 H 2O2的分解速率与 I 的浓度有关, B

6、 正确; IO 为中间产物,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I,而不是 IO,C 正确;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但其活化能大小不能确定,D 错误。 题组三 有关活化能的图像分析 6富勒烯 C60和 C180可近似看作“ 完美的” 球体,富勒烯的生成时间很快,典型的是毫 秒级,在所有的合成技术中得到的 C60的量比 C180的量大得多。已知两个转化反应:反应物 3C60 ,反应物C180,则势能(活化能)与反应过程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富勒烯的生成时间很快, 典型的是毫秒级, 在所有的合成技术中得到的 C60的量比 C180 的量大得多,这句话的完整理解是“单位时间内生成 C60的量多速率

7、快”,即活化能小 得多,同时生成物能量不会一样。 7(2020 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在含 Fe3 的 S 2O 2 8和 I 的混合溶液中,反应 S 2O 2 8(aq)2I (aq) =2SO2 4(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步骤:2Fe3 (aq)2I(aq)=I 2(aq)2Fe 2(aq) 步骤:2Fe2 (aq)S 2O 2 8(aq)=2Fe 3(aq)2SO2 4(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 Fe3 的浓度有关 BFe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v(S2O2 8)v(I )v(I 2) D若不加 Fe3 ,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

8、逆反应的大 答案 A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 Fe3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速率与 Fe3的浓度有关,A 正确、B 错误;由反应 S2O2 8(aq)2I (aq)=2SO2 4(aq)I2(aq)可知,S2O 2 82I I 2,则 2v(S2O 2 8) v(I )2v(I 2),C 错误;由图像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小, D 错误。 8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g)N(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中曲线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3E2) kJ mol 1 B该反应的反应热为(E1E2) kJ mol 1 C曲线表示

9、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时的能量变化 D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3E2) kJ mol 1,故 A 项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热生成 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E1E2) kJ mol 1,故 B 项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时反应物分子的总能量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但反应的活化能不变, 故 C 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 剂时的能量变化,故 D 项正确。 9N2O 和 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 Pt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 N 2O(g) CO(g

10、)CO2(g)N2(g) 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 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H1H2 BH226 kJ mol 1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2O 和 Pt 2O 2 答案 D 解析 N2OPt2O =Pt 2O 2N2 H1,Pt2O 2CO=Pt2O CO 2 H2,根据盖斯定 律,得到 N2O(g)CO(g)CO2(g)N2(g) HH1H2,故 A 正确;由图示分 析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 H134 kJ mol 1360 kJ mol122

11、6 kJ mol1,故 B 正确;正反应的活化能 E a134 kJ mol 1 小于逆反 应的活化能 Eb360 kJ mol 1,故 C 正确;N 2OPt2O =Pt 2O 2N2 H1,Pt2O 2 CO=Pt2O CO 2 H2,反应过程中 Pt2O 和 Pt 2O 2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故 D 错误。 10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 CO2和 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 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 CH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BCH4CH3COOH 过程中,有 CH 发生断裂 C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CC

12、 D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答案 D 解析 CH4CO2 CH3COOH,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A 对;由题图可知, CH4CH3COOH 有 CH 发生断裂, B 对;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放出能量, 形成了 CC,C 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D 错。 11用氢气还原氮氧化物的反应为 2H22NO=2H2ON2,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 满足下面的关系:vk cm(H2) cn(NO),其中 k 是一个常数,m、n 的值可由实验测定。科研 团队测定了该反应在不同投料关系时 N2起始反应速率,数据列于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10 3 m

13、ol L1 N2反应速率/10 3 mol L1 s1 NO H2 1 6.00 1.00 3.19 2 6.00 2.00 6.38 3 1.00 6.00 0.48 4 2.00 6.00 1.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n1 B实验 2 中 NO 的平均反应速率约为 1.2810 3 mol L1 s1 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D与 H2相比,NO 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更为显著 答案 D 解析 利用编号 1 和 2 的实验数据,v1k(1.0010 3)m(6.00103)n3.19103,v 2 k(2.0010 3)m(6.00103)n

14、6.38103, 可以求出 m1; 利用编号 3 和 4 的实验数据, v3k(6.0010 3)m(1.00103)n0.48103,v 4k(6.0010 3)m(2103)n 1.9210 3,可以求出 n2,故 A 项错误;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2v(N 2)v(NO), 则 NO 的平均反应速率约为 1.2810 2mol L1 s1,故 B 项错误;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 子浓度增大, 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故 C 项错误; 经过计算, n2, 指数较大,对速率影响较大,或者经过数据对比,也可以得知,NO 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 影响更为显著,故 D 项

15、正确。 12(2021 长沙模拟)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 自由基与 O2反应过 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产物的稳定性:P1P2 C该历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 E正186.19 kJ mol 1 D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 Z 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1)v(P2)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 此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故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 A 错误;物质的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根据图像可知,产物 P1的能量高于产物 P2的 能量,故产物的稳定性:P1v(P2),故 D 错误。 13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16、关系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g)1 2O2(g)=H2O(g) H241.8 kJ mol 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67.2 kJ 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 (2)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 H1.5 kJ mol 1,某同学根据该反应吸收的热量较 小,认为由石墨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很容易进行,但事实上该反应却很难发生,需要很高的温 度和很大的压强, 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 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 答案 (1)409.0 kJ mol

17、 1 (2)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 (3)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 (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67.2 kJ 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反应焓 变167.2 kJ mol 1(241.8 kJ mol1)409.0 kJ mol1。 (2)虽然石墨和金刚石的能量相差不 大,但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因此引发该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3)催化剂能够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因此虚线中改变的条件是使用 了催化剂。 142020 浙江 7 月选考,29(1)改编当今社会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 要的意义。反应 C2H6(g)CO2(g)C2H4(

18、g)H2O(g)CO(g) H2177 kJ mol 1,是研 究 CO2氧化 C2H6制 C2H4的反应之一。 已知:298 K 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 1)。 可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或变化的 H(H 随温度变化可忽略)。例如: H2O(g)=H2O(l) H286 kJ mol 1(242 kJ mol1)44 kJ mol1。 有研究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分两步进行,过程如下:C2H6(g)CO2(g) C2H4(g) H2(g)CO2(g) C2H4(g)CO(g)H2O(g), 且第二步速率较慢(反应活化能为 210 kJ mol 1)。 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

19、画出反应分两步进行的“能量反应过程图”,起点从C2H6(g) CO2(g)的能量477 kJ mol 1 开始(如图 2)。 答案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的反应是 C2H6(g)CO2(g) C2H4(g) H2(g)CO2(g),C2H4(g)、H2(g)、CO2(g)的相对能量之和为 52 kJ mol 10(393 kJ mol1) 341 kJ mol 1;第二步的反应是 C 2H4(g)H2(g) CO2(g) C2H4(g)H2O(g) CO(g), 其活化能为 210 kJ mol 1,故该反应体系的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又升高了 210 kJ mol1,过渡态 的相对能量变为341 kJ mol 1210 kJ mol1131 kJ mol1, 最终生成物 C 2H4(g)、 H2O(g)、 CO(g)的相对能量之和为 52 kJ mol 1(242 kJ mol1)(110 kJ mol1)300 kJ mol1。 根据题中信息, 第一步的活化能较小, 第二步的活化能较大, 从而得到反应分两步进行的“能 量反应过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