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同步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922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1.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1.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1.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A 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B易形成1 价离子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答案 A 解析 A第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故 A 错误;B.A 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 到 1 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易形成1 价离子,故 B 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越 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从 Cl 到 I 其非金属性逐渐

2、减弱,则其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故 C 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 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 D 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i 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B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 Li C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 X2H2OHXOHX 表示 D从 Li 到 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高 答案 B 解析 ALi 密度比煤油小,应用液体石蜡保存,故 A 错误;B.金属性越强,对 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根据同主族性质递变分析,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 是 Li ,故 B 正确;C.氟气与水反应方程式:2F 22H2O

3、4HFO2,不符合 X2H2OHXOHX,故 C 错误;D.从 Li 到 Cs,碱金属的密度一般越来越 大但钾反常,从上到下熔、沸点降低,故 D 错误。 3下列关于 F、Cl、Br、I 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它们和氢气在暗处就能迅速反应,且氢化物都很稳定 B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HFO4酸性最强 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 D单质的状态变化是:气体液体固体 答案 D 解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其气态氢化物越稳 定, 非金属性 FClBrI, 所以从 F 到 I 元素, 其单质和氢气反应逐渐变困难, 且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只有氟气与氢气在黑暗处迅速反

4、应,HI 不稳定,易 分解,故 A 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F 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所以没有 HFO4,酸性最强的是 HClO4,故 B 错误;C.同 一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几种元素属于同一主族,其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都是 7,故 C 错误;D.卤族元素单质其状态从 F 到 I,分别是气体、液体、 固体,故 D 正确。 4对 Na、K 两种元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性:NaK B离子半径:K Na C碱性:NaOHKOH 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K 答案 B 解析 A钠与钾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金属性:NaK,故 A 正

5、确;B.钠与钾同主族,从上到下阳离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多,离子半径依次增 大,所以离子半径:K Na,故 B 错误;C.钠与钾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依 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所以碱性:NaOHKOH,故 C 正确;D.钠与钾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与水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增 强,故 D 正确。 5下列有关第A 族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 B从 F2到 I2,氧化性逐渐增强 C从 F2到 I2,颜色逐渐加深 D熔、沸点:F2Cl2Br2I2 答案 B 解析 A第A 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故 A 正确;B.从 F2到 I2,得到电 子的能力

6、减小,氧化性逐渐减弱,故 B 错误;C.从上到下对应单质的颜色加深, 则从 F2到 I2,颜色逐渐加深,故 C 正确;D.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越大, 则熔、沸点:F2Cl2Br2I2,故 D 正确。 6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 KOH 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 的还原性比 Na 强,故 Na 的氧化性大于 Cs DCs 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 Cs2O 答案 D 解析 A 项,Cs 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 1,电子层数比 K 的多,故 Cs 的金属性比 K 强,CsOH 的碱性比 KOH 强,正确;B 项,铯与 Na 性质

7、似,与水或酸反应更 剧烈,都生成 H2,正确;C 项,Cs 的还原性比 Na 强,所以 Na 的得电子能力 比 Cs 强,正确;D 项,因为 Cs 的金属性强于 Na,碱金属元素只有 Li 与 O 2反 应的产物为 Li2O 一种,其他与 O2反应的产物至少有两种,错误。 7下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 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的趋势。 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 程度逐渐增大,原予半径逐渐增大

8、,A、B、D 项正确;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碱 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小,C 项与图不符。 8可能存在的第 119 号元素被称为“类钫”,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 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 价 B“类钫”属于过渡元素,具有放射性 C“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 1 g cm 3 D“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答案 A 解析 119 号元素应位于第八周期A 族,属于碱金属元素,类比碱金属的性质 可知 A 项正确。 9与 LiNaKRbCs 的变化规律(由弱到强或由低到高)不符合的是( )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 金属性的强弱 氧化性的强弱 熔沸点 A. B

9、. C. D. 答案 C 解析 第A 族元素的金属单质和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越来越容易,即 Li NaKRbCs, 故符合变化规律; 第A 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的金属性逐 渐增强,即 LiNaKRbCs,故符合变化规律;第A 族元素除 H 外 均是金属,没有氧化性,故不符合变化规律;第A 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 逐渐降低,即 LiNaKRbCs,故不符合变化规律。 10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氧化性减弱而还原性增强 B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电子,其还原性越强 C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降低,密度一定增大 D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10、强,均易与氯气、氧气、氮气等发生反应 答案 B 解析 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氧化性逐渐减弱,但还原性并非逐 渐增强,因为它们不能再失去电子,所以没有还原性,A 项错误;B 项正确;金 属钾例外,其密度比钠小,C 项错误;碱金属单质中除锂外,其余均不易与氮气 反应,D 项错误。 11第 85 号元素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素,下列关于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t2可能是一种有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AgAt 见光易分解,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有色固体 相同条件下,HAt 比 HI 更稳定 由 KAt 的水溶液制备砹的化学方程式为:2KAtCl2=2KClAt2

11、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熔沸点逐渐增大,则砹是有 色固体,溴、碘都不溶于水,根据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知,砹不溶于水但 易溶于四氯化碳,故正确;AgAt 见光易分解,结合 AgCl、AgBr、AgI 的性质 可知,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色固体,颜色应比 AgI 深,故错误;同主族元素从 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IAt,HAt 不稳定,故错误;由同主族 性质变化规律可知,氧化性氯气大于 At2,则发生 2KAtCl2=2KClAt2,故 正确。 12下列预测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已知某些碱金属元 素

12、及其单质的性质 预测某些碱金属元 素及其单质的性质 A 锂、钠、钾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 都以化合态存在 铷元素和铯元素在自然界中都 以化合态存在 B 钾单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比 钠单质更剧烈,甚至能燃烧 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单质更容 易与氧气反应,遇到空气就会立 即燃烧 C 钾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单质更剧 烈,甚至爆炸 铷和铯比钾更容易与水反应,遇 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D 锂元素和钠元素在化合物中的 化合价都是1 价,钠单质与氧 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 Na2O 和 锂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 物有 Li2O 和 Li2O2 Na2O2 答案 D 解析 碱金属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

13、在,故 A 正确; 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因为钾单 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能燃烧,所以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 单质更容易与氧气反应,遇到空气就会立即燃烧,故 B 正确;从上到下,碱金 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因为钾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爆炸,所 以铷和铯比钾更容易与水反应,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故 C 正确;从上到 下,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更加复杂,锂单质与氧气 反应只能生成 Li2O,不能生成 Li2O2,故 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 13已知铷(Rb)是 37 号元素,其相对原子

14、质量是 85,与钠同主族,回答下列问 题: (1)铷位于第_周期,其原子半径比钠元素的原子半径_(填“大” 或“小”)。 (2)铷单质性质活泼,写出它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铷单质易与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实验证明,铷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_(填“剧烈”或“缓慢”);反应过 程 中 铷 在 水 _( 填 “ 面 ” 或 “ 底 ”) 与 水 反 应 , 原 因 是 _ _。 (3)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分别写出过氧化铷与 CO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 _; 过量的RbOH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4)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 50 g

15、,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可得到 22.4 L(标准状况下)氢气,则这种碱金属可能是_(填字母)。 aLi bNa cK dCs 答案 (1)五 大 (2)2RbCl2= 点燃 2RbCl 2Rb2H2O=2Rb 2OH H2 剧烈 底 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3)2Rb2O22CO2=2Rb2CO3O2 4OH Al3=AlO 22H2O (4)ab 解析 (2)Rb 的密度比水大,遇水后沉在水底与水反应,铷的还原性或金属性比 钠强,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3)可根据钠的相应化合物发生的反应进行类推。 (4)由生成氢气的量可知,50 g 合金共失去 2 mol 电子,50 g 纯铷失去的电子少于

16、2 mol,故 50 g 的另一种碱金属与水反应失去的电子应多于 2 mol,结合各碱金 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 Li、Na 符合要求。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A A A A A A A 1 2 3 4 (1)表中元素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 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 (3)表中元素、 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填写化学式, 下同)。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_。 答案 (1)F K Br (2) (3)HCl HBr (4)HClO4 解析 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

17、质递变规律可知, 表中元素中 F 的非金属性 最强,K 的金属性最强,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是 Br2。元素为 Na,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元素、分别为 Cl、Br,其非金属性:ClBr,所以氢化 物稳定性:HClHBr;F 无正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 HClO4。 15 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 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 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 顺序:氯、溴、碘 NaBr 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 四氯化碳层颜

18、色 KI 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 化碳层颜色 实验药品:NaBr 溶液、KI 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 纸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 (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 (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 _, 改进的办法是_(填 相应的实验步骤)。 答案 (1)试管 胶头滴管 (2)2NaBrCl2=2NaClBr2 2I Cl 2=2Cl I 2 (3)萃取剂 (4)没有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 把第步改为: 将溴水滴在KI淀粉试纸上, 观察试纸是否

19、变蓝色(或 KI 溶液溴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 碳层颜色)。 解析 由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比较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知,Cl2能置换出 Br2、I2,Br2能置换出 I2,则说明氧化性 Cl2Br2I2。(1)该实验用量筒量取试 剂,可在试管中进行反应,还需要胶头滴管滴加液体;(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NaBrCl2=2NaClBr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I Cl 2=2Cl I2;(3)四氯化碳不参加反应,但卤素单质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其 作用为萃取剂,使生成的 Br2、I2溶于其中,便于观察现象。(4)设计的实验中不 能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把第步改为:KI 溶液溴水1 mL CCl4,振荡, 静置,观察 CCl4层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