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916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1.3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1.3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1.3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3 3 课时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题组一 “价类”二维图 1 (2020 江苏泰州高一月考)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 可表示 为“价类”二维图。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 CO 还原 Fe2O3炼铁,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Fe3O4中铁元素为4 价 C维生素 C 能将 Fe3 转化为 Fe2,该过程中维生素 C 做还原剂 D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由白色立即变为红褐色 答案 C 解析 用 CO 还原 Fe2O3,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故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 项错误;Fe3O4中 部分铁元素显3 价

2、,部分铁元素显2 价,B 项错误;维生素 C 将 Fe3 转化为 Fe2,使 Fe3 发生还原反应,维生素 C 表现出还原性,做还原剂,C 项正确;Fe(OH) 2浊液露置于空 气中,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D 项错误。 题组二 含铁物质的转化及除杂 2(2020 北京顺义区高一月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FeCl3溶液 FeCl2 通入适量 Cl2 B Cl2 H2O(蒸气) 通入浓硫酸中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盐酸并过滤 D CO2 HCl 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 答案 D 解析 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通入氯气可

3、除去 FeCl3溶液中的 FeCl2,故 A 正确;浓硫 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 B 正确;铜与盐酸不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亚铁和氢气,可用盐酸除去铜中的铁粉,故 C 正确;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 氢钠,不能用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故 D 错误。 3下列除杂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 FeCl3:加入足量镁充分反应后过滤 B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 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CuCl2溶液中混有少量 FeCl3:加入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 CuCl2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

4、后过滤 答案 C 解析 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 Mg,能除去 Fe3 ,A 正确;加入过量铁粉,FeCl 3与 Fe 反应生 成 FeCl2而达到除杂的目的,B 正确;C 项中加入 NaOH 溶液,Cu2 、Fe3均转化成相应的 氢氧化物沉淀,不符合除杂要求;如果加入过量铁粉,CuCl2与 Fe 反应生成 Cu 和 FeCl2,再 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D 正确。 4以下转化过程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AFe FeCl3 BFe FeCl2 CFe2O3 Fe(OH)3 DFe(OH)2 Fe(OH)3 答案 C 解析 A 项,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能一步化合实现,所以

5、错误;B 项,铁和氯化铁 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能一步化合实现,所以错误;C 项,氧化铁不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得 到氢氧化铁,故不能一步化合得到,所以正确;D 项,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铁,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所以错误。 题组三 框图推断 5根据如下框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3 的氧化性比 M2的氧化性强 B在反应中 H2SO4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3SCN E3=E(SCN) 3 D在反应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 答案 B 解析 M 是红色金属,则可以确定其为金属铜,在 H2O2作用下与 H2SO4反应生成 CuSO

6、4, Y 遇到 KSCN 溶液显红色,Y 中含有 Fe3 ,则金属 E 是铁,X 是 FeSO 4,经反应转化为 Fe2(SO4)3,与 NaOH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Fe(OH)3。Fe3 的氧化性比 Cu2的氧化性强,A 项 正确;在反应中 H2SO4只表现了酸性,H2O2表现了氧化性,B 项错误;SCN 与 Fe3反应 生成的产物是可溶于水的络合物,C 项正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H 2O22H =2Fe3 2H 2O,可见反应过程消耗 H ,若在反应中不加稀硫酸,则体系 pH 增大,有可能 会生成红褐色的 Fe(OH)3沉淀,D 项正确。 6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 Fe

7、3 、Cu2、Ag三种金属离子,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 A 中含有 2 种金属单质 B可用 KSCN 溶液来检验溶液 B 中所含的金属离子 C溶液 A 若只经过操作最终将无法得到沉淀 C D操作中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 答案 B 解析 A 错,废液中含有 Fe3 、Cu2、Ag三种金属离子,加入过量的铁粉后,铁离子被还 原为亚铁离子, 铜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铜, 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所以固体 A 中含有金属铜、 银和过量的铁;B 对,溶液 B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Fe3 ,由于 Fe3遇 SCN发生反应:F

8、e3 3SCN =Fe(SCN) 3,溶液呈红色,所以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含 有 Fe3 ;C 错,溶液 A 含亚铁离子,加入碱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 生成氢氧化铁;D 错,操作中加入过氧化氢,为亚铁离子的氧化过程,不需要漏斗。 7实验室制备 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利用 KSCN 溶液检验 FeSO4溶液是否变质 BFeSO4溶液保存时需加入 Fe 粉 C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产品 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 FeO 答案 D 解析 A 项, 硫酸亚铁变质后有 Fe3 生成, F

9、e3遇硫氰化钾变红色, 所以正确, 不符合题意; B 项,为防止 FeSO4被氧化通常加入 Fe 粉,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D 项,FeCO3在空气中 高温加热时,2 价的铁会被 O2氧化,故得不到纯净的 FeO,所以错误,符合题意。 8K2FeO4是一种兼具消毒和净水功能的可溶性盐,与盐酸可发生反应:2K2FeO4 16HCl=4KCl2FeCl38H2O3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产物 Q B反应中涉及的 6 种物质均为电解质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 DK2Fe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K2FeO4=2K Fe64O2 答案 A 解析

10、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 Q 是 Cl2,Cl2与 KI 反应生成 I2和 KCl,淀粉遇 I2变蓝,故可用湿 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产物 Cl2,A 项正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 解质,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余物质均是电解质,B 项错误;根据 化学方程式可看出 Fe 元素的化合价从6 降低到3,1 个 Fe 原子得到 3 个电子,则 K2FeO4 是氧化剂,Cl 元素的化合价从1 升高到 0,1 个 Cl 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则 HCl 是还原剂,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C 项错误;K2FeO4在水 中的电

11、离方程式为 K2FeO4=2K FeO2 4,D 项错误。 9将金属铁、铜投入 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对反应情况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情况设想 评价 A 当铁、铜均不剩余时,溶液中一 定有 Fe2 、Cu2,一定无 Fe3 正确,Fe3 和铁、铜均可反应 B 当铁、铜均剩余时,溶液中一定 有 Fe2 、Cu2,无 Fe3 正确,铁和铜都与 Fe3 反应,故无 Fe3 C 当铜剩余,铁不剩余时,溶液中 一定只有 Fe2 ,无 Cu2 正确,铜剩余,故无 Cu2 D 当铁剩余,铜不剩余时,溶液中 一定有 Fe2 、Cu2 不正确,不可能出现铁剩余而铜不剩余 的情况,因为铁的还

12、原性比铜的强,铁 先与 Fe3 反应 答案 D 解析 因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Fe3 Cu2Fe2。如果 Fe3足量,Fe3可将铁和铜全部氧 化且 Fe3 可能还有剩余, A 错误; 当铁剩余时, 溶液中不会存在 Cu2, B 错误; 当铜剩余时, 溶液中肯定无 Fe3 ,一定有 Fe2,可能有 Cu2,C 错误。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 NaOH 滴入到 FeCl3溶液中:Fe3 3NaOH=Fe(OH) 33Na 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 =2Fe33H 2O C向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Fe3 =2Fe2 D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 Cl2:Fe2 Cl

13、2=Fe 32Cl 答案 B 解析 A 项,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NaOH 需拆写;C 项,离子方程式中除遵循元素守恒外, 电荷也必须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Fe2Fe3 =3Fe2;D 项,只符合元素守恒,不符 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Fe2 Cl 2=2Fe 32Cl。 11向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 A加入 KSCN 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 Fe2 C溶液中一定含 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 Cu 答案 C 解析 溶液中 Fe3 、Cu2均具有氧化性,且氧化性:Fe3Cu2,若加入的铁粉是少

14、量的, Fe3 有剩余,加入 KSCN 溶液仍会变红,但若 Fe3有剩余,则不会有 Cu 置换出来,即没有 固体存在。铁粉无论与 Fe3 还是与 Cu2反应,均生成 Fe2,若铁粉是过量的,则 Cu 会被完 全置换出来,溶液中无 Cu2 。 12某同学对未知物 A 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现对 A、B、C、D 做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A 盐一定是 FeCl3 B白色沉淀 B 可能是 AgCl CC 中一定含 Fe3 D无法确定 A 中是否含有 Fe2 答案 A 解析 因为 A 中加入了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HNO3可以把 Fe2 氧化成 Fe3,所以

15、 A 盐 也可能为 FeCl2。 13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在生活中分布较广。 (1)目前市售补铁营养品较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补铁剂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提供药品:FeCl2溶液(浅绿色)、FeCl3溶液(棕黄色)、铁粉、铜粉、KSCN 溶液、氯水。 仪器自选。 将补铁剂中的 Fe2 转化成 Fe3 ,应该选_,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_。 若 将 Fe3 转 化 成 Fe2 , 应 该 选 _ 试 剂 , 写 出 相 关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 (2)“服用维生素 C, 可使食品中的三价铁离子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指出维生素 C 具 有_性。 (3)某同学根据铁元素价态

16、的特点,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 Cl2足量时生成 FeCl3,当铁粉足量时产物是 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铁粉与 Cl2 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假设 1.该固体物质是 FeCl2。 假设 2.该固体物质是 FeCl3。 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 A 溶液,然后取两份 A 溶液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完成下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固体物质中有 FeCl3 固体物质中不含 FeCl2 答案 (1)氯水 2Fe2 Cl 2=2Fe 32Cl 铁粉(

17、或铜粉) 2Fe3 Fe=3Fe2(或 2Fe3Cu=2Fe2Cu2,与上空对应) (2)还原 (3)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一份 A 溶液中加 KSCN 溶液 溶液呈红色 在另一份 A 溶液中加酸性 KMnO4溶液 酸性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解析 (1)将 Fe2 转化为 Fe3,需用氧化剂 Cl 2;将 Fe 3转化成 Fe2,加入铁粉或铜粉均可以 实现。(2)维生素 C 将 Fe3 转化为 Fe2,说明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3)Cl 2与铁粉反应,产物 可能是 FeCl3或 FeCl2,加入 KSCN 溶液呈红色可证明有 Fe3 ,加入酸性 KMnO 4溶液,若溶 液

18、紫红色不褪去或不变浅,证明不含 Fe2 。 1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 性质及再利用” 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装置 D 的作用是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 B 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 KMnO4 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3)待硬质玻璃管 B 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试剂 A 是_,现象 1 为_。 若现象 2 中溶液未变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 B 中固体物质的成分

19、分析可能的原因: _ _。 答案 (1)3Fe4H2O(g)= 高温 Fe3O44H2 (2)除去 H2中的水蒸气,防止 E 的玻璃管破裂 (3)稀硫酸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 中固体可能有 Fe3O4和 Fe,Fe 将 Fe3 全部还原为 Fe2 15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说:Fe2 肯定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 _ 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 H2O2溶液、锌粒、铜片、 0.1 mol L 1 FeCl 2溶液、KSCN 溶液、新制氯水。 对于证明Fe2 具

20、有氧化性, 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 并分别将铜片、 锌粒投入FeCl 2 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_。 若小明计划在 0.1 mol L 1 FeCl 2溶液中滴入新制氯水,探究 Fe 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 生的反应是_(写离子方程式),溶液由浅 绿色变为_色。 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 Fe2 被氧化的产物 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 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3)小明分析 H2O2中氧元素显1 价(中间价),并提出疑问:H2O2与 FeCl2反应时,Fe2 还做 氧化剂吗? 请你为小明梳理相关问题: 若 Fe2 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应转化成_(填 化学符号,下同),若 Fe2 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应转化成_。 实际上 Fe2 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中的 FeCl 2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杂的方法是 _,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答案 (1)因为 Fe2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2)ZnFeCu Cl22Fe2 =2Cl2Fe3 棕黄 KSCN 溶液 红 (3)Fe Fe3 加入适量铁粉 2Fe3Fe=3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