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3 3 课时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题组一 碱金属元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 价 B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C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D碱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第A 族中 答案 B 解析 A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因此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1价, 正确;B 项,Li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错误;C 项,核电荷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 半径越大,正确;D 项,碱金属元素原子都位于周期表的第A 族中,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性质相似,均为银白色(铯除
2、外)的柔软金属,密度都比较小 B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DLi、Na、K 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答案 A 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Li 与 H2O 反应最剧烈 B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CRb 比 Na 活泼,故 Rb 可以从 NaCl 溶液中置换出 Na D从 Li 到 Cs 都易失去最外层 1 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答案 D 解析 A 项,在碱金属元素中,Li 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所以错误;B 项,碱金属阳离子很 稳定,不具有强氧化性,所以错误;C 项,Rb 先与水反应,不会置
3、换出 Na,所以错误;D 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正确。 4.如图表示第A 族金属(又称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 则下列各性质不 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金属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阳离子的氧化性 D原子半径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强趋势,其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 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大,随核电荷数增大,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D 三项正确;随 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增,其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C 项与图不符。 5对于可能存在的第 119 号元素,有人称之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 势,判断下列有关“
4、类钫”的预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类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八周期,在化合物中显1 价 B“类钫”元素的非金属性极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类钫”单质遇水剧烈反应,可能发生爆炸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钫单质,且大于 1 g cm 3 答案 B 解析 由碱金属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1 可知,“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 价,A 正确;碱金属 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B 错误;碱金属从 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类钫”的金属性比钫还强,单质遇水剧烈反应,可能发生 爆炸,C 正确;碱金属从上到下,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类钫”的密度应是碱金属中
5、最大 的,D 正确。 题组二 卤族元素 6卤族元素的下列性质与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无关的是( ) A都能与钠反应 B都可以形成无氧酸 C氟没有正价 D均可形成氢化物 答案 C 7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 X (X为 Cl、Br或 I),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 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中,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 、Cl、I BBr 、I、Cl CI 、Br、Cl DCl 、I、Br 答案 B 解析 熟知有关卤素的知识:单质氧化性为 Cl2Br2I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 I Br Cl ;碘单质可使淀粉变蓝色,溴水颜色为橙色。由此可推出甲中加淀粉溶液和
6、新制的氯 水后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 Br ,再倒入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中无 I。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Cl、Br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B由 HF、HCl、HBr、HI 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 F、Cl、Br、I 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C卤族元素按 F、Cl、Br、I 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 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减弱 D根据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砹单质难溶于 CCl4 答案 C 解析 F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Br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18,A 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 根据其最高价氧化
7、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B 项错误;由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可 推知砹单质易溶于 CCl4,D 项错误。 9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用 X 表示卤素原子)(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X 的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减弱 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C单质与水反应均可表示为 X2H2O=HXHXO 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答案 D 解析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X 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增大,离子的还原性逐渐 增强, 故 A 项错误; 卤族元素由上到下,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故 B 项错误;氯、溴、碘单质与水反应可表示为
8、 X2H2O=HXHXO,氟单质和水反应生 成的是 HF 和 O2,故 C 项错误;卤族元素由上到下,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故 D 项正确。 10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 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由“Cl2H2O=HClHClO”反应可推出“F2H2O=HFHFO”反应也能发生 BHCl 的水溶液酸性很强,推出 HF 的水溶液酸性也很强 C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DNa、K 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Na 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 K 常温下 也能与水剧烈
9、反应 答案 D 解析 A 项,F2与水反应生成 HF 和 O2;B 项,氢氟酸为弱酸;C 项,I2的氧化性比 Cl2弱, 不能将铁单质氧化到3 价;D 项,K 比 Na 金属性强,故正确。 11下列有关碱金属、卤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减小 BF、Cl、Br、I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Li、Na、K、Rb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 C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加热时生成氧化物 R2O D根据 F、Cl、Br、I 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可推出 HF、HCl、HBr、HI 的还原性及热稳定 性依次减弱 答案 B
10、 解析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A 项错误; F、Cl、Br、I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Li、Na、K、Rb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B 项正确; 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从 Li 到 Cs 依次增强,加热时与氧气反应,锂生成氧化锂、钠生成过氧 化钠等,C 项错误;F、Cl、Br、I 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离 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即 HF、HCl、HBr、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D 项 错误。 1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论 A 与冷水反应,Na 比 Mg 剧烈 金属
11、性:NaMg B Ca(OH)2的碱性强于 Mg(OH)2 金属性:CaMg C SO2与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 非金属性:SC D H2Cl2= 光照 2HCl H2I2 2HI 非金属性:ClI 答案 C 13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钡可以从 KCl 溶液中置换出钾 C氧化性:K Ba2Na D碱性:KOHBa(OH)2NaOH 答案 D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A A A A A A A 一 二 三 四 (1)表中元素_(填元素符号,下同)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的金属性最强, 元素_的单质室温下
12、呈液态。 (2)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 (3)表中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填写化学式,下同)_。 (4)表中元素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 (5)表中元素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_。 答案 (1)F K Br (2) (3)HF HCl (4)HClO4 HBrO4 (5)NaOH LiOH 15为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 置气密性已检查)。 提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 a,滴加浓盐酸。 .当 B 和 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
13、夹紧弹簧夹。 .当 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关闭活塞 a。 .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 (2)B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 (4)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 (5)氯、 溴、 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_, 得电子能力逐渐_。 答案 (1)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2)Cl22Br =Br 22Cl (3)打开活塞 b,将少量 C 中溶液滴入 D 中,关闭活塞 b,取下 D 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 为紫红色 (4)确认 C 的黄色溶液中无氯气,排除氯气对 Br2置换
14、 I2的实验的干扰 (5)增大 减弱 解析 (1)装置 A 中 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Cl2, Cl2与 KI 发生反应: Cl22KI=2KCl I2,则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2)装置 B 盛有 NaBr 溶液,Cl2将 Br 氧化生成 Br 2,离子方程式为 Cl22Br =Br 22Cl 。 (3)由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验证 Br2的氧化性强于 I2,要除去 Cl2,防止产生干扰,具体操 作:打开活塞 b,将少量 C 中溶液滴入 D 中,关闭活塞 b,取下 D 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 变为紫红色。 (4)过程中“当 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关闭活塞 a”,其目的是确认 C 的黄色溶液 中无氯气,同时排除氯气对 Br2置换 I2的实验的干扰。 (5)由题述实验得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同主族元素从上 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故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