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1.1.工具的妙用工具的妙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关于工具与仪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历,知道了使用 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到了高年级,从本课开始将侧重于对简单机械 的学习,注重了解人类对简单机械的设计与使用。 【教学目标】 (1)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并体会工具在生活中改变力的方向、 大小,以及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方面的作用。 (2)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体验中明确探究方向,在观察与实践的基础上提 出有针对性的假设。 (3)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能接受别人的批 评意见,反思、 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
2、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 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完成挑战:画有一个圆的白纸、螺丝钉、木块、粗铁丝、铆入 铁钉的木板、老虎钳、螺丝刀、圆规、起钉锤、手工剪刀、转笔刀、镊子、指甲 钳、瓶起子。 工具的本领:修枝剪、内六角扳手、花边剪刀、手摇绞肉机、绳 索滑轮、压蒜器。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本课由三个主要活动组成:对比徒手和使用工具完成相同任务时的不同体验; 观察和分析一些不常见的工具的结构和功能;对建造金字塔搬运巨石的工具及使 用方法进行假
3、设。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1)导入活动:完成挑战。 师:这节课,我们先完成四个挑战任务,分别是撕一个圆、 把螺丝钉拧进木块里、 折断一根粗铁丝和拔出钉进木板里的铁钉。 操作时不能使用任何工具,大家能徒 手完成这些任务吗? 动手试一试吧。 操作时戴上手套,并且注意不要伤到自己。 (学生分组逐一进行实践尝试) 师:挑战得怎么样了? 大家有什么体会吗? 生:我挑战的是徒手撕一个圆,我们小组里我觉得我撕得最好了。 师:那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学生展示作品) 生 1:还是不够圆呀! 生 2:不用工具很难的。 师:其他挑战呢? 生:也都不好完成,要是有工具就好
4、了。 师:看来徒手完成这几件事有一定困难,有同学也提到了想用一些工具去完成。 师:既然同学们提到了工具,那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工具。 请大家找一找,这些工具中有没有能在我们挑战任务中使用的,然后再借助工具试 一试。 (学生分小组观察工具、选择工具、动手操作) 师:使用工具与徒手相比较,完成相同的任务有什么不同的体验吗? 生 1:使用工具比徒手更省劲儿。 生 2:使用工具比徒手方便、容易。 生 3:使用工具更省力,就像我的力气变大了似的。 生 4:画圆就得用圆规才能画得更圆。 生 5:起钉子就得用起钉锤才方便。 师:人类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并且有些
5、 任务需要用的工具还很特别。 (2)作出假设:工具的本领。 师:这里有几种工具,我们可能不熟悉,但是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它们的结构,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动脑筋猜一猜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情(出示几种一 般家庭生活中不常见的工具:修枝剪、内六角扳手、绳索滑轮、压蒜器、手摇绞肉 机、花边剪刀等)。 (学生分组观察研究) 师:自选一种工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生:这把应该是剪刀,有刀把和刀刃儿,我猜它可能是剪树枝用的。 师:对,它叫修枝剪。 生 1:这把应该也是一种剪刀,可是它的刀刃儿不锋利,我猜不出它是剪什么的。 生 2:我观察发现这把剪刀的刀刃很漂亮,刀刃儿还能换,它是不是剪
6、彩纸做花 边用的呢? 师:你真聪明,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它就是剪纸用的花边剪刀。 生:这个工具应该是拧螺丝用的,但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师:它叫内六角扳手,是一种专门拧内六角螺栓用的工具。 而且有专门的型号, 拧大螺栓要用大扳手,拧小螺栓要用小扳手。 生 1:这个工具我家有,妈妈拿它压蒜瓣儿,叫压蒜器。 生 2:这个工具有个摇把,里面有三个刀片,应该是用来切菜或者肉的。 生 3:它叫绞肉机吧。 生 4:我家的绞肉机是用电的,这个不用电,而是用手摇的,应该叫手摇绞肉机 吧。 师:是的。 生 1:这个我不知道是什么。 它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轮子边上还有一个凹 槽。 生 2:这个真没有见过。 师:你知
7、道凹槽里可以放什么吗? 生:可以套上绳子吧? 师:对,这是一个可以套进绳子的轮子,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教师讲述傈僳族孩子利用动滑轮滑绳索过江的故事并展示图片) 师:这种工具叫滑轮,虽然它不大,结构也很简单,却帮助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 1: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生 2:我们比他们幸福多了。 生 3: 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一种比较陌生的工具或机器,可以先看说明 书,或者像今天这样,通过观察结构去思考它的功能。 (3)迁移应用: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 师:让我们从现代一起穿越到古代,到古埃及去看看。 这是金字塔,它是古埃及 法老的陵墓。 著名的胡夫
8、金字塔是用 230 万块巨石垒起来的,每块石头的平均重 量超过 2 吨,最大的超过 100 吨。 把这些巨石运到建筑地点后,古埃及人面临一 个难题:怎样将这些巨大的石块运到塔上面去呢? 猜一猜,古埃及的建设者们是怎 样利用工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生 1:可以用吊车,我见过大吊车吊东西,很厉害的。 生 2:那个时候有吊车吗? 生 3:用人抬可以吗? 不过要很多人才行。 生 4:应该是用工具帮助运的,但是用什么工具就不知道了。 生 5:是不是给大石头下面装个轮子推上去的呀? 生 6: 师:在接下来的几课里,我们将分别研究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都能帮助 我们用较小的力抬动较重的物体。 等我们在这
9、个单元研究完这些简单机械之后, 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学生活动丰富,有动手体验,有动脑思考,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知识,在 动脑中发展思维。 最后的迁移应用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简单机械的兴趣, 为后面几课学习奠定基础。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先组织学生做一个模拟活动尝试 一下,为后面几课的学习提供一些感性认识基础。 【总结点评】 本课引导学生完成真实的挑战任务,从徒手撕一个圆、 徒手把螺丝钉拧进木块 里、 徒手折断粗铁丝、 徒手拔出钉在木板里的钉子等,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徒手操 作费力、不方便等缺点。 然后让学生使用一些工具再次完成相同的任务,
10、在活动 的对比体验中体会到工具的作用,这样有趣且有深度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科 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兴趣,又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工具的研究。 学生接着对几种一般家庭生活中不常见的工具(修枝剪、压蒜器、手摇绞肉 机、 花边剪刀等)进行观察与思考,观察工具的结构,思考使用方法,明白工具和机械 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这个活动需要进行科学思维的参与,学生将获得一次 积极思考的训练。 本课最后的迁移应用引导学生基于对古代技术手段和机械工具的认识,对古 埃及人完成把巨石搬运到金字塔上面去的方法及所用的工具进行了假设,使其进 一步关注机械的结构和功能,此环节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感性的引导作用,有 效培养了学生对“作出假设”这一探究要素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