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296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2018 云南昆明高一期末)“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 升的现象。 “回南天”出现时, 空气湿度接近饱和, 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 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 色的表象。下图为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1.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 B.江淮地区 C.长江流域 D.华南地区 2.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 ) A.强台风 B.准静止锋 C.冷锋 D.高压系统 答案 1.D 2.B 解析 第 1 题,每年春

2、季东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开始登陆我国,气温开始回暖, 湿度开始回升。该时段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的是华南地区,空气湿度大,易出 现回南天。 而其他区域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 空气较为干燥, 不易出现潮湿天气, D 正确。 故选 D。 第 2 题, 回南天主要是空气湿度大, 准静止锋易出现连续阴雨, 增加空气湿度,会加剧回南天,B 正确。春季台风系统不易出现,A 错误;冷锋 则可能造成降水,降低空气湿度,C 错误;高压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晴朗天气, 空气湿度较小,D 错误。故选 B。 2019 年 7 月 27 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人们纷纷穿起棉袄御 寒, 三伏天过出了初冬的感觉; 同

3、一天, 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湖北省武汉市, 酷热难熬,完全处于“烧烤”状态。据此完成 34 题。 3.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的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B.台风过境 C.受东部海洋凉爽气流影响 D.受较高纬度气流影响 4.下列示意图中的曲线是等压线(单位: 百帕)。 最能解释武汉市“烧烤”状态成因 的是( ) 答案 3.D 4.B 解析 第 3 题,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不大,故 A 项错误;台风过境会导致狂 风与暴雨的产生,故 B 项错误;东部海洋气流会导致降水的产生,故 C 项错误; 高纬度地区吹来的冷空气会降低气温,出现“断崖式”降温,故 D 项正确。第 4 题,武汉市“烧

4、烤”状态主要是该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 温较高,故 B 项正确;A、D 项武汉受低压控制,会出现降水天气,故排除;夏 季,海洋上会出现高压,陆地上出现低压,故 C 项错误。故答案选 B 项。 (2020 浙江名校联考)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 最大水汽量,超过饱和湿度,水蒸气就会凝转变成水滴。读不同气温时的饱和湿 度图(图中“ ”数量的多少示意水汽含量的高低)。完成 56 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气温升高,饱和湿度变大 B.随气温升高,水汽更易凝结 C.随气温下降,降水概率变小 D.随气温下降,水汽四散逃逸 6.某冷锋过境时没有产生

5、降水,其原因可能是( ) A.冷气团温度过低 B.冷气团水汽含量少 C.暖气团气压偏低 D.暖气团水汽含量少 答案 5.A 6.D 解析 第 5 题, 据图可以看出随气温升高, 饱和湿度变大, A 正确; 随气温升高, 空气湿度达到饱和需要的水汽更多,水汽更难凝结,B 错误;随气温下降,空气 更易达到饱和,利于水汽凝结,降水概率变大,C 错误;随气温下降,空气更易 达到饱和,原有水汽会凝结,D 错误。故选 A。第 6 题,某冷锋过境时,暖气团 被迫上升,随着气温下降,空气饱和湿度下降,但由于暖气团水汽含量少,空气 仍未达到饱和,因此难以出现降水。D 正确,A、B、C 错误。 (2020 安徽马

6、鞍山质检)丹麦是全球风电的起源地,风电领先于全球,2020 年底丹 麦风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 50%, 2018 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已经在丹麦建立了 风电研发中心,吸纳全球的精英,共谋未来发展。下图为丹麦萨姆斯岛海上发电 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 78 题。 7.通常风力越大发电成本越低。据此推测丹麦风电成本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近地面摩擦力增加会形成辐合,摩擦力减小会形成辐散。据此判断丹麦所在的 欧洲西部在盛行风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会出现较多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答案 7.D 8.C 解析 第 7 题, 中纬西风

7、带风力随着季节变化风力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从季节看, 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最大,环流最强,风力较大;而夏季相反,高低纬间的温 差最小,环流最弱;春季和秋季为过渡季节,风力均比冬季要小。故丹麦风电成 本最低的季节是冬季,故选 D。第 8 题,根据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特点可以判断 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增加,近地面会 形成气流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气旋活动。故选 C。 (2020 山西阳泉期末)某兴趣小组绘制了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 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示意图,读图完成 910 题。 9.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8、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0.受图中赤道低压带位置变化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 9 题,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而导致太阳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 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导致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赤道低压带的位置 也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故 A 正确,B、C、D 错误。第 10 题,结合

9、题干, 受图中赤道低压带位置变化影响形成的气候,说明该气候一年中只是部分时间受 赤道低压带控制,而热带草原气候在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带来大量的降水, B 正确;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A 错误;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 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C 错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 压带的控制,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D 错误。 (2020 浙江温州期末)东亚季风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不同地质时期,由于夏季风 强弱程度不同,锋面雨带界线的位置存在相应变化。下图为地质时期末次冰盛期 (距今 2.651.9 万年)和全新世(距今 1.17 万年以来)锋面雨带北界分布示意图。完 成 1

10、112 题。 11.形成东亚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B.海陆热力差异 C.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 D.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2.末次冰盛期以来,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 A.夏季风呈减弱趋势 B.冬季风呈增强趋势 C.气候呈变湿趋势 D.气候呈变冷趋势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 11 题,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 导致在不同的季节海洋和陆地形成不同的气 压中心,从而形成了季风气候,所以海陆热力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B 正确,太 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引起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使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之一, 不是东

11、亚季风形成的原因, A、 C、D 错。第 12 题,读图,自末次冰期以来,锋面雨带北界向北推移,表明夏季 风呈增强趋势,冬季风呈减弱趋势,A、B 错;图示区域锋面雨带北界北移,表 明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变大,气候呈变湿趋势,但不能表明气候呈变冷趋势(锋面 雨带北界北移,表明南方暖湿气团势力增强,能间接推断气候应呈变暖的趋势), C 正确,D 错。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 ,下图为浙江 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 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 7 月 10 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 301 mm。据此完成 1314 题。 13.图示期间,浙

12、江省( ) A.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 B.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都不大 C.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 D.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 14.通常情况下( ) A.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B.入梅偏晚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 C.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D.出梅偏早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 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 13 题,图中显示,梅雨季持续时长年际变化大,没有明显呈增加趋势, 如 2010 年梅雨季长,而 2018 年梅雨季很短,A 错。图中显示,2011 年梅雨季时 长约 20 天,降水量达到 400500 mm,每日平均降水达 20 多毫米,降水强度较 大,

13、B 错。图中显示,2012 年和 2013 年,入梅较早,但梅雨量仅 200300 mm, 而 2019 年入梅较晚,梅雨量达 400500 mm,因此梅雨量与入梅早晚不呈正相 关,C 错。图中显示,入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近 1 个月,出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 1 个多月,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 对。第 14 题,我国锋面雨带是来自副 高的夏季风(暖湿气流)与北边的冷气团交汇形成的,因此副高位于雨带的南侧,A 错。入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推移至此较迟,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弱,导致副高 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B 对。出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晚,说明南侧 的副高势力偏弱,C 错。出梅偏早,表示锋

14、面雨带提早向北推移,说明此时副高 势力较强,导致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北,D 错。 (2020 浙江台州期末)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 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 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暖气流一般运动速度较 慢而多连续性降水,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 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读图完成 1516 题。 15.该月为( ) A.7 月 B.10 月 C.1 月 D.3 月 16.图中虚线框架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15、A.寒流降温减湿 B.地势高气压低 C.阳坡受热增温 D.季风势力较强 答案 15.C 16.C 解析 第 15 题,根据风向判断时间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根 据图示南亚季风的风向,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说明北半球是冬季,该月 为 1 月份。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第 16 题,本题主要考查非洲西侧 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 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 图中虚线框范围沿岸是几内亚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A 错误; 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 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 错误;虚线框范围

16、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可能 原因是阳坡受热增温,C 正确;图示虚线框范围内地区不受季风影响,D 错误。 (2020 大连高一检测)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 1718 题。 17.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18.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答案 17.D 18.B 解析 第 17 题,甲地最冷月气温低于 0 ,全年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 地最冷月气温低于 0 ,雨热同期,

17、为温带季风气候。第 18 题,温带季风气候和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由于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大气环流形式不同,造成气候 特点的差异。 某国棉花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常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 出口量居第四位。 下图示意该国棉花生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 1920 题。 19.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0.该棉花产区最可能位于( ) A.乌兹别克斯坦 B.埃及 C.巴西 D.澳大利亚 答案 19.C 20.C 解析 第 19 题,棉花生长的季节一般为夏季,需要水很多,温度很高,图中 1 3 月为棉花生长季节,说明此

18、季节为夏季,68 月为冬季,证明此地是南半球。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降水少,四个选项中只有热带草原气候能够满足这个条件。 故选 C。第 20 题,四个国家中只有巴西和澳大利亚有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澳 大利亚没有巴西的热带草原面积大,选 C。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40 分) 21.(2020 浙江温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英国天气多变,常常在一天之中会经历晴天、多云、阵雨等各种天气状况,英国 人见面打招呼, 习惯问: 今天天气怎么样?这种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特征关系密切。 下图为欧洲及大西洋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

19、区域为_系统,其形成属于_(动力/热力) 原因;英国多变的天气与_(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关系密切。(3 分) (2)比较此时乙、丙两地风速风向的不同,并说明理由。(3 分) (3)若图示气压分布代表某一季节的平均状况,则应是北半球_(夏/冬)季, 与乙地相比,丙地因_较低,气温较_,该季节因受_(气压 带或风带名称)影响,气候特征为_。(5 分) (4)丁岛屿处于欧亚板块和_板块的_边界,岛上地壳活动频繁,岛 上遍布_岩,_(能源)资源丰富。(4 分) 答案 (1)低压 动力 气旋/锋面/锋面气旋 (2)风速:乙比丙大。因为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理由 从丙地角度答也可)

20、风向:乙西南风,丙西北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 偏转。 (3)冬 纬度 高 盛行西风 温和多雨 (4)美洲 生长 火山(岩浆) 地热 解析 第(1)题,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区域中心气压较低,为低压系统,该区域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形成原因不是热力原因,是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副极地低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英国常年受西风影响, 多形成气旋/锋面/锋面气旋,导致其天气多变。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 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注意高压的位置,风由高压吹 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乙吹西南风,丙吹西北风。第(3)题,根据图示气压分 布,图示地

21、区有温带气旋分布,陆地上为高压,应是北半球冬季,从图中可以看 出,丙地更靠南,故与乙地相比,丙地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冬季地中海沿岸 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第(4)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以判断,丁岛屿为冰 岛, 处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岛上地壳活动频繁, 岛上遍布岩浆岩, 地热资源丰富。 22.(2020 河南非凡联盟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下图为 2018 年某月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描述此时甲地区的天气状况并分析成因。(6 分) (2)判断图示月份并说明理由。(3 分) (3)推断未来 3 个月内上海的天气变化过程。(3 分) (4)如果

22、乙天气系统势力偏弱,会如何影响我国南北方旱涝状况。(3 分) 答案 (1)天气状况: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成因:甲地区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气晴朗;在高气压控制下, 风力较小。 (2)45 月份。 原因: 图中的锋面为暖锋, 且暖锋位于华南地区; 暖锋南侧为太平洋的高压脊线, 说明此时锋面雨带在我国刚刚登陆。 (3)先以晴朗天气为主,后出现梅雨天气,最后出现伏旱。 (4)我国出现南涝北旱天气。乙为西太平洋副高,其势力偏弱时,我国锋面雨带在 南方滞留时间长,北上时间晚,容易导致我国出现南涝北旱的天气。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气压值分布情况可知,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 流,气

23、流在下沉过程中逐渐升温,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天气。盛行下沉气流 时,水平气流弱,风力小。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图中锋面是暖锋。该暖 锋由南向北运动,刚刚登陆我国东南沿海,根据我国雨带推移规律可知,此时大 概是 45 月。第(3)题,根据上题结论,图示时间大概是 45 月,上海地区雨带 未至,天气以晴朗为主,随后锋面雨带继续北进,6 月中旬左右到达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出现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季节。 78 月雨带推移到华北或者东北地区, 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天气系统是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气压中心,我国雨带的推移由其主导。当它势力偏弱时,锋面雨带向北推 移慢

24、,停留在南方时间长,我国东部地区会出现南涝北旱现象。 23.(2020 深圳高级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 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 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 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 A 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 A 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 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 A 地 12 月降水较多的原因。(3 分) (3)根据 A、B 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 B 地相较于 A 地,年降水量差

25、异与雨季 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3 分)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 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2 分) 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旱雨)季分明。 (2)12 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 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 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时间较长,B 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 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

26、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解析 第(1)题,由气候类型图可知:A 地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 候。第(2)题,图示 A 地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非洲东部,12 月,太阳直射点在南 半球,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 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或 对流旺盛),降水较多。第(3)题,图示 B 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 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 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 地抬升,故降水较多, 年降水量较多。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 意中暑; 太阳高度大, 太阳辐射强, 注意防晒伤; 雨季湿热, 防蚊虫叮咬(或疟疾); 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