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189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州市高新区苏州市高新区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学年八年级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4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乱世中(yng)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诸葛亮作为忠臣(ki)模、 智慧化身可谓(甲)(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然而他早年隐居隆中时,也有过踌躇 满志却不被人认可的经历。直到刘备(乙)(多次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二人一拍即 合,诸葛亮才出山入幕。从此君臣二人默(q)合作,刘军实力大大增强。后来曹操挥军南下, 来势汹汹。危机下诸葛亮主动请(yng)出使东吴,联合吴军大败曹

2、操。 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根据括号内的注释在甲乙两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成语。(2 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和题目。(10 分)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月下飞天镜,。 (李白)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3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完成下列问题。(5 分)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

3、 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 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 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 的评价()(2 分)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 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 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他正伏案在看电报。” 这里的“

4、他”是谁?请再简要说说作者对“他”的印象。(3 分) 4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3 分) 2015 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项目 GDP 外贸进出口总值 私营企业数 PM2.5 2015 年 13 000 亿元 3093.5 亿美元 超 22 万户 67.1 微克/立方米 说明 全国排名第六 全国排名第四 全国排名第五 国家标准 35 微克/立方米 注:P M 2.5 的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越容易造成雾霾天气。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2 分) _ 针对表中存在的问题,请你为苏州城市发展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1 分) _ 第二部分(36 分) 参照对商山早行

5、赏析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6 分)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 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 限向往之情。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宋】程宿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霍 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 ,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注释】程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

6、霍:疾速的样子。弄:小曲。 5.【实景赏析】(3 分) 6.【虚景赏析】 (3 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7-9 题。(9 分) 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临运河北抵京口, 南通武林, 为冲要之所。舟行履驰,蝉联蚁接,昼夜靡间。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冠桦皮冠,著木屐, 被蓝缕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 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寺当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者无 虚日。自唐历五代及宋与元,寺凡几兴废,碑刻澌泯无考。 (明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节录,有改编) 7文中第处画线句的正确断句一项应为()(2 分

7、) A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B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C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D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8请将第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北抵京口,南通武林,为冲要之所。 不甚幽邃,来游者无虚日。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上面的语段,请探究苏州旅游文化的优势。(3 分) 材料一: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区,而寒山 材料二: 寺其名独脍炙于中国, 抑且传颂于东瀛。 凡日本 文墨之士, 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 且言其国三尺 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清俞樾新修寒

8、山 寺记节录,有改编) (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0-12 题。(6 分)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有声阅读也即“听书”, 受到越来越 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 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 年,中国 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 22.8%,较 2016 年的 17.0%提高了 5.8 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 频率也相当高,其中 1417 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 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

9、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 拓展读书的外延, 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 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 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 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 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 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

10、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 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 当然, 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 还需要打个问号。 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 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 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 阅读是否正在被这 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 拿起手机刷刷微博、 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 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 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 的“阅读碎片化”,使浅

11、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 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 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 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 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 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17 日,略有改动) 10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2 分) _ 11“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 分) _ 12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

1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成人纸质图书阅 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 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 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 阅读量(本) 2016 年 4.65 3.21 5.60 3.61 2017 年 4.66 3.12 5.83 3.35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 年 4 月 18 日) 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人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 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 且将会越来越大。

13、C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 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 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 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15 分)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 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 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合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

14、实的, 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时间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 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 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 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 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我劝着他们, “看, 你们家的白菜多好, 每一颗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 一

15、会儿就能卖完。 ” 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 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 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 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 落地 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 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颗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

16、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 里, 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 她常年卖白菜, 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 所以, 在她的生命里, 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别人不懂一颗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 之为“扒拉棵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畸瘦、平胸,没有一点女人的神采。 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 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 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 冬了, 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 可是不久之后,

17、 剧情就发生了变化, 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 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 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 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颗颗 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 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 抖落一片

18、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 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买白菜的行为有哪些变化?(4 分) 过去 “我”: 现在 “我”: 14第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_ 15请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 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_ 16理解第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3 分)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 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_ 17本文以“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为题有何用意?(2 分) _ 第三部分(40 分) 18

19、作文。(40 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 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 你会发现, 帮助别人多么快乐; 忧伤时, 留一点微笑给自己, 你会发现, 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 验。 文体不限,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2020.11 第一部分(24 分)

20、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乱世中(yng)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诸葛亮作为忠臣(ki)模、 智慧化身可谓(甲)(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然而他早年隐居隆中时,也有过踌躇 满志却不被人认可的经历。直到刘备(乙)(多次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二人一拍即 合,诸葛亮才出山入幕。从此君臣二人默(q)合作,刘军实力大大增强。后来曹操挥军南下, 来势汹汹。危机下诸葛亮主动请(yng)出使东吴,联合吴军大败曹操。 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根据括号内的注释在甲乙两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成语。(2 分)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以及

21、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 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 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1)涌 楷 契 缨 (2)家喻户晓 三顾茅庐 【点评】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 字和多音多义字。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和题目。(10 分)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月下飞天镜,。 (李白)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22、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漠孤烟直(重点字:孤) 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重点字:枥) 树树皆秋色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陶弘景(重点字:颓)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 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3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完成下列问题。(5 分)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23、:“冒险、探索、发现、勇 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 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 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 的评价()(2 分)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 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 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他正伏

24、案在看电报。” 这里的“他”是谁?请再简要说说作者对“他”的印象。(3 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 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 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 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是斯诺对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及内容恶理解能力。从选文中“面对蒋介石八万元的首级悬赏,司 令部

25、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而住屋陈设非常简单周恩来”可以知道,作者对周恩来的印象是:大胆 无畏,生活简朴。 答案: (1)B (2)周恩来 大胆无畏,生活简朴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 4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3 分) 2015 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项目 GDP 外贸进出口总值 私营企业数 PM2.5 2015 年 13 000 亿元 3093.5 亿美元 超 22 万户 67.1 微克/立方米 说明 全国排名第六 全国排名第四 全国排名第五 国家标准 35 微克/立方米 注:P M 2.5 的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越容易造成

26、雾霾天气。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2 分) _ 针对表中存在的问题,请你为苏州城市发展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1 分) _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 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答】(1)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概括。从前三项看,苏州市无论是 GDP、外贸进出口总值还是 私营企业数都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总量巨大,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但与此同时,PM2.5 远远高于 国家标准 35 微克/立方米,空气污染严重。据此提炼两条信息即可。 (2)本题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格反映的问题来看,苏州

27、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 也较为严重,需要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鼓励污染严重的企业绿色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空气质 量监测和保护等工作。 答案: (1)苏州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充满活力;苏州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2)建议: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鼓励污染型企业绿色发展;加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 【点评】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 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 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 结论型的句子。 第二部分(36 分)

28、 参照对商山早行赏析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6 分)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 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 限向往之情。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宋】程宿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霍 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 ,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注释】程宿:衢州开

29、化人,宋朝状元。霍:疾速的样子。弄:小曲。 5.【实景赏析】(3 分) 6.【虚景赏析】 (3 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 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要理解诗意,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 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前三联的“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 与蚕眠”景象突显生活气息,尾联“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通过湖水、月圆表达对 西湖的眷念。 答案: (1)前三联写眼前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亲切闲适的生活气 息。 (

30、2)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湖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念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 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7-9 题。(9 分) 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临运河北抵京口, 南通武林, 为冲要之所。舟行履驰,蝉联蚁接,昼夜靡间。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冠桦皮冠,著木屐, 被蓝缕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 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寺当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者无

31、虚日。自唐历五代及宋与元,寺凡几兴废,碑刻澌泯无考。 (明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节录,有改编) 7文中第处画线句的正确断句一项应为()(2 分) A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B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C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D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8请将第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北抵京口,南通武林,为冲要之所。 不甚幽邃,来游者无虚日。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上面的语段,请探究苏州旅游文化的优势。(3 分) 材料一: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区,而寒山 材料

32、二: 寺其名独脍炙于中国, 抑且传颂于东瀛。 凡日本 文墨之士, 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 且言其国三尺 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清俞樾新修寒山 寺记节录,有改编) (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 【分析】译文: 出阊门向西不到十里, 即枫桥, 桥的南面距离很近就是寒山寺。 靠近运河 (运河) 向北通到京口,向南通到武林,是交通要道。船行如人步行,连续不断像蚂蚁般往来,昼夜不停。 唐元和年间,有个叫寒山子的人戴着桦皮帽子,脚穿木鞋,披着蓝缕衣,疯疯癫癫,谈笑镇 定自如,手无缚鸡之力来这里居住。寻游天台寒岩间,与拾得、丰干为友,最终隐入岩石而离开。 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寒山寺当山水之间,

33、不是很幽僻,来游玩的人不间 断。自唐历五代及宋与元,寒山寺总共几兴废,碑刻消失无从考证。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题时需要先将句子进行翻译,在结合语言习惯进行断句。这 个句子的意思是:出阊门向西不到十里,即枫桥,桥的南面距离很近就是寒山寺。故停顿应为: 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 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 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抵,到。为,是。句意:(运

34、河)向北通到京口/镇江,向南通到武林/杭州,是交 通要道。 重点字词:甚,很。幽邃,幽深。虚,空。句意:寒山寺在山水之间,不是很幽僻来游玩的人 不间断。 (3)本题考查提炼概括能力。文言文可概括出景点串联,旅游资源丰富,材料一二为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有世界影响力。 答案: (1)D (2)(运河)向北通到京口,向南通到武林,是交通要道。 不是很幽僻来游玩的人不间断 (3)景点串联,旅游资源丰富,如寒山寺周边还有门、枫桥、大运河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 丰富,如寒山寺有命名故事,有枫桥夜泊诗等。有世界影响力,如张继诗传遍日本。 【点评】句子划分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

35、顿。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0-12 题。(6 分)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有声阅读也即“听书”, 受到越来越 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 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 年,中国 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 22.8%,较 2016 年的 17.0%提高了 5.8 个百分点。在未

36、成年人群体中,听书 频率也相当高,其中 1417 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 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 拓展读书的外延, 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 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 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 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

37、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 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 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 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 当然, 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 还需要打个问号。 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 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 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 阅读是否正在被这 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 拿起手机刷刷微博、 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 无数

38、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 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 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 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 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 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 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 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17 日,略有改动) 10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2

39、分) _ 11“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 分) _ 12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成人纸质图书阅 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 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 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 阅读量(本) 2016 年 4.65 3.21 5.60 3.61 2017 年 4.66 3.12 5.83 3.35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 年 4 月 18 日) 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人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 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

40、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 且将会越来越大。 C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 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 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 【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前三段从“听书”说起,对“听书”进行了思考。第四段到第六段论 述了“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提出问题:如何让科技的进步 服务于人的读书(阅读)需要。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

41、内容的理解掌握。结合全文内容,找出关键句作答即可。根据最后 一段“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 “读书” 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提炼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第三段中的“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 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 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可以概括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概括 作答即可。根据第五段“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填充

42、人们的碎 片时间。”可知数字化阅读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根据第六段“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 的一种奢侈。”可知数字化阅读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 奢侈。 (4)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图表资料的了解。读文章要认真,逐字逐句搞清楚,才能做出 正确的判断。 A有误,根据第三段“2017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 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一句和图表资料内容可以判断“保持增长势头”的说法错误,太绝对化。 BCD正确。 故选:A。 答

43、案: (1)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读书(阅读)需要。 (2)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 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 (3)一方面,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带业 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4)A 【点评】如何解答辨析文章内容的问题。 解答此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 种相关信息,并准确辨析信息的正误。 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15 分) 走进一棵

44、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 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 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合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 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时间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 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 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

45、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 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 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我劝着他们, “看, 你们家的白菜多好, 每一颗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 一会儿就能卖完。 ” 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 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 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

46、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 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 落地 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 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颗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 里, 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 她常年卖白菜, 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 所以, 在她的生命里, 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别人不懂一颗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

47、的。 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 之为“扒拉棵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畸瘦、平胸,没有一点女人的神采。 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 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 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 冬了, 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 可是不久之后, 剧情就发生了变化, 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 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 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 获或者被冷落,一茬

48、又一茬。 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颗颗 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 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 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 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买白菜的行为有哪些变化?(4 分) 过去 “我”: 现在 “我”: 14第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_ 15请赏析第段画线句。(

49、3 分) 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_ 16理解第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3 分)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 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_ 17本文以“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为题有何用意?(2 分) _ 【分析】文章第-自然段,交代了过去,“我”比较挑剔。会趁人不注意,就势抖落几片白菜 帮儿。第-自然段,写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对白菜的情感。第-自然段,由白菜引发的 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段写“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 菜帮儿。作者以此呼吁,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像“白菜”一样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50、,走进他们心 里。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 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可提取第段的“我 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最后一段的“我 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 片白菜帮儿”一句作为答案。 (2)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首先要先理解这个第段写了什么,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分析 语段的作用。第段是插叙。“前几天”即插叙的标志性语言。从内容上讲:在文中补充情节, 使事件真实可信。从结构上讲,引出下文,推动人物情绪变化的作用,为我的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