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 导学案(附答案)

上传人:达美 文档编号:192389 上传时间:2021-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散步 导学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散步 导学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散步 导学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散步 导学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散散 步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时安排:1 课时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莫怀戚,作家。1951 年生于重庆,1982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系,曾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 主要作品: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 获“四川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本之中。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歧 ( ) 一 sh( )间 chi( )散 各得 q( )所 委 q( ) 水波 ln ln( ) 你就背 ( )着我 我背 ( )上的 嫩 ( )芽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意。 霎时: 两全: 各得其所: 二、整体感知 3.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A.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B.散步的时间是 。 C.散步的地点是 。 D.散步的人有 。 E.散步过程中发生了 。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F.课文结局如何? G.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探究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

3、词小用、小题大做? 3.作者选取“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 互敬互爱的关系。那么作者是怎样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 4.赏析下面几处写景的句子。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5.赏析下列传情的句子。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她现在

4、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6.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怎样的作用? 请同学们踊跃回答。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答题。 骚扰电话 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 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 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 再去走动。 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 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

5、里有些青年闲得 w li o ,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 扰别人, 你莫管它。 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 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 电话铃响了, 刚一声 “喂” , 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 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 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 pn shn ,便一 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

6、,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 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 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 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 闷在心里。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 下来。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

7、晓得分 开。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1)w lio: (2)pn shn: 2第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 3第段中与第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 4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 5第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我”和母亲各自怎样的心理活动? 6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 q 霎 拆 其 屈 粼粼 bi bi nn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意。 霎时:极短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3.A.散步的事情。 B.初春 C.田野上 D.

8、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E.分歧 F.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同散步。 G.一家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课堂探究】 1.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文中“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 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 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 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

9、话说成“决定”。一处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大词 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 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3.通过散步,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体现美好的家庭生活。“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话一样。”“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 “我” 。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在外面往往听从“我

10、”的意见。 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大路平坦, 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 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爱护。 4.(1)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使人读后似 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氛围。 (2)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 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11、。 5.(1)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 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 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 都表现出来了。 6.生甲: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小词大用。文章以平常事来探讨家庭伦理中的大原则,中年人在家庭中的 作用,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几处大词小用更有利于主题 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母

12、亲不愿散步却让“我”劝出来了,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决“我” 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了主意。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 生丙: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内涵丰富,音韵铿锵。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 不少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更有不少句子言微意远,意在言外,含义丰富。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语意的对称和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课后作业】 1.(1)无聊 (2)蹒跚 2.欢天喜地、孤苦伶仃。 3.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4.关心(思念)儿子。 5.手法:细节描写。 “我”:母亲,儿子对不起你,你抚育儿子这么多年,这么关心儿子,儿子却把你抛弃了。 母亲:儿啊,你终于明白了,妈想你们啊!妈这辈子不想别的,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妈就知足了。 6.提示: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我们应该用真挚的爱孝敬老人”回答即 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