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1.(2017襄阳)关于经纬网图(图 1)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 点位于 N 点的西北方向 B. M 点位于热带,N 点位于东半球C. M 点位于中纬度,P 点位于低纬度 D. 当太阳直射在 P 点所在的纬线时,N 地昼短夜长【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网来判读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M 点位 N 点的东北方向,故 A 选项错误;热带的范围是 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M 点的纬度为 40N,位于北温带,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由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N 点的经度为 160E,正处于东西
2、半球的分界线上,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故 B 选项错误;当太阳直射在 P 点所在的纬线时,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故 D 选项错误;030 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M 点的纬度是 40N,属于中纬度,P 点的纬度为 0,属于低纬度,故本题选 C。2.(2017通辽)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完成小题。(1 )某地(28N ,85E )在 2015 年曾发生 81 级地震,甲、乙、丙、丁四图中,能准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 ) A. B. C. D. (2 )如果甲、乙、丙、丁四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3、. 丁图【答案】(1)B(2 ) D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图中的经纬度为 28N,85E ,故选 B。(2 )从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从四幅图所跨经纬度范围比较得知,范围最大的是丁地,所以比例尺应最小,故选 D。3.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
4、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叫做北半球,以南叫做南半球。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大,南半球越向南度数越大,四个选项中位于南半球有 A、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160 度,西经 20 度到东经 160 度之间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四个选项中位西半球有 C、D;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圈以内,四个选项中 C、B 位于极圈内,综上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 现象是 C。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4.1519 年 9 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
5、始环球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因卷入当地的部族纠纷而遇难;船员们在他死后继续航行,于 1522 年 9 月回到欧洲,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 ) A. 天圆地方 B. 天如斗笠,地如棋盘 C. 陆地是中心,大海是陆地的边缘 D. 地球是个球体(2 )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 ) A. 向东北 B. 向西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3 )麦哲伦遇难的地点位于( ) A. 低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D. 极地地区【答案】(1)D(2 ) B(3 ) A 【解析】【分析】
6、(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2 )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航行。(3 )根据题意可知,麦哲伦遇难的地点在菲律宾群岛,大约的纬度是 030,为低纬度地区。故答案为:(1)D;(2)B ;(3 )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发现过程、方向的判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难度不大,把握相关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5.读经纬网示意图(见图),回答小题(1 )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0,20W ) B. b( 20N,60E ) C. d(0, 20W) D. e(60S,60 E)(2 )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
7、是( ) A. b 点在 a 点的东北方向 B. c 点在 a 点的西南方向C. d 点在 b 点的正东方向 D. e 点在 d 点的东北方向(3 )图中 a、 b、c 、d、e 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 ) A. a、c 两地 B. a、c、e 三地 C. a、b、c 三地 D. c、e 两地【答案】(1)A(2 ) D(3 ) D 【解析】【分析】(1)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8、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0,20W),b(20N,60W),d(0, 20E), e( 60N,60 E),A 对,BCD 错。(2 )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读图可以看出:b 点在 a 点的西北方向,c 点在a 点的正北方向,d 点在 b 点的东南方向,e 点在 d 点的东北方向,D 对,ABC 错。(3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9、23.5N23.5S,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66.5,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90,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图中 a、b、c、d、e 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 c、e 两地,D 对,ABC 错。故答案为:(1)A ;(2)D;(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6.下图是小月在网上查到的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几幅图,顺序已乱,请帮她正确排序( )A. B. C. D. 【答案】B 【解析】【
10、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7.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D. 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2 )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 四季变化 B. 五带的形成 C. 昼夜交替 D. 影子长短的变化【答案】(1)B(2
11、 ) C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 A不正确;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故 B 正确;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 C 不正确;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 D 不正确。(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故答案为:(1)B;(2 )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的特点,与地球公转
12、对比记忆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8.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因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知进入到图(a)中( ) A. 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D. 阶段(2 )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如图中所示),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 ) A. 每个半球上的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 B. 世界上的每个大洲都被海洋包围C. 地球表面大约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D. 世界海洋面积大约占全球的 50%(3 )读图(b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 太平洋 B. 大西洋太平洋
13、印度洋C.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答案】(1)B(2 ) C(3 ) B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天圆地方说,再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后来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伟大发现,但由于那时候没有更先进的设备,只能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而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 B 正确。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故 C 正确。读图(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
14、是先进入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后进入太平洋,又进入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故 B 正确。故答案为:(1)B;(2 )C;( 3)B。【点评】(1)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牢记即可。(2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3 )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9.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右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 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 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小红站在 40W 经线上,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15、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故 A 错误;B.小刚站在 0纬线上,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 B 正确;C.小兰所在的地方位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故 C 错误;D.小明站在 40N 纬线上,位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的划分、综合性较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0.一艘邮轮地出发,经过地和地,到达地,根据下图,回答小题。(1 )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东经 130,北纬 10 B. 东经 150,南纬 30 C. 西经 130,南纬 10 D. 东经 150,北纬 30(2 )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
16、上的是( ) A. B. C. D. (3 )图中地位于地的( ) A. 正西方向 B. 正东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4 )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四季变化 D. 昼夜长短变化【答案】(1)A(2 ) C(3 ) A(4 )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 )人们把赤道定为 0 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 90 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 0 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度,在 0
17、 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 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 0 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东经 130,北纬 10。故 A 正确。(2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地的经度是 130E,地的经度是 140E,地的经度是 160E, 地的经度是 180。即位于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故 C 正确。(3 )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地位于地的正西方向。故 A 正确。
18、(4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故 B 正确。故答案为:(1)A ;(2)C;(3)A;(4)B。【点评】(1)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 )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1.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 点位 N 点的西北方向 B. M 点位于热带,N 点位于东半球C. M 点位于中纬度,P 点位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地理 地球 地球仪 专题 复习 模拟 演练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