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10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有趣的声音世界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设计 (活动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分别列举了三组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易于分辨和模仿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鸭、鸡、狗、猫、小鸟、狮子、大象。 城市中的声音:汽车、钟表、直升机、火车。 大自然的声音:流水、雷雨。 特别是生活在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自然声音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在夜间的田野中 经常会上演一部神奇而美妙的声音交响曲。 生活中还有其他场景的声音。如:电话铃的声音;火车进站、出站、行进中、过山洞、过 大桥、汽笛的声音;小孩的哭声、笑声、掌声;集贸市场、嘈杂的大街的声音;关门声、脚步 声;汽车发动声、刹车声;校园的
2、铃声、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跳水的声音;厨房中的 炒菜声、切菜声;风声、雷声、雨声;磨纱纸、揉纸的声音;各种动物的声音等。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聆听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培养学生安静倾听的习惯。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与自然界中各种常见的声音的特质,能够辨别出这些声音。利用 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再现生活中声音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带领学生走入声音的世界,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养成安静倾听的良好 习惯。 (二)教学难点 再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 说话听的见,相互不见面。
3、 (谜底:耳朵) (二)新课 1.初步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导言:耳朵能听到各种声音,你都听到过什么声音?能模仿一下么? 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教师及时评价,找不同的学生模仿。 简单小结:只要大家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声音世界的美妙。 2.看图片配音 导言:哪位同学能模仿这些声音? (1)驴子的叫声、母鸡的叫声、公鸡的叫声、鸟的叫声、牛的叫声、蟋蟀的叫声 (2)女孩的叫声、打雷、大雨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注意声音的分类,为后面教学铺垫。 3.看动画配音 (1)欣赏动画生活中的声音(无声) 提问:我们一起看动画,你能说说其中应该有哪些声音么? 学生看后回答并模仿这些声音,教师总结评价。 (2)欣
4、赏动画生活中的声音(有声) 导言:这次老师播放声音,大家看一看,听一听。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再次完整模仿动画中的声音。 4.简单分类 教师与学生一起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出示图片) 动物的声音:鸭、鸡、狗、猫、小鸟、狮子、大象 城市中的声音:汽车、钟表、直升机、火车、电视 大自然的声音:流水、雷雨、风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声音的特点并试着模仿这些声音吗? 学生模仿并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教师评价总结。 (三)课堂小结 声音世界是多么美妙和有趣啊,只要同学们今后注意倾听,一定能发现更多更有意思的声 音。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清晰的声音、准确的音调演唱歌曲大
5、雨和小雨。 2. 通过演唱、表演感受歌曲大雨和小雨轻快、活泼的情绪,并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清晰准确以及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 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声音,并加以模仿 3. 为歌曲大雨和小雨创编歌词。 教材分析 歌曲大雨和小雨由两个 4 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二乐句是对第一句的变化发展。旋律流 畅,节奏简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 人的特点,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 童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6、教师: 神奇的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声音, 它们有的强有的弱, 有的清脆悠扬, 有的震耳欲聋。 请大家听听这些都是哪些自然现象的声音? 欣赏雷雨声、流水声,请学生回答。 教师: 有许多歌曲就是受了好听声音的启发创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首这样的歌 曲。 二、学唱歌曲 (一)初步感受 1. 初次聆听大雨和小雨,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聆听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聆听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评价。 2.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师范唱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学生听后回答歌词内容,教师评价并完整说出歌词。 全
7、体学生复述歌词。 (二)学习歌词 1. 大雨和小雨歌曲学习。 2. 节奏朗读法教歌词。 例: 教师分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分句跟读。 学生完整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评价并指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朗读。 学生带有力度变化读歌词。 教学要求:带学生分句朗读之后再完整读,注意纠正学生不认识的字的正确读法。在读歌 词时可以渗透“大雨”和“小雨”力度变化,带学生有力度对比地读歌词。读歌词时可以让学 生设计简单动作边表演边读,增加趣味性。 (三)分句教唱 再次聆听大雨和小雨。 例: 学生跟着教师分句学唱。 教学要求:在教唱过程中随时注意纠正学生咬字,指导学生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演唱,注 意不要喊唱。 教师总结
8、评价,指出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 欣赏大雨和小雨动画,学生跟音乐集体或个别演唱。 (四)力度表现 教师再次范唱,提问:注意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区别。 教师要求:范唱力度变化要明显,带有表情地演唱。 学生回答哪里有力度变化,说出为什么。教师总结。 学生带有甜美的表情和清晰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聆听大雨和小雨伴奏,学生集体或个别演唱。 教师要求:在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跟着有表情地张口,不出声地“演唱”,提醒学生注意 表情和演唱时的口型。 三、创编表演 1. 欣赏大雨和小雨动画,请学生观察动画中大雨和小雨有何区别。 2. 学生创编动作表演,教师总结评价,请个别学生表演。 教师要求:根据学生情况可以带领学
9、生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 四、歌词创编 1. 欣赏大鸭和小鸭动画,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动物的声音。 学生欣赏完动画回答出有大鸭、小鸭、大公鸡、小鸡的声音。 2. 教师示范将歌曲改唱成大公鸡和小鸡。 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重新填词演唱,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3. 教师介绍如何进行歌词创编。 学生自己创编歌词,将歌曲改成大鸭和小鸭并演唱。 教师总结评价,个别或集体再次演唱。 教学要求: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此环节,教师可以只指导学生一起创编出大公鸡和小鸡 的歌词并演唱,也可以再指导学生设计出更多的声音创编歌词。 五、课堂小结 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小音乐家,回家后把你的创作唱给爸爸妈妈听,希望你们创编出更多
10、 的歌词来演唱。 布谷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材分析 歌曲布谷改编自德国儿童歌曲报春 。原歌词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布谷鸟在尽情歌 唱春天的来临。因本单元是秋季入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原歌词的内容与季节不符,故编写组对 歌词进行了改编。 歌曲为 3/4 拍,大调式,有的三个乐句组成。歌曲音域不宽,只有五度,有四分音符和二 分音符组成,节奏简单。 歌曲第一乐句以模仿“布谷”叫声的小三度跳进开始,生动、活泼,而后半句级进的的旋 律与前半句形成对比。第二乐句以向上模进的乐句构成,优美、从容。第三乐句,部分再现了 第一乐句的元素:前半句三度的音程跳进“53” ,后半句的节奏“X X X X - 0” ;旋
11、律 从“5”开始逐渐下降,稳定的结束在调式主音上。歌曲虽然短小,但全曲既对比又统一,抒 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 2. 初步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3. 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教学重点 1. 演唱歌曲布谷 。 四、教学难点 1. 感受 3/4 拍歌曲韵律。 2. 用正确的姿势及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 教师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聆听并模仿。 2. 教师范唱“5 3 0 ”导入。 布谷 (二)学唱歌曲 1. 聆听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
12、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边听边随教师律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或听范唱模仿演唱,范唱唱一句,学生来模仿着唱一句。 4学生跟歌曲伴奏,分小组演唱歌曲。 (三)演唱姿势 1教师利用媒体示范正确的演唱姿势,简要讲解歌唱呼吸的方法。 2教师应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四)表现歌曲 1前两小节的休止符处尽量不换气,应做到声断气连。 学生演唱第一乐句,教师纠正演唱姿势及呼吸。 2 “5 3 0 ”应唱得富有弹性。 布谷 3第二乐句应唱得连贯,后半句是前半句的上行模进,力度可以稍强。 师: “让我们唱吧,让我们跳吧”这句应怎样读?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 4
13、“5 3 ”注意不要与“5 3 0 ”混淆。 5运用“强 弱 弱”的不同动作边唱歌曲,边拍节奏,感受四三拍韵律。 6完整演唱歌曲布谷 。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布谷 ,不但进行了歌曲的律动,还和老师合作演唱了歌 曲,并且知道了正确的演唱姿势。希望今后都能用正确的姿势演唱每一首歌。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知识课)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在故事、乐曲中体验声音的强弱。 【教学分析】 声音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强弱、长短、高低、音色。声音的强弱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但 往往在说法上与高低相混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音的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 的能力。在
14、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律动、让学生寻找自己发出的声音,拍节奏、演唱歌曲、用声音 讲故事等一系列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强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 的力度记号:f 和 p,能正确地运用到演唱歌曲中。 2、在音乐故事和乐曲中理解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及模仿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声音的强弱的音乐形象,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具准备】 钢琴、饮料瓶、塑料袋、沙锤、大鼓、碰铃、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韵律活动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有 趣的律动吧(
15、教师播放课件拍手歌 ) 二、感受音的强弱 1、探索声音活动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小眼睛,老师给你们放两段音乐铁匠波尔卡和摇篮曲 ,在欣 赏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把自已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总结:有的同学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因为音乐很大声,同学们都动了起来,学着 铁匠师傅们用力地在打铁。在欣赏摇篮曲时,因为音乐很轻柔,同学们都随着音乐进入了 梦乡。 出示乐器大鼓,请一学生敲用力敲,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面大鼓,下面请一位同学上来敲一下,而且是用力敲。 谁来形容 一下刚才这位同学敲的声音。 生:强、重、大 师:同学们有三种答案,老师比较同意其中的一位同学的答案,他敲的声音比较强。 出示“强” ,用音乐
16、的标记来记强“f” 。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强” ,请大家看大屏幕。 “强”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 音乐中一般我们用“f”来表示“强” 。 (出示“f” )以后你们在音乐中遇到“f”就知道它表示 “强” 。那么你能模仿我们生活当中强的声音吗? 师:你们知道“强”的反义词是什么吗? 对,是“弱” 出示“弱” 师: “弱”也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p”来表示“弱” 。 师:刚才老师请同学模仿很强的声音,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一下弱的声音。 (动作幅 度小) 师:我们什么时候声音要弱一些呢?用肢体语言表示(说悄悄话、跺脚声) 2、师:老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中的几组图
17、片,你们想象一下,其中的声音有的强,有 的弱,请你用“f” 、 “P”记号分别填写在内。 3、再次通过韵律活动,与学生复习强弱练习,引导学生分辨强、弱的声音。这一次的要 求和第一次做的不同,这次教师拍强,学生就拍弱,教师拍弱,学生就拍强。 敲击节奏、学习是谁在敲 ,朗诵歌词,演唱歌曲。 要求: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 4、敲击节奏。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条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擂 起了 大 鼓 咚 咚, 敲 起了 碰 铃 叮 铃 铃 师:老师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 “f” 、 “p”放到节奏里,老师把它们移动,我把“f”放到 了第 2 小节, “p”放
18、到了第 4 小节,想一想我们怎样拍?老师拍一下,看看和你们刚才拍的一 样吗?同学们再拍一次。 师:老师考考你们,如果把它们的位置调换一下,看看你们应该怎样拍?每个小组讨论一 下,老师下去指导。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拍打节奏。教师在节奏谱上标明“f”和“p” ,引导学生在节奏 谱中运用强记号和弱记号。 5、学习歌曲。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首歌曲是谁在敲 。 播放是谁在敲录音范唱带,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让学生自己在歌曲中运用强记号和弱记号,并能自己演唱。 师: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标上力度记号, 看看你们小组的同学是怎样合作学习的。 发歌单老师下去辅导。 师: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
19、下你们小组的成果? 你想把“f”记号标在第几小节?你想 把“p”记号标在第几小节? 师:让我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标的记号来唱一遍歌曲。 多请几组。 师:你觉得哪组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演唱。 6、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中的强弱。 播放小蘑菇舞蹈其中的音乐片断,学生听。 师:春天不光大雨和小雨出来唱歌,连小蘑菇也出来跳舞呢!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小 蘑菇的舞蹈片断,看看小蘑菇在干什么? 师:你知道它们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跳舞。 师: 它们是怎样跳的?音乐弱的时候, 小蘑菇怎样跳?音乐强的时候, 小蘑菇怎样跳? (小 蘑菇扭扭腰;小蘑菇长高了;小蘑菇害羞地藏起来;小蘑菇哈哈大
20、笑) 师:让我们和小蘑菇一起跳舞吧。再次播放小蘑菇 7、 聆听观看活动, 观看声音的故事 大雨和小雨 , 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 获得情感体验。 要求:要求学生观看后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感觉故事中声音的强弱,能随音乐用小沙锤、 塑料袋表演故事内容。 出示课件,教师讲故事,学生感受故事中的强弱; 师: 刚才我们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和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来讲故事呢?下 面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音乐故事,请看大屏幕, 用声音讲故事 ,故事的名字是大 雨和小雨 ,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请大家仔细听。 师: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清晨,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因为它们可以出来唱歌、 跳舞了。你听,它
21、们的歌声多好听。突然,打起了大雷、下起了大雨,雨呀,越下越大,你看, 好大的雨呀,过了一阵,雨呀慢慢地变小了,你们仔细听一听,雨声是不是变小了呢?雨声真 的变小了,小动物们还在树下唱着歌,可是雨声已经把歌声盖过去了,根本就听不到它们在唱 歌,那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它们在唱歌呢?哇,天晴了,小动物们又可以出来唱歌、跳舞了。故 事讲到这,你们说说故事里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 让学生说说音乐故事中哪些声音强?哪些声音弱?引导学生运用小沙锤、 塑料袋模仿雨声。 师:你们听听这两种声音。教师示范沙锤、塑料袋发出的声音。 师:他们分别好像什么声音? 那你能不能用这几样东西发出的强弱声来表现这个音乐故
22、 事呢? 再播放一次故事,学生运用乐器及自己的想法随故事表现音乐中的强弱。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表现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兔子、蝴蝶、还有狗熊。它们一大清 早就出来唱歌、跳舞,你听听,它们的声音多好听。突然,打起了大雷,下起了大雨,好大好 大的雨,雨呀,还是下得好大,你听听,雨呀,开始慢慢变小了,越来越小,天晴了,小动物 们又回到了草地上唱歌、跳舞。瞧,它们玩得多开心呀! 三、小结,结束课业。 师: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在这节课里我们有哪些东西发出的是强的声音? 哪些是弱的声音?在音乐里,只有进行强弱对比的音乐才是最美的音乐,让我们
23、一起享受那美 妙的音乐吧!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的模仿。可以在演唱中引导 学生用拍手、跺脚以及演唱来表现力度变化,增加歌曲学习的趣味性。歌曲中有五度、六度的 跳进,在教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设计动作表演,再按节奏朗读歌词,之后跟音乐边表演边 哼唱,便于把歌曲唱准。歌曲学习完,还可以鼓励学生用与教材要求不同的,自己创造的声音 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2. 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声势和力度变化丰富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自然地演唱歌曲。 (二)
24、教学难点 用教材中的声势和力度变化丰富音乐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大鼓和小鼓音色区别: 提问:谁知道这两种乐器是什么?能模仿它们的声音。 学生回答问题,模仿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教师评价及总结,大鼓声音低沉,小鼓声音清脆。 2学生再次模仿: 大鼓: 小鼓: 加入大鼓和小鼓的伴奏及跺脚、拍手的声势 (二)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 导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大鼓和小鼓,你能在歌曲中听到他们的声音么? 2再听: (1)教师带领学生在“咚”和“嗵”的地方用拍手和跺脚模仿乐器不同音色。 (2)教师播放音乐,个别学生带领其他人做动作。 教师评价后,再次个别或集体听音乐做动作。 3. 学唱歌
25、词: (1)再听歌曲,播放大鼓和小鼓简谱动画: 学生跟着动画学习歌词,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大鼓擂起、小鼓敲起。 教师评价及总结后集体按节奏读歌词。 (2)再跟动画,学生自由创编擂起和敲起的动作。 教师评价,学生集体表演,边做动作边读歌词。 (3)分句学唱: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用听唱法分句学唱。 教师评价。 4.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完整演唱,播放大鼓和小鼓动画。 5. 聆听大鼓和小鼓伴奏音频,学生背唱歌曲。 (三)歌曲表现 1再次欣赏大鼓和小鼓音色区别,学生认真聆听,分辨大鼓和小鼓的力度区别并模 仿。 2引导学生在演唱时用力度表现出大鼓和小鼓的不同音色。 教师评价及总结:我们把音乐中声音强弱的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文档标签
- 年人教版
-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21年人音版一年级上音乐全册教案及计划
- 2021年人教版六年级下音乐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下美术全册教案
- 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备课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上音乐全册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 人音版一年级下音乐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20年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21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全册复习教案
- 2021年苏少版一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