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7818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江苏省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 2021 年中考语文试卷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020 分)分) 1. 名著阅读,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 ( ) A. 汤知县批准了王小二和黄梦统告严贡生的状子,严贡生吓得逃走了,官差就来找严监生,严监生则请两 位舅爷来商议对策。 B. “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中的匡超人指的是匡太公的大儿子匡大,“祸事”指潘自业客死 芜湖关。 C. 鲁迅最反感“二十四孝”中“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虚伪、残酷的孝道 故事。 D. 鲁迅背完父亲规定的鉴略内容,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但他却没有像别人那么

2、喜悦、激动。 E. 针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捕以及秋瑾在杭州被杀两事,在东京的同乡会上,范爱农与鲁迅都强 烈主张发电报痛斥满清政府。 2.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周恩来的司令部是一个有防御轰炸设备的茅屋,四面围着同样的茅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忘记了他们 是处在战场的中间,忘记了前线的红军司令是居住在他们的中间。我好奇:难道这就是红军的秘密吗?附 近驻扎了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搅扰农村的宁静。 斯诺这段文字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3. 下面是漫画正直和经验 ,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_ 主题:_ 4. 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这世间能有多少完美无缺的人生

3、?有了残缺就妄自菲薄 ,这可不是内心完满的标志。金缮这门 手艺是一种运用黄金等材料修饰瓷器裂纹或缺口的工艺,它不是 去掩盖残缺,而是 有意识地美化它, 让伤口上长出新花新叶,有这样的审美态度,你才会重新审视不完美的人生。 A. 句是设问,提醒人们人生有很多缺憾,后文借助金缮的手艺回答解决缺憾的方法。 B. 句中“妄自菲薄”表示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心理自卑,此处应换成“分崩离析”。 C. 句中“不是,而是”表示否定一个肯定一个,不是让我们二选一,使用恰当。 D. 句采用第二人称“你”,一下拉开了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不当。 5. 请探究文字材料,比较两个图标,回答问题。 【材料 1】 【材料 2】

4、世界卫生组织 【材料 3】灵蛇缠绕的权杖是世界通用的医学标志。世卫组织协调各国卫生机构,积极应对突发性公共 卫生事件,努力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中国是世卫组织的创始国之一,2017 年,世卫组 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 【材料 4】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将新冠病毒政治化,宣布停止资助并退出世卫 组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发扬大国担当精神,第一时间分享基因测序数据,与世卫组织合作开展病毒溯源 工作,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新冠疫苗公平分配的进程。习近平主席承诺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 品。目前,中国疫苗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获准注册上市

5、或紧急使用,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提出采购需求。 (采自中华活页文选 百度百科等) (1)请比较两个图标构图上的异同。 _ (2)面对疫情,世卫组织和各国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_ 6. 默写。 (1)万里赴戎机,_。 (北朝民歌木兰诗 ) (2)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3)受任于败军之际,_。 (诸葛亮出师表 ) (4)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这个名句的作者是_。 (5) 古人常常借“落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怀, 请写出与“落花”相关的古诗词名句 (连续的两句) : _, _。 二、阅读理解(共二、阅读理解(共 4545 分)分) 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6、 甲 吴广素 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答广。尉 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 毋斩,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 乃攻大泽乡,收而攻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 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史者,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有删改) 乙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何能

7、知其梗概?鉴往以知来,援古 以证今,此如弈者 观谱, 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 ,盖应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 从古迄 今,事变至赜 ,处之者有经有权,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人之阅历广则智识 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 者,爱毛而不爱皮板。抑知 无皮板则毛何所丽 ?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 政化。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舍 注意读史,其道奚由 ? (章太炎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 ,1932 年秋演讲于苏州,有删改) 【注释】援古:

8、引用古代事例。裕如:轻松的样子。赜:z,精微,深奥。有经有权:有时坚持 原则,有时随机应变。羔裘豹饰:穿着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丽:附着。其道奚由:从哪里选取道 路?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吴广素 爱人 (2)宁 有种乎 (3)如弈者 观谱 (4)从古迄 今 (5)舍 注意读史 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9. 下面这则论据不宜用来替换 乙文的第三段,请你说说理由。 古文辑要讲了一个故事,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逢迎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臣,却敢于直 谏,甚至当面争论

9、。司马光评论说:“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诤,直 言规劝;佞,花言巧语巴结人) 10.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就是鲁迅说的“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揭竿而起,英勇无畏地战斗,给历代统治者以深刻的 历史警醒。 B. 司马迁特别擅长抒情,他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C.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强调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他们让我们懂得一个完全相同的道理。 D. “鉴往以知来”让我们想起成语“以史为鉴”,两个“鉴”字都解释为“镜子”, 史记就是这样一 面很好的镜子。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

10、面小题。 植物工厂 石东乔 冯锋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枯竭,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传统农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 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把农业向上延伸。这源于植物生长的原理万物生长 靠太阳,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样就 可以长高、长大,直到开花结果。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 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 这种植物工厂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成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研究发现,只要对生 长环境进行调控,通过改变光照、调

11、整“光配方”、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 状态的调控。比如,生菜在农田里栽培需要 3040 天才能收获,但是在植物工厂仅需 20 天左右。在植物 工厂里,只要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水果、蔬菜乃至粮食就可以“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不受外界的天 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如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反馈的计算机和传感器等。然后,根据不同 的植物来设置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 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研究发现,光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 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

12、好性。比如,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 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 没有土壤,植物“吃”什么?和田野生产不同,植物工厂要求洁净的栽培空间,甚至需要无菌培养 室。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口味”和“取食偏好”。比如,叶菜类、茄瓜类,花菜类 的蔬莱,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很多植物对于营养液的成分,酸碱性,温度等也有不同的“挑剔”程 度。这就要求植物工厂对营养液进行个性化配制和运用。 由此看来,只要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就可在植物工厂里实现万物

13、生长的梦。可以想象,只要带上 种子、水和营养物质,利用太阳能或其他清洁能源,就可生产出粮食、蔬菜和水果来,这不仅解决了“瓶 颈期”问题,还能解决航海、航天、沙漠、极地等环境中的吃饭问题。 ( 光明日报 ,2020.12.10 有删改) 11. 结合文本信息,给“植物工厂”下定义。 12. 第段说明植物工厂里先进设施的重要,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 13.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第段“由此看来”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植物工厂被看成是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说明其预示着农业的发展方向。 B. 植物工厂可以自由调控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受外界天气、光照

14、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C. 第段画线句生动有趣,其主要意思是不同的植物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 D. 植物工厂技术的突破,使得在荒漠、太空、航船、极地建立农场成为可能。 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 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 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 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

15、,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 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 古诗十九 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 ,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 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 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

16、 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 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 与攘攘 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 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 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 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

17、,表达天空高远。 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 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 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 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 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 那些鞍马风尘夜

18、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 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 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 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 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 气质

19、?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 散文 ,2019.06 有删改) 【注释】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 15. 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第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也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 B. 第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 C. 第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具体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 D. 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感佩。 16. 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 17. 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 作者是为什

20、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18.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 19. 第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 20. 请结合文本分析第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三、作文(共 55 分) 21. 音乐,用特殊的语言,形成优美的旋律,丰富着多彩的文化她给我们带来惬意的享受、难忘 的交流、珍贵的记忆生活,因音乐而色彩斑斓。 请以“音乐让这一刻闪闪发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 600 字; 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江苏省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 2021 年中考语文试卷

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020 分)分) 1. 名著阅读,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 ( ) A. 汤知县批准了王小二和黄梦统告严贡生的状子,严贡生吓得逃走了,官差就来找严监生,严监生则请两 位舅爷来商议对策。 B. “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中的匡超人指的是匡太公的大儿子匡大,“祸事”指潘自业客死 芜湖关。 C. 鲁迅最反感“二十四孝”中“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虚伪、残酷的孝道 故事。 D. 鲁迅背完父亲规定的鉴略内容,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但他却没有像别人那么喜悦、激动。 E. 针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捕

22、以及秋瑾在杭州被杀两事,在东京的同乡会上,范爱农与鲁迅都强 烈主张发电报痛斥满清政府。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情节、人物及主题等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解答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细心 分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匡大是匡超人的哥哥。 C.有误。鲁迅对“二十四孝”并不是全部都反感的,“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并没有反感。 D.正确。 E.有误。“秋瑾在杭州被杀”地点有误,秋瑾是在故乡浙江绍兴被清政府杀害的。当时“鲁迅强烈主张发 电报痛斥满清政府”,但范爱农并没有。 故选:AD。 【点评】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多读、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 的经典故事,作品的

23、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 解。 2.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周恩来的司令部是一个有防御轰炸设备的茅屋,四面围着同样的茅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忘记了他们 是处在战场的中间,忘记了前线的红军司令是居住在他们的中间。我好奇:难道这就是红军的秘密吗?附 近驻扎了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搅扰农村的宁静。 斯诺这段文字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分析】 红星照耀中国 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 真实报道了中国和

24、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形象。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文段中心的理解分析能力。文段描写的是红军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从“周恩来的 司令部是一个有防御轰炸设备的茅屋,四面围着同样的茅屋”可见红军和百姓和谐共处,军民亲如一家; “附近驻扎了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搅扰农村的宁静”表现了红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答案: 表现红军和百姓和谐共处,军民亲如一家;表现红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点评】解答此题,要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内容熟悉,了解其表达的主题。更要认真阅读文段, 联系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对表达的中心意思进行分析。 3.

25、下面是漫画正直和经验 ,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_ 主题:_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对漫画的理解进行阐释,要确切理解漫画的含义,把握漫画的整体结构, 各部分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解答】示例一:第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的头部被一根绳子拉向一边,脚被拉向另一边,身体从腰间一分 为二,其标题是“正直”,暗示不能割裂开看人,要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示例一:第二幅画画的是一个头部是一摞书的人形,正在指指点点讲着什么,其标题是“经验”,可见其 经验主要来自书本,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漫画讽刺的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案: 示例一:正直完全相信,分开来看。 示例二:经验照书本来

26、,不用思考。 【点评】做这类题目要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结构从而准确理解其含义,还要组织好语言,有理解还要能准 确地表述出来。 4. 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这世间能有多少完美无缺的人生?有了残缺就妄自菲薄 ,这可不是内心完满的标志。金缮这门 手艺是一种运用黄金等材料修饰瓷器裂纹或缺口的工艺,它不是 去掩盖残缺,而是 有意识地美化它, 让伤口上长出新花新叶,有这样的审美态度,你才会重新审视不完美的人生。 A. 句是设问,提醒人们人生有很多缺憾,后文借助金缮的手艺回答解决缺憾的方法。 B. 句中“妄自菲薄”表示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心理自卑,此处应换成“分崩离析”。 C. 句中“不是,

27、而是”表示否定一个肯定一个,不是让我们二选一,使用恰当。 D. 句采用第二人称“你”,一下拉开了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不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和关联词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 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 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解答】A.有误,是无疑而问,是反问。 B.有误,“妄自菲薄”使用恰当。 C.正确。 D.有误,“你”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用恰当。 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 能

28、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5. 请探究文字材料,比较两个图标,回答问题。 【材料 1】 【材料 2】 世界卫生组织 【材料 3】灵蛇缠绕的权杖是世界通用的医学标志。世卫组织协调各国卫生机构,积极应对突发性公共 卫生事件,努力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中国是世卫组织的创始国之一,2017 年,世卫组 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 【材料 4】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将新冠病毒政治化,宣布停止资助并退出世卫 组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发扬大国担当精神,第一时间分享基因测序数据,与世卫组织合作开展病毒溯源 工作,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新冠疫苗公平分配的进程。习近

29、平主席承诺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 品。目前,中国疫苗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获准注册上市或紧急使用,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提出采购需求。 (采自中华活页文选 百度百科等) (1)请比较两个图标构图上的异同。 _ (2)面对疫情,世卫组织和各国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_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仔细观察两图可知,两者相同之处是都有灵蛇缠绕权杖的标志,并 且该标志位于图形的中心位置。不同之处是背景分别是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材料一的图标有“中华医学 会”的中英文字样,材料二的图标周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可据此作答。 (2)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30、。 由 “世卫组织协调各国卫生机构, 积极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努力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可得出:相合协调,互相配合。由“中国政府发扬大国担当 精神,第一时间分享基因测序数据,与世卫组织合作开展病毒溯源工作,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新冠疫苗 公平分配的进程”可得出:大国担当,资源共享。 【解答】答案: (1)相同点:都有“灵蛇缠绕权杖”的标志,且该标志都位于图标的中央位置; 不同点:材料一的图标背景是中国地图和“中华医学会”的字样及其英文翻译;材料二的图标背景是世界 地图及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2)相合协调,互相配合;大国担当,资源共享。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

31、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 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 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 查找对应的信息源, 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 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 6. 默写。 (1)万里赴戎机,_。 (北朝民歌木兰诗 ) (2)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3)受任于败军之际,_。 (诸葛亮出师表 ) (4)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这个

32、名句的作者是_。 (5) 古人常常借“落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怀, 请写出与“落花”相关的古诗词名句 (连续的两句) : _, 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 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解答】答案: (1)关山度若飞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奉命于危难之间(注意“奉”的书写) (4)文天祥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作”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 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

33、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吴广素 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答广。尉 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 毋斩,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 乃攻大泽乡,收而攻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 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34、。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史者,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有删改) 乙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何能知其梗概?鉴往以知来,援古 以证今,此如弈者 观谱, 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 ,盖应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 从古迄 今,事变至赜 ,处之者有经有权,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人之阅历广则智识 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 者,爱毛而不爱皮板。抑知 无皮板则毛何所丽 ?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 政化。

35、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舍 注意读史,其道奚由 ? (章太炎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 ,1932 年秋演讲于苏州,有删改) 【注释】援古:引用古代事例。裕如:轻松的样子。赜:z,精微,深奥。有经有权:有时坚持 原则,有时随机应变。羔裘豹饰:穿着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丽:附着。其道奚由:从哪里选取道 路?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吴广素 爱人 (2)宁 有种乎 (3)如弈者 观谱 (4)从古迄 今 (5)舍 注意读史 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9. 下面这则论据不宜用来替换

36、 乙文的第三段,请你说说理由。 古文辑要讲了一个故事,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逢迎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臣,却敢于直 谏,甚至当面争论。司马光评论说:“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诤,直 言规劝;佞,花言巧语巴结人) 10.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就是鲁迅说的“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揭竿而起,英勇无畏地战斗,给历代统治者以深刻的 历史警醒。 B. 司马迁特别擅长抒情,他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C.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强调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他们让我们懂得一个完全相同的道理

37、。 D. “鉴往以知来”让我们想起成语“以史为鉴”,两个“鉴”字都解释为“镜子”, 史记就是这样一 面很好的镜子。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 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 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 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就算朝廷不杀我们, 但是防守边疆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

38、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 的心愿。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 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 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 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 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在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守丞战败,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 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

39、杰一起来集会议事。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 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就立为王, 宣称要重建楚国。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 陈涉。 乙 以中国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不读史书,怎能知道它的大略情况?借鉴以往可以引为教训 的事来了解未来,引用古代事例来证实现在的事,这就好像下棋的人看棋谱,旧的棋谱熟悉后,就会创设 新的棋局。天下的事虽然繁杂,而我处理起来轻松自如,是应对的方法,古人的言行往往有现成的例子可 以作为参考。 从古到今,事情变得极为精微,处理事务的人有时坚持原

40、则,有时随机应变,看他们的得失而 自己融会贯通,这就是读史的好处。人的阅历广,那么见识就高明;见识高明,那么祸端就无从产生。 古人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史书在诸多学问中,可以比作皮,穿着羊皮豹皮等裘 毛衣服的人,爱惜裘皮衣服上的毛,却不爱惜裘皮。可是没有皮,毛能附着在什么上呢?印度是世界古国 之一,它的文化可称得上极高,而没有历史来记载,至今印度人不能追想怀念前人的政治文化。 既然这样,那么现在说复兴文化,舍弃读史书,从哪里选取道路?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解答此题,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在学习中要注意识记文言实词, 还要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 句意:吴广一向爱

41、护士卒。向:平素,一向。 句意: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 句意:就好像下棋的人看棋谱。弈者:下棋的人。 句意:从古至今。迄:至,到。 句意:舍弃读史书。舍:抛开,舍弃。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 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重点词有:邢,惩罚。句意: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 响应陈胜(的号召)。 重点词有:智识,见识。句意:人的阅历广,那么见识就高明;见识高明,那么祸端就无从产生。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乙文的第三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

42、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强 调“史书是诸多学问中最重要的”,史书如皮板,其他学问如毛发,史如不存,学问亦不能独存。材料中 列举“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逢迎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臣,却敢于直谏,甚至当面争论”的事例, 意在说明“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即“君王对臣子的影响。君正则臣贤, 君不正则臣佞”。两者论证的不是同一道理,故不能替换。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正确; B.有误,司马迁特别擅长叙事; C.有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强调的是历史对文化的重要性,他们让我们懂得道理不相同; D.有误,“鉴往以知来”中的“鉴”是“借鉴”的意思。 故选:A

43、。 答案: (1)平素,一向;难道;下棋的人;至,到;抛开,舍弃 (2)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人的阅历广,那么见识就高明;见识高明,那么祸端就无从产生。 (3) 乙文第三段的中心论点是 “史书是诸多学问中最重要的” ; 材料中的故事讲述的 “君王对臣子的影响。 君正则臣贤,君不正则臣佞”。两者论证的不是同一道理,故不能替换。 (4)A 【点评】翻译句子的原则是“信”“雅”“达”,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 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和特殊句式,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再次要注意一词 多义现

44、象,要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解释;最后要注意语句的流畅。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工厂 石东乔 冯锋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枯竭,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传统农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 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把农业向上延伸。这源于植物生长的原理万物生长 靠太阳,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样就 可以长高、长大,直到开花结果。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 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 这种植物工厂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成农业产业化

45、领域的“潜力股”。研究发现,只要对生 长环境进行调控,通过改变光照、调整“光配方”、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 状态的调控。比如,生菜在农田里栽培需要 3040 天才能收获,但是在植物工厂仅需 20 天左右。在植物 工厂里,只要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水果、蔬菜乃至粮食就可以“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不受外界的天 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如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反馈的计算机和传感器等。然后,根据不同 的植物来设置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 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研究发现,光质影响植物

46、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 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比如,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 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 没有土壤,植物“吃”什么?和田野生产不同,植物工厂要求洁净的栽培空间,甚至需要无菌培养 室。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口味”和“取食偏好”。比如,叶菜类、茄瓜类,花菜类 的蔬莱,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很多植物对于营养液的成分,酸碱性,温度等也有不同的“挑剔”程 度。这就要求植物工厂对营养液进行个性化配

47、制和运用。 由此看来,只要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就可在植物工厂里实现万物生长的梦。可以想象,只要带上 种子、水和营养物质,利用太阳能或其他清洁能源,就可生产出粮食、蔬菜和水果来,这不仅解决了“瓶 颈期”问题,还能解决航海、航天、沙漠、极地等环境中的吃饭问题。 ( 光明日报 ,2020.12.10 有删改) 11. 结合文本信息,给“植物工厂”下定义。 12. 第段说明植物工厂里先进设施的重要,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 13.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第段“由此看来”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植物工厂被看成是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说明其预示着农业的发

48、展方向。 B. 植物工厂可以自由调控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受外界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C. 第段画线句生动有趣,其主要意思是不同的植物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 D. 植物工厂技术的突破,使得在荒漠、太空、航船、极地建立农场成为可能。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围绕“植物工厂”进行说明,植物工厂就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给植物足 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从而使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生产粮食和瓜果的车间。最后一段总结有了先进设施, 就能够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从而实现植物工厂中的万物生长的梦。 【解答】 (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结合文本信息,给“植物工厂”下定义。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即“植 物工厂是车间”;其次,确定该定义的外延和内涵,也就是找到相关语句。植物工厂的相关内容在第二段, 重要语句有“植物生长的原理万物生长靠太阳”“利用这个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