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7754 上传时间:2021-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8 课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现代社会跨洲、 跨 国家、 跨地区不同规模的 人口迁徙, 以及移民所面 临的机遇与挑战。 2.认识移民在迁徙与融 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 的文化认同。 1.了解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劳动力的全球 流动、现代社会各种类型“难民”的产 生以及现代世界的各类移民社会,从 “历史解释”的角度掌握现代社会的移 民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分析现代社会多种多样的“移民”造 成的多元文化的现实,了解美国的“移 民文化”和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从 “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现代移民社会 面临的文化认同的新课题。 经济

2、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全球劳动力市场形成 (1)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 大大加强。 (2)过程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 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b.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 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c.20 世纪 90 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 (1)20世纪5070年代, 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全

3、球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 背景: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 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 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 作。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难民指由于天灾或人祸而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需要离开原居地的人 1.难民的出现 (1)原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 (2)来源:二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 区。 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

4、犹太难民。 2.难民的困境 (1)被迫离开祖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 (3)难民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3.难民的救助 (1)1950 年, 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 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基本活动是实施各项援助难民方案 (2)1951 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3)1966 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扩大 1951 年公约的适用范 围。 (4)2000 年 12 月 4 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 2001 年起,每年的 6 月 20 日为“世 界难民日”,以期引起国际社

5、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背景 (1)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 (2)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 同中,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2.代表 (1)美国的移民文化 在该社会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是移民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 形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同时也吸收非洲、 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影响: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 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2)新加坡: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

6、城市国家。 背景: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 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特征: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阅读教材 想一想 1.阅读教材 P43“思考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提示: 人口迁徙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 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 他们在发达国家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移民中的“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 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阅读教材 P45“史料阅读”:根据上述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当代难民问题产 生的根源及难民问题造成的后果。 提示: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因素都提供了产生难民的

7、可能性,当今世界难民 群体中,战争和冲突产生的难民数量始终排在第一位。难民问题首先是一场人道 主义灾难,大量平民流离失所,生存堪忧;其次,难民问题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 会问题,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难民问题还会引起国际争端,它不仅困扰 着产生难民的国家,而且对难民涌入地区乃至周边国家都有影响。 3.阅读教材 P47“学习拓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如果你是联合国难民 署的官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提示: 好的建议应该使难民和接收难民的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双赢。比如对难民进 行职业培训, 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这样既解决了难民接收国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又使难民有了经济来源。

8、发掘教材 读一读 1.阅读“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见教材 P43) 信息解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们纷纷在世界各地雇用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这也加快了一部分接受过高等 教育的知识精英在全球的流动。 2.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见教材 P44) 信息解读:我国于 2004 年 8 月开始正式建立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管理制度。2017 年 5 月 28 日,中国公安部宣布:为进一步提高对永久居留外国人的服务水平,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公安部决定启用 2017 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 份证,俗称“中国绿卡”。

9、 3.阅读“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见教材 P45) 信息解读: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犹太摩西会堂旧址,始建于 1927 年,位于虹 口区长阳路 62 号(原华德路 62 号),1907 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由俄罗斯犹太 人集资将原来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 成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 的会堂。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三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门窗上饰 有传统式样的拱券,山字形入口具有些许犹太建筑的特色。大门上方则是犹太教 的标志“大卫星”。建筑风格朴素稳重,室内楼梯扶手雕饰精美。 探究一 国际劳动力的流动 史论要点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0、: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劳动力的流 动,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大规模发生的。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量移民美洲,后来很多黑人劳动力通过“三角贸易” 来到美洲。 19 世纪中叶以后,华工代替黑奴成为新大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国际劳动力移民进入高潮。千百万人横渡大西洋,涌向 美洲和大洋洲,形成近代最大的移民运动。 (2)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阶段国际上正常的移民大大减少,战争劳务开始出现并大为发展。 (3)第三阶段:二战后至今。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交流不断扩大,人员的交流

11、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规模空前。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纷纷派出劳务人员参与 国际分工,赚取外汇,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家则通过输入劳务来解决劳动力不足 的问题。 2.从“唯物史观”角度全面认识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 导致实际工资率趋同。 增加世界总产出。 使部分团体利益受损。 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有利于提高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有助于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有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2)对劳动力流入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 a.流入国掌握主动权和选择权。 b.有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 c.有助于改善流入国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d.节约教

12、育和培训费用。 e.增加社会财富。 消极影响:增加就业压力,种族、文化冲突,对住房、交通、市政管理、社会 治安等造成压力。 (3)对劳动力输出国的影响 有利影响:可以减轻输出国的就业压力;可以增加输出国的外汇来源;有助于 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有时可以带动商品出口。 不利影响:人才外流。 对点训练 1.黑奴贸易和鸦片战争后被运往美洲的“契约华工”都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形 式,其相同点包括( ) 黑奴和华工都遭遇不公正对待 都带有殖民色彩 都为美洲开发做出巨 大贡献 都因被胁迫前往美洲 A. B. C. D. 解析 黑奴和华工都为美洲开发做出巨大贡献,但都遭遇不公正对待;殖民

13、者都 参与其中,都带有殖民色彩;但华工并非都被胁迫前往美洲,有些是自愿的。 答案 D 2.(2020 福建厦门模拟)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 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80 年代迁入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本质上反映了 ( ) A.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B.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C.跨国资本全球流动 D.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解析 根据题意,美国耐克公司不断地搬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能说明美国 制造业衰落,故 A 项错误;国际分工是指全球生产的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国家 负责,题目中并未体现,故 B 项错误;根据题意,美国耐克公司的不断搬迁实 现了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故 C

14、项正确;根据题意,仅仅是公司的搬迁,并未 出现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探究二 全面认识难民问题 史论要点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难民问题的四种类型 (1)政治难民:是指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 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的人。 他们基本上都能够在庇护国取得相应的难民地 位,作为难民的各种权利也相对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2)战争难民:是指由于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本国内战而导致其本国部 分或全部领土上的公共秩序被严重扰乱无法生存, 从而被迫离开其原住地前往他 处或他国避难的人,包括因战争原因导致的流离失所者。虽然战争难民历来是难 民的主流

15、,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国际公约的保护范围之内。这样迫使部分 战争难民只能用其他的理由, 向联合国难民署或居留国申请难民身份来取得难民 地位。 (3)经济难民:主要是指为了经济原因在原居住地无法生存而被迫迁移的人,包 括逃往邻国边境和在本国流离失所的人。 通常被相关国家视为非法难民或非法移 民,而被驱逐出境或遣送回国。随着战争和地区冲突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战争 难民和经济难民的差别,已越来越不明显。 (4)环境难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中将环境难民定义为:由于显著的环境 破坏(自然的或人为引起的),威胁到人们生存或严重影响其生活品质,而被迫临 时或永久离开其原居住地的人。主要分为:灾害型难

16、民(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和技 术灾害)、 土地征用型难民(又可分为经济发展型和战争导致的生态灭绝型)和环境 退化型难民。到目前为止,环境难民未纳入国际公约的保护范围内。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 难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困扰着产生难民的国家, 而且对难民涌入的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影响极大。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难 民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 问题。 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也是最理想的一种途径,是 难民选择自愿回国,前提必须是国内环境变得良好和稳定了。但这种情况并不多 见。第二种是就地融合

17、,也就是让难民在庇护国得到妥善安排。第三种是将难民 重新安置于第三国。 从长远来看,解决难民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难民的产生。为此需要国际 社会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消除战争,消除地区 间的纷争,消除贫困与不公正现象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等。 对点训练 1.近年来,欧美等主要难民申请国的难民政策日趋严紧,欧洲部分国家在面对二 战后规模最大的移民与难民潮时出现了破坏人权的行为, 特朗普政府宣称要修改 美国庇护申请的条件,将那些非法入境者排除在外。材料表明( ) A.欧美发达国家拒绝难民入境 B.欧美发达国家在难民安置方面的态度消极 C.欧美发达国家拒绝承担难民安置责任 D

18、.难民大多选择逃往欧美发达国家 解析 A、C 表述错误,欧洲发达国家也接收了大量难民;D 项材料没有体现,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是国际难民的主要安置者,世界前 10 个难民安置国中发展 中国家占到了 9 个;B 项正确,欧美发达国家在难民安置方面态度消极,难民政 策日趋严紧。 答案 B 2.难民问题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2016 年 9 月联合国召开难民和移民问题峰会,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发言指出,战 乱冲突、贫穷落后是难民问题的主要根源。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贯高度 重视并积极参与解决难民和移民问题,愿意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责任。中国 愿

19、意在原有援助规模基础上, 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 1 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 2017 年 1 月 27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 90 天内暂停伊朗、苏丹 等 7 国公民入境,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禁令把本财年美国计划接收 的世界各地难民数量减至 5 万人, 减幅逾 50%。 此举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和抗 议。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判决“禁穆令”违宪暂缓执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也驳回 司法部的上诉,“禁穆令”暂时搁浅。 (1)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在解决难民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2)运用三权分立的有关知识,对美国“禁穆令”暂时搁浅进行分析。 答案 (1)中国作为安

20、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缓和地区冲突、调解争端、制 止战争、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 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 展经济,促进共同进步,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中国加强和联合国相关机构 合作,采取一系列人道主义举措开展难民援助工作。 (2)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行政权力属于总统,司法权归属于联邦法院。美 国的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联邦地方法院可以判决总统行政命令违宪,宣布 行政命令无效或暂缓执行。 “禁穆令”暂时搁浅反映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在 实现权力制约和平衡、 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同时, 也导致其行政效率低下。

21、 【典例 1】 20 世纪上半叶,造成世界范围内大批群体性移民和难民的主要原因 是( ) A.草原民族的西征 如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族等 B.新航路的开辟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C.工业革命的开展 时间不符,也不会引起题干现象 D.法西斯侵略扩张 发动战争,种族灭绝政策 明立意 以“群体性移民和难民”为切入点,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此现象出 现的原因。 抓关键 从“20 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大批群体性移民和难民”可判断和 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有关。 排干扰 草原民族的西征、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均不符合 20 世纪上 半叶。 答案 D 【典例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

22、题。 材料一 因此,尽管按地域特征来讲,深圳文化本属于岭南文化的范畴,但其典 型的移民社会特征,使得岭南文化的影响反而相对较弱。在深圳,通用语言不是 广东白话,也不是客家话或潮汕话,而是内地的官方语言普通话。全国各地 的饮食都能够在深圳找到市场,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在深圳也都能看到, 一些西方的风俗、习惯、礼节、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和日常礼仪标准、社交 用语等也被深圳人广泛接受下来。现在的深圳人,就其原住地来说,可谓五方杂 处;就其风俗习惯来说,可谓兼容并包。所有这一切都证明,深圳是一个典型的 移民社会,深圳文化具有浓厚、典型的移民文化色彩。 比如深圳前几年户籍人口 350 万,而非户籍

23、人口近 1 000 万,这就是典型的移 民城市 刘国红深圳移民文化及其精神 材料二 移民是指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其他地方定居或居住了较长时间的 人口。 以移民为基本成员的城市可称之为移民城市,它具有客强主弱和人口高度 流动的特征。深圳移民文化以其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的发 展。 深圳移民文化以其开放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以其兼容性营造了和谐发展 氛围,以其创新性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刘志山、兰美荣移民文化与深圳特区的发展 材料三 过去的 40 年,从以“改革开放窗口、新兴移民城市”的心态安身,到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移民文化价值观成为深圳人价值取向的最基本特征 以“争夺高新技术

24、、 金融服务、 外贸出口、 海洋运输、 创意文化等多产业制高点” 的定位立命,从“3 天起 1 层楼”到“1 天产生 51 件发明专利”,凭借举世瞩目 的深圳速度,不惑之年的深圳,成功地实现了从“改革之都”到“创新之城”的 跨越。 深圳“不惑”:从“改革之都”到“创新之城”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移民文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移民文化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 对深圳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步 审设问 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第(1)问,“根据材料”说明答案来自材料;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要结合材料和教材基础知识。 提示词 第(

25、1)问,概括全面归纳;第(2)问,指出简要说明,分析 剖析阐述。 限制词 第(1)问,内容限定深圳移民文化;第(2)问,内容限定深圳移 民文化、深圳发展。 核心词 第(1)问,表现;第(2)问,特点和促进作用。 第二步 读材料 提信息 第(1)问,根据“现在的深圳人,就其原住地来说,可谓五方杂处”“全国各地的 饮食都能够在深圳找到市场,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在深圳也都能看到”等 信息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深圳移民文化的特点: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据此 分析开放、兼容、创新如何促进了深圳的发展。 第三步 列要点 组答案 (1)深圳人来自全国各地; 以普通话为通用语言; 汇聚全国各地的饮食、 风俗习惯; 西方生活方式被广泛接受。 (2)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 开放性使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引进了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 验;兼容性营造了和谐发展氛围,来自各地的移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深圳由一个 边陲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 创新性使深圳成为改革的排头兵、 创新的领头羊, 使深圳特区充满活力和发展的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